茶道講座論文
茶道,我們祖國的重要的文化,需要我們?nèi)鞒信c發(fā)揚。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講座論文,一起來看看。
茶道講座論文1
“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這是唐·皎然的詩句,他是《茶經(jīng)》作者陸羽的忘年交,是一位詩僧,作了不少茶詩。這是《飲茶歌誚崔石使君》這首詩里面的最后兩句。這首詩前面還有十六句,說的是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這就是皎然說的茶道的內(nèi)涵。
與皎然、陸羽同時代的封演,在其《封氏聞見記·飲茶》有“于是茶道大行 王公朝士無不飲者”之記載。
茶道這兩個字從現(xiàn)存的歷史文獻來看,最早就是在這首詩和這篇藝文中出現(xiàn)的。時間在唐代中葉,即公元8世紀。到了這個時候中國的飲茶之風已經(jīng)大盛了,所以叫茶道大行。也就是飲茶之道大行,飲茶修道大行。
前些年好多人誤解,說茶道是日本的,不是中國的。后來人們就找歷史資料啊,一看,那是八世紀的時候,你日本的茶葉在哪里?日本的茶葉什么時候從中國傳過去的,最后日本人也不得不承認。
茶道源于中國,我們講八世紀,實際上它是文字記載的八世紀。而茶道作為一種思維,作為一種行為,作為一種文化,應該說在這個以前就慢慢形成了。到底前到什么時候,講不清楚。到8世紀有文字記載了,那文字記載之前呢,肯定就有這種思維、這種行為了。文化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淀積。
明·張源《茶錄》(1595前后)講了釆茶、造茶、辨茶、藏茶、泡茶、飲茶、品泉、茶具等很多問題。最后他講“茶道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 精、燥、潔為造茶、藏茶、泡茶之道。
精 不是造茶的具體技術(shù),它是造茶之道。 燥 不是藏茶的具體方法,它是藏茶之道。潔 不是泡茶的具體技藝,它是泡茶之道。這個潔的含義應該包括飲茶用的器具要洗的很潔凈,飲茶的環(huán)境要清潔清靜,茶葉本身就是干凈之物,很潔凈。
張源說的茶道與皎然、封演說的茶道內(nèi)涵是不一樣的。精、燥、潔,茶道盡矣。就是說茶道的內(nèi)容更完整了。即不僅是飲茶與修道了,還應該包括茶葉生產(chǎn)加工等內(nèi)容。
陸羽《茶經(jīng)》問世后的800年間,我國茶葉生產(chǎn)的園藝、茶葉加工的工藝、品茶藝術(shù)的茶藝,有了顯著的發(fā)展和進步,張源說的茶道就是在這歷史時期園藝、工藝、茶藝基礎上的升華。但是,對于廣大的茶葉消費者來說,茶道主要還是飲茶和修道。
茶道講座論文2
歌以詠志,詩能陶情,茶可清心。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乾坤。
茶,是最精典的植物,生于青山,長于幽谷,結(jié)廬林間。
從唐人陸羽的《茶經(jīng)》中走出,飲盡山靈水秀,意蘊人間風情。
三毛曾這樣解析品茶的境界:飲茶必飲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 第三道,淡如微風。
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那濃濃的釅,一次就是全部的人生。
茶道講座論文相關文章:
4.茶文化的社會功能
5.茶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