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標志
茶文化標志
唐宋飲茶之風再次在宜興士大夫中興盛,于是,集壺藝、詩詞、書畫、篆刻于一體的紫砂壺文化,應運而生,成為茶文化的標志。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紫砂壺的鑒賞,一起來看看。
紫砂壺的鑒賞
據(jù)《宜興縣志》記載:明代陶都出現(xiàn)了一位卓越的制壺巨匠供春,他從金沙寺僧處學到制壺技藝,供春被尊為“陶壺鼻祖”。明清紫砂陶器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茶具,即“陽羨茗壺”;另一類是陳設器,即“文房雅玩”。紫砂陶原料被譽為“五色土”,主要種類有:白泥,色呈灰白、桃紅和象牙白;嫩泥(亦稱黃泥),色呈淺灰、淡黃和黃紅色;紫泥(古稱青泥),是制紫砂壺的主要原料,其種類較多,燒成后分別呈松花色、碧綠色、淺赫色;紅泥(亦稱朱泥),也是制紫砂壺的主要原料,燒成后變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紅;綠泥(亦稱段泥),大多作胎身外面的裝飾泥,燒成后呈粉綠色。“五色土”質(zhì)地細膩柔韌、可塑性強、滲透性強,是一種品質(zhì)極優(yōu)的陶土。紫砂壺,泡茶能在較長時間內(nèi)保持茶湯的原汁原味。同時紫砂壺握于手中便于邊暢飲、邊賞玩。把玩長久,紫砂壺表面會呈一種黯然之光的老包漿,這是老古玩家最喜愛的。古玩界的傳統(tǒng)是:北方老古玩家把玩鼻煙壺,南方老古玩家賞玩紫砂壺,這似乎成了老古玩家身份的標志。事實上,明清以后,紫砂壺已成為茶文化的象征,浸泡著儒家學術、道教思想、佛教文化。品茗,更多的是品文化……
鑒賞紫砂壺,其一是賞其“泥”。紫砂泥中除含有氧化鐵外,還含有一種重要的物質(zhì),那就是紫砂。紫砂壺的優(yōu)劣首先在于紫砂泥的優(yōu)異,行家把宜興產(chǎn)茶壺區(qū)別為紫砂壺與泥壺,就是這個道理。以上指的是材質(zhì)性。其二,賞其“形”。紫砂壺形態(tài)各異,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之贊譽。中國茶道追求“淡泊平和”、“超凡脫俗”,而“古樸”則是明清紫砂壺的最高境界。其三,賞其“工”。與賞玉器之“工”有異曲同工之妙。如一把精品紫砂壺,壺嘴與柄要絕對在一條直線上,壺口與壺蓋要結(jié)合緊密,以上指的是工藝性。其四,賞其“款”。“款”分款式與款識??钍郊粗笜邮?,如供春樹癭壺、時大彬鼎足蓋圓壺、陳鳴遠東陵瓜壺,均是名壺樣式。款識指壺的作者、題詞、鐫刻名字。紫砂壺是“詩書畫印”一體的藝術,是紫砂壺藝術的外在標志,以上指的是藝術性。其五,賞其“功”。功主要指紫砂壺的功能美,其主要表現(xiàn)在容量適中、高矮適當、口蓋嚴密、出水流暢這四個方面,以上指的是實用性。
1981年,香港維他奶集團創(chuàng)辦人羅桂祥,將其一生集藏之明清紫砂壺捐獻香港藝術館,該館為此專設香港茶具博物館,從此,當代海外港臺收藏紫砂壺成風,一批當代制壺藝人經(jīng)羅桂祥先生精品包裝,享譽海外,明清民國及當代名家紫砂壺價格也一路攀升。新世紀后,一把當代名家如顧景舟、朱可心、蔣蓉、徐漢棠所制壺,動輒數(shù)萬、數(shù)十萬元,且有行無市,無特殊關系者,一般藏家只能作壁上觀,少有可能收藏到名家真品。而古玩市場上,明清老壺,只有那些田間粗茶壺,還依稀可見,僅數(shù)百元一把,作為開茶館泡茶之用仍有古趣,低價藏名家壺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藝術品拍賣行里偶見幾把楊彭年、惠孟臣壺,還要提防是贗品。如起拍價僅一兩萬元,或是餌兒,或已告訴你是贗品。不少新紫砂壺收藏者,專門收集數(shù)百元一把的名家仿品,心態(tài)平和,自娛自樂,倒也不失為一種新玩法。紫砂壺收藏,修身養(yǎng)性,品茗、品古老的茶文化,才是最本質(zhì)的文化追求。這才是新仿名家紫砂壺能夠在古玩市場上風行的一種文化背景。
新茶的飲用方法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當易傷腸胃,由于新茶剛采摘回來,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jīng)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對健康人群并沒有多少影響,但對胃腸功能差,
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腸道炎癥的病人來說,這些物質(zhì)就會刺激胃腸黏膜,原本胃腸功能較差的人更容易誘發(fā)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還含有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堿以及多種芳香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還會使人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有神經(jīng)衰弱、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應適量飲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時飲用。正確方法是放置半個月以后才可能使用。平時情緒容易激動或比較敏感、睡眠狀況欠佳和身體較弱的人,晚上還是以少飲或不飲茶為宜。
茶文化標志_紫砂壺的鑒賞相關文章:
1.各地的茶文化介紹
4.中國茶道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