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秋土豆的種植管理方法及要點
土豆是我國重要的作物之一,那么你們知道濰坊秋土豆是如何種植與管理的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濰坊秋土豆的種植與管理方法,一起來看看。
濰坊秋土豆的種植與管理方法
一、選用早熟品種。秋馬鈴薯的生育期短,生長的時間不長,一定要選擇適宜秋季種植的早熟、休眠期較短的品種,如中薯三號、費烏瑞它、東農303、克新四號、早大白、鄭薯六號等早熟品種。
二、播前浸種催芽。催芽處理,是秋馬鈴薯生產成敗的關鍵。秋播馬鈴薯用種,最好是采用小整薯(50克左右)播種為好,這樣可以避免播種時遇高溫多雨天氣大薯切塊后消毒不嚴造成大量爛薯。
催芽方法:一般整薯催芽用10~15ppm赤霉素溶液,浸種20~30分鐘;切塊催芽用5~10ppm赤霉素(九二0)溶液浸種15分鐘。再用7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拌草木灰對薯塊消毒,晾干催芽。浸種時先用少量酒精將赤霉素溶解,然后加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將種薯裝入簍內或網袋中,再放入藥液浸泡即可。浸泡后將種薯撈出放在沙床(床寬100厘米,沙土的厚度為5厘米)上,攤放薯塊的厚度為20厘米左右,然后在上面及四周覆蓋濕潤的沙土5厘米厚左右。待芽長至2厘米左右時,扒出并放到陰涼有散射光的地方進行綠化,2~3天后選擇晴天早上或傍晚播種。
注意:浸種催芽時,要嚴格配制赤霉素溶液的濃度。赤霉素溶液要隨配隨用,忌隔夜再用。此外,種薯堆積不要過厚,否則易造成爛薯。
三、掌握播期和密度。我省播種時間可選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8月高溫、多雨,田間積水時易引起爛薯,影響出苗及植株生長,所以雨后要及時排除積水并進行中耕,以利出苗。一般種植密度為每畝5000~6000株,畝用種量150~180公斤,寬行窄株有利于培土,行距40厘米、穴距25厘米,莖芽朝下,蓋土厚度為5厘米左右。待苗高15厘米左右進行培土,可增加土壤通透性,加大晝夜溫差,有利優(yōu)質高產。
四、科學配方增施鉀肥。施足底肥。一般每畝施1000~1500公斤優(yōu)質有機肥,同時施入馬鈴薯專用復合肥(9:9:7)60~80公斤,或45%硫酸鉀復合肥,開溝條施覆土。特別要注意多施鉀肥,施鉀肥時,以施硫酸鉀為好,切忌施氯化鉀。
五、加強田間管理。
1、抗旱排澇。秋馬鈴薯地塊一定要能排能灌,播種后如遇連續(xù)高溫、干旱天氣,可用稻草或麥草等覆蓋畦面,以降低土溫,及時灌水,促進發(fā)芽;如遇暴雨要及時排水,避免爛種、爛苗。
2、適量追肥。出苗后結合中耕松土,畝施尿素10~15公斤,以促進幼苗快長;中后期用磷酸二氫鉀加塊根膨大素進行葉面噴施1~2次。
3、中耕培垅。齊苗后到現(xiàn)蕾封垅前,中耕松土2~3次,防除雜草,破板結,培厚垅,為馬鈴薯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疏松條件,以利于提高結薯率和薯塊質量。
六、防治病蟲害。主要病害是晚疫病,蟲害主要是地下害蟲和蚜蟲。
晚疫病防治:在秋馬鈴薯的整個生育期內,要防治三次。防治藥劑,以幾種不同藥劑交替使用的防效較好,第一次在馬鈴薯團棵期,用52.2%抑快凈防治,第二次在馬鈴薯初花期用72%克露防治,第三次在盛花期用68.75%銀法利進行防治。
地下害蟲防治:可結合整地,畝用辛硫磷200毫升,拌土撒施防治;蚜蟲可在發(fā)生期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秋土豆的種植要點
一、整好一塊地:選擇海拔600米以下的玉米地、稻田或蔬菜空地,以沙壤田土為宜;選用滅生性除草劑安全間隔期10天以上才能整地犁土。
二、抓好一個時期:馬鈴薯性喜涼爽氣候,播種期以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降至25℃以下為宜。一般海拔500米以下平壩丘陵區(qū),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種為宜;海拔500~800米低山,以8月下旬播種為宜。
三、選好一粒種:選用符合脫毒種薯質量標準,打破休眠、帶芽、無破傷的早熟脫毒種薯;渝薯1號、費烏瑞它、早大白、青薯9號、河南薯15號等脫毒種薯;一般每畝用種量約為150~200公斤;種薯一般選用20~30克重的小薯,整薯播種為宜。帶芽播種,是促進秋馬鈴薯早出苗、快出苗、出壯苗的關鍵技術,可采用濕沙催芽法或用5-10毫克/升濃度的赤霉素藥液催芽法。
四、浸好一把刀:改變一把刀切完的做法,要勤換刀具用酒精擦洗消毒。在播種前7~10天,選用50~100克的薯塊做種薯,用快刀沿頂芽向下縱向切成2~3小塊,每塊要保留芽眼2個以上。
五、兌好一桶藥:切塊后可用草本灰拌切口或優(yōu)拌兌水2公斤浸種消毒3分鐘或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消毒10分鐘左右,以免傷口感染病菌爛種。
六、量好一把尺:用尺量好木棍尺寸,量距提繩開溝,行距50cm,窩距22cm,畝植6000窩以上。
七、配好一包肥:選用硫酸鉀型復合肥,禁用氯化鉀型復合肥,搭配施用農家肥效果更好。
八、實現(xiàn)好一個目標:凈作畝產1500公斤以上,油菜配套秋馬鈴薯畝產1200公斤以上。
九、算好一筆帳:秋馬鈴薯是糧食、蔬菜、飼料兼用型作物,生育期2個多月,凈作可達畝產1500公斤左右,按市場價格2元/公斤計算,扣除種薯、勞務等費用1900元,畝純收入1000元以上。
秋土豆的栽培方法
品種選用
秋馬鈴薯因氣候等因素限制,故必須選擇休眠期短、結薯早,薯塊膨大快,同時,苗期能耐高溫和抗晚疫病的品種,只能選用生育期在90天左右的早熟或中早熟品種,如中薯3號、川芋56、川芋5號、川芋早、費烏瑞它、鄂薯4號、萬芋9號等,也可以選用中熟早熟及中熟品種如鄂薯3號、渝薯1號等。
栽培方式
采取大田平播、出苗時雙行起壟的栽培方式,起壟高度25cm左右,秋馬鈴薯可適當提高栽培密度,一般6000株/畝左右為宜,即行寬0.67m,株距0.20m。
施肥水平:結合秋馬鈴薯生育期短的生長情況,要施足底肥,一般畝施農家肥1500kg左右,畝用基肥(西洋牌)酸酸鉀復合肥30kg,加10kg磷肥混施,開溝條施并覆土。
小整薯播種
很多人習慣于大薯塊切塊播種,若種薯帶病常常會引起傳染。利用20~50g健康的比較一致的小整薯播種,可保證出苗的整齊度,避免切塊所帶來的病害傳染。
播種前催芽
秋播必須催芽。在播前7~10天,對薯塊用“920”1g加水100kg的深液浸種150分種,然后用濕沙催芽,當種薯芽長1~1.5cm時,即可使之見光練苗,經2~3天培育出綠色的粗壯短芽即可播種確保全苗。
避雨避高溫播種
雨天播種會引進土壤板結,減少其透氣性。高溫天氣播種會引起薯塊大量失水,消耗薯塊營養(yǎng)成分,影響苗的粗壯度。
平地開淺溝播種
覆土厚度應在5cm以內,以充分蓋住薯塊為宜。太厚會延長薯塊出苗時間,相對縮短結薯期,影響薯塊的產量和質量。太薄影響種薯發(fā)苗和根的生長,使得苗期生長不一致。苗長到10~15cm時起壟可增加地下部莖稈的莖節(jié)數,以促進更多匍匐莖的發(fā)生,為薯塊的膨大創(chuàng)造條件。也可采用先起壟再在壟上播種的方式,但是這種種植方式比平播起壟需更多的勞動力。
增加密度
秋馬鈴薯因生長期較短,可以增加密度的強化栽培方式來獲得高產。
田間管理
秋馬鈴薯播種到出苗,仍處于高溫多雨季節(jié),易引起爛種死苗。田間管理應采取防爛種、保全苗的相應措施。墑情好時,一般不需要澆水;若土壤干旱應及時澆水,降低土壤溫度,遇雨澇須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遇雨或澆水后及時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的透氣性。
出苗后及時中耕,結合中耕,適施氮肥,一般畝施5kg尿素澆施,對秋播馬鈴薯,由于生育期處于高溫強光以及生長習性的關系,結合中耕,要進行培土,特別在暴雨過后,要及時排水培土,可以減少馬鈴薯暴露發(fā)青現(xiàn)象,提高商品性。秋馬鈴薯的生長季節(jié)比春馬鈴薯短,沒有從長秧到結薯的轉折階段。白露以后,氣溫日趨降低,日照縮短,利于結薯和塊莖膨大。因此,要采取栽培措施促使植株盡快生長,增加莖葉數量和面積;注意防止病蟲害,延長葉片功能期。遇旱澆水,保證水分供應,遇雨或澆水后及時排水和中耕培土。
晚疫病防治
馬鈴薯晚疫病是馬鈴薯生產上影響產量最重的病害,減產可達到20%~50%。當田間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應立即拔除,并用25%的瑞毒霉錳鋅600倍液,或72%克露700~800倍液等噴霧植株進行防治,隔7~10天防治1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