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地膜荷蘭十五土豆種植技術
早春地膜荷蘭十五土豆種植第一次中耕培土應在播種后30天左右進行,以松土為主,必要時結合追肥同時進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早春地膜荷蘭十五土豆種植技術,希望對您有用。
早春地膜荷蘭十五土豆種植技術
一、選用良種:目前,我國各地馬鈴薯栽培品種(系)較為繁多,隨著市場的發(fā)展和經濟效益的需求,原有的栽培品種也在不斷淘汰更新,特別是近幾年,馬鈴薯脫毒新品種費烏瑞它(Favorita,即:荷蘭七號、荷蘭十五、魯引一號),在華東、華中、華南各省區(qū)迅速發(fā)展擴大。該品種成熟期早,出苗至收獲60-70天,全生育期90天,結薯集中,單株結薯3-4個,薯塊大而整齊,長橢圓形,芽眼極淺,薯皮光滑,黃皮黃肉,食味口感好,適合出口或國內大中城市市場銷售。該品種增產效果顯著,一般畝產2000公斤,高產可達3500公斤。該品種的缺點是:不耐抗疫病。但只要堅持規(guī)范化田間管理和化學藥物防治,還是十分有把握能取得豐產豐收。
從北方調入的種薯,要選擇陰涼通風處貯藏,貯藏地應先打掃干凈,經消毒殺菌晾干后,再存放種薯;同時,要及時剔除病薯、爛薯和凍薯,宜堆放2-3層。存放過程中,室內必須通風透氣,防寒凍、防雨水,避免太陽光線直射。
二、切塊催芽:在臨近播種前2—3天進行,當薯塊上的芽眼均已萌發(fā)出幼芽,可將種薯置自然光下煉苗,促進嫩芽變壯轉綠,提高抵御病菌的能力。切種時,用消毒的利刀沿種薯頂端自上而下縱切成小塊,50克左右的種薯不用切種,70克左右的種薯可縱切成2塊,100克左右的種薯可切成2-4塊,125克以上的,可采用螺旋式切種法,頂端部分縱切為3-4塊,每個切塊具有1個芽眼,每塊重25-30克;切塊時準備2把切刀,用5%高錳酸鉀溶液或75%酒精消毒,交替使用。切塊時應小心輕放,以避免損傷嫩芽。同時,切塊時還應注意剔除病薯、爛薯和混雜薯,防止將病薯帶入田間。切種后,按種薯嫩芽長短或未長出芽的種薯塊進行分級分畦立即播種。切種可隨切隨播,也可在播種前2-3天進行切種,但切種后存放時間不可過長,以防爛種。
三、選地整地,施足基肥:選擇土壤疏松肥沃、土層深厚、地勢開闊、光照通風條件好、排灌方便的水田或旱地,忌選山溝梯田薄地。經深耕、耙細整平后進行起壟作畦,整成畦高25-30厘米,畦寬80厘米,溝寬40-50厘米,壟面溝底要平直;同時,要挖好四邊溝,利于雨后排漬。重施基肥是保證馬鈴薯正常生長的有效措施,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每畝穴施腐熟有機肥500-1000公斤,撒施硫酸鉀復合肥(NPK≥45%)50公斤,播種時再穴施硫酸鉀復合肥50-100公斤,有機肥不足時,應增施適量的復合肥。
四、適時播種,合理密植:華南地區(qū)(北回歸線以北)播種最佳時間一般約在公歷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即在當地的常年終霜期前20天播種完畢。采用小拱棚蓋膜栽培可提前20-30天播種,提早上市。播種密度一般每畝4500-6000株為宜,每畝用種量150公斤左右。首先在壟面中間開溝,溝寬30厘米,深8-10厘米,實行雙行種植,即按行距25厘米,株距25厘米,進行三角形放種,播種深5-6厘米,下種后在每2個薯種空間集中穴施化肥,每畝50公斤,切忌薯塊不能直接與化肥接觸,穴施化肥后進行蓋土。壟面覆土整平后,再覆蓋稻草3-5厘米厚,一般每畝稻田產出的稻草可覆蓋馬鈴薯田1.3畝左右,所蓋稻草應與壟面平行,頭尾相連,兩端結合部位用少許土壓住,具有防旱保水保溫防除雜草、防霜凍,使馬鈴薯塊莖表皮光潔和肥田的作用。
五、田間管理:
1、適時澆水排水。播種后如土壤干旱影響出苗,可灌一次全溝“跑馬水”,以滲透濕潤土壤。出苗后,如干旱再灌半溝“跑馬水”,保持土壤墑情?,F蕾至開花階段塊莖開始膨大,需水量驟增,此期保持水分充足是奪取高產的關鍵。成熟期水分不宜過多,水分過多易使土壤通氣變差,導致田間秧棵死苗或爛薯。因此,后期應注意開溝排水,溝內不宜積水。
2、中耕培土。齊苗后約10天左右,苗高約20-25厘米,有7-8片復葉時進行重培土,培土厚度約3-5厘米?,F蕾期結合清溝,再輕培土一次,主要是蓋密因薯塊膨大而出現的裂縫,防止薯塊綠皮,提高商品率。培土時,應盡量避免損傷葉片或莖稈,防止蓋土壓住葉片,并結合拔除田間病株,將病株帶出田外深埋。
3、防除雜草。馬鈴薯播種后當日或次日,每畝用50%丁草胺乳油150克(或用二甲戊樂靈、地樂胺等),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進行土壤封閉。如在出苗后除草,可在馬鈴薯齊苗前,雜草3-4葉期用20%百草枯200-250倍藥液加用防護罩進行定向噴霧,或用蓋草能25-30克兌水50公斤噴施,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4、及時追肥。追肥用量應以田間營養(yǎng)診斷為基礎,視秧苗長勢來決定。如果缺肥應結合中耕培土每畝進行穴施尿素化肥5公斤、復合肥15公斤或者隨澆水進行沖施。齊苗期應重施葉面肥,可選用富含氨基酸、腐殖酸、微量元素的葉面肥進行葉面噴施,促苗早發(fā),苗齊苗壯。塊莖膨大期應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1-2遍。
5、病蟲害防治。馬鈴薯田間蟲害主要有二十八星瓢蟲、蚜蟲、飛虱、螨蟲、地老虎等。防治地下害蟲首先在播種時用50%辛硫磷乳油稀釋拌毒餌,或用3%辛硫磷顆粒劑撒入播種溝內。齊苗后用吡蟲啉加樂斯本進行噴施防治蚜蟲、螨類和二十八星瓢蟲?,F蕾至塊莖膨大期可噴施阿維菌素、毒死蜱或辛硫磷防治蚜蟲及地下害蟲。馬鈴薯田間病害主要是早疫病、晚疫病,如不及時防治,有可能造成慘重損失或生產失敗。此病害應以預防為主,在出齊苗后苗高20厘米時每隔6-7天以大生、科博、克露、抑快凈、烯烍馬啉、霜霉威等交替噴施。田間若發(fā)現疫病病株,應及時拔除,用塑料袋包裝,帶出田外深埋,以免造成病害傳播蔓延。
6、適時收獲。馬鈴薯自播種之日算起,約滿80-90天左右,葉片功能開始衰退轉黃,即為成熟??梢暿袌鰞r格情況,選擇晴好天氣,土壤松散即可收獲。收獲時,讓薯塊在田間太陽下曬2小時,將塊莖上的土拍凈輕擺輕放,小心裝運,運輸、貯藏中要注意遮光。
早春地膜荷蘭十五土豆種植要點
1 特征特性
荷蘭薯十五號屬極早熟菜用型脫毒馬鈴薯品種,由農業(yè)部種子局從荷蘭引進。該品種極早熟,生育期60 d左右。株型直立繁茂,分枝少,株高60 cm,生長勢強。葉片肥大,葉色濃綠,莖粗壯,花冠大,花藍紫色,間有紫色。結薯較集中,單株4-5個,塊莖膨大速度快。休眠期短,耐貯藏。薯塊較大且勻稱,呈長橢圓形,外表光滑,芽眼少而淺,表皮淡黃,肉質鮮黃色,淀粉含量高,肉質脆嫩爽口,商品性極高。配合早春地膜覆蓋栽培,可提早上市時間,搶占市場空檔,一般畝產2500 kg左右,高產達3000kg左右。
2栽培要點
2.1種薯處理
2.1.1催芽。于陽歷1月底~2月初將種薯平攤于10℃以上有散射光的室內催芽,厚度不超過3~4層,并經常上下翻動,使幼芽均勻受光;當芽長0.5 cm左右時準備切塊。
2.1.2切塊。保證每塊有一個健康的芽眼,單塊重不小于259。切塊時準備2把切刀,每切1塊種薯換1次刀,換下的刀浸到事先準備好的消毒液(75%的酒精)中,以防切刀傳病。切塊后用甲霜靈及甲基托布津摻化石粉拌種,第2d即可播種,切記不可長時間堆放切好的種塊,以防高溫引起爛種。
2.2整地施肥。施足底肥是馬鈴薯高產的基礎,馬鈴薯特別喜歡有機肥和鉀肥,氮、磷、鉀配比為5:2:11。冬前每畝撒施腐熟有機肥3—5m3,深耕30 cm,澆凍水造墑。播前每畝溝施氮磷鉀復合肥50 kg.硫酸鉀25 kg。
2.3播期、播量。馬鈴薯平播畝用種薯150 kg,與其它作物套種畝用種薯125 kg。在早春土壤化凍后,播種越早越好。正常年份2月25日-3月5日播種(驚蟄前后)。
2.4播種方法。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播時要開深溝,淺覆土,溝深12 cm,溝內撒施種肥混土后播種,覆土6—8 cm,然后培土成壟,壟面整平后覆膜。采取雙壟種植,壟高5 cm(出苗后經2次培土達到30 cm),大壟寬80 cm,壟上小行距40 cm,株距37 cm;單壟種植行距70 cm,株距25 cm。畝留苗3800 -4500株。
3田間管理
3.1破膜培土。當馬鈴薯幼苗出土后,及時將苗放出地膜外,放口要小,放苗后在破膜處埋一把土。當晚霜過后及時揭膜(谷雨前后),中耕培土,掌握2次培土后壟高達到30 cm。
3.2澆水。馬鈴薯播種時必須保證足墑,出苗前一般不澆水,揭去地膜培土后需澆1次小水,現蕾后進入結薯期澆第1次大水,以后每隔5-7d澆1次大水。澆水要做到“澆溝不淹背”,收獲前7~ lOd停止?jié)菜?/p>
3.3追肥。必須施足底肥,若肥力不足,幼苗5~10 cm后,畝追尿素5- 10 kg,現蕾后可葉面噴施馬鈴薯膨大素或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當進入結薯期后發(fā)現瘋長時,可畝用159多效唑兌水50 kg噴灑葉面,控上促下,切記多效唑不能過早使用,也不可過量使用。
3.4病蟲害防治。危害脫毒馬鈴薯最重要的病害是晚疫病和黑脛病。當95%出苗后,用甲霜靈錳鋅、克露等進行預防,以后每隔lOd交替用藥1次。出苗后至“五一節(jié)”前后容易發(fā)生細菌性病害黑脛病(黑根病),田間發(fā)現病株應及時拔除,帶出田間掩埋,用農用鏈霉素或杜邦可殺得2000等細菌性殺菌劑灌根2次。蟲害主要是蚜蟲和地下害蟲,苗期發(fā)現蚜蟲必須及時殺滅,可用樂果混合吡蟲啉噴霧,使用“艾美樂”效果更好。防治地下害蟲地老虎、螻蛄、金針蟲,可在播種時溝撒“地下害蟲全除凈”或生長期間用50%辛硫磷800倍液于傍晚灌殺。
4適時收獲
“荷蘭十五”早熟馬鈴薯出苗后60 d即可收獲,為了提早上市也可提前l(fā)Od開始挑大塊陸續(xù)先收,一般在5月底收獲,到6月10前全部收完,下茬可以種植油葵或黃豆等其它經濟作物。
早春地膜荷蘭十五土豆種植技術相關文章:
4.土豆地膜種植技術
6.土豆地膜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