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稻草菌種植蘑菇
在蘑菇種植技術(shù)中利用稻草做為栽培基質(zhì)進行食用菌的種植是投資最小的一種栽培模式,這種模式投入成本低,生產(chǎn)周期短,單位面積產(chǎn)量高。今天學習啦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用稻草菌種植蘑菇的方法。
用稻草菌種植蘑菇:稻草預(yù)處理
稻草不需要進行粉碎,就用長稻草。
浸泡消毒方法
浸泡是在水泥池中進行的,水泥池建成長3米,寬1.5米,高0.6米,一次性能浸泡150—200千克的長稻草,在浸泡長稻草之前,先要把水泥池沖刷干凈,排除沖刷的污水以后把池底的出水口堵起來。 準備好生石灰,用量為浸泡稻草的量的1—2%,分兩次加入。將生石灰裝進紡織袋里,用水直接對著袋內(nèi)的生石灰沖水,溶解的石灰水通過編織袋的縫隙流入池中。當池中有5厘米左右深的生石灰水時,往池中添加稻草,長稻草最好打成捆,逐層整齊碼放在池中,當碼放高度接近水泥池口時,停止向池中添加稻草,稻草要用腳踩實,然后上面蓋上木板,在用石頭壓上,為避免上層稻草消毒不到位,還應(yīng)當向池中沖入剩下的生石灰水溶液。
浸泡處理不僅可以消除稻草上的蠟質(zhì),起到軟化稈桿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殺滅長稻草上面附著的病菌。一般來說,秋季浸泡2天,冬季浸泡3到4天。
通過浸泡處理的稻草,在接種前要經(jīng)過高溫水蒸汽常壓消毒滅菌處理才能接種。
堆置發(fā)酵
在堆置發(fā)酵之前,先要對長稻草進行噴水預(yù)濕處理。然后在地面灑上一層生石灰,將長稻草逐層碼放,每碼兩三層就在稻草上面灑上一層生石灰,碼放過程中要向稻草堆上噴水,要使稻草完全濕潤,一般堆置發(fā)酵一周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氣溫低,堆置時間達到半個月。
當?shù)静葑兊氖杷沙煽Х壬?,并且散發(fā)出清香味的時候,說明發(fā)酵好了。
稻草處理好后要把稻草包起來制作成長方形的菌包。
用稻草菌種植蘑菇:打菌包
先準備好菌包模具,制作長稻草菌包的模具比較簡單,用木板釘制而成,為長方形。模具準備好后還要準備打菌包用的塑料薄膜和塑料繩,薄膜沒有什么特殊要求,選擇普通壁膜就可以,薄膜規(guī)格一般為長200厘米,寬133厘米,縱向捆扎的繩子斷成340厘米左右,橫向捆扎的繩子斷成130厘米左右。 邊打包邊接種:
菌種從生產(chǎn)菌種的單位購買,打菌包接種前先用高錳酸鉀水溶液對手和菌種袋進行清洗消毒,然后剝?nèi)ゾN兩邊的老化菌皮,將菌種捏碎,將模具放在平地上,先在模具上縱向放一根長繩,在橫向等距離放上3根短繩,然后在繩上面放上準備好的薄膜,用手按薄膜,使薄膜緊貼在底部和周邊,接下來往模具內(nèi)上草料,按照一層草料一層菌種的方式分層添加,每個菌包的用種量為1000克,第一層料厚度大約在4.5厘米左右,用手輕輕壓實,然后將捏碎的菌種均勻撒在上面,播種量為300克,撒播完第一層菌種后在裝第二層草料,第二層草料的厚度大約在7.5厘米左右,同樣用手輕輕壓實,然后再撒播菌種,菌種用量與第一層相同,撒完第二層菌種以后在添加第三層草料,草料厚度大約在10厘米左右,草料裝好壓實,撒播菌種,用種量為400克,撒播完第三層菌種,將兩側(cè)的薄膜折疊覆蓋在草包上面,分別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qū)⒕瞪匣羁?,捆扎緊實,一般每個菌包的長稻草用量大約10千克。
菌包捆扎后用釘滿六厘米長鐵釘?shù)哪景逶诰蠅阂幌?,打上透氣孔,這樣做的目的是使空氣進入菌包內(nèi),菌包內(nèi)的菌種就能夠進行有氧呼吸了,有利于發(fā)菌出菇。帶釘木板要事先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打上透氣孔后,撤下模具。接種打包好的菌包及時送到菇棚發(fā)菌。
用稻草菌種植蘑菇:壘制菌墻
為了滿足平菇的營養(yǎng)需求要配制好營養(yǎng)土,營養(yǎng)土配制好后,用薄膜覆蓋堆悶2—3天,另外還好準備好疊放菌墻的泥漿和固定菌包的木樁。一般使用無污染的塘泥或者河泥來調(diào)制泥漿,木樁沒有什么特殊要求,木樁比菌包高出10厘米左右。
將捆扎菌包的繩子解開,除去外包薄膜,將菌包平行排放,先在準備壘菌墻的位置鋪一層營養(yǎng)土,厚度大約為1厘米左右,放上第一層菌包,接著在第一層菌包上面在鋪一層一厘米左右厚的營養(yǎng)土,然后入上第二層菌包,如此一層營養(yǎng)土一層菌包的堆壘,根據(jù)氣溫的高低靈活掌握菌墻的高度,氣溫高堆三層,氣溫低可以堆四到五層。
菌墻壘好后在菌墻兩側(cè)各打上兩根木樁,然后用繩子把對稱的兩根木樁捆扎好,使菌墻穩(wěn)固。
接下來抺泥漿,在菌墻表面抺泥漿能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泥漿不要抺的太厚,但要抺平,太厚會影響出菇,一般抺2厘米不露菌包就可以了。頂層菌包上面用營養(yǎng)土覆蓋,厚度大約在1.5厘米左右。泥漿抺平后用薄膜蓋好菌墻,注意薄膜不要緊貼菌墻,否則會影響菌墻的通風,增氧和散熱。為方便面管理相鄰兩個菌墻之間的間距為60厘米。
用稻草菌種植蘑菇:發(fā)菌管理
發(fā)菌管理是長稻草立體栽培食用菌技術(shù)中最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稍有疏忽將會直接導(dǎo)致栽培的失敗。
在菇棚底面要先撒上生石灰消毒,菌包按“井”字型疊放,氣溫高時疊放三到四層,氣溫低則可以放上五到六層。溫度控制是發(fā)菌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整個發(fā)菌期間每天都要注意菌包的溫度,菌包內(nèi)的溫度最好保持在22—26度,如果菌包內(nèi)溫度超過30度時,要打開通風道及時通風降溫,降低菌包疊放的層數(shù),或?qū)⒕㈤_散熱,在發(fā)菌過程中還要注意檢查有沒有雜菌污染的菌包,如果發(fā)現(xiàn)有污染嚴重的菌包,要及時把污染的菌包清除出菇棚,防止擴散污染。
發(fā)菌五到七天,應(yīng)當翻一次堆,也就是要把里面的菌包翻出來,把上層的菌包翻到下層,下層的菌包翻到上層,使發(fā)菌溫度均勻一致,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一般20—25天平菇的菌絲就可以長滿菌包,發(fā)菌工作也就結(jié)束了。
用稻草菌種植蘑菇:出菇管理
菌墻壘好后,在16—25度的溫度條件下,大約7到10天菌墻上就會出現(xiàn)很小的平菇,這時需要在走道上方和地面上噴水霧增加濕度,棚內(nèi)空氣濕度控制在80%—90%,同時增加菇棚內(nèi)的光照,加大通風量,當菇蕾初步形成后要及時把覆蓋在菌墻上的薄膜揭掉,哪個部位出菇就揭開哪個部位,不要一下子把薄膜全部揭掉,隨著菇蕾一天一天長大,每天的通風量也要逐步加大,通風要求流通風,控制好通風量,以免菇蕾被吹干失水,在水分管理上一般要求每天在菇棚內(nèi)噴水2—3次,保持棚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在98%,出菇期間不需要施肥。
用稻草菌種植蘑菇:采收及后期管理
當菇蕾出現(xiàn)后3—5天就進入平菇的采收期了,當平菇菌蓋充分展開,邊緣開始上卷,中間部分出現(xiàn)凹陷,這時平菇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是最好的。采完第一茬菇要清理菌墻,把死菇,爛菇徹底清理掉,第一茬菇采收后要停止噴水3—4天,菌絲恢復(fù)生長以后噴一次重水,重新蓋好薄膜,增加溫差刺激,很快就會長出第二茬菇,在正常情況下,一個菌墻可以出5—6茬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