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
2、簡介
《永樂大典》編撰于大明永樂年間,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目錄占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古代漢族文化的光輝成就,但《永樂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永陵外,永樂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亡于戰(zhàn)火,今存不到800卷。《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3、影響
《永樂大典》編纂于永樂年間,由翰林院大學士解縉擔任總纂修,歷時六年(1403-1408年)編修完成,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它的規(guī)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為后世留下許多豐富的故事和難解之謎。編纂于明朝永樂年間,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共計2293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全書約3億7千萬字。
它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珍品。據(jù)粗略統(tǒng)計,《永樂大典》采擇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數(shù)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
《永樂大典》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队罉反蟮洹肥且徊款悤?,它編纂于明朝永樂年間,歷時六年(1403- 1408年)編修完成。它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珍品,也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队罉反蟮洹饭灿嬘?2,87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0,095冊,全書字數(shù)約3億7千萬字。
《永樂大典》的規(guī)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即使是清代編纂的規(guī)模最大的類書《古今圖書集成》也只有1萬卷、1億6千萬字,不到《永樂大典》的一半?!队罉反蟮洹返囊?guī)模更是西方同時代的典籍所望塵莫及的。據(jù)粗略統(tǒng)計,《永樂大典》采擇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數(shù)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折疊編輯本段體例介紹這是一冊完整的《永樂大典》,它高50.3厘米,寬30厘米,用明代營造尺來量,應該是高一尺五寸六分,寬九寸三分。開本宏大,很有皇家的威儀和氣魄。每冊《大典》約有50葉(頁)左右,主要都是二卷一冊的,也有一卷一冊或三卷一冊的。書葉采用雪白、厚實的樹皮紙,翻開書發(fā)出淡淡書香,十分講究和美觀。永樂大典的書衣
古籍的書衣就是現(xiàn)代書籍的封面,因為像人穿的衣服一樣包裹在書的外面,就有了“書衣”這個形象的稱呼?!队罉反蟮洹返臅掠枚鄬有堄柴眩钔饷嬗幸粚狱S絹連腦包過,格外莊重。這種很像現(xiàn)代書籍的裝幀形式叫做“包背裝”,是元朝和明朝前期書籍裝幀普遍采用的方式。包背裝書籍應該是立著插在書架上,不像后來的線裝書是躺在架子上的??梢韵胂螅蝗f多冊開本宏闊的《永樂大典》擺在架上,如同一個小型圖書館,真可以說是煌煌巨制了。書衣正面的左上方黏有一個長方形的書簽,框內題“永樂大典”四字,字下方還有雙行小字,說明這冊書的卷數(shù)。書衣正面的右上方還黏有一個框,里面用墨筆題寫這一冊所屬的韻目,又低一字注明這一冊是該韻目的第幾冊。
如果手里有一部當時通用的《洪武正韻》的話,按圖索驥,,就能十分方便地從一萬多冊《大典》中檢索到自己需要的內容。翻開《永樂大典》翻開《永樂大典》書衣,就是卷端,也就是正文的第一葉(頁)??梢钥吹?,整部《大典》都是用朱、墨筆寫成的。朱筆主要用來繪制邊欄界行,書寫引用書籍的著者和書名;墨筆用來書寫題名、卷數(shù)、韻目、書籍正文并繪制圖畫;圈點則是用內空外圓的蘆、竹、骨或玉制筆管蘸上朱砂印泥戳上的。整體看起來端莊美觀,朱墨燦然。折疊細看《永樂大典》的行格若不說,你恐怕不會知道,《永樂大典》每一葉朱色的邊欄界行都是用手繪制、而不是印刷出來的?! 洞蟮洹返倪厵谒闹芏祭L成雙邊,“朱絲欄”把每半葉隔成八行,版心間上、下各有一條粗粗的“象鼻”,中間還有一個“魚尾”,“魚尾”上方記載書名和卷數(shù),下方記載葉數(shù)。行格的筆畫粗細均勻,畫得一絲不茍。如果仔細看看,還會發(fā)現(xiàn)朱絲欄線上、下都有針眼,根據(jù)這個針眼,你就能猜出為什么欄線能畫得間距相等了吧。折疊秀美挺拔的書法《永樂大典》
的3億7千萬字,都是書手們用明代官用的楷書:館閣體一筆一畫抄寫出來的?!洞蟮洹分兴L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麗工致。這3億多字在編纂時應該至少抄過一遍,兩千多人連編帶抄用了5年時間;定稿后清抄,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平均每天要抄50萬字之多?!∏宄臅种杏性S多是各地有名的書法家。由于現(xiàn)存的《永樂大典》是嘉靖年間重錄的,永樂年間原本的書法不得而知。嘉靖年間負責重錄工作的徐階見到永樂本后,曾經(jīng)贊嘆說,舊本繕寫得太好了,現(xiàn)在很難再找到這樣的書手了。從嘉靖重錄本看,《大典》的書法較為瘦長,類似歐書,看起來流暢挺撥,相比較,清代的館閣體則顯得更圓潤一些。當然,《大典》的書法也有匠氣較濃的,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過于挑剔?!队罉反蟮洹返木幣乓徊俊洞笥倏迫珪?,它的辭條是用英文26個字母的順序來編排的,那么在中國古代,如何把規(guī)模宏大的《永樂大典》組織成一個整體,讓人很快能檢索到要找的內容呢?《永樂大典》的編纂者們采用了“用韻以統(tǒng)字,用字以系事”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這幅《永樂大典》圖版中,卷端第一行下方“四霽”就是韻目的順序和名稱,第二行的“寄”字就是屬于霽韻的一個韻字。別看只有三個字,作用可是很大的呢!《永樂大典》的內容和組織我們現(xiàn)在的專家學者要編纂一部百科全書,往往要先確定條目,再根據(jù)大量的資料逐條撰寫。
像《大英百科全書》和《中國大百科全書》都是這樣。《永樂大典》的編纂者們也要根據(jù)文獻中的語詞來確定條目,不過他們并不撰寫什么文字,而是把各種典籍中凡出現(xiàn)過這個條目的一段記載,甚至整部書籍全都抄錄下來,還要點明采自什么文章、書籍,是何人撰寫的,讓人明晰出處,可以查考。這種做法,有點類似孔子所說的“述而不作”。《永樂大典》記載內容通行的規(guī)則是用一行的大字墨書辭目,用雙行小字朱筆記載作者和書名,墨筆記載書中的篇名和內容,就像這幅圖版看到的樣子。韻字下面也有文章:《永樂大典》裁選的典籍或文章一般都列在辭目下面。
但根據(jù)具體情況,有些也列在標目字的下面。比如圖版中的標目字“昭”的下面,就把《左傳》中關于魯昭公一節(jié)的記載全部列在下面,而且一列就是好幾卷。古音古字匯于書中:《永樂大典》在檢索字的下面首先要注明該字在《洪武正韻》中的音韻和最早的出處、訓釋,還要標明篆、隸、行、草、楷等各種書體和異體字。內容十分豐富。你看這個標目字“冀”字下面就列舉了“冀”各式各樣的寫法,真像書法字典一樣?!队罉反蟮洹返膱D畫我們現(xiàn)在從《永樂大典》的殘本上,還可以看到其中的插圖,這些圖畫全部采用白描手法,描繪的山川、名物、人物、城郭等形態(tài)逼真,十分精致,是古代書籍插圖中的精品?!队罉反蟮洹吠暾臅r候,插圖的式樣和種類一定非常多,如果單獨編一本《永樂大典》插圖集的話,那簡直就是古代文明的一次大展示。
清代大學者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曾經(jīng)說到他編纂《四庫全書》時,有一次翻到《永樂大典》上宋代兵器“神臂弓”的圖畫,很是驚訝。按照《永樂大典》上的記載,“神臂弓”可以立在地上,扣動扳機,箭飛出去可以穿透300步以外的鐵甲,宋朝的軍隊用“神臂弓”來對付金兵很有效果。宋軍對這一利器的使用有嚴格的軍法要求,絕對不能遺失或被金兵得去。“神臂弓”在元世祖的時候失傳了。紀曉嵐也因為滿清統(tǒng)治者的對漢人起義的恐懼,不敢將《永樂大典》中的相關記載輯出來,結果“神臂弓”最終隨著《永樂大典》而消亡了。
我們今天在電影里有時還能看到與“神臂弓”類似的弩機的仿制品,看了真讓人心膽俱喪。《永樂大典》的責任制度翻到《永樂大典》的最后一葉(頁),能夠看到空白頁上的幾行細密小字,這是歷代官書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格式,記載抄寫者、圈點者和校驗者的職名。這種做法,我們從現(xiàn)存最早的唐人寫經(jīng)上也能見到。永樂年間清抄《永樂大典》時有嚴格的責任制度,早進晚出,不允許雇人代寫。官府每天供應硯臺、水罐、筆墨、飯食,冬天還供應木炭等。某頁如有抄寫差錯,發(fā)紙另寫,不論抄多少遍,只算一頁。消極怠工者,按罪論處。嘉靖間重錄《大典》,用的也是這個方法,每人每天抄三頁。傳到今天的《永樂大典》,一點涂改、挖補、添加的痕跡都沒有,說明了當時責任制度的嚴格。在這一幅《永樂大典》最后一葉的圖版上,我們看到總校官、分校官、繕寫者和圈點者的姓名,職責非常明確。
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
下一篇:世界上最小藍牙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