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不盡意開始的成語接龍_字詞解析_造句
以言不盡意開始的成語接龍:
言不盡意 →意出望外 →外方內(nèi)圓 →圓頂方趾 →趾高氣揚 →揚長避短 →
短兵接戰(zhàn) →戰(zhàn)不旋踵 →踵跡相接 →接二連三 →三百甕齏 →齏身粉骨 →
骨鯁在喉 →喉長氣短 →短兵相接 →接風(fēng)洗塵 →塵羹涂飯 →飯坑酒囊 →
囊空如洗 →洗兵牧馬 →馬不解鞍 →鞍馬勞頓 →頓挫抑揚 →揚長而去 →
去暗投明 →明白了當(dāng) →當(dāng)場出彩 →彩筆生花 →花殘月缺 →缺吃短穿 →
穿壁引光 →光采奪目 →目別匯分 →分崩離析 →析辨詭詞 →詞不達意 →
意得志滿 →滿不在意 →意廣才疏 →疏不間親 →親操井臼 →臼杵之交 →
交臂歷指 →指不勝屈 →屈打成招 →招兵買馬 →馬不停蹄 →蹄間三尋 →
尋弊索瑕 →瑕不掩瑜 →瑜百瑕一 →一把死拿 →拿班作勢 →勢不可當(dāng) →
當(dāng)場出丑 →丑類惡物 →物腐蟲生 →生不逢時 →時不可失 →失道寡助 →
助邊輸財 →財不露白 →白白朱朱 →朱陳之好 →好吃懶做 →做剛做柔 →
柔腸百結(jié) →結(jié)不解緣 →緣木求魚 →魚帛狐篝 →篝火狐鳴 →鳴鳳朝陽 →
陽春白雪 →雪案螢窗 →窗間過馬 →馬塵不及 →及賓有魚 →魚帛狐聲 →
聲東擊西 →西窗剪燭
言不盡意的漢語詞典解釋:
1. 語言不能表達思想的全部內(nèi)容。
●《易·系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晉歐陽建《言盡意論》:「世之論者以為‘言不盡意’由來尚矣。」
●朱自清《詩文評的發(fā)展》:「原來我們的‘求好’的藝術(shù)論淵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賴語言,以為‘言不盡意’,所以崇尚‘無端崖之辭’?!购蠖嘤脼闀沤Y(jié)尾套語,表示意有未盡。 ●宋蘇軾《與范元長書》之二:「臨紙哽塞,言不盡意。」
●明賈仲名《蕭淑蘭》第三?。骸笇懢土艘?,我念一遍:不才妾蕭淑蘭病中作詞一闋,詞寄《菩薩蠻》,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謹(jǐn)望挽回春色。詞不盡言,言不盡意?!?/p>
2. 魏晉玄學(xué)命題。與「言盡意」相對。
●三國魏荀粲等提出「言不盡意」說,認(rèn)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薀而不出」的,所以「六籍雖存,固圣人之糠秕?!?/p>
●見《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裴松之注引晉孫盛《晉陽秋》。
言不盡意的近義詞/反義詞如下:
近義詞:詞不盡意 意味深長 書不宣意 詞不達意 言外之意
反義詞:空洞無物 言之無物 言訥詞直
用言不盡意造句
1、由于時間所限,他雖講了好半天,還覺得言不盡意,很想繼續(xù)講下去。
2、這篇文章雖然說理透徹,重點突出,但言不盡意,還需要修改。
3、當(dāng)我寫完“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時,才松了一口氣,終于把這封信寫完了。
4、解決言不盡意的困窘除了作者自身的努力外,還有待于一個合格的讀者、優(yōu)秀的知音出現(xiàn)來將作者之意具體化。
5、莊子的“言不盡意”論對中國傳統(tǒng)美學(xué)影響頗為深遠(yuǎn),開啟了傳統(tǒng)美學(xué)對意境美的審美追求。
6、獨眼龍話猶未盡,來了興致,對于少幫主的問題是唯恐言不盡意。
7、“象外”體現(xiàn)的是“言不盡意”語言觀,對意義的把握必須以超越語言為前提,這是“象外”進入佛學(xué)語境的基礎(chǔ)。
8、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意不盡情,情不自禁地對你說聲:我真的好想你!
9、總認(rèn)為4字5字的句子太短,往往有言不盡意的遺憾。
10、弭節(jié)猶按節(jié)也,言不盡意馳驅(qū)也。
猜你感興趣:
3.一唱一和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