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人士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chuàng)業(yè)意識及其能力是這個時代發(fā)展的引擎,因而很多實事與理論指出知識經濟的時代即創(chuàng)業(yè)的時代。接下來請欣賞學習啦小編給大家網絡收集整理的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人士。
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人士篇一
俞敏洪,江蘇江陰人,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yè),1985年任北京大學外語系教師,1993年創(chuàng)辦北京新東方學校,2003年成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
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青年企業(yè)家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俞敏洪領導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目前在全球擁有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慶、沈陽、深圳、長沙、濟南、哈爾濱、多倫多、蒙特利爾等地的十八所新東方學校,兩家專業(yè)研究機構,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
俞敏洪創(chuàng)業(yè)故事
新東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這個新的億萬富翁。有人說他是中國最成功的老師,有人說他是一個純粹的商人,把這兩個角色結合在一起,俞敏洪這條路走得并不輕松。
北京時間9月8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首日收盤于20.88美元。新東方董事長、持有公司31.18%股權(4400萬股)的俞敏洪的資產一躍超過10億人民幣,成為中國最富有的老師。
作為國內最大的英語培訓機構,新東方聲名赫赫。十幾年來,它幫助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實現了出國夢,眾多莘莘學子借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有人評價說,“在中國,任何一個企業(yè)都不可能像新東方這樣,站在幾十萬青年命運的轉折點上,站在東西方交流的轉折點上,對中國社會進步發(fā)揮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這樣的贊譽現在看來也許并不為過,但對于創(chuàng)辦新東方的俞敏洪來說,當初卻根本沒有這樣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
俞敏洪的授課風格被學生們總結為“激勵型”,他常常用到的一個例子就是自己的經歷。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由于知識基礎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敗得很慘,英語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語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孫山。盡管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燈下堅持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堅持考了三年后,最終考進了北京大學西語系。
1985年,俞敏洪畢業(yè)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師。接下來是兩年平淡的生活。中國隨后出現的留學熱潮,讓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國的想法。1988年俞敏洪托??剂烁叻?,但就在他全力以赴為出國而奮斗時,美國對中國緊縮留學政策。以后的兩年,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大減,再加上他在北大學習成績并不算優(yōu)秀,赴美留學的夢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諸東流,一起逝去的還有他所有的積蓄。
為了謀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課教書,后來又約幾個同學一塊兒出去辦托福班,掙出國的學費。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盤被打碎了:因為打著學校的名頭私自辦學,北京大學在校園廣播、有線電視和著名的三角地櫥窗里高調宣布了對俞敏洪的處分決定。對此,俞敏洪沒有任何思想準備。
被逼下海
1991年,俞敏洪被迫辭去了北京大學英語教師的職務,為了挽救顏面不得不離開北大,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無天日的地步。但正是這些折磨使他找到了新的機會。盡管留學失敗,俞敏洪卻對出國考試和出國流程了如指掌;盡管沒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反而因此對培訓行業(yè)越來越熟悉。
離開北大后,俞敏洪開始在一個叫東方大學的民辦學校辦培訓班,學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費。這一年他29歲,他的目標是掙一筆學費,擺脫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學和朋友一樣到美國留學。
盡管困難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時間后,俞敏洪的培訓班漸漸有了起色。眼看著培訓班越來越火,俞敏洪漸漸萌生了自己辦班的念頭。1993年,在一間10平米透風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創(chuàng)辦了北京新東方學校。
1995年底,積累了一小筆財富的俞敏洪飛到北美,這里曾是他心牽夢繞的地方,當年就是為了湊留學的費用,他丟掉了在北大的教師職位。在加拿大,曾經同為北大教師的徐小平聽了俞敏洪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怦然心動,毅然決定回國和俞敏洪一起創(chuàng)業(yè)。在美國,看到那么多中國留學生碰到俞敏洪都會叫一聲“俞老師”,已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工作的同學王強也深受刺激。1996年,王強終于下定決心回國。
在俞敏洪的鼓動下,昔日好友徐小平、王強、包凡一、錢永強陸陸續(xù)續(xù)從海外趕回加盟了新東方。經過在海外多年的打拼,這些海歸身上都積聚起了巨大的能量。這批從世界各地匯聚到新東方的個性桀驁不馴的人,把世界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文化、先進的教學方法帶進了新東方。
俞敏洪笑言自己是“一只土鱉帶著一群海龜奮斗”。如何將這些有個性的人團結到一起,并讓每個人都保持活力和激情,是俞敏洪首先要面對的問題。
俞敏洪說,在新東方,沒有任何人把我當領導看,沒有任何人會因為我犯了錯誤而放過我。在無數場合下,我都難堪到了無地自容的地步,我無數次后悔把這些精英人物召集到新東方來,又無數次因為新東方有這么一大批出色的人才而驕傲。因為這些人的到來,我明顯地進步了,新東方明顯地進步了。沒有他們,我到今天可能還是個目光短淺的個體戶,沒有他們,新東方到今天還可能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培訓學校。
新東方精神
如今,新東方已經成為無數人夢想的發(fā)源地和實現夢想的場所。成千上萬人通過在新東方艱苦的學習,圓了自己的留學夢。
與新東方的英語培訓一同沖向全國各地的,還有新東方精神。一位同行在參加完新東方去年的夢想之旅后總結道,新東方最重要的就是告訴了我們,盡管生活滄海桑田,依然不要停止追求自己的夢和理想!
新東方精神到底是什么?俞敏洪說,“新東方精神對我而言,是我生命中一連串銘心刻骨的故事:是在被北大處分后無淚的痛苦,是在被美國大學拒收后無盡的絕望,是在被其他培訓機構恐嚇后渾身的顫抖,是在被醫(yī)生搶救過來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新東方精神對我而言,更是在痛苦之后決不回頭的努力,在絕望之后堅韌不拔的追求,在顫抖之后不屈不饒的勇氣,在哭喊之后重新積聚的力量。”
俞敏洪認為,人活著需要有一種感覺,新東方之所以被很多人接受,也是因為新東方有一種感覺存在,凡是到新東方來過的人,都在新東方感覺到了一種活力、一種頑強和一種豁達。
幾年前,俞敏洪曾寫道,“現在新東方做大了,自己所面對的困難反而越來越多了,有些困難是因為中國的客觀現實造成的,但有些困難存在完全是因為我的無能和性格缺陷所致。放眼看去,我開始明白,只要新東方存在著、發(fā)展著,我所面臨的困難和痛苦將會無窮無盡。多少次痛苦萬分時,我下定決心要放棄新東方,希望離新東方越遠越好,多少次在我離開新東方一段時間后,又對她如此的魂牽夢繞、日夜思念,只要聽不到新東方的消息就茶飯不思,坐立不安。”
惶恐和不安幾乎是眾多企業(yè)領導者共同的體驗,唯有戰(zhàn)勝它們的人才能輕松走下去。
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人士篇二
前幾年,世界最年輕億萬富翁的寶座一直被Facebook的創(chuàng)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獨占。然而今年,這一頭銜易主,Snapchat創(chuàng)始人埃文·斯皮格爾收入囊中。Snapchat是一款手機通訊軟件,最大的特色就是訊息會在傳出的10秒后自動焚毀,,不會留下任何紀錄,而該軟件也可以分享訊息、照片、影片,主要的使用者多半是歐美國家的年輕人。
拒絕扎克伯格并取代其頭銜
近日,Snapchat獲得了雅虎的一筆投資,對該公司的估值提升到了100億美元。而此輪融資尚未結束,Snapchat還在尋求其他投資方的投資。此前,Snapchat曾和阿里巴巴進行融資談判,而今年夏天則與風投公司KPCB簽訂了融資協議。
其創(chuàng)始人斯皮格爾的凈資產也達到了15億美元,成為新晉世界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年僅24歲。類似Facebook初創(chuàng)階段,斯皮格爾所創(chuàng)辦的Snapchat照片分享應用同樣免費,并不創(chuàng)收,但是其創(chuàng)收前景和空間則足以吸引眾多投資者的投資。作為一對律師夫婦的兒子,斯皮格爾出生在一個有權有勢的家庭,但現在,這個24歲的小伙子卻因為拒絕了馬克·扎克伯格而被人們記住。
從斯坦福大學畢業(yè)后兩年后,這位Snapchat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已經登上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巔峰,他創(chuàng)立的商業(yè)帝國收到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有消息稱,Facebook曾經動用30億美元現金洽購Snapchat,但卻遭到了拒絕。
短短幾個月前,這款“閱后即焚”圖片和視頻分享應用的估值還不足8億美元。該服務每天的信息發(fā)送量達到4億條,在青少年群體中十分流行。雖然他們對具體的用戶數仍然諱莫如深,但無論如何,頭腦清醒的風投還是對該公司投入了很大的關注,并給予其巨大的資金支持,渴望能培養(yǎng)出下一個Faceboook。所以,斯皮格爾短期內完全不必為公司未來的發(fā)展而操心。
無論他做過什么其他事情,這個24歲的小伙子都會因為拒絕了扎克伯格而永遠被人銘記。無論初衷如何,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這的確彰顯出無比的自信。不過,如果你感到意外,那只能說明你還不了解斯皮格爾。“他對自己的創(chuàng)意很有信心,甚至有些固執(zhí)。”曾經在加州圣塔莫妮卡十字路口文理學校與斯皮格爾做過同學的里奧·羅非說。而長大后的斯皮格爾同樣沒有動搖過這種信念,甚至不惜大膽下注。
童年生活優(yōu)越大后叛逆酷愛豪車
斯皮格爾出生于1990年6月4日,父母都是律師。他成長在一個有權有勢的家庭,母親梅麗莎是哈佛法學院歷史上最年輕的女性畢業(yè)生,但當斯皮格爾而出生時,她卻毅然辭去了所在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職務,專心當起了全職媽媽。斯皮格爾的父親約翰也是一家出名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所以他的收入足以支撐整個家庭過上舒適的生活。他們家住在洛杉磯西部富人區(qū),家里的房子價值460萬美元。
由于家境殷實,斯皮格爾和兩個姐姐勞倫和卡洛琳不僅吃穿不愁,而且從小就游歷過很多地方。不過,他們也并非紈绔子弟,而是經常從事很多志愿工作。總體來看,斯皮格爾已經成長為一個適應力強、野心勃勃、和藹可親的年輕人。
但人無完人,長大后的斯皮格爾叛逆,也時常揮霍無度,還經常因此和父親爆發(fā)爭吵。
“你或許很反感我對某些東西的喜愛,比如汽車。但你別忘了,你自己是多么鐘情于Bose耳機。”斯皮格爾2008年2月12日在寫給父親的信中如是說。那一年,他17歲。
當時的斯皮格爾希望家里給他買一輛寶馬535i,而他的家庭當時恰好陷入了動蕩:他的父母結束了將近20年的婚姻。斯皮格爾起初選擇與父親同住,他們在母親居住的老宅附近買了一套425萬美元的房子。老斯皮格爾把新家的裝修權完全交給了兒子,但同時也指派了專業(yè)的Greg Grande裝修公司,還安排了自己的朋友擔任設計師。
斯皮格爾給自己的房間買了一套大號白皮雙人床,貼上了威尼斯風格的壁紙,還裝了很多書架,配置了最頂尖的電腦,兩張設計考究的椅子,以及一套定制的柜子。他還在地下室里設計了一個家庭影院,里面安裝有8英尺的巨大屏屏幕,可以直接從他的臥室遠程控制。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埃文·斯皮格爾也迷戀豪車。但與很多年輕人不同的是,他還買得起豪車。
但當17歲的斯皮格爾反復透支他的信用卡,甚至想要買一輛7.5萬美元的寶馬535i時,原本一直出手大方的父親也忍無可忍。父親之前就花5.6萬美元給他買過一輛新的2006款凱迪拉克凱雷德。但斯皮格爾卻因為“經常在城市駕駛”,所以想要一輛小一點的車。這些內容都可以從斯皮格爾父母的離婚文件中找到。
彼時,老斯皮格爾給小斯皮格爾每周250美元的零用錢。除了新車外,小斯皮格爾還強烈要求父親每月給他1992美元來養(yǎng)車、吃飯、娛樂和購置衣物。他還想要2000美元的“應急基金”,因為“生活中總是充滿著不可預知的花費”。
結果,斯皮格爾未能如愿,還因此與父親爆發(fā)了激烈的爭吵。最后,他選擇搬回去跟母親一起住。幾天后,母親便給他租了一輛他夢寐以求的寶馬。
但斯皮格爾的學業(yè)并沒有受到絲毫影響——盡管他剛開上寶馬就收到了超速罰單。他10年級的英語老師回憶說,斯皮格爾的學業(yè)一流,甚至專門就十足路口文理學校的新穎教學方式寫過一篇文章,并因此深得老師贊賞。
他的努力也獲得了回報:他最終被斯坦福大學錄取。得知自己被錄取的消息時,斯皮格爾正在布拉格度假。
Snapchat是誕生的前前后后
“斯坦福的歷史早已深深打上了創(chuàng)業(yè)的烙印。我們都聽過這樣的故事——年輕的白人男性退學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他對夢想的渴望讓他經歷了人生的起伏。他拒絕成為‘機器’上的螺絲釘。這種浪漫的商業(yè)童話滲透到整個斯坦福的文化中。”
這番話出自斯皮格爾之口,他在2013年4月7日的一次斯坦福商界女性大會上對聽眾說:“這讓我重新領略到創(chuàng)業(yè)的魅力。這讓我可以把生活與工作結合起來。我的夢想遠比積累財富更偉大,必須要通過融入消費社會和創(chuàng)辦企業(yè)才能實現。”
事實上,早在遇到雷吉·布朗和鮑比·墨菲前,甚至早在入讀斯坦福之前,斯皮格爾的創(chuàng)業(yè)夢就已經開始。
至少可以追溯到他十幾歲時。2005年夏,15歲的斯皮格爾在洛杉磯奧蒂斯藝術與設計學院參加了兩門繼續(xù)教育課程。其中一門圖形設計課令他印象深刻。
“她的設計課采用了實踐性的方法來講授設計思維,這對于我這樣一個學生來說,是具有革命性的。”斯皮格爾后來在LinkedIn上推薦當時給他講課的米爾卡·布洛克希姆教授時說,“我永遠忘不了我們在他的課上進行的印刷實驗,和在印刷實驗室里度過的時光。”
在十字路口文理學校的校報工作時,斯皮格爾還專門到周圍的社區(qū)向企業(yè)兜售過廣告。當時的輔導老師稱,雖然這是新聞專業(yè)學生作業(yè)的一部分,但斯皮格爾的實際銷售業(yè)績卻遠超他的目標,甚至還教給其他孩子怎么管大人們要錢。
等到高三時,斯皮格爾人決定為紅牛工作。“我當時十分熱愛這個品牌,熱愛他們的生活方式,我迷上了那種飲料,所以必須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他在2013年4月的一次演講中說,“所以我找到了一個認識紅牛工作人員的朋友,求他幫我找份工作。我反復央求他,我們愿意為紅牛干任何事情。”
斯皮格爾的母親說,那段無薪實習經歷讓斯皮格爾學會了營銷,他還參與了很多電腦和圖形設計項目。斯皮格爾自己的說法卻很孩子氣:“我學會了怎么搞派對,我玩得很開心。”
上大學之前的那個暑假,他還在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上過課。但進入斯坦福后,斯皮格爾卻遭遇了興趣沖突。他到一家生物醫(yī)藥公司當過薪實習生。后來,他又想當老師,所以前往南非開普敦去教學生們怎么找工作。
斯皮格爾第一次對創(chuàng)業(yè)和科技產生興趣,都要得益于跟Intuit創(chuàng)始人斯科特·庫克的一次見面。他當時憑借著親友的推薦參加了斯坦福商學院的一堂課。據說,斯皮格爾央求庫克給他一份工作,對方答應了。于是,他與庫克和一位工程師共同啟動了一個名叫TxtWeb的項目,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然后通過短信發(fā)送給無法接入寬帶網絡的印度人。
此后,斯皮格爾和Kappa Sigma兄弟會的墨菲共同創(chuàng)辦了FutureFreshman,教給學生、父母和輔導員如何申請大學。但斯皮格爾說,除了他們自己的父母外,沒有其他人使用那款服務。
到了2011年春天,一個電話改變了斯皮格爾的生活。斯皮格爾在那次電話上與墨菲展開了討論,希望把FutureFreshman轉型成一款“閱后即焚”圖片分享服務。
于是,Snapchat就此誕生。
生活并不公平 創(chuàng)業(yè)搭檔被掃地出門
Snapchat的創(chuàng)造過程其實更加復雜一些,而且還有布朗的參與。這個Kappa Sigma兄弟會的成員想出了“閱后即焚”的創(chuàng)意。
布朗把創(chuàng)意告訴了斯皮格爾,于是,斯皮格爾找到墨菲一起寫代碼。這三個人隨后通力合作,在2011年夏天創(chuàng)造了Snapchat。這款最初名為Picaboo的產品于2011年7月發(fā)布。布朗是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不懂編程,所以只能負責營銷工作,并申請了專利。
根據布朗自己的說法,他一個月后被掃地出門?,F在,他正在起訴斯皮格爾、墨菲以及Snapchat的投資者,希望得到公司的股份。布朗稱,Snapchat的logo和正是由他設計的。
但正如斯皮格爾所說,生活并不公平。
就在這款應用發(fā)布兩年后,斯皮格爾和墨菲把擁有28名員工的Snapchat搬到了加州威尼斯,并且成了硅谷最受關注的企業(yè)之一,估值達到數十億美元。雖然該公司并未披露具體數據,但皮尤研究中心的測算表明,全美大約有9%的成年手機用戶使用這項服務。對于一款剛剛上線兩年的產品來說,這的確是了不起的成就,更何況還沒有包含最追捧Snapchat的青少年用戶。
斯皮格爾與父親的緊張關系已經緩解,顯然也不必再因為揮霍無度而背負壓力,他又搬回了6年前因為要增加零用錢而與父親鬧翻時的住宅。盡管跟父親住在一起,斯皮格爾仍是周圍人最羨慕的對象,不僅是因為他的億萬身家,還因為美國鄉(xiāng)村歌手泰勒·斯威夫特被曝正與斯皮格爾約會。
Snapchat的好運最終可能向它提供的服務一樣稍縱即逝,但從斯皮格爾24年的人生經歷來看,這個從富裕家庭走出來的明星CEO的確很走運。
就算沒有這番運氣,相信他還是會過得不錯。“我是個年輕白人,還受過良好的教育。我非常非常幸運。”他今年4月說,“但生活并不公平。既然生活不公平,那么關鍵就不是努力工作,而是要學會操弄制度。”
在雄心勃勃的斯皮格爾看來,Facebook和谷歌都已然老去,而Snapchat最可貴的一點就是它閱后即焚的特性能讓90后、00后們找到釋放自己的平臺,說白了,年輕叛逆的屬性使他和他的公司未來擁有無盡的可能性。
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人士篇三
首富輪流做,今日到我家”,用這句話來形容如今的李河君是最為恰當的了,1月27日,漢能薄膜發(fā)電股價狂漲,上漲10.36%,成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企業(yè),加上水電、地產等非上市公司資產,使得漢能薄膜發(fā)電股東李河君身價達到2000億,超越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成為了新一屆中國首富。
李河君出生于廣東省河源市,畢業(yè)于北京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94年,李河君創(chuàng)建漢能控股集團。漢能自成立之日始即致力于“用清潔能源改變世界”。漢能已發(fā)展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清潔能源發(fā)電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陽能企業(yè)。
李河君1988年大學畢業(yè)后,靠著從大學老師那借來的5萬元起步資金,通過賣電子產品、玩具等,和17個伙伴一起,通過6年的積累,到1994年底積累了七八千萬的資本。本來打算收購上市公司坐莊,但是經過對水電站市場的考察之后,李河君改變了初衷,轉而進入了能源行業(yè),以1000多萬元收購了河源東江上一座裝機容量為1500千瓦的小水電站。之后,再次通過并購將旗下電站的裝機量擴大到了幾十萬前往,產業(yè)覆蓋浙江、廣東、寧夏、云南、廣西等地。
2002年,云南省規(guī)劃建設8座百萬級千瓦水電站,李河君簽下其中的6座,總裝機規(guī)模達2300多萬千瓦。但是這一計劃卻遭到了當地發(fā)改委的阻撓,因為發(fā)改委不相信李河君能干成。于是,李河君憤然將發(fā)改委告上了法庭,李河君最終拿到了金沙江上“一庫八級”中資源最好的金安橋水電站,該電站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
跨步入光伏行業(yè)
2009年,李河君開始進行產業(yè)升級,涉足到了光伏行業(yè)。當時,正式光伏行業(yè)的“拐點”。此前,得益于歐洲市場的巨大需求,光伏產業(yè)飛速發(fā)展,2008年光伏全球安裝量增長了1倍以上。但是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fā),中國的的光伏行業(yè)進入了衰退期,很多知名企業(yè)都因為產能過剩而破產,包括無錫尚德。
李河君進入光伏行業(yè)時,選擇了薄膜太陽能領域并于2011年寒冬來臨之際開始投產。2012年,李河君即宣布投產的8大光伏基地總產能已經達到3GW,超越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Solar),成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陽能企業(yè)以及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集成商。
盡管薄膜的市場遠不如晶硅,市場占有比例還不足1層。但是,李河君卻在公司內部力排眾議、大舉投資薄膜太陽能,并且還在多個場合推崇薄膜發(fā)電技術的前景,甚至表示“薄膜發(fā)電引領終極能源革命”。
漢能薄膜被詬病
進入光伏領域之后,李河君頻繁出現在公眾面前,或參加會議,或接受媒體采訪,向外界宣傳薄膜發(fā)電技術的廣闊前景。2013年底,李河君著書《中國領先一把》,提出以光伏革命解決中國的能源瓶頸、助推經濟轉型。李河君認為,太陽能是最符合21世紀發(fā)展需求的新能源。
除了光伏企業(yè)的發(fā)展路線存在爭議外,其漢能薄膜發(fā)電還被詬病“過度依賴母公司”。在李河君的計劃中,其光伏產業(yè)布局是“打通全產業(yè)鏈做出規(guī)模”。即從原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電池片生產到太陽能電站建設,形成完整的“全產業(yè)鏈”運作模式。
2013年2月,漢能集團及其一直行動人持有的漢能薄膜發(fā)電的股份從20.28%漲到了50.56%,成為了控股股東。此后,漢能薄膜發(fā)電向控股股東漢能集團發(fā)起了多項收購,連續(xù)收購了其多項知識產權和技術研究公司。
2013年年報顯示,漢能集團是其唯一客戶。這種情況在2014年上半年并未有多大好轉,2014年上半年,漢能薄膜發(fā)電的來自漢能集團方面的營收達到31.6億港元,占其總營收的98%。2014年上半年,漢能薄膜發(fā)電的應收賬款為62.4億港元,其中,最大頭的是應收合同工程款項,為41.57億港元。
漢能薄膜發(fā)電在2014年半年報中稱,公司的流動資金十分依賴漢能集團聯屬公司是否能及時結清進度款項。不過,對于來自于漢能集團的應收賬款,漢能薄膜發(fā)電方面“無抵押款或其他加強信貸措施”,僅憑借漢能集團的信譽,漢能薄膜發(fā)電董事會認為,漢能集團“能夠按時結清所有進度款項”。
成“新首富”出名
漢能薄膜發(fā)電在2014年一年內漲幅達255%,進入了2015年,股價漲幅更是“任性”地在1月23日以來的3天內達32%,市值迅速膨脹至1500億港元。1月27日,漢能薄膜發(fā)電上漲10.36%,報收3.73港元。在這前一天,漢能薄膜發(fā)電上漲13%,得益于漢能薄膜發(fā)電股價的上漲,加上水電、地產等非上市公司資產,漢能薄膜發(fā)電大股東李河君的身價“有可能”達到2000億元,取代馬云或者王健林成為中國的新首富。截至1月29日美股收盤,馬云身價為263億美元(約合1644億元人民幣),王健林身價為267億美元(約合1669億元人民幣)。
之所以是“有可能”,原因在于李河君到底持有多少股份,對于外界而言仍是一個謎團,一說超過50%,一說超過90%。不論李河君是否真的成為了內地財富“一哥”,他都因此成為了輿論焦點。
無論李河君的這個首富之名是否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他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是真是存在的,他在創(chuàng)業(yè)時的獨到眼光和執(zhí)行魄力都是令人驚嘆的。
看了“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人士”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