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的典故是怎樣來的
夜郎自大
,比喻驕傲無知的膚淺自負(fù)或自大行為。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出處: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實例:駕炮車之狂云,遂以~。恃貪之逆氣,漫以河伯為尊。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絳妃》
典故:“夜郎自大”屬漢語圈認(rèn)知率最高的一類成語。漢語工具書都把它釋為對妄自尊大者的諷喻,很多人正是通過這個成語知道古代西南曾經(jīng)有一個夜郎國。但這成語其實是一段誤讀的歷史。 夜郎故事首見于司馬遷的《史記》。漢武帝開發(fā)西南夷后,為尋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達(dá)今云南的滇國,再無法西進(jìn),逗留期間,滇王問漢使:“漢孰與我大?”后來漢使返長安時經(jīng)過夜郎,夜郎國君也提出了同樣問題。這段很平常的故事后來便演變成家喻戶曉的成語。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到清代已廣為流行。清前期著名文學(xué)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絳妃》中寫道:“駕炮車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貪狼之逆氣,漫以河伯為尊。”成書于光緒后期的晚清小說代表作《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寫道:“餓虎思斗,夜郎自大,我國若不大張撻伐,一奮神威,靠著各國的空文勸阻,他哪里肯甘心就范呢?”
【典故故事】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chǎn)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于鄰近地區(qū)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tǒng)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里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yōu)榱擞蠂醯男囊猓谑蔷驼f:“當(dāng)然是夜郎國最大啰!”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來,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rèn)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部下們?nèi)匀划惪谕暬卮鹫f:“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后,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jīng)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卻沒想到后來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tǒng)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夜郎自大的典故是怎樣來的
上一篇:投桃報李的典故是怎樣來的
下一篇:暗渡陳倉的典故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