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周粟的典故
不食周粟的典故
故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吧,那典故有哪些呢?下面請欣賞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聿皇持芩诘牡涔剩瑲g迎閱讀
不食周粟的意思
粟:小米,泛指糧食。本指伯夷、叔齊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誠堅定,不因生計艱難而為敵方工作。
不食周粟的典故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兒子。墨胎氏。孤竹在今遼寧盧龍東南。孤竹君生前立三兒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齊出走,欲讓位給兄長伯夷。伯夷也不愿作國君而逃避。
后來二人在路上相遇,聞昕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養(yǎng)老幼,深得人民擁戴而入周投靠。文王仙逝,周武王繼位而擁兵伐紂,他們認為諸侯伐君以為不仁,極力勸諫。武王不聽,決意滅商。伯夷、叔齊對周武王的行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采野果為生。
不食周粟的造句
1. 冰清玉潔,以義不為孤竹之嗣,不食周粟,餓死首陽。
2. ”赤兔馬泣曰:“吾嘗聞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
3. 周武王滅商后,與其弟叔齊逃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
4. 。伯夷、叔齊不食周粟,太原周黨不受朕祿,亦各有志焉。
5. 后發(fā)誓不食周粟,采蕨、薇以充饑,最后都餓死在首陽中。
6. 帝又曰:“不食周粟而食周薇,古猶發(fā)議,在今甯得息談邪?
7. 夷齊以薇代糧,不食周粟,持志高潔,士大夫們常引以為同調(diào)。
8. 的長子和次子,武王滅商,兄弟二人逃往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
9. 又掘一墳,亡者曰:‘予伯夷也,不食周粟而餓死,豈有厚葬哉。
10. 時夷雍之子名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于首陽,依麋鹿以為群。
11. 伯夷和叔齊避逃到首陽山(在今山西省永濟南),不食周粟而死。
12. 周滅商后,伯夷、叔齊入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為有氣節(jié)之人物。
13. 他發(fā)誓“不食周粟”,不事新主;不掙民國的錢,也不做民國的事。
14. 他們的讓國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
15. 、叔齊不食周粟,避于首陽山采薇(俗名野豌豆),最后餓死的故事。
16. “不食周粟”、“老馬識途”、戚繼光“改斗”等典故都發(fā)生在這里。
17. 廣為流傳的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采薇為生”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18. (12)伯夷:殷商末年的賢士,反對武王伐商,不食周粟而餓死于首陽山。
19. 武王滅周后,他們逃到首陽山(今山西永濟南),不食周粟,饑餓而死。
20. 叔齊,在商滅后發(fā)誓不食周粟,采蕨、薇以充饑,最后都餓死在首陽中。
21. 高士之粟,說的是商末伯夷、叔齊兄弟倆,周朝滅商后,不食周粟而亡。
22. 【成語釋義】傳說周武王滅商后,伯夷、叔齊逃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
23. ”伯夷,商末孤竹君之子,周滅商后,與弟叔齊逃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
24. 因相互辭讓君主之位而相偕去國;又因反對周武王以暴易暴,不食周粟而死。
25. 便隱居于首陽山,采薇而食,有婦人曰:“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
26. ”蓋因怕夷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下;而文天祥被俘初未死,故以詩促其死節(jié)。
27. 畫商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避于首陽山采薇(俗名野豌豆),最后餓死的故事。
28. 該畫畫殷貴族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避至首陽山,采薇充饑,餓死于首陽山的故事。
29. 然瓶粟屢罄,不能舉火,始知首陽二老,直頭餓死,不食周粟,還是后人妝點語也。
30. 該書將中國悲劇劃分為三大類型:“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和“伯夷不食周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