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的典故
滄海桑田的典故
滄海桑田一般是用來比喻世事變化很大,那么大家對滄海桑田的典故了解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guī)頊婧IL锏牡涔氏M蠹蚁矚g,希望對你們有用!
滄海桑田的典故
從前有兩個仙人,一個叫王遠,一個叫麻姑。一次,他們相約到蔡經(jīng)家去飲酒。
到了約定的那天,王遠在一批乘坐麒麟的吹鼓手和侍從的簇擁下,坐在五條龍拉的車上,前往蔡經(jīng)家。但見他戴著遠游的帽子,掛著彩色的綬帶,佩著虎頭形的箭袋,顯得威風凜凜。
王遠一行降落在蔡經(jīng)家的庭院里后,簇擁他的那些人一會兒全部隱沒了。接著,王遠和蔡家的成員互相致意,然后獨自坐在那里等候麻姑的到來。
王遠等了好久還不見麻姑到來,便朝空中招了招手,吩咐使者去請她。蔡經(jīng)家人誰也不知道麻姑是天上哪位仙女,便翹首以待。
過了一會兒,使者在空中向王遠稟報說:“麻姑命我先向您致意,她說已有五百多年沒有見到先生了。此刻,她正奉命巡視蓬萊仙島,稍待片刻,就會來和先生見面的。”
王遠微微點頭,耐心地等著。沒多久,麻姑從空中降落下來了。她的隨從人員只及王遠的一半。蔡經(jīng)家的人這才見到,麻姑看上去似人間十八九歲的漂亮姑娘。她蓄著長到腰間的秀發(fā),衣服不知道是什么質(zhì)料制的,上面繡著美麗的花紋,光彩耀目。
麻姑和王遠互相行禮過后,王遠就吩咐開宴。席上的用具全是用金和玉制成的,珍貴而又精巧;里面盛放的菜肴,大多是奇花異果,香氣撲鼻。所有這些,都是蔡經(jīng)家的人前所未見的。
席間,麻姑對王遠說:“自從得了道接受天命以來,我已經(jīng)親眼見到東海三次變成桑田。剛才到蓬萊,又看到海水比前一時期淺了一半,難道它又要變成陸地了嗎?”
王遠嘆息道:“是啊,圣人們都說,大海的水在下降。不久,那里又將揚起塵土了。”
宴飲完畢,王遠、麻姑各自招來車駕,升天而去。
——《神仙傳·麻姑》
滄海桑田的解析
滄海桑田cāng hǎi sāng tián
[釋義] 滄海:大海;桑田:種桑樹的地;泛指農(nóng)田。大海變成農(nóng)田;農(nóng)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也作“桑田滄海”;又簡稱“滄桑”。
[語出] 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辨形] 滄;不能寫作“倉”。
[反義] 一成不變
[用法] 多用于感嘆世事變化很大。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
用滄海桑田造句
1.風過城垣,留下的是依山傍水的清雅秀麗;月落星沉,抵不過滄海桑田的始終如一。
2.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從濯濯童山到披上綠裝,從滄海桑田到高樓林立,從自然村落到高新產(chǎn)業(yè)園……新老照片間,南山巨變突顯。
3.也許時光荏苒,滄海桑田后總有那么些有心人會去追尋與他們當初一樣的腳步。
4.時間如白駒過隙,白云蒼狗,滄海桑田,在浩瀚的浮世界,也許唯一不變的便是對修真那執(zhí)著的追求。
5.壺中日月長,杯內(nèi)有乾坤,醉眼觀滄海桑田,卻只道夢一場。
6.昨日他還是名動河州的先天武者,前途不可限量,今日卻成了眾叛親離的喪家之犬,所謂滄海桑田,世事無常,不外如是。
7.似乎在訴述這這個古老星球上人類所有的幸與不幸,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一切的滄海桑田,人間冷暖,世道無常。
8.枉死城中埋著香骨,冥河之下又有淚魚想要興風作浪滅了那悠悠萬古滄桑的大地,這個世間有太多滄海桑田的變遷,物是人非的無可奈何……
9.滂沱黑暗力量如暴雨一般席卷而來,吹了千年萬載,滅了滄海桑田。
10.何時何地都沒有那么重要了,千年的浮華讓她心如止水,滄海桑田。
11.面壁五十載后得返宗門,此時卻已滄海桑田,吾師三十一門徒,生不過六人矣,余者皆亡故。
12.從最遠的東極之巔,玉宇瓊樓,到最西的冰河世界,神的國度;從最底的冥土宮殿,滄海桑田,到最南的九龍創(chuàng)世,無限穹頂。
13.答案是早已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了。
14.沉淀了千萬年的記憶,在跨越了無數(shù)個滄海桑田的時空之后,帶著數(shù)倍的悔痛與歉疚席卷而來,那痛居然不亞于當年的粉身碎骨。
15.僅是這一次的交手便是滄海桑田,天翻地覆;日新月異,斗轉(zhuǎn)星移;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16.穿過今生,倏忽之間,在你的懷里,即便滄海桑田,也人生芬芳,歲月靜好。
17.坐下來之后,整個人腰身挺得筆直,目光炯炯,里面似乎有著千溝萬壑與滄海桑田。
18.如今,已然過了萬萬年,外面的世界早已人聲鼎沸,歷經(jīng)無數(shù)笙歌繁華,朝代更迭盛衰榮辱,滄海桑田數(shù)次更替。
19.猶如滄海桑田朝云暮雨不可端倪,此一時彼一時,一朝天子一朝臣,時過境遷,瞬息萬變,幾家歡喜幾家愁。
20.當滄海桑田,彈指一揮間,一人一劍,只留下一段不可磨滅的傲劍傳奇……
猜你喜歡:
4.眾叛親離典故
5.厚德載物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