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cpu超頻是什么
關于cpu超頻是什么
內存超頻是一種既簡單又復雜的過程,之所以簡單,是我們可以對內存“照葫蘆畫瓢”完成超頻設置操作,但那些超頻參數(shù)卻是學問非常多。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設置和是什么。為此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cpu超頻是什么的詳細介紹
1、關于內存的頻率
與處理器一樣,內存也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頻率。而現(xiàn)在DDR內存的頻率分為兩類,一類是實際頻率、一類是有效頻率。由于DDR內存在一個時鐘周期的信號中可以同時識別上升沿和下降沿,所以DDR內存的有效頻率是實際頻率的2倍,而我們市面上看到的DDR3-1333、DDR3-1600這樣的型號指的都是有效頻率,這也就能解釋各種監(jiān)控軟件顯示的內存頻率與“實際”不符的原因了。
CPU-Z顯示的內存頻率是內存的實際頻率
2、內存與處理器的關系
內存和處理器是天生的一對兒,不僅互相依賴密不可分,同時在超頻的時候也會相互牽連。在早期的處理器中,處理器外頻是與內存的頻率保持一致的,也就是說隨著處理器的外頻的提高,內存頻率也是隨著1:1的增加,所以當時內存的好壞對于處理器的發(fā)揮至關重要。
內存的頻率與處理器外頻是“綁定”的關系
如今,處理器外頻與內存頻率限定的并沒有那么嚴格了。雖然內存頻率與處理器外頻仍然需要成比例,但是這個頻率比已經(jīng)可以進行調節(jié),也就是說,我們在為內存超頻的同時,不用將處理器外頻調整至很高的水平,只需要調整頻率比就可以了。不過介于目前的Intel處理器的外頻調節(jié)非常有限,現(xiàn)在的內存超頻的頻率也都是按照每一檔進行調節(jié),內存頻率微調的能力被大大限制。
由于處理器的限制,現(xiàn)在Intel平臺下內存的頻率是以“檔”劃分:
● 內存的超頻幅度
不同于處理器,不同廠商不同型號的內存會根據(jù)產(chǎn)品的定位以及自身的需求而選擇不同的內存顆粒,而內存顆粒之間的體質差距還是相當大的。但是整體來說,我們買到的內存基本上都有頻率往上調一個檔次的能力,即1333可到1600,、1600可到1866……當然,也有那些能夠提升多個檔次的內存條,我們一般稱之為“神條”,而廠商也會在高端產(chǎn)品線中特意推出類似的超頻內存,供玩家把玩。
3、時序和電壓調節(jié)也很重要
● 內存的小參數(shù):時序
內存超頻成功與否不僅要看內存顆粒是否能夠承受高頻率下的考驗,另外時序的調整也很重要。如果我們把內存的讀寫看成一種流水線作業(yè)的話,時序就像是其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所需時間的調整。懂得內存時序調節(jié)的高手,才能夠真正發(fā)揮內存的最大性能。
內存時序看似復雜但是有章可循
很可惜的是,內存頻率與內存時序往往成相互遷就的關系,當內存頻率逐漸提高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增大內存時序以保證穩(wěn)定性。不過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調整內存頻率遇到瓶頸的時候,往往可以考慮放寬時序,這樣可以讓內存在原本不穩(wěn)定的頻率下變得穩(wěn)定。在頻率和時序面前,我們的第一考慮對象應該還是頻率,所以時序一般是在內存頻率提升出現(xiàn)瓶頸后再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以得到最佳的性能表現(xiàn)。
電壓調節(jié)不能馬虎
●內存電壓
與處理器超頻一樣,內存在超頻的過程中也免不了電壓的調整。按照標準規(guī)范,DDR3的電壓應該保持在1.5v,不過隨著內存顆粒的工藝以及品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高端超頻內存將默認電壓設定在1.6v-1.65v,而在保證散熱的情況下,這樣的電壓不會對內存造成傷害。筆者建議一般超頻的情況下,1.7v以下的電壓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圍。而不同的內存顆粒對于電壓的敏感度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超頻的之前,可以查詢一下自己使用的內存的品牌以及型號,以了解內存的最佳電壓范圍。
嘗試讀取內存的X.M.P可以簡化超頻流程
另外,現(xiàn)在還有一些內存采用了超低電壓設計,即1.5v一下,甚至可以低至1.35v。不過這類內存想要工作在這樣的低電壓環(huán)境下,還需要主板的支持才可以,而這類內存在超頻的過程中也盡量不要增加過高的電壓,以防止顆粒溫度過高而造成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