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的讀后感作文1500字
《追風箏的人》是以風箏為主線,講的是主人公阿米爾與他爸爸仆人的兒子哈桑的故事,那么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追風箏的人》讀后感1500字,一起來看看吧。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1500字
對于《追風箏的人》這本書,說真的,這本書在我床頭放了很久很久。我之所以會帶回來這本書,也許是被它奇怪的名字吸引了,也許是被它的作者吸引了,又或者是被它的內容所吸引。一名阿富汗的作家,寫的關于兩個男孩在阿富汗的成長故。這就是這本書簡單的概括,在我看來實在是不能作為這本小說的簡介,然而簡單的字里行間卻隱隱透露出故事中始終貫穿存在著的巨大悲傷,像是一片灰暗的天空,壓得人永遠透不過氣。 追風箏的人,在第一眼看到這個奇怪的標題的時候,我有些茫然,風箏需要追嗎?為什么要追風箏,原來這是阿富汗的習俗,每年初春,會有盛大的風箏節(jié),許多的孩子會把使出自己積蓄了一年的力量來使自己的風箏成為佼佼者。蔚藍的天空中,飄蕩著五顏六色的風箏,每一只風箏線的盡頭都有一個勇敢的斗士。當然,所有的風箏要在天空中進行決斗,就像一場盛大的搏斗,你必須要把你周圍所有的敵人消滅光,你才能成為勝利,同樣,你必須把你周圍的風箏都打敗,你才會成為萬種矚目和贊嘆的焦點,那樣會有無限的榮譽和光亮集聚你一身。這在我看來,是一場孩子們之間的交流或者游戲,但在阿米爾那個時候,這對他來說具備著無尚的重要性,因為爸爸,因為父愛,只有通過這樣他才能獲得父親的贊美和笑容,不再是鄙棄的眼光,他迫切需要著!而追呢,追風箏,也相當重要。你搶到了最后一個被擊落的風箏,那也預示著莫大的榮耀和完全的勝利。于是哈桑,便擔當起了重要的任務,就是把那只被阿米爾擊落的風箏追到手,故事的高潮也就由此而引發(fā),一切一切的悲傷的來源都在此處慢慢浮現(xiàn)。 從翻開這本書開始,一直就覺得整篇小說都是以一種壓抑的感覺寫的,可以看得出來“我”一直在為過去所干得事而后悔和難過。阿米爾對于哈桑的歉意也許不是我們能夠體會的,但阿米爾卻是一直備受折磨。確實,對于他一個在當時只有13歲的孩子來說,那樣的事情他不會處理,他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再讓自己受折磨,而這折磨的根源就是哈桑,和哈桑那為他愚蠢的奉獻精神,他覺得只要將哈桑趕走,永遠不出現(xiàn)在他眼前,他就不用在受到良心的譴責了。但他,當時的他卻不知道那錯了,如果他沒有在當時及時地承認錯誤,他真的會后悔,懺悔一輩子,這樣的悔恨也許將陪著他一起走進墳墓,他將無法釋懷。從“我”的角度來描寫哈桑所為“我”受的苦難,更加讓讀者覺得切身體驗,小說中,我們一直是從“我”的眼中看的哈桑,那樣一個為了阿米爾少爺肯認命,肯付出一切的小孩。也許在他的骨子里,也許他與身俱來就被教育成了那樣的性格,我最感動的是哈桑對阿米爾說的那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樣的話能從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口里出來,真的是讓人揪心的疼,一直到了后來,他心中一直愛著的阿米爾少爺不再理會他并且還不斷地在傷害他,他都沒有背棄他,一直護著他。感人的純真友誼,很自然地,我被這孩子給震撼了,他塑造的角色一直讓我覺得心里挺難受的,總是不自覺地哽咽。 故事的后來還在繼續(xù),阿里和哈桑一起離開了,接著俄國占領阿富汗。阿米爾和爸爸也被迫離開,離開了故土,踏上了去往美國的路,后來他和爸爸也一直在美國生活,并且他在美國還娶了妻子,有了安定的生活,只是爸爸去世了,阿米爾的爸爸一直是一個錚錚的鐵漢子,我一直這樣認為。 很多年后的一通電話把阿米爾又重新召回了阿富汗,回來時,他帶了一個孩子,那是哈桑的孩子,哈桑已經死去了,但那個孩子和哈桑一樣,像是以前的哈桑一樣,但唯獨少了一樣,就是不再微笑了,眼神一直那樣的空洞,那個孩子一直悲傷著。風箏,又是風箏,一次偶然的放風箏,卻使得那可憐的孩子輕輕的拉扯了嘴角。我覺得,其實不管那孩子經歷了多少,他永遠也只是個孩子,就該簡單地生活才對。 小說的結尾又提到了風箏,從風箏中來,又回到了風箏中去,世界早已不同,但也許這是最好的結局。很多年前,哈桑為阿米爾追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很多年后,阿米爾為哈桑的孩子追風箏,“為哈桑,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1500字范文
小說《追風箏的人》自2003年問世以來,便如颶風般席卷全球,常年穩(wěn)居暢銷書排行榜前列,帶給萬千讀者無盡的感動。書中那句著名的“為你,千千萬萬遍”仿佛一個慢慢切開的洋蔥,讓無數(shù)人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主人公阿米爾出生于阿富汗一個富人家庭,與年齡相仿的仆人哈桑自幼一起長大,情同手足,善良忠誠的哈桑雖然與阿米爾有主仆和種族之分,卻始終將阿米爾看作自己的朋友、兄弟,從不拒絕阿米爾的任何事情。由于阿米爾在出生時母親因為難產死亡,阿米爾始終認為自己是偷走母親生命的兇手,這是他的原罪,才使得深愛母親的父親對自己的關愛永遠是那樣觸不可及,為了得到父親的青睞和欣賞,阿米爾希望借由風箏比賽拉近與父親的關系,為此,他必須贏得第一名。為了幫助阿米爾贏得比賽,哈桑慘遭凌辱,而親眼目睹這一切的阿米爾為了自保選擇了袖手旁觀,怯弱的跑開。此后,阿米爾心中對于哈桑的愧疚逐漸轉為對他的怨恨,因為哈桑一如既往的侍奉阿米爾,關心阿米爾,即使阿米爾亂發(fā)脾氣他也毫無怨言,而這就像是條皮鞭,時時刻刻鞭笞著阿米爾的心靈。這種日復一日的折磨,使得阿米爾做出更加罪惡的事情:利用手表栽贓哈桑偷盜,最終逼走了哈桑和他的父親阿里。不久,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阿米爾跟隨父親逃往美國。一晃數(shù)年,阿米爾始終無法忘記少年時期犯下的錯誤,一天,他收到了父親摯友拉辛汗的來信,猶豫再三后終于決定重返已經滿目瘡痍的故土,踏上“再次成為一個好人的道路”……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關于救贖的故事。阿米爾的父親年輕時背叛了與自己一起長大的仆人阿里,和他的妻子生下了私生子哈桑,為了完成心靈的救贖,阿米爾的父親盡力彌補阿里父子,請醫(yī)生為哈桑治好兔唇,精心設計并出資建造福利院,全心全意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廣結善緣;自從逼走哈桑以后,阿米爾便背上了良心的十字架,這種愧疚日夜折磨著他,即使事隔多年,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的罪孽,在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并為了守護自己在阿富汗曾經的家而死在塔利班槍下后,決定將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從水深火熱的阿富汗救出來,并使出渾身解數(shù)將他帶回美國撫養(yǎng),最終也因此完成了自己的心靈救贖之旅。
在我看來,這也是一個關于輪回的故事。幾乎所有的孩子學會說的第一個詞是“媽媽”或者“爸爸”,而哈桑說出的第一個詞卻是“阿米爾”,少年時期,哈桑細心照顧阿米爾的起居,也是阿米爾最要好的玩伴,對于阿米爾略帶嘲笑的捉弄從不介意,還拼盡全力利用手中的彈弓從惡霸阿塞夫手下救回阿米爾,默默原諒了阿米爾在自己被凌辱時的懦弱逃避,明知阿米爾想要栽贓自己也要全力維護他,讀后感因為哈桑對阿米爾說過“為你,千千萬萬遍”;多年過去,阿米爾為了救回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而被阿塞夫暴打成重傷,嘴上的傷疤仿佛兒時哈桑的兔唇,千鈞一發(fā)之際,索拉博用彈弓打掉了阿塞夫的一只眼睛,在突破重重困難終于回到美國后,索拉博卻因為一次次的絕望陷入了自閉狀態(tài),阿米爾只有像當初哈桑對待他那樣,無私而真誠的對待索拉博,才有可能帶他逐漸走出自閉,于是,在為索拉博追逐風箏時,好像昨日重現(xiàn)般,阿米爾也對索拉博說出了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整個過程中這一系列的巧合,剛好構成了一個輪回。
在我看來,這還是一個關于人性的故事。作者用沉靜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勾勒了人性的復雜,將故事娓娓道來,在阿米爾一次次傷害哈桑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自私與懦弱,在哈桑對阿米爾一次次近乎“無我”的付出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忠誠與真摯,在阿塞夫對于弱者一次次近乎禽獸的暴行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殘暴與邪惡,在阿米爾的妻子索拉雅對阿米爾一次次的支持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包容與善良……
感謝作者胡塞尼為我們帶來這樣一個憂傷而又美麗、感人至深的故事,帶領我們洞察人性的本質,愿你我的生命中都能擁有這樣一個人,愿意說出“為你,千千萬萬遍”,幫我們去勇敢的追尋屬于自己的那個風箏。作者:郭慶
為你千千萬萬遍——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陳悅琳
“為你,千千萬萬遍,遍體鱗傷還是會義無反顧,也許這就是人生,人生不是只做值得的事情!”
為你千千萬萬遍
第一次和朋友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是有些抵觸心理的。因為聽聞朋友說,這本書表達的東西太過沉重,對于一個看書就想輕松愉快的人來說,真的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開始看這本書是因為,在聽聞這本書的介紹后,記住了一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講述了阿富汗少爺阿米爾與他父親仆人兒子哈桑的故事。作者講述故事的方式并不華麗,他只是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描寫了一個家庭的悲劇。阿米爾年輕時的親情與友情,成長過程中的背叛與最后的救贖。作者用一個一個小小的例子,給我們描述了哈桑這個靈魂人物:堅強、勇敢、忠誠。看完這本書的時候,覺得哈桑真的是那個悲劇年代的產物。他身上有一個少年的所以美好品質,但他的人生卻比絕大多數(shù)人都過的凄慘。
哈桑是阿米爾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玩伴,他們倆的身份是那么的不同,卻有著同一個人喂養(yǎng)長大的情誼。阿米爾是老爺?shù)暮⒆樱敢螂y產而死;哈桑是老爺仆人的兒子,生母生下他一個星期就跟人私奔拋下他。 “喝過同樣的乳汁長大的人就是兄弟,這種親情連時間也無法拆散。”我第一次拜讀的時候,就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了這句話,回過頭再讀的時候發(fā)現(xiàn),也許這是作者留下的伏筆,暗示他們同父異母的身份。
身份的懸殊,并不是導致哈桑悲劇人生的關鍵,相反我覺得,造成他悲劇人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哈桑對阿米爾的絕對忠誠和阿米爾對強權的懦弱心態(tài)。都是性格使然。
悲劇的開始非常的切題,如果要簡明概括來說,就是一個風箏引發(fā)的血案。在回家的路上,小霸王阿塞夫欺負少爺阿米爾,哈桑即使害怕顫抖著也用彈弓嚇走了阿塞夫。這里埋下了更大的伏筆,在之后的喀布爾風箏大賽,阿米爾勝利在望,追到最后一個被割斷的風箏,是少爺阿米爾的心愿。哈桑義無反顧的追逐阿米爾心中的風箏,卻遭到了阿塞夫的打擊報復。因為不愿丟失少爺?shù)娘L箏,哈桑遭到了阿塞夫的凌辱。而外出尋找哈桑的阿米爾看著被欺負的哈桑,卻懦弱沒有膽量阻止阿塞夫的暴行,躲在一邊看著暴行的發(fā)生,什么也沒有做。
哈桑回來了,帶著阿米爾心中的那個風箏,只字不提遭受凌辱的哈桑讓阿米爾備受折磨。也許這是阿米爾不能承受之重,他想出了一個壞主意,栽贓哈桑偷他的手表,讓哈桑離開了自己的家。在他看來,哈桑離開了自己的視線,說不定就能減輕自己的負罪感。
阿富汗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到來了,阿米爾和父親逃到了遙遠的美國。“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于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己爬上來。”哈桑就像一根刺一樣,一直插在阿米爾的心里,久久不能忘懷。他又偶然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內心的震撼更是久久不能平靜。阿米爾決定去往戰(zhàn)亂的阿富汗,拔出內心的那根刺,救贖自己的靈魂。到了阿富汗卻得到了哈桑已經被塔利班殘忍殺害的消息,而他的兒子,也就是阿米爾的侄子還活著。阿米爾越過重重艱險,冒死救出侄子,把他帶過美國,親自照看他,撫養(yǎng)他。“我們總喜歡給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釋自己的懦弱,總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麗的謊言,總是去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總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實總是,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坦然面對那些罪惡,給自己心靈予救贖。”也許他只是想償還哈桑,也許他只是想給自己一個交代,我們不得而知。
我們在世為人,也許都曾犯下錯誤,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所以每個人都需要改正的機會和救贖的靈魂。也許我們能從這本書里找到答案,小時候我們說話直白,不經考慮,按照自己的內心去做事做人。我們漸漸長大,懂得了體諒別人,換位思考。懂得了我們存在于這個世界上,并不只是為了我們自己。因為曾經的小時候的自私殘忍,所以需要靈魂的救贖。所以當阿米爾成年,他回想起小時候的做法,內心仍會受到折磨。于是他返回戰(zhàn)亂的故鄉(xiāng),他走上了自我救贖之旅,不管別人是否在意,他需要給自己一次洗禮。
那一只風箏,帶著世間所有的美好象征飄向遠方,我們要做的,就是終其一生追逐它,它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意義所在。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關文章:
2.讀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