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志散文讀后感3篇
好久都沒有翻開散文看一看了,今天讀張承志的《清潔的精神》,著實心里一動。
開篇第一句話就震撼了我:“這不是一個很多人都可能體驗的世界?!弊髡弑荻n涼的筆觸讓我不自覺地跟隨著他的思緒,最后竟至大聲念出來。我想象著張承志一個人孤零零坐在那座叫做箕山的小山上,聽著夜風(fēng)的陣陣悲歌,呼喚著腳底下可能存在的許由的墓,一種悵惘忽然襲來。
清潔的精神。
這個挺新鮮的搭配實際上揭示了一個悲劇般的現(xiàn)實。中國人那干凈的、無私的、非功利的心靈到底去了哪里?張承志從一個我們既熟悉又不常常想起的歷史研究困境出發(fā),提出了這一疑問。這個困境就是,如何證明《史記》以及其他漢代之前的史書所載的真實性。許由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可是真正相信的又有幾人?又有真正像他那樣去做的人嗎?許多人包括學(xué)者都對此表示懷疑甚至進行嘲笑。近代中國的疑古學(xué)派也是如此發(fā)端。迄今我見到的對疑古派最好的反駁出自牟宗三的《歷史哲學(xué)》。牟先生認為,一個文明是有其內(nèi)在發(fā)展的理路和邏輯的,也是有其歷史繼承性的。既然今日我們從中古乃至近古乃至近代的典籍中都能看到種種關(guān)于上古時期周禮和淳樸民風(fēng)的記載,既然今日我們的中華文化中“淳樸”依然是主流所肯定的美德,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不承認,我們上古時期的先民,其民風(fēng)純良。我是很贊同這樣的說法,或者說寧愿相信歷史如此。一個民族國家,必須有其文化的根基,中國文化的根基中少了淳樸二字,必然是極有缺憾的。辜鴻銘的《中國人的精神》中提出的中國人的四大美德之中也有淳樸。
可是今日的大家不信。
今日的大家更不會去做。
我一直覺得,文學(xué)家和詩人的思想不必像哲學(xué)家那樣精密,不必像經(jīng)濟學(xué)家那樣專業(yè),不必像歷史學(xué)家那樣博學(xué)。精密,專業(yè),博學(xué)都可以不要,仍然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文學(xué)家,條件是必須比任何人都更加敏感。張承志的思想不能說非常深刻,甚至不能說非常成熟(見朱棟霖《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但是他對于當(dāng)今社會的世道人心始終保持敏感,他對古代時期清潔淳樸的精神始終保持敏感,他對人之為人的前提始終保持敏感。
他為中國上古精神飽含了一腔復(fù)興的熱血,他為當(dāng)代中國人保留了一雙靜觀的冷眼。
這就夠了。
這也還不夠。
單單一個張承志,清潔的精神就能復(fù)歸嗎?
單單是清潔精神的復(fù)歸,其中就沒有任何問題了嗎?
前面的那個問題相對簡單。的確,我們需要反求諸己了。我們應(yīng)該好好的反思一下,我們活著是為了什么,我們越來越遺失的寶貴是什么。
后面的那個問題則已經(jīng)超出了這篇文章的范圍,這也正是我不能完全同意張承志的地方。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將中國古代的名俠客完整列舉了一遍。對于這些俠客身上承載的精神固然是感人的、震撼的,可是值不值得大加高揚是另一個問題。設(shè)想一個像聶政或豫讓一樣的人存在于今日之社會中,將是怎樣的后果。我們不知道韓相俠累以及趙襄子是不是正義之人,但單單為了知遇之恩就去刺殺二人,是不是顯得魯莽而失理智呢?其刺殺行為的文學(xué)價值、美學(xué)價值以及哲學(xué)價值也許都是很高的,但不得不說其社會價值、政治價值以及歷史價值近乎為零。
這就涉及到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是能否應(yīng)該期待精神和道德的完全復(fù)歸。
啟蒙運動時期,盧梭將斯賓諾莎的“神學(xué)政治論”改造為“政治神學(xué)論”,以至于和啟蒙學(xué)派分道揚鑣。其建立一個道德理想國、將彼岸王國引渡至此岸社會的設(shè)想看起來無比高尚(在此,我完全不懷疑盧梭本人高尚的道德追求)。但是道德理想國卻最終在吉倫特派和雅各賓派手中覆滅,由羅伯斯庇爾主導(dǎo)的恐怖政策所帶來的傷害也一直深深印刻在法國人心中。
同樣,尼采的《權(quán)力意志》與超人學(xué)說盡管并沒有呼喚強權(quán)政治的初衷(相反尼采本人極力反對政治奴役),可是卻極大的助長了納粹法西斯思想的誕生,由此引發(fā)了無數(shù)的人間悲劇。
事實證明,當(dāng)?shù)赖潞途裢A粼谖谋局胁⒂靡苑此甲陨硇摒B(yǎng)時,其影響是正面的;一旦在社會領(lǐng)域和政治領(lǐng)域大聲疾呼精神的覆蓋,極有可能造成極端與強權(quán)。
郭宏安先生說的對,淺顯的全面,遠遠不如深刻的片面。盡管張承志先生的思想傾向于極端,但是他的敏感,他的睿智,他的激情,他的正直,深深地影響著我。由他敲響的警鐘,會長鳴在我的耳畔。
張承志散文讀后感2
蒼涼。
這似乎是用來形容漢家寨最常見也是最恰當(dāng)?shù)脑~了。
很難以確切的形容我看完《漢家寨》之后的感受。我是愛這篇文章的,但是卻不是一見鐘情。對它生出的好感倒是真正的像是地表徑流對河岸的侵蝕作用一般,緩慢的,不成形的,卻無法抗拒不容置疑。
那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或許我該描述為“激蕩”。
這種激蕩,不是站在山頭看遍層林盡染的蕭索,更不是在日出時分仰首看見第一縷鮮紅的光芒的震撼,亦不是立在懸崖之巔看大海翻騰的寂寥;這種激蕩,更像是身處于一個巨大的玻璃球中,徒勞的看著地球無情而無休止的轉(zhuǎn)動,人如同麥茬一般自生自滅,沒有介質(zhì),所以你的四周寂靜無聲,你甚至?xí)惺懿坏缴拇嬖?這種激蕩,或許更加接近于絕望。
一直在苦苦尋找著我在文章里嗅到的氣味該怎么表達,也就是剛才,驀然醒悟——是血的味道。
那種混合了大漠飛揚的黃沙和粗糙的風(fēng)的血腥的氣息不知道是從何而來,仿佛只是在無聲驕傲的宣告著它的殘忍,讓我莫名有一種在漢家寨的底下,不知道有多少被黃沙掩埋的白骨的感受。
那灼燙的來自于太陽的刺眼白光將我的心也變成了黑色的戈壁,暴露在陽光下,反射著難看的耀眼光芒。
堅守?;蛘呤鞘刈o。
或許算作是整篇文章的中心,關(guān)鍵詞。但是說實話,就算是聽了這么多同學(xué)的,老師的,或者誰誰誰的分析,我也依舊不明白作者究竟是在堅守,或者守護什么。
也許他什么也沒有守護,也許他什么都守護了,也許他只是不想讓你知道,也許他已經(jīng)告訴了你需要你自己慢慢去體會。
這是一個沒有準確答案的問題。
但是無論是什么,我都知道,我都明白——這種守護究竟是花費了多大的代價,它究竟意味著什么。
這種守護,以生命為交換,與自然和時間簽訂了一個無止境的契約。這種守護的背后,有無數(shù)生命堆砌成的奠基。
席慕容說:誰說出塞的調(diào)子都太過悲涼,你不愛聽,那是你的心里沒有渴望。
怎么能不悲涼呢?
這調(diào)子浸透了血和淚和汗,連它自己都覺得這分量太過于沉重。沉重的像是記憶的遺跡。沉重的像是游子多年不得歸鄉(xiāng)的悲鳴。
你聽大漠的風(fēng)在唱啊——
英雄啊,英雄騎馬歸故鄉(xiāng)……
張承志散文讀后感3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走進了張承志,開始閱讀他的作品。然而,要讀懂他的作品總是一件相當(dāng)困難的事。每每閱讀一小部分,就會感到有如一股力量在沖擊著我。
張承志是一個傾向性很強的寫作者,過去我曾用歷史的尺度代替藝術(shù)鑒賞的方式來評價張承志的作品。張承志總是自覺或自在地在其作品中引入____文化,并在此基礎(chǔ)上產(chǎn)生對人生終極的關(guān)懷與思考。他的《黑駿馬》、《北方的河》、《金牧場》、《心靈史》就是其中的代表。在這些作品中,時時透析出一種信仰之美、理想之美。
回顧張承志的文學(xué)寫作道路,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張承志在相當(dāng)長的一段時間里,是以小說寫作的形式來表述自己對人文精神的關(guān)懷和對理想主義、精神信仰的追求的。近幾年,張承志的寫作轉(zhuǎn)向了散文。小說寫作往往容易讓自己沉浸于虛構(gòu)的情節(jié)之中,做自我陶醉,而散文寫作則是思緒的散步。閱讀張承志的散文《無援的思想》、《鞍與筆》、《牧人筆記》以及最近剛出版的《以筆為旗》,我則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張承志那種散文寫作散步情結(jié)的平靜、嚴肅,甚至痛苦。這就好比一位溫和的長者在河畔漫步,在長者的思緒里總有揮不去的追憶,以及這些追憶所帶來的溫馨和痛苦。
在《以筆為旗》這本散文集中,最讓我感動的無疑是《面紗隨筆》和《二十八年的額吉》這兩篇文章。閱讀這兩篇散文隨筆,不在于散文寫作本身所隱藏著的內(nèi)心世界最直接、最核心的東西,而在于這兩篇散文猶如小說一樣,始終灌注著一種詩意的因素。
張承志的散文寫作是借助于悟性而進行的。在《以筆為旗》中,張承志散文寫作的這種悟性被淘洗得閃閃發(fā)亮。閱讀《以筆為旗》中的散文,我不由自主地揣摩著張承志悟性中那些始終讓我激動的東西。他的這種悟性在平靜敘述的字里行間閃爍著迷人的光芒,我可以看出張承志對生活、對社會、對歷史的渴求,渴求一種理解和一種坦誠的交流。他在自己崇尚的空間里,常常放縱思緒,在廣袤的生存宇宙中馳騁。正是這種近似于浪漫主義的騷動的寫作,構(gòu)成了張承志散文寫作的獨特的歷史審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