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悲慘世界》讀后感六百字
《悲慘世界》是雨果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xué)寶庫中的杰作。法國文學(xué)史上卓越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閱讀《悲慘世界》讀后感六百字,歡迎閱讀!
閱讀《悲慘世界》讀后感六百字1
19世紀(jì)的法國文壇風(fēng)起云涌,涌現(xiàn)了一大批璀璨耀眼的文學(xué)大家,而維克多·雨果則可被稱為最杰出的、最才華橫溢的小說家之一,在法國文學(xué)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侗瘧K世界》以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相結(jié)合的寫法,塑造了眾多經(jīng)典底層人物,描寫了當(dāng)時法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巨著,也是雨果最重要的代表作。
《悲慘世界》敘述了以讓·瓦讓為主的故事。普通工人讓·瓦讓為了幾個侄子免于挨餓鋌而走險偷面包而被抓進監(jiān)獄,19年的苦役犯生涯令讓內(nèi)心充滿著對社會的仇恨,恩將仇報地偷了留宿他的米里埃神父的銀制餐具再次被捕。面對警察的調(diào)查,神父慈悲的說這一套餐具是送給讓的,甚至把沒有拿走的銀燭臺也送給了讓,拯救了讓的靈魂。從此讓成為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一個高尚的人。
19世紀(jì)的法國是天主教國家,小說的主人公讓·瓦讓是天主教信徒,米里埃也是天主教神父,全本小說乃至整個法國幾乎沒有佛教存在的痕跡,那《悲》和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和佛子行什么關(guān)系?粗看的確是沒關(guān)系,如果讀完整本小說,相信眾多的虔誠佛教信仰者能被書里眾多善良而堅定的人物,如米里埃神父、讓·瓦讓、甚至芳蒂娜“圈粉”了,即使擁有不同的信仰,但是他們偉大的品質(zhì)與堅定的善行都是佛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之后將為各位讀者娓娓道來幾個重要人物的故事。
米里埃神父負責(zé)一方多山地少平原的窮教區(qū),巡視教區(qū)身體力行,克服山地交通不便等條件,待人寬容而溫和,很少說教,從不把任何品德放到不可攀登的高度,也從不舍近求遠去尋找論據(jù)和榜樣。比如有些地方的村民漠不關(guān)心窮人,就舉周邊的某村是如何善待窮人的例子。神父為了布道方便入鄉(xiāng)隨俗,學(xué)會了當(dāng)?shù)馗鞣N方言,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慈祥而平易近人地講著沒文化的農(nóng)民都能聽得懂的教義,缺少實例就運用比喻,令人心悅誠服。法國的天主教地位崇高,主教往往有筆很高的收入,而且也能收到很多捐款。
但是神父從來不中飽私囊,一筆筆巨款經(jīng)他的手而絲毫沒有改變他的生活方式,他只保證基本生活需要,從不增添多余的東西。南懷瑾先生也有如同主教一般高尚的品質(zhì)與行事風(fēng)格,先生主講的《南禪七日》,課堂生動而活潑,親自示范指正學(xué)生不規(guī)范的動作,很少在故紙堆里尋找案例,并善于運用比喻,令人捧腹的同時,卻記憶深刻。南老師成名后稿費也隨之增多,卻也過著如米里埃神父一般節(jié)儉的生活。
閱讀《悲慘世界》讀后感六百字2
現(xiàn)在的世界有一種人,一種名為善良的人。這種人是存在的,只不過很少,更不用說那種在自己處于困境還想著幫助別人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
在《悲慘世界》中的冉阿讓身為一個囚犯,從某一種角度來說他不算是一個好人,更不用說是一個善良的人了。他剛從牢里出來那會兒,還想從好心收留他的主教那里偷走東西。但幸運的是,他的良知還沒有完全消失,憑著主教的真心付出以及對他所說的話。他變成了一個好人,他在有了錢之后積極救助窮人,就算是這樣,還是有人看不慣他,執(zhí)意要置他于死地。但他依舊記得自己對別人的承諾,盡自己權(quán)利救出了芳汀的女兒,甚至于在自己逃難過程中一直竭盡全力的照顧她,把她當(dāng)成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照顧。
就是這樣一個被命運不斷折磨,可以說是被上天拋棄的`一個人。但就算是這樣的一個人也在盡自己的全力幫助別人,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命運,抱怨上天對自己的不公平。他在努力改變自己,但上帝總是喜歡不停的開玩笑,一次又一次的將他陷入險境。可這樣的險境被他一次又一次的解,他依舊在努力。
說到這里,就可以看看自己現(xiàn)在所處的這個社會,認真的看看自己?,F(xiàn)在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停地抱怨生活,現(xiàn)在想想自己也是太愚蠢了,做不到一個善良的人,反而做了一個怨天尤人的人,實在是太不應(yīng)該了。
不止要停止自己的這種不應(yīng)該有的行為,更應(yīng)該學(xué)著冉阿讓一樣,就算自己處在怎么悲慘的世界里,隨時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學(xué)著用自己的行為去拯救自己,用幫助別人的這種方法去救贖自己,讓自己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我們可能做不到像冉阿讓那樣幫助別人,也不用像冉阿讓那樣用盡一切方法去救贖自己。
但有一點,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那就是做一個善良的人。表達善良可以有很多方法,不是所有善良的人都是在幫助別人。我認為內(nèi)心上的善良,也是一種善良。不要總是想著別人虧欠了自己多少,首先從態(tài)度上改正自己,試著去想想自己在哪些地方做的還不夠,讓別人認為自己不夠善良。盡量讓自己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才是讓自己變得善良的最好方法,也是保持善良的最好辦法。
如果可以,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是一個善良的人,這樣的冉阿讓所處的那個悲慘世界將不復(fù)存在。
閱讀《悲慘世界》讀后感六百字3
合上《悲慘世界》這本書的最后一頁,我沉浸在主人公冉阿讓的經(jīng)歷里不能自拔。
冉阿讓的經(jīng)歷是悲苦的,但也是幸運的。
冉阿讓原本只是一個貧苦的百姓,為了親人的生命而去打碎了一塊玻璃,拿了一塊面包,卻因此被判了五年刑期。他也曾想過抗?fàn)帲拇卧噲D越獄卻沒有成功,刑期也被延長,他痛苦地經(jīng)受了十九年的牢獄生活。即使得到釋放,卻也要終生頂著“苦刑犯”的身份,他再次逃脫,但直到死前的日子里,他一直被警察沙威追捕,過著四處奔逃的生活,甚至于他視若親生女兒的珂賽特的婚禮,他都因為自己卑鄙的身份而不能夠去參加。
冉阿讓走出了監(jiān)獄,卻因為苦刑犯的身份而被所有的人拒絕,累、餓、渴、冷,所有的感官一起涌上來,折磨著他。無論他如何苦苦哀求,都沒有人愿意接受他。然而,十分幸運的是,博愛的老主教卞福如收留了他,并且完全不介意他的身份,用尊重的行為和語言來對待他,這樣的禮遇使得冉阿讓那顆冷硬的、千瘡百孔的心掙扎不已,他不敢相信自己能夠做一個好人!十九年來,他早已習(xí)慣了這樣一個惡人的身份,他不能是一個好人!于是,他把老主教的銀器都偷了出來,等到被抓捕的時候,他或許在想,不過又是一場牢獄之災(zāi)罷了吧!
可是,出乎意料,老主教并沒有讓警察把他抓走,而是把桌上的銀燭臺也一并給了他,老主教低聲對他說:“請不要忘記,永遠也不要忘記您答應(yīng)我的事,您要用這些銀子做一個誠實的人?!边@讓冉阿讓痛苦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蕩。老主教真誠善意的心靈,幫助冉阿讓走出了心靈的陰影,救贖了他的罪孽,他獲得了新生,開始做一個善良的人,一直到他死亡為止。他最終獲得了解脫和幸福,并得到了女兒和女婿的諒解,笑著離開了人世。這些都得益于老主教的善。羅佐夫說得好:“感人肺腑的人類善良的暖流,能醫(yī)治心靈和肉體的創(chuàng)傷?!?/p>
閱讀《悲慘世界》讀后感六百字4
經(jīng)過漫長時間檢驗的杰作,捧讀后將永存讀者心頭的雄渾的人類史詩,具有濃重瑰麗的色彩,磅礴浩大的氣勢,是人類文學(xué)史上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相結(jié)合的典范,它就是——《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是法國重要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和社會活動家維克多·雨果的長篇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說講述了苦役犯冉·阿讓,出獄后,受到教主感化,決心從善,廣施仁愛,后來被任命為市長,他為女工芳汀去尋找她的女兒珂賽特,并將她從兇狠的德納第夫婦手中拯救出來,讓她接受教育,最終獲得幸福的故事。
從文字中,我似乎可以看見雨果對德納第夫婦殘暴而無人性的做法的斥責(zé)與厭惡,對冉·阿讓拯救珂賽特行動的贊賞與認同;對珂賽特與芳汀凄慘命運的同情與憐憫。在我看來,雨果其實是把德納第夫婦比作了剝削者,他們殘忍的從珂賽特與芳汀等人民身上榨取他們現(xiàn)時對他們來說有用的利益,無用時便百般喝斥,一旦他們體現(xiàn)出了一定的利益的時候,又將他們好好地利用一番,卻從不顧及后果,這不正如一句俗語“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嗎?。他又把拯救珂賽特和芳汀等人民于水深火熱中的冉·阿讓比作了英雄,讓他與奸詐卑鄙的德納第夫婦進行周旋,將珂賽特從他們的魔爪中拯救了出來,為他圍上了一層英雄的光圈。
有時我會在想,這篇小說是不是作者對當(dāng)時社會的一個揭示呢?我認為這部作品揭示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層人民的不同的命運,揭示了當(dāng)時社會的種種矛盾,反映了法國社會的現(xiàn)實生活,歌頌了人性的善良與純真,鞭撻統(tǒng)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的相互傾軋的丑惡現(xiàn)象。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黑暗的憎惡,對光明的向往。
雨果用他的筆為我們演繹了一場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永恒的矛盾,也訴說了生活在那時社會中的人們的心聲,同時表明作者熱愛和平,抵制戰(zhàn)爭的內(nèi)心思想,至少我會這么認為的。正如書中所說,以人類生存的名義去批判一切異已的力量,從而表現(xiàn)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永恒矛盾。在這個意義上《悲慘世界》可以稱作一部人類的“苦難大全”。
每讀一次《悲慘世界》我的內(nèi)心就為之震撼一次,我不由得感嘆道:“在黑暗無助徘徊的人們,他那舍己為人的情操在每個人的心中熠熠生輝,那高大的身影宛如上帝的光輝一般給予人們內(nèi)心及靈魂上的救贖。他靈魂所散發(fā)出來的圣潔的光輝,會照亮善人心中的仁愛之光,會指引在黑暗中迷路的人們通向光明的路。對我而言,《悲慘世界》它是一部能觸及人靈魂的佳作,是明燈,是燈塔,我希冀著更多的同齡人喜愛這部書。
閱讀《悲慘世界》讀后感六百字5
這本書主要講了刑滿釋放犯讓·瓦讓在受到迪涅主教的感化后化名馬德蘭開始從善,成為市長,經(jīng)過有救下淪落為娼的芳蒂娜;自首;落海逃出;將芳蒂娜的女兒珂賽特贖回并隱居修道院;離開修道院;因珂賽特與馬里尤斯相戀而痛苦;從革命者手中放走雅韋爾;救出馬里尤斯;坦白苦役犯身份;離開珂賽特這些事件的悲慘人生后躺在珂賽特懷里去世了。
讓·瓦讓原本不是惡人,只是因為饑餓偷了面包,就判了五年苦役,加上越獄的加刑,讓他變成了仇視社會的人。我認為這是法律不公正造成的,這樣的刑罰不但沒有讓他“改過自新”,反而起到了反效果。而迪涅主教的人格卻撼動了他,主教的感化卻讓他重新審視了自己,讓他變成了善人。這讓我感受到了有時靈魂的救贖比肉體的刑罰更有用,法律的不公正有時會貽害許多本性不壞的人。
但是,怎么才能分辨出一個人的本性是好是壞呢?讓·瓦讓剛出獄時,看起來不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惡棍嗎?所以,改變法律的行為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們也只能做到盡自己的力量感化他人,阻止他人墮落,盡可能平等看待所有人這些事了吧。就像迪涅的米里埃主教,他只是盡力教化著自己教區(qū)的人們,盡自己的能力去關(guān)心窮人而已。
讓·瓦讓在從善后,再也沒有做過違背自己道德的事,對于法律的不公,他沒有抱怨,對于兩次可以讓他平安,幸福生活下去的機會,他全部舍棄,因為他寧可“回到地獄里做天使”,也不愿“留在天堂里做魔鬼”;他寧可“斷送幸?!保膊豢稀皢适У赖隆?。這一點十分令我敬佩,在我們這些人當(dāng)中,又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呢?他將雅韋爾對他的迫害拋在腦后,放了他,這一點連雅韋爾都難以置信。命運的不公,他默默承受。越往下看,越覺得這個人物的形象變得越發(fā)高大挺拔。越看,越感到憤憤不平。但是除了那些犯罪分子,并沒有誰是令我憎恨的,因為著不光是他們的錯誤。就像雨果的自序所說的那樣,是因為世界上的愚昧和貧困。
除了書中的主人公,許多配角也被刻畫得栩栩如生。像是書中的流浪兒加弗洛什,被父母拋棄和生活困難對于他而言根本沒有什么影響,他天天都活得快快樂樂,滿腦子都是奇妙的點子,有時會唱唱歌謠,有時和一個罪犯朋友去干一些“壞事”,但沒有什么壞心眼,他自己是流浪兒,卻對其他孤兒很好。當(dāng)我看到ABC友社的革命者以及加弗洛什全部壯烈犧牲時,為此心情低落了許久。
其實我的感想還有很多,這本書帶給我的收獲真的非常大。
閱讀《悲慘世界》讀后感六百字相關(guān)文章:
閱讀《悲慘世界》讀后感六百字
下一篇:《悲慘世界》讀后感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