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后感5篇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xiāng)。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奈迤段幕嗦谩纷x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文化苦旅》讀后感(一)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yán)峻,一種苦澀后的回味,一種焦慮后的會心,一種冥思后的放松,一種蒼老后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xì)致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這便是文化的苦旅。
大漠的荒蕪,黃河文明的盛衰,清麗凄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態(tài)人情,風(fēng)情萬種的古城風(fēng)貌與歷史淵流,余秋雨先生在心靈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學(xué)者精準(zhǔn)獨特的視角,憑借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再現(xiàn)了匿藏于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fēng)物與歷史精靈的遠(yuǎn)距對話。壯哉!奇哉!妙哉!
是山水將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對山水的詩話?或是山水與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風(fēng)景名勝之中,蘊藏的歷史與,涵蓋的文化與深沉,在秋雨先生筆下,點點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團,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嘆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只有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才會領(lǐng)悟真正的人生哲理。”余秋雨對于文化的經(jīng)典評論便是他滄桑后博發(fā)而出的哲思。蘇東坡三十七歲便自稱“老頭”,他頗有蘇東坡“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的那種放達。放達于山水世界,放達于文化天堂。他曾說他常佇立,于觀察自然與人交際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遠(yuǎn)流長、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余秋雨先生將犀利的筆觸直接伸向歷史,伸向人文,他勇于批判歷史,針砭時弊;他敢于發(fā)表見解,針針見血,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處,這正是《文化苦旅》長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對于靈魂與精神的刻畫,猶記得莫高窟里那位無知道士的愚蠢行徑,猶記得長江入??谀莻€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驕傲與能說會道。
正是對于不被大眾看到的的深度挖掘,正是對于社會形態(tài)的方方面面的反映與體現(xiàn),成就了這部書的魅力與價值。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lǐng)悟作者的深意?;蛟S,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文化苦旅》,值得一讀!
《文化苦旅》讀后感(二)
暑假閑來無事,再捧余秋雨《文化苦旅》,一則可以在炎熱的酷暑里除卻心境的煩躁,二來可以再次享受一下余教授豐盛的文化大餐。
余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站在不同的視角、以深邃的思想、獨特的見解、瀟灑的文字對中國文化以及相關(guān)的歷史、景觀、人物進行了別具一格的詮釋,讀來發(fā)人深省,嘆為觀止。
偶讀其中《西湖夢》就有別一樣的感覺。余秋雨在此文中寫到:“奇怪的是這個湖游得太多,也不能在心中真切起來?!彼f:“它貯積了太多的朝代,于是變得沒有朝代;它匯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虛幻,像一個收羅備至的博覽會,盛大到了虛渺?!鄙虾J啦臅r候,我與單位的同事一起去看世博展,當(dāng)然也就不得不去被人們稱為“人間天堂”的西湖了。
事實上,當(dāng)我把從文字中,從畫卷里、從視頻中所了解的西湖與自己親身見到的西湖在腦海里疊加起來,對比起來,總感受不到西湖那“人間天堂”的至善至美的真實。按理說,身在西湖中,會有一種真實的感受,但是正如余教授所說:“游覽可以,貼近卻未免吃力。”的確,西湖讓人感到一種疏離感,就像腦子中有一幅畫,本是那么清晰、明朗,但你一伸手去捕捉它,它卻變得那么虛幻,不可觸摸,無法貼近。
余教授在《西湖夢》中對與西湖相關(guān)的人物蘇軾與白居易的評價也頗有意思。蘇軾修筑蘇堤,白居易修筑白堤,余教授說他們不過搞了一個別人也能搞的水利工程。但是在他看來這一水利工程卻真正的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良心的社會實績”。這便使我想起了某些官員為官一任、為官一方不作為、亂作為或者勞民傷財?shù)男袕脚c蘇公、白居易格格不入:蘇、白不管是仕途得意還是與失意,不管還是東顛還是西簸,但無論身處何方,心中不變的是搞一點別人也能搞的利民工程。不像有的官員、騷客升則喜、降則悲。甚至以“隱居”來回避社會現(xiàn)實,不敢直面人生與社會。
對此,余教授對像隱居孤山20年的林和靖這樣的人是這樣評價的,說這種隱居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自衛(wèi)與自慰,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機智,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狡黠。他們不能把志向?qū)崿F(xiàn)于社會,便躲進一個自然小天地自娛自耗。在自娛自耗的同時,盡管他們在文化的另一面有所建樹,而這種文化只能像書簽一樣,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應(yīng)該說知識分子是推動文明發(fā)展的先鋒戰(zhàn)士,如果在現(xiàn)實社會中,碰了壁、受了阻,就急流勇退、“隱居”、“自娛自耗”,文明的突進也會因此被消解。
想想看,而今像魯迅一樣的文化斗士真的太少了,多希望范仲淹一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能多起來。在這物欲橫流的浮華年代,知識分子更應(yīng)該秉承蘇、白的文化良心去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
在《西湖夢》里,余秋雨教授則以理性的心態(tài)對蘇小小作出了令人折服的評價。對這位世人尊貴地長久安享景仰的妓女,余秋雨認(rèn)為她的形象本身就是一個夢。她很重感情,但她也不會因一個男人的負(fù)心而“郁憤自戕”,而是從對情的執(zhí)著大踏步邁向?qū)γ赖膱?zhí)著。她不愿做姬做妾,勉強去完成一個女人的低下使命,而是把自己的美色呈之街市,蔑視著精美的高墻。她不守貞節(jié)只守美,直讓一個男性的世界圍著她無常的喜怒而旋轉(zhuǎn)。她不像其他有文學(xué)價值的名妓,為了一個負(fù)心漢或一個朝廷顛簸得過于認(rèn)真。她頗有哲理感的超逸,成為中國男人心頭一幅秘藏的圣符。
而對于白蛇娘子,余秋雨則認(rèn)為:這個是妖又是仙的形象,于她本人來說,成妖成仙都不甘心。她理想最平凡最燦爛,只愿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然而這一點帶給她的是空前的災(zāi)難——被鎮(zhèn)于雷鋒塔下。多殘忍啊,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的權(quán)利也給剝奪了。悲!想做人的卻做不了人,是人的卻常常被逼成妖或者甘愿墮落成妖精。
總認(rèn)為,余秋雨先生對上述人物的分析,詮釋給人啟迪。那些在歷史長河中不曾被淹沒的人物又仿佛生活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
《文化苦旅》讀后感(三)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里歸來,被露水打濕的衣領(lǐng)上還帶著花的香氣,腦海里保留著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zhǔn)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yǎng)氣有所禆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xiāng)。”
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認(rèn)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qū)γ恳粋€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nèi)ツ骋粋€地方參觀旅游,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fā)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jīng)到過這里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跡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jīng)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yuǎn)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閑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于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nèi)⒂^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征,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fù)起了保家衛(wèi)國的責(zé)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shù)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zhuǎn)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安坏介L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愿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跡,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跡封存久遠(yuǎn)的文化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跡的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于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shù)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贊嘆,而永遠(yuǎn)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lǐng)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來的傳統(tǒng)精神。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為一只小小的蜜蜂,我所能采到的只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歡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文化苦旅》讀后感(三)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里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yán)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于評論批判歷史的學(xué)者,而也同時認(rèn)為現(xiàn)任上海戲劇學(xué)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無數(shù)學(xué)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xué)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xué)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diào)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gòu)成。余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xué)和史學(xué)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而且也為當(dāng)代散文領(lǐng)域提供了嶄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xué)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yuǎn)。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閑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余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yuǎn)夾雜著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fā)現(xiàn)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chuàng)造過盛世,人們?yōu)榱吮A糇≡?jīng)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xù)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
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于人為,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源于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xué)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于他們的曾經(jīng),便永遠(yuǎn)無法活著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dāng)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dāng)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rèn)為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rèn)清歷史風(fēng)云的人才能在順應(yīng)歷史車輪的基礎(chǔ)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fā),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fā)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fā)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yuǎn)的文化的默認(rèn)。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蛟S,我還未完全領(lǐng)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條,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余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后感(四)
讀一本好書如遇良師,得其指點迷津,幡然醒悟;讀一本好書如飲清泉,涓涓細(xì)流,滋潤心田。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即是一樣的好書。
徐秋雨先生的自序中寫道:作者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落在這山重水復(fù)、莽莽蒼蒼的大地上。自序就引起了我的共鳴,我自認(rèn)閑時喜愛旅行,也喜歡尋覓景觀之后的文化魅力之所在。
初讀此書,我發(fā)現(xiàn),原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的風(fēng)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后會有如此深層的含義。我欣賞余先生優(yōu)美風(fēng)雅的文采、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暢通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越令人動容:《道士塔》中王圓箓遠(yuǎn)望外國文化侵略者拉著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都江堰》中李冰手握長鍤站于江邊完成的“守”字的原始造型;《沙原隱泉》中茫茫鳴沙山中那灣“清秀”的月牙泉;《黃州突圍》中歷經(jīng)烏臺詩案后的蘇東坡留下的那份成熟與從容……一幅幅畫面,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讓人勾起對那段不朽歷史的追憶與思考,而這些寶貴的歷史,滲透著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東西——文化。
我們經(jīng)常說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到底“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兩者中哪個更重要,余秋雨先生是這樣回答的:“沒有兩者。路,就是書。”多么鞭辟入里的回答呀,書路歸一,不可分割,走路的過程,其實就在讀“書”,只是這里的“書”應(yīng)該不是狹義的書本概念。
人生如旅程,在乎的不僅僅是目的地,還有沿途的風(fēng)景和看風(fēng)景的心情。我們只有走在路上,才能不斷去認(rèn)識,去感知,去領(lǐng)悟,去升華。好書伴我行,一路讀書,一路行走!
《文化苦旅》讀后感(五)
為什么取這么一個題目呢?因為作者余秋雨先生在自序中說過:
我發(fā)現(xiàn)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著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著與千古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fēng)聲鳥聲,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貯存古籍的圖書館,講授古文化的大學(xué),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復(fù),莽莽蒼蒼的大地上。
是啊,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經(jīng)過歷史的滌蕩,哪能不散落在各種偏僻的角落,讓后人踏破鐵鞋,終于發(fā)現(xiàn)了,但這發(fā)現(xiàn)了的也許只是它的一個零頭。畢竟它不僅僅是物質(zhì)上的遺產(chǎn),更是精神方面的靈魂。
朱光潛在《談美書簡》中說道:知(認(rèn)識)情(情感)意(意志)三者構(gòu)成了人類生活實踐的基本內(nèi)容。所謂“人化的自然”和“人的對象化”,按照朱光潛先生的理解,就是人之中有自然,自然之中也有人。而《文化苦旅》單從書名上講就恰好符合了這種美學(xué)的標(biāo)準(zhǔn)?!拔幕睂?yīng)“知”;“苦”對應(yīng)“情”;“旅”對應(yīng)“意”。作者余秋雨也正是將自身融于自然,才從自然中探索到了中國文化的足跡。
作者憑借山水風(fēng)物以尋求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gòu)成,所到之處都留下優(yōu)美的筆墨。原以為作者只是隨處走走,可不經(jīng)意間才發(fā)現(xiàn),作者的足跡有好多都與最近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再說長江》如此相象,一條長江竟能孕育這樣宏大的文化,這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羅馬的斗獸場遺跡,中國的許多文化遺跡常常帶有歷史的層累性。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biāo)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余秋雨:《莫高窟》
一千年而始終活著,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
一千年以后,我們現(xiàn)今的文化也將藏于山間某個角落,讓后人也踏上這尋求文化之旅。
看這本書的心情,遠(yuǎn)比看任何一本游記時要沉重的多,因為它不僅僅是游記,但確切的定義恐怕連余秋雨先生自己也不清楚吧!中國文化用一個“苦”字形容,真是恰到好處,使得我一直認(rèn)為寫此書的作者也應(yīng)該是很老,直到看到“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大獎賽”播出時那位評委,不正是手中捧著這本書的作者余秋雨嗎?他顯得那么年輕,直到查了相關(guān)資料后才相信,他竟然已是60歲的人了,都說文化能使人蒼老,可眼前不正有一個反例嗎?
中國文化說也奇怪,總顯得那樣低沉,范仲淹被貶,寫下名篇《岳陽樓記》。號稱“八大山人”的朱耷,因朱家王朝的覆沒,躲到青云譜,或僧或道,用畫筆來營造一個孤獨的精神小天地了。李白,蘇東坡,王安石,黃庭堅都聲言非要在天柱山安度晚年不可,但多年的戰(zhàn)爭,使天柱山喪失了居家感,也使它還來不及為現(xiàn)代游人作應(yīng)有的安排,空寂無人的山岱,留下了歷史的強蠻。而天一閣藏書更是慘遭數(shù)量巨大的偷竊。最可恨的是作者在《吳江船》中寫到的“”時期的焚書,將一切化為灰燼的同時,消滅了多少寶貴的文化資料。作者還在《筆墨祭》中感嘆用鋼筆代替具有中國文化象征的毛筆,我們呢,感嘆代替鋼筆的將是電子稿。
雖然從頭至尾讀完此書,心情一直很沉悶,但這又何嘗不是中國文化的縮影,閱讀此書,就象跟著余秋雨先生踏遍山水,領(lǐng)略中國文化巨大的。
品完此書,余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