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油翁讀書筆記
文言文閱讀需要在順利翻譯的基礎(chǔ)上理解全文內(nèi)容,體味古人表達的思想和情感。賣油翁這也是一篇文言文,我們來做點筆記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賣油翁讀書筆記,希望你喜歡。
賣油翁讀書筆記篇一
最近讀的歐陽修名作《賣油翁》,說的是一位賣油老人不買射箭高手的賬,用自己平實的倒油技藝,令對手心服日服的故事。一個普通的賣油老人,卻有著一手令人驚嘆的絕技,這是什么原因呢?還不是“惟手熟耳”。是的,這絕技靠的不是僥幸,而是靠熟能生巧。
其實,世間所有絕技既不是做夢得來的,也不是乞求來的,當然更不是天生的,而是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得來的。
賣油翁倒油技藝如此,陳堯咨的射箭技藝亦如此,生活中的各種技藝又何嘗不是如此。
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畫家達·芬奇,可算得上是美術(shù)史上罕見的巧匠了,可他高超的繪畫“技巧”卻是經(jīng)過長年累月畫雞蛋積累起來的。
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梅蘭芳,天資愚笨,八歲從師學藝,幾句老腔學了多時還不能上口,老師嫌他笨,把他大罵了一頓。然而他并不灰心,幾十年如一日,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地練習,終于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從而創(chuàng)立了聞名于世、有著巨大影響的“梅派”。這些,不正是“熟能生巧”的最好印證嗎?
作為我們,即將展翅高飛的雛鷹,在學習過程中,更應該懂得熟能生巧這個道理。我們每個人是否都應該做一位新時代的“賣油翁”呢?
賣油翁讀書筆記篇二
賣油翁的技藝真的讓人瞠目結(jié)舌:把一銅錢放在葫蘆口上.舀一勺油從銅錢口澆下去,油穿過錢孔卻一點都不碰到銅錢。賣油翁是如何達到這個境界的呢?“無他,惟手熟爾’’。乍一聽,的確,熟能生巧。再一想,“熟”能生的豈止是“巧",熟何嘗不能生“拙竹呢?
“熟”帶來的思維定勢會誤導人做錯事,做錯了只好返工、再次來過,這“熟竹生出的就是拙了。很多人只相信自己的經(jīng)驗和感覺,認為自己經(jīng)常做的事、自己的經(jīng)驗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往往以自己“熟"而自得,依賴自己的老辦法老規(guī)矩。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個世界是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萬事萬物也都在變化當中。當客觀的條件變化之后,你還采用舊的方法舊的理論,得到的只能是失敗。所以說沒有一成不變的真理,也沒有永恒不變的箴言。
談起這思維定勢,我突然想起了人們經(jīng)常利用的條件反射原理。有一個例子:馬戲團里訓練狗熊跳舞時,先用火烤熱鐵板,然后讓熊在上面走,同時在一邊奏樂。于是狗熊因為怕燙就搖擺起來。久而久之,當音樂一響狗熊就會搖擺起來,好像是“聞樂起舞”。其實狗熊在無意中陷入了一個思維定勢:音樂響了腳就被燙,然后就很自然地抬腳躲避。
熟還會把人的思維束縛在一個他熟悉的小圈子里,不思變通。比如在反物質(zhì)發(fā)現(xiàn)之前,人們總是很“熟"地以為所有電子都帶負電所有質(zhì)子都帶正電;在愛因斯坦出現(xiàn)之前,幾乎沒有人敢挑戰(zhàn)牛頓的三大力學定律;在爵士樂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人們因為已經(jīng)熟悉了原有的音樂曲調(diào),所以覺得爵士樂是一種噪音。這些都是因為人們太熟悉前人定下的規(guī)定、留下的事物了,以致于思維局限在自己熟悉的領(lǐng)域,絲毫不敢突破??涤袨樵凇蹲兎ㄍㄗh》里曾經(jīng)說過:“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確,我們中華民族沿襲著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不敢改動,帶來的就是清王朝的積貧積弱,被歐美列強宰割。到了瀕臨亡國的境地。熟之后的固執(zhí)與遵從,終于使得生命力喪失殆盡。
與上面相聯(lián)系的,熟還能生出懶惰來。對于自己熟悉的東西人們都會有意無意地依賴,不愿意去花力氣探索新的東西。尤其是在解決問題方面,不由自主地就按照自己的“經(jīng)驗”做事。從來都不曾去多用一番心思尋求更方便快捷的方法。后果就是熟于遵從,懶于開拓;熟于固守,懶于創(chuàng)造。由此可見,熟也是能生拙的。
拓展閱讀:原文
[甲] 陳康肅公堯(yáo)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jīn)。嘗射于家圃(pǔ),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hàn)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fèn)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吾亦無他,唯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沒人①,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學而務求其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賣油翁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3.讀書筆記的格式
4.準高三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