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最高姿態(tài)——樸素
閱讀的最高姿態(tài)——樸素
“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實質(zhì)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我認為,這是朱永新對閱讀理解最到位的一句。智慧的閱讀會讓一個民族變得更有生命力,泛濫的閱讀則會適得其反。但問題是,我們必須要給自己一個正確的閱讀姿態(tài)。
關(guān)于閱讀的姿態(tài),眼下有各種各樣的理論在爭鳴,有人主張個性獨立的閱讀,有人主張?zhí)骄可疃鹊拈喿x,有人主張多元閱讀,甚至還有人把中國的閱讀理論劃分為三次革命?,F(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冷靜反思一下:既然閱讀理論是為了指導閱讀,這么多年的閱讀理論研究,究竟對我們的民族有多大的影響?我們苦心“研究”的理論成果究竟又指導了多少讀者?冷靜下來不難發(fā)現(xiàn),目前不是理論在指導閱讀,而是陷入了理論指導理論的怪圈。
我認為,所有的角色都應(yīng)該是自然樸素的。首先是自然樸素的作者,一個矯揉造作的作者,他自己都不是一個真實自然的生命,即使給自己的作品穿上濃墨重彩、妖艷華麗的外衣,弄出來的也往往是虛假的、生硬的東西;其次是樸素的讀本,或者蘊含著深沉的思想,或者是流動著真實的生命,不管是什么內(nèi)容,都必須以樸素的讀本為載體;最后是樸素的讀者,淺薄、浮躁的人是無法讀書的,有強烈功利心的人也是無法讀書的,不真實的生命怎么能讀得懂真實的生命呢?生命本身是最樸素的個體,人類的精神與思想本身也是樸素、自然的,正因為如此它才具有邏輯性、嚴密性、科學性。林清玄把文章分為三類: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文章,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文章,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文章。閱讀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三流的閱讀是文字的閱讀,二流的閱讀是精神的閱讀,一流的閱讀是生命的閱讀。
朱光潛在其《談讀書》中大略這樣說過,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都精彩,你自己也要有意見。記筆記不止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各人天資習慣不同,你用哪種方法收效較大,我用哪種方法收效較大,不是一概而論的。你自己終究會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別人絕不能給你一個方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他在這里同樣強調(diào)了一個自然、樸素的閱讀姿態(tài)。
有些人讀書,全憑自己的興趣。這也是一種自然樸素的姿態(tài),我們應(yīng)該鼓勵。愛之所愛,讀之所讀。全不必勉強。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書就盡興地讀它,用全副精力去讀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書,仍是如此辦,可能這兩部書在性質(zhì)上毫不相關(guān)。但一年之中可以時而習哲理散文,時而研究名著典籍。這樣就能使讀書成為樂事,成為自然之事。久而久之,可以養(yǎng)成一種不平凡的思路與胸襟。
當然,社會和學校等機構(gòu)的科學指引是不能缺少的。國家教育部對新課標下的初高中學生閱讀作出明確指導,就是一個很好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