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教案
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教案
教案是教學的一種重要工具,作為教師不管學生是學習還是復習階段都要做好教案。那么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教案有哪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教案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緯度的劃分。
2.學會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過對地球形態(tài)認識過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類對事情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和探求科學奧秘的志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緯度的劃分。
教學難點
地球上經緯度的劃分。
教學過程
【講授】板書與討論
【板書】 二、地球儀----地球的模型
【提問討論】(1)地球儀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2)地球儀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 在地球儀上找到南北極點。
(4)南北極點是如何確定的?
活動2【講授】地軸和兩極
自西向東轉動地球儀,指導學生轉動自己的小型地球儀,讓學生領會“一軸兩點” 并領會地球上東西方向的確定。
活動3【講授】經線和緯線
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提問:
(1)地球儀上連接南北極的線稱為什么線?(經線)在地球儀上沿著東西方向, 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稱為什么線?(緯線)
(2)觀察地球儀,經線和緯線,哪個是半圓,哪個是圓?
(3)所有經線長度是否相等?所有緯線長度是否相等?
(4)緯線自成緯線圈,那么,經線如何組成一個經線圈?
(5) 經線和緯線各指示什么方向?
學生小組討論以后,代表發(fā)言,全班總結。
活動4【講授】經度和緯度
繼續(xù)觀察地球儀,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上有多少條經線?學生說有無數條。為了區(qū)別出每一條經線,人們給經線規(guī)定了不同的度數,即經度。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找到0度和180度經線,由0度經線向東西各劃分出180度。分別稱為東經度和西經度。 觀察0度和180度經線組成的經線圈同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經線組成的經線圈,哪一個經線圈穿過的陸地面積大? 哪一個小?(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線組成的經線圈穿過的陸地面積小)。
【教師講解】 國際上習慣用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組成的經線圈,將地球分成東西兩個半球。
活動5【活動】學生活動
觀察地球儀,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劃分90度,分別成為南緯和北緯。觀察課本“低、 中、高緯度的劃分”圖,說出它們各自所占的緯度范圍。根據自己學校所在的緯度,說出它大致位于哪個緯度 帶。觀察課本“南、北半球的劃分”圖和“東、西半球的劃分”圖,南、北美洲和南極洲在哪個半球?亞洲主要在哪個半球?南北半球中哪個半球的陸地面積大?東西半球中哪個半球的海洋面積大?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教案二
教學目標
1、會觀察地球儀。
2、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會觀察地球儀。
2、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難點】
1、會觀察地球儀、使用地球儀。
2、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教學過程
導入】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晴朗的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一個火紅的圓球.在十五的夜晚,我們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圓盤。那么,我們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樣的? 板書: 地球的形狀、大小
1、地球的形狀
活動2【活動】提問:地球是什么形狀
提問:地球是什么形狀?
活動3【導入】引導
引導: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今天看來已經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的謎。人們對地球的認識,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活動4【活動】引導學生觀察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提供的圖片“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活動5【活動】學生討論學習
小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活動6【講授】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天園地方→天如斗笠→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證實球體→地球衛(wèi)星照片。
活動7【活動】提問
提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根據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說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狀的事例嗎?
活動8【講授】講解
a.可能出現的事例1站在海邊,搖望遠處駛來船只,總是先看到桅桿 再看見船身,而目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圖“觀測帆船”? b.事例2:發(fā)生月食偏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c.還有地球儀和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行。
活動9【活動】提問
提問: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組同學可以充分的討論、教師啟發(fā)、解釋。
活動10【講授】總結
總結:準確反映地球形狀科學證明是地球衛(wèi)星照片。
活動11【活動】討論
討論:從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總結:任何一個真理的發(fā)現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甚至以生命為代價。
活動12【講授】板書
板書:2.地球的大小
活動13【活動】展示和講解
承轉:現代的科學技術不僅認識了地球的形狀?而且精確的測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圖片:地球的大小 學生活動:讓學生讀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地球周長約4萬千米。 講解:精確測量表明,從地心到北極的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赤道半徑的長度比北極半徑的長度多21千米。實際上這些差別同巨大的地球來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我們通常用平均半徑來表示地球的大小。?
活動14【講授】
板書: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活動15【講授】展示和提問
展示:地球儀 提問1.地球儀與地球真實的原貌有什么區(qū)別?2.地球儀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啟發(fā)學生積極回答)
活動16【講授】講述
講述: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再繼續(xù)總結補充地球儀的特點。 地球儀是地球縮小的模型。 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等。 地球儀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實際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確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經緯網和經緯度。 地球儀上還有一個能使地球模型轉動的地軸,而這個地軸在地球上卻沒有。
活動17【講授】板書
板書 三、制作簡易地球儀
活動18【練習】學生活動
學生活動:引導學生參看教材提供的關于地球儀模型制作的活動進行制作。 在制作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導,強調制作環(huán)節(jié)中的要領,通過制作地球儀起到鞏固本節(jié)知識的作用。最后評出制作最好的優(yōu)勝組,進行表揚。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教案三
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大致過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會用相關數據說明地球的大小。
3.通過制作地球儀,了解地球儀的基本構造。
4.觀察地球儀,比較和歸納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
5.熟練地利用經緯網確定某一地點的位置。
教學重難點
1.觀察地球儀,比較和歸納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
2.熟練地利用經緯網確定某一地點的位置。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地球和地球儀
地球是什么形狀的?
球體
一、認識地球的形狀的過程
古代人為什么說天是圓的,地是方的?
此說法正確嗎?
1、進一步認識
隨著人們視野的擴大,很多現象說明大地不是直覺的那么平,于是人們臆想中的大地變成了一只倒扣的盤子,天像一頂半圓的斗笠。因此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盤”之說。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經過長達3年的十分艱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勝利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huán)繞地球航行一周的壯舉,他們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證實了地球是球形的。
2、偉大的實踐----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行
3、地球的確證形狀-----地球衛(wèi)星照片
近代精確測量發(fā)現,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天圓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推測:“地球”
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
確證:地球是球體
生活中哪些現象能夠作為地球是球形的證據?
討論:
海邊看到帆船的情況
2 發(fā)生月偏食
海船遠去時,先是看不見船身,最后才看不見船的桅桿。
提供現象1 ------海邊看船
月食時從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圓弧形的。
提供現象2-----月偏食
二、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的形狀:
2、地球的大?。?/p>
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guī)則的球體。
(不過地球極半徑與赤道半徑相差很小)。
地球儀(globe):
人們根據地球的形狀,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成地球的模型。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仔細觀察地球儀有什么特點?
地球儀與地球有何不同?
地球與地球儀
1、地球儀是地球縮小的模型。
2、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等。
3、地球儀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實際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確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經緯網和經緯度等。
4、地球儀上還有一個能使地球模型轉動的地軸,而這個地軸在地球上卻沒有。
地軸和兩極
1、地軸:地球旋轉的軸。
2、兩極:
緯線和緯度
經線和經度
思考
1、緯線的長度是否相等?緯線指示什么方向?
2、最長的緯線是哪條緯線?它是幾度緯線?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