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地理會考復習題
地理學科是一門系統(tǒng)性、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自然科學,想要學好地理需要多做一些題目。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地理會考復習題,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地理會考復習題
第一部分(選擇題)
1.小明對中國古代史《燦爛的文學》進行專題復習時,羅列出下列著名的文學家,按照他們各自所處時代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贃|晉詩人陶淵明 ②戰(zhàn)國詩人屈原 ③南宋詩人陸游 ④北宋詞人蘇軾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2.關于隋唐時期的時代特征,下列描述中最為準確的是
A.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B.國家的產生與社會的變革
C.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D.多元文化碰撞與社會經濟高度發(fā)展
3.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航班失聯(lián)以來后,中國先后派遣了10余艘艦艇奔赴澳大利亞以西印度洋“疑似殘骸”海域全力搜救。近代以來,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一直成為國人的夢想并為之苦苦求索。中國海軍近代化開始于哪一時期?
A.鴉片戰(zhàn)爭 B.洋務運動
C.抗日戰(zhàn)爭 D.新中國成立后
4.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維新變法運動不是洋務運動的簡單繼續(xù),而是有了質的飛躍。與洋務運動相比,這個“質的飛躍”體現(xiàn)在戊戌變法是為了
A.維護和加強封建制度 B.抵抗侵略、救亡圖存
C.實行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D.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5.右圖中的標語“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的愿望得到初步實現(xiàn)的標志性事件是
A.一二九運動爆發(fā) B.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C.盧溝橋事變爆發(fā) D.臺兒莊戰(zhàn)役勝利
6.“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新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解決民族問題的一項基本國策是
A.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B.各民族共同發(fā)展
C.民族平等、民族團結 D.西部大開發(fā)
7.下列四幅圖中反映我國20世紀70年代外交成就的有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8.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盡管不愿見香港回歸中國,但她仍然稱贊鄧小平的構想是“最富天才的創(chuàng)見。”這一“天才的創(chuàng)見”是指
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C.改革開放偉大決策 D.“一國兩制”偉大構想
9.公元前453年,三名希臘貴族前往羅馬考察,考察后他們認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觀的民主,實質的獨裁”。這種說法的主要理由是
A.城邦實權掌握在少數(shù)奴隸主手中 B.外邦人、奴隸無公民權
C.婦女不能參加城邦的公民大會 D.雅典民主制是全民民主制
10.很多人酷愛網(wǎng)絡游戲,網(wǎng)絡游戲《羅馬帝國》再現(xiàn)了公元前27年到公元300年羅馬帝國的崛起和全盛時期。你知道羅馬帝國的締造者是誰嗎?
A.伯利克里 B.克拉蘇 C.屋大維 D.凱撒
11.1933年,一位著名的記者游歷了日本、蘇聯(lián)、德國和美國,寫了以下四篇新聞報道。你認為不符合實情的一項是
A.軍部支持下的廣田弘毅內閣建立 B.蘇聯(lián)工業(yè)化建設蒸蒸日上
C.美國在羅斯福領導下推行“新政” D.希特勒上臺,出任德國總理
12.“決心通過完成內部市場,增強內聚力和保護自然環(huán)境來促進人民的經濟和社會進步,并實施旨在保證經濟一體化和其他領域同步發(fā)展的政策”;“決心對各成員國的國民實行共 同的國民身份制度”;“重申為人員自由流動提供方便的目標……”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 判斷,這些條款出自
A.《慕尼黑協(xié)定》 B.《聯(lián)合國家宣言》 C.《北大西洋公約》 D.《歐洲聯(lián)盟條約》
13.“橫空出世一戰(zhàn)中,社會制度初顯優(yōu);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體兩極終”。它描述的是
A.英國 B.蘇聯(lián) C.美國 D.德國
14.美國某總統(tǒng)在其回憶錄中寫到:“我也希望(藉此機會)向全世界說明,美國在這個新的極權主義的挑戰(zhàn)面前所持的立場。我相信,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它現(xiàn)在宣布: 不論什么地方,不論直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美國的這個政策通常被稱為
A.羅斯福新政 B.馬歇爾計劃 C.杜魯門主義 D.和平演變
15.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屬于“觀點”的是
A.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 B.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是人類的浩劫
C.《九國公約》簽訂于1922年 D.中國是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
16.近年來,全球流感病毒活動明顯增強,從甲型H1N1到H7N9,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茖W家們通過研究實驗測出了包含豬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如右圖)。 這主要得益于現(xiàn)代科技哪個領域的重大突破?
A.原子能 B.計算機
C.航天技術 D.生物工程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17.實現(xiàn)近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各國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根據(jù)下列材料,結合所學史實,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一:以下是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示意圖。
材料二:盡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國永遠地分隔開來,但17世紀和18世紀發(fā)生在三國的重大事件不僅有一定聯(lián)系,而且相互影響、互相促進。其最大的公約數(shù)是關于“權利”的訴求或“人權”的伸張。
材料三:下面是反映19世紀后半期日本社會面貌的幾幅圖片。
(1)根據(jù)所學史實,填出材料一中①②③④處的內容。(4分)
(2)指出材料二中英、法、美三國實現(xiàn)“關于權利的訴求或人權的伸張”的具體體現(xiàn)?(3分)
(3)根據(jù)材料三中圖1、圖2和圖3所示信息判斷,它們分別反映了日本在當時采取的哪三項具體改革措施?(3分)
(4)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歷史事件,都推動了當時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通過對上述材料的分析,請歸納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因素。(2分)
18.曾經,世界是“歐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國”的。又有人說,將來的世界是“新興國家”的。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歐洲不是靠自身的經濟力量而興起的,……,歐洲興起的工業(yè)革命……是分沾了亞洲的生產、市場和貿易的好處,……,歐洲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
材料二:若就經濟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顯然是首開先河的英國之歐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則無疑是法國之歐洲。
材料三:人類從舊石器時代到1500年,世界人均GDP達到了90國際元,花了99.4%的時間。然后到1750年,世界人均GDP達到180國際元,花了0.59%的時間。從1750年開始到2000年,世界人均GDP增加了37倍,達到6600國際元,只花了0.01%的時間。換句話說,人類97%的財富,是在過去的250年——也就是在0.01%的時間里創(chuàng)造的。
材料四:近代以來發(fā)生過三次結構性的權力轉變,第是15世紀歐洲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20世紀的全球經濟、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時間由美國主導;目前正在經歷的則是第三次權力轉變,或可稱為“群雄競起”的時代。
(1)指出材料一中歐洲通過哪些途徑“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2分)
(2)材料二中分別在英國和法國首開先河的歷史事件各是指什么?并各舉出一個代表人物。(4分)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三中人類“在0.01%的時間里”創(chuàng)造了“97%的財富”的主要原因。(2分)
(4)概括材料四中美國在20世紀大半時間主導世界的主要原因。(2分)
(5)指出材料四中“群雄競起”的含義。(1分)
19.20世紀前半期爆發(fā)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類造成巨大的危害和創(chuàng)傷,進入21世紀,世界和平仍然只是個“看上去很美”的愿望。和平的一小步,總是那樣來之不易。根據(jù)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1分)
【過去戰(zhàn)爭之殤】
項目 歷時 參戰(zhàn)國家 戰(zhàn)爭范圍 卷入人口 參戰(zhàn)人員 傷亡人員 經濟損失
一戰(zhàn) 4年多 30多個 400萬km2 15億 0.7億 0.3億 3400億美元
二戰(zhàn) 6年多 60多個 2200萬km2 20億 1.1億 1.9億 4萬億美元
(1)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有哪些共同特點?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世界格局分別發(fā)生了什么重大變化?(4分)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并多次公開否認侵略歷史,聲稱參拜靖國神社“理所應當”。其言行受到了中、韓等亞洲國家強烈的抨擊和嚴厲的譴責。
(2)歷史不容篡改。請指出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事件。后來日本又制造什么事件使二戰(zhàn)達到最大規(guī)模?(2分)
【現(xiàn)代戰(zhàn)爭之因】
2011年3月19日,美軍實施“奧德賽黎明”行動,對利比亞實施空中打擊。原本是利比亞國內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別之間的爭斗而引發(fā)的國內戰(zhàn)爭,后來由于西方國家的介入發(fā)展為西方國家與中東北非的國際戰(zhàn)爭。
(3)“奧德賽黎明”行動表明威脅當今世界和平的關鍵因素是什么?(2分)根據(jù)所學,列舉20世紀90年代末在這一因素主導下發(fā)生的地區(qū)戰(zhàn)爭。(1分)
【未來戰(zhàn)爭之思】
(4)當前,國際局勢紛繁復雜。美國在金融危機的泥潭中再遭“停擺”打擊,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烏克蘭危機使美歐與俄羅斯的政治博弈進一步升級;中日釣魚島之爭和南海問題日益突顯。我們是走在擺脫危機的路上還是正接近另一場巨大危機的邊緣?請說說你的觀點及理由。(2分)
初中人教版地理會考資料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guī)則的球體,它的平均直徑為6371米。
2、緯線與緯度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后成一點。緯線都 指示東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長和緯線,長約4萬千米。它與兩極之間的距離相等,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是地球儀上的零度緯線。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習慣上用"N"作代號;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
3、經線和經度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長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線 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做本初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0,以東的1800屬于東經,習慣上用“E”為代號,以西的1800屬于西經,習慣上用“W”為代號。
國際上習慣用200W和1600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4、地球自轉與晝夜交替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這樣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
5、地球公轉和季節(jié)變化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0的夾角。由于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jié)的變化。
6、五帶的劃分 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之中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氣候終年炎熱。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寒帶在北極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的地區(qū),有極夜和極晝的現(xiàn)象。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溫帶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地區(qū),一年中沒有極夜和極晝的現(xiàn)象,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氣候上的四季變化比較明顯。
7、地圖三要素 比例尺、圖例與注記。在地圖上所畫地區(qū)的范圍越小,要表示的內容越詳細,選用的比例尺應越大;反之選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圖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8、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
9、等高線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每條等高線都有相應的海拔數(shù)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0、世界海陸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積占了71%,而陸地面積僅占29%。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起來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歐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們習習慣把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大高加索山脈一線作為歐洲和亞洲大陸的分界線。亞洲和非洲以蘇伊士運河作為分界線。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稱為美洲。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南極洲主要位于南極圈內,四周被大洋環(huán)繞。
11、陸地地形 人們把地形分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種基本類型。
山地 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條帶狀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兩條由若干條高大山脈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條是橫穿亞歐大陸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另一條是縱貫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脈組成。
平原 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常用“一望無際”來形容平原的坦蕩。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歐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較簡單,分別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亞洲的地形則比較復雜,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平原分布在大陸周圍地區(qū)。
12、促使地形變化的力量 地球內部所產生的作用稱為內力作用,如地殼運動、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殼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區(qū),主要集中在環(huán)太平洋沿岸的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地帶。來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風、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氣和氣候 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它是時刻在變化的。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14、氣溫的變化 一天當中,氣溫有時高,有時低。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xiàn)在正午過后(約14時);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一年當中,世界陸地上大多數(shù)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氣溫,北半球出現(xiàn)在7月,南半球出現(xiàn)在1月。月平均最低氣溫,北半球出現(xiàn)在1月,南半球出現(xiàn)在7月。一個地方的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同月平均氣溫最低值之差,叫做該地的氣溫年較差。
15、世界氣溫的分布 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
初中地理學習方法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依據(jù)。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后的聯(lián)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shù)。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huán)境變得一目了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匆豢串?shù)氐牡乩憝h(huán)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shù)厥窃鯓踊顒拥摹Mㄟ^報刊、電視節(jié)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象才能使二者聯(lián)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huán)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于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賹W什么?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征。
?、谠谀睦?如黃河流經的省區(qū)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么?如黃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qū)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菰鯓訁f(xié)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xié)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制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猜你喜歡:
5.初中地理會考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