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瘙癢中醫(yī)怎么治療
皮膚瘙癢中醫(yī)怎么治療
皮膚瘙癢癥是僅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fā)性損害的皮膚病,患者的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及苔蘚樣化或濕疹樣變有時可繼發(fā)感染。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皮膚瘙癢中醫(yī)治療的方法。
皮膚瘙癢中醫(yī)治療的方法
1、祛風止癢湯
蟬衣15克、徐長卿15克、當歸10克、生地15克、紅棗10個。每天l劑,煎2遍和勻,日2-3次分服。大便干燥或便秘者加生首烏15-30克。
蟬衣、徐長卿祛風止癢。生地、當歸涼血養(yǎng)血、潤燥。紅棗健脾和胃營血。全方功能祛風止癢,養(yǎng)血潤燥。避免刺激性食物,如煙、酒、咖啡等,切忌搔抓、摩擦、熱水、肥皂擯洗或亂搽成藥等。
2、潤膚止癢液
生甘草30克、蛇床子30克。煎2遍和勻,去渣濃縮成200ml,瓶裝備用。同時涂局部,日2-3次。皮膚干燥加甘油50ml,冰片3克(用酒或75%酒精30ml溶化后和入)。
生甘草潤膚止癢。蛇床子祛風止癢。煎濃外涂有滋潤皮膚,消除瘙癢之功。
3、蛇床子散
蛇床子、明礬、百部、花椒、苦參各9-15克。煎湯趁熱熏洗患處或坐浴。
4、三葉甘草液
女貞子葉、艾葉、皂角、茶葉各15克、生甘草10克。將上藥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紗布過濾,取煎液外洗或濕敷潰瘍面,每日2-3次。
用本方治療放射性皮膚潰瘍患者32例,經(jīng)用藥10-20天,均獲痊愈。
5、蒼艾洗劑
蒼耳草、艾葉各50克,蜂房、白鮮皮、苦參、地膚子、川槿皮各30克,川椒、白礬各20克。水煎濾渣,集藥液,趁熱洗浴,每天1劑,每天洗1-2次,每次搓擦15-20分鐘,7天l療程。
祛風、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6、涼血祛風湯
生地30克,白鮮皮、玄參、苦參、銀花、連翹各15克,地膚子、丹皮、赤芍各12克,紫草、荊芥、防風各10克,升麻、薄荷、甘草各6克,蟬蛻3克。每天1劑,水煎2次內服。藥渣再煎反復擦洗患處。一般用藥2劑即可。
7、大黃芒硝冰片
生大黃、芒硝各100克,冰片20克。將上藥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按病變范圍大小,取適當紗布一塊展平,將藥末均勻撤在紗布中央,約o.5cm厚,將紗布四邊折褶包好,貼敷患處,用膠布固定或繃帶包扎,以防藥粉灑出,2-3天換藥1次。
用本方治療皮膚感染患者165例,經(jīng)換藥3-5次,均獲治愈。
8、滋血止癢湯
熟、生地各20克,麥冬10克,天冬10克,當歸15克,黃芪15克,黃芩6克,黃連3克,苦參6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瓜萎10克,赤、白芍各15克,何首烏20克,菊花10克,防風6克,蟬衣6克,生麥芽10克。每日1劑,水煎3次日分3次服。1個月為1個療程。可制丸服。滋血潤膚,祛風止癢。
9、祛風止癢湯
荊芥、薄荷、蘄蛇、地膚子、蟬蛻各10克,防風、當歸、威靈仙各12克,何首烏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劑。皮疹有糜爛滲液者加土茯苓、蒼術、黃柏各12克。皮疹部位灼熱紅腫者加生地、金銀花各15克,丹皮、玄參各12克。大便秘結者加大黃、枳實、厚樸各12克。熱重者加黃芩、黃連、龍膽草各10克。
10、四黃液
魚腥草、生大黃、川黃連、黃芩、黃柏各15克。將上藥加水500毫升,煎熬沸后20分鐘,待冷至35℃左右即可應用。用時,取面積稍大于病灶范圍的敷料或折至4-5層的毛巾,浸透上藥液濕敷局部,每次敷40-60分鐘,無需包扎。每日敷3-4次。數(shù)料冷卻后于溫藥液中浸透。每日1劑。
11、米糠餾油
米糠餾油。用糠餾油涂局部后以電吹風吹之(也可以火烘),每日1劑,每次10分鐘。殺蟲,止癢。
12、苦參制劑
陳醋500毫升,苦參200克。先將苦參用水洗凈,放人陳醋中浸泡5天。用前先將患處洗凈,用棉簽蘸藥涂搽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止癢去屑。
中醫(yī)治皮膚瘙癢偏方
1、老生姜治皮膚瘙癢
新鮮老生姜1塊搗爛如泥,以紗布包裹,涂擦患處。每次10—20分鐘,每日l—2次,療效顯著。此方既能止癢,又能滋潤皮膚。
2、豬蹄骨湯治瘙癢
取2—3個豬蹄的骨頭,加水煮沸后再熬5分鐘。每天臨睡前用衛(wèi)生棉或潔凈的白布條蘸豬蹄骨湯在皮膚瘙癢處搽洗一遍,可治老年人頑固性皮膚瘙癢。一般連續(xù)搽洗4次,癥狀會基本消失。重者可多搽幾次。
3、中藥煎劑治冬令皮膚瘙癢
蒼耳子、艾葉各30克,苦參、地膚子、白蘚皮、露蜂房、土槿皮、蘇葉、川椒各20克,每天1劑,加適量水煎煮后,濾取藥液,趁熱洗浴,早晚各一次,每次搓擦15—20分鐘,連用7天為1個療程。適用于皮膚瘙癢癥。
4、鹽水或醋治瘙癢
每晚睡前,用面盆盛半盆清水,放適量食鹽或米醋,加熱至鹽溶解,用毛巾蘸水搽洗患處,一般3—5次可見效。如有反復,可繼續(xù)搽洗。適用于中老年人皮膚瘙癢癥,效果較好。
5、將鮮毛算盤葉子煨烤熱后,擦患處,可達止癢目的。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