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陜甘會館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您來到山陜甘會館,大家一路上辛苦了,我是您這次行程的講解員,大家叫我小劉就可以了,山陜甘會館導游詞。非常榮幸能為大家提供服務,希望我的服務能夠給大家?guī)硪欢斡淇斓穆贸獭?/p>
那么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這座建筑就是照壁了,他素雅大方,雄偉壯觀,高8.6米,長16.5米。照壁又稱照墻、影墻,俗稱“影壁墻”,它主要是作為建筑物前的屏障,擋住外人的視線,使之不能對院內的情況一覽無余,同時又作為人們進入院落前停歇和整理衣冠的地方。此外,照壁還具有兩個功能,防止金錢外漏和擋住小鬼進屋,因為傳說小鬼只會直著走,用照壁的形式擋他一下他就進不來了。那咱們會館的照壁呢從上到下分為三個部分,最上面是廡殿頂。廡殿頂是中國建筑等級最高的一種屋頂形式,在故宮當中很多建筑都采用這種形式的屋頂,它是由一條正脊和前后左右四坡相交而成的四條垂脊構成,所以廡殿頂又叫做四阿頂或五脊頂。咱們會館的木雕、石雕、磚雕技藝精湛、內容豐富,被成為“會館三絕”,其中磚雕就主要表現(xiàn)在照壁上。咱們順著房檐向下看一點兒,那四個突出的圓圓的叫做壽字紋梁頭,它們將此部分分成了5個部分,中間又有兩個龍形耍頭把每個部分又分成了三個部分,所以磚雕的區(qū)域從左到右一共為15個部分。那我們先從左往右數(shù),在第二個區(qū)域中呢,我們看到一朵牡丹花插在花瓶當中,大家都知道,牡丹是富貴之花,那花瓶呢?在中國語言中啊有一種特殊的現(xiàn)象,就是我們把音相同的字認為是同意字,因為“花瓶”的瓶與平安的“平”相諧音,所以呢,牡丹花插在花瓶當中呢,就是富貴平安的意思了。那我們往右看第三區(qū)的位置,我們看到一只小獅子馱著一個寶瓶,“獅子”的“獅”與“世代”的“世”音相諧,所以獅駝寶瓶就是世代平安了。還有它旁邊的那幅,也就是第四區(qū)的位置,我們看到兩本書。其實這是古代商人記賬所用的賬本,上面開著的是進賬的賬本,下面合著的是出賬的賬本,進賬賬本壓著出賬賬本,代表只進不出,也是表達多多賺錢,好運連連的愿望了。從左往右數(shù)在第六個區(qū)域當中我們看到花瓶之后出現(xiàn)了一把寶劍,那這也很好理解,就是保平安的意思了。商人們在外經商,尤其是像咱們會館都是山西、陜西、甘肅的商人可以說不遠萬里的來經商,出門在外,當然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家宅平安、財產平安了。那咱們接著向下看,就能夠欣賞到咱們會館的石雕了。相信大家看到照壁的第一眼就已經看到照壁中心的這個圖案了。它是一幅二龍戲珠圖,這幅圖里面是圓的,外面是方的,外圓內方呢這也是對古人天圓地方說的一種具體反映了。我們看這兩條龍爪托著的這顆“珠子”呢既不是珍珠也不是寶珠,也不是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月明珠或者火焰珠,那如果大家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fā)現(xiàn),它是一只有眼睛有嘴巴而且還倒掛著的蜘蛛。這蜘蛛,在古代又稱為“蟢子”,是中國傳說當中的喜樂之神,二龍戲蟢子,寓意著喜從天降、喜事到來。還有一種說法是蜘蛛吐絲結網,這同商人的商業(yè)網絡是非常相似的,也表達了商人網羅全國的愿望。旁邊的“忠、義、仁、勇”四個大字是我市著名的青年書法家也是我市的副市長陳國楨先生精心書寫的,這四個字也是對關羽一生的高度概括,說的是關羽一生對國忠、待人義、處事仁、作戰(zhàn)勇,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千百年來崇尚關羽關圣帝君的原因了。大家看身后的這座建筑,上面寫著關廟倆字,其實呢這座山陜甘會館最早是在清朝乾隆年間,由山西和陜西的商人共同集資修建的,后來隨著光緒年間甘肅商人的加入,于是改名為山陜甘會館。會館的主要收入是靠商戶的捐攤,其次就是靠房屋和土地的租賃收入了。當時的山陜甘會館共計有房屋300多間,土地200多畝,我們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就是關帝廟的部分,還不到當時的五分之一。
參觀完照壁后咱們繼續(xù)向前走。穿過甬道后我們看到的左右兩邊對稱的建筑就是鐘鼓二樓了。古代重鎮(zhèn)和大型的寺院內都設有鐘鼓二樓。咱會館這鐘鼓二樓平面呈正方形,通高12.14米,是由四根通柱擎撐,二層以上又設有12根柱子,為重檐歇山頂,十分的華麗。咱們山陜甘會館的是開封經過戰(zhàn)亂水禍后唯一保存下來清代鐘鼓樓,建于清道光年間,您在其他景點看到的都是后來才建造的。我們知道,古人是沒有鐘表之類的計時工具的,所以人們就以早晨敲鐘、晚上擊鼓的方式提醒人們時間,這就會讓我們自然而然的想起“晨鐘暮鼓”,又仿佛回到了那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那鼓樓啊還有一個特殊的用途。據(jù)記載,鼓樓最早是北魏年間由縣令李崇所建,當時是作為擒賊捉盜時傳遞信息的工具來使用。那咱們都知道烽火狼煙,它和鼓樓的作用也是相同的,但是卻沒有鼓樓這么方便??梢哉f,鼓樓是咱們中國人在信息傳遞上繼烽火狼煙之后的又一大創(chuàng)舉。
那看完鼓樓二樓以后呢,咱們回過身來看看咱們身后的這座建筑。剛才通過甬道時咱頭上面的這個呢就叫做戲樓,上面的就是戲臺了。一般較大的會館都會有戲臺,古代的戲臺分為兩種,一種是三面開口凸出式戲臺,長什么樣子呢,就是咱們會館戲臺的樣子。觀眾可以從三面觀看演員的演出。另一種為一面開口鏡框式戲臺,跟咱們現(xiàn)在舞臺非常的相近。那咱們會館的戲樓也有它的特別之處,它分為上下兩層,上面演戲、下面可供行走,有行走演出兩不誤的功效。清代和民國的時候有許多名角都在這里演出過,尤其是在清代的時候,每逢正月十三、五月十三和九月十三都會在這里演大戲來祭祀關羽。大家來看,這座建筑上最有意思的就是旁邊的這兩幅對聯(lián)了:“幻即是真,世態(tài)人情,描寫的淋漓盡致;今世猶古,新聞舊事,扮演的毫發(fā)不差。臺上笑,臺下笑臺上臺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由此看來戲樓確實演繹了人間百態(tài)。那我們會發(fā)現(xiàn)咱站在這里看戲呢時間久了就會感到脖子酸疼、非常不舒服。一向以建筑結構合理著稱的中國古典建筑怎么會犯這種錯不是錯誤,那么最佳的觀賞位置又是在哪里呢?那我在這里先給大家買個關子,答案咱們待會兒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