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導游詞-考證必看
龍門石窟是我國一個非常著名的旅游景點,那么相關(guān)的龍門石窟導游詞要怎么寫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華夏”、”中國”,這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從孩提時就擁有的概念。然而,尋根問祖,你是否知道,它們均源自于中州大地的古洛陽呢?
“華夏”,起源于遠古時代伊洛河流域(現(xiàn)洛陽地區(qū))的夏人;而”中國”,最初即是指”天下之中”的雛邑(古洛陽之稱,天地之中實指嵩山)一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大史學家司馬光就寫下了這樣著名的詩句:”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如今走進洛陽,你仍會發(fā)現(xiàn),那幾乎就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段縮影。
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的伊洛盆地。它四面環(huán)山,伊河、洛河、瀍(chán)河、澗(jiàn)河四河流經(jīng)其間。
在這里,黃河終于擺脫了兩岸山地的約束,豁然開朗,形成了遼闊平坦的黃河大平原,”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唐·韋應物),而緊靠平原頂端的洛陽,背依邙山,面向龍門,東有虎牢(鄭州滎陽虎牢關(guān))之險,西接函谷(三門峽靈寶函谷關(guān))要隘ài,緊緊抑制著它的中樞?!焙由焦按?,形勢甲于天下”。西周初年,周公旦輔周成王幼年繼位,曾感嘆洛陽”天下之中,四方人貢道里均”;宋代文人李格非在他的《洛陽名園記》中也寫到:”洛陽處天下之中,挾崤xiáo澠miǎn之阻,擋秦隴之襟喉,而趙魏之走集,蓋四方必爭之地?!?/p>
正是這個”天下之中”,使得四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夏人,在建立早期的奴隸制國家夏王朝時,就有太康、孔甲、帝皋háo、夏桀四個帝王先后在洛陽建都,史稱”斟zhēn鄩xún”。近年考古學家在洛陽偃yǎn師發(fā)現(xiàn)的二里頭遺址,據(jù)推測,就是夏都斟鄩。夏人立國,令洛陽一帶逐漸成為政治統(tǒng)治中心,而被譽為代表中國先民心靈思維最高成就的《河圖》、《洛書》,相傳就是那時出自這里的。公元前十六世紀,商湯滅夏,繼在洛陽建都,史稱”西亳bó”。人們在偃師考古發(fā)掘出來的尸鄉(xiāng)溝谷城,正是商都西毫的遺跡。
夏商千年,書寫著一行大字:洛陽,是我國歷史上最早形成城市,并貴為國都的地方。
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把洛陽作為”行都”,并與周成王兩代在此營建”成周”東都城,史稱”雒luò邑”。
周平王即位后,更是大規(guī)模新建”王城”,使得全城面積已近10平方公里。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正式遷都王城,史稱”東周”,后歷515年,傳位二十三世,均以雒邑為國都。當年的雒邑,”東賈gǔ齊魯,南賈gǔ梁楚”,”商遍天下,富冠海內(nèi)”,一派皇家氣勢。
據(jù)說老子(李耳)當年在周室任史官,孔子曾專門來雒邑請教??鬃佑螝v王城后感嘆道:”吾乃知周公之圣,及周之所以王也。”如今在洛陽東關(guān)大街北側(cè),還樹立著一座清代雍正年間所立的”孔子入周問禮”碑,對此做了專門的記述。
秦滅六國,置洛陽為三川郡治。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擊敗項羽,曾定都洛陽三個月,直到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重組漢朝,再次定都洛陽。自此,以后的曹魏(公元220~265年)、西晉(公元265~316年)、北魏(公元386~534年)也都先后在此建都,歷時長達330多年,后人稱之為”漢魏洛陽古城”。
當時的洛陽城已有24街、140多個間里,周長17多公里的城墻上設(shè)有12座城門,南北二宮更是金碧輝煌,其中僅北宮崇德殿就可容納一萬余人。國家最高學府太學(在今偃師縣西佃diàn莊太學村),學生最多時達3萬余人。太學生梁鴻曾登上北祁山跳望京城繁華,感嘆而作《五意之歌》:”宮闕崔巍兮,噫!人之劬qú勞兮,噫!”被皇帝追查而不得不逃到齊魯隱居。
我國最早的石刻儒家經(jīng)典文獻,東漢時期著名書法家蔡邕yōng的”熹平石經(jīng)”;我國第一部斷代史,著名史學家班固的《漢書》;著名科學家張衡的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三國時曹植、孔融、王粲等”建安七才子”;西晉時嵇jī 康、阮籍等”竹林七賢”,以及陸機、潘岳等”金谷二十四友”均出自洛陽。
而西晉左思集十年構(gòu)想所作的魏、蜀、吳都城《三都賦》,在洛陽一經(jīng)問世,便使得”洛陽紙貴”,更成為傳世佳話。
公元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煬yáng帝即位后再次遷都洛陽,史稱”東京”。他”遷天下富商大賈數(shù)萬家”重建洛陽新城,歷時兩年,使得洛陽僅城內(nèi)就有120多個行業(yè)、3000多家店鋪、400多家客棧。隋煬帝更集江南和北國財富,修筑了南達余杭(今杭州)、北抵涿zhuō郡(今北京),長達2400多公里的大運河,使洛陽成為南北運河的交匯點。江南絲綢正是隨水路來到洛陽,然后再從洛陽出發(fā),經(jīng)長安而至西域、中亞,遠達歐陸的。駝鈴聲聲,搭起了世界聞名的絲綢之路
在邀請西域和各外國酋長來洛陽參加商品交易時,隋煬帝甚至讓市民將絲綢繞在樹上,以顯示中國的富有。當年的洛陽城,宮廷建筑、珍奇貨物、文學藝術(shù),無不盛極一時,僅宮廷觀文殿(當時的國家圖書館)就有藏書37萬卷之多。
唐代京都兼長安、洛陽兩城,歷經(jīng)280多年,其中六位皇帝移都洛陽城。這時的洛陽,或稱洛陽宮,或稱東京、或稱東都,或稱神都。
公元696年,武則天改唐為周,就是在洛陽應天門舉行登基大典,宣讀即位詔書的。她建立武周20多年,只有兩年住在長安。晚年居住的上陽宮,曾是當時洛陽城宮廷建筑中最為壯觀、華麗的,”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曾讀列仙王母傳,九天未勝此中游”(王建《上陽宮》),風景宛如仙境。
傳說中的武則天貶牡丹從長安解往洛陽,我想,其實是為了她自己觀賞寄慰。華中之皇,正映襯著一代女皇的雍容華貴。而洛陽自此遍植牡丹,花開綺qǐ 麗,久負盛名,成了洛陽宮的一大奇觀。
然而空前繁榮的洛陽城,在”安史之亂”中再次遭到嚴重破壞?!睂m室焚燒,十不存一”,”人煙斷絕,千里蕭條”(《舊唐書·郭子儀傳》),直到五代時期(唐朝滅亡之后,在中原地區(qū)相繼出現(xiàn)了定都于開封和洛陽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和后周五個朝代以及割據(jù)于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等地的十幾個政權(quán),合稱五代十國)的后梁,梁太祖朱溫重筑南北二城,并于開平三年(公元909年)遷都洛陽,才又興盛起來。以后的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晉(公元936~946年),雖然仍都定都洛陽,但因戰(zhàn)爭頻繁,經(jīng)濟衰落,已再難見昔日的繁華了。
“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yè)”,一如南宋詩人陸游對洛陽的感懷,在我國諸多古都中,能享有此贊譽的,恐怕惟獨洛陽。自夏人建都斟鄩以來,歷經(jīng)商湯、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直到五代的后晉,先后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是我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時間最長的都城。
如今在洛陽,你仍能尋覓到被稱之為”五都貫洛”的五大都城歷史遺址:偃師二里頭的夏都斟鄩,尸鄉(xiāng)溝的商都西亳,洛陽城西的東周王城(今王城公園),白馬寺附近的漢魏洛陽故城,以及位于市區(qū)的隋唐東都城(隋唐遺址植物園)。1973年,人們在洛陽定鼎路北段又挖掘出兩座宮殿遺址,其中一座正是武則天當年的上陽宮。
真可謂:天下之中,河山拱戴;煌煌祖業(yè)、古都洛陽。
在古都洛陽的南面有一條河流,它源自河南欒川,經(jīng)嵩縣、伊川后入洛陽而至黃河,因其上游曾為商朝宰相伊尹的出生地而被稱為伊水。伊水南來,在洛陽城南形成了一個風景獨特的景觀”闕què塞”,這就是被后人稱之為”龍門”的地方。
闕,古為皇宮前兩邊供瞭望的塔樓,它們相對而立,空缺入門,巍巍壯觀,以后,帝王住所也便有了”宮闕”的說法。出洛陽城沿伊水南行10多公里,由中岳嵩山蜿蜒而至的余脈突然為伊水中斷,形成兩山對峙、東西寬達300多米的峽谷山豁。
伊水東面是香山,因產(chǎn)香葛而得名:西面為天竺山(現(xiàn)稱龍門山)。兩山夾一水,正對洛陽宮,猶如一道天然的門闕和屏障,所以被稱為”闕塞”。早在春秋時期的《左傳》中,就有”使女寬守闕塞”的記載(女寬是周朝晉國大夫,當年因周王室內(nèi)亂而奉命駐守這里)。由于伊水中流,闕塞又名”伊闕”,如今,在龍門西山蓮花洞旁的崖壁上,你還可以看到”伊闕”兩個大字。這里背依洛都、面對三涂(山名,在河南嵩縣西南,伊水之北,亦稱崖口,又稱水門)、左望嵩岳、右眺秦嶺,形成了”崢嶸兩山門,共挹yì一水秀”(宋·蘇過)的天闕奇觀,引發(fā)了許多令人驚嘆而又奇妙的傳說。
“伊閥”的形成,乃大禹的功績,這是其中流傳最為久遠的故事。唐代詩人韋應物在描寫伊閥風光時曾這樣寫到:”鑿山導伊流,中斷若天辟:都門遙相望,佳氣生朝夕?!倍徤綄Я鞯?,便是夏朝第一個帝王大禹。
相傳夏初,洪水泛濫,洛陽龍門山以南一片汪洋,大禹父親鯀因治水不當被帝堯處死羽山后,大禹受命繼續(xù)治水。他一改鯀堵塞sè的辦法,疏九河,導百川,迫使洪水歸流大海,而伊閥也就是在這時開鑿的?!对浇^書》卷一載:”禹穴之時,以銅為兵,以鑿伊闕,通龍門?!薄端?jīng)注》云:”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如闕,伊水歷其間北流,故謂之伊闕矣。”《漢書·溝洫xù志》也有云:”昔大禹治水,山陵當路者毀之,故鑿龍門,辟伊閥?!倍葷h代還早400多年的《左傳》,在盛贊大禹的功績時更是寫到:”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那意思便是:如果不是大禹,我便成為魚了!
歷史記載,鑿鑿不驚,走進龍門西山,首先看到的便是”禹王池”,一汪清泉傳說就是當年大禹治水時開鑿的,泉水中豎立的一根石筍(如今這個石筍沒有了),也是當年大禹治水時使用的工具。而禹辟伊閥的神話傳說更成了后人游覽閥塞風光、伊水龍門時抒發(fā)情感的一個重要題材,給伊闕風光增添了無窮的魅力與遐想。
直到隋代,伊闕才被稱之為龍門,而這一得名,傳說與隋暢帝洛陽建都有關(guān)。
據(jù)《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后一次狩獵來到洛陽。他登上邙山,遠眺伊闕之塞,山水之間,突然感慨道:”此非龍門乎?自古何不建都于此?”一隨從大臣馬上奉承地答道:”自古非不知,以俟sì陛下”那意思便是說,并非古人不知此為龍門,實是留給陛下的。”帝大悅,遂議都焉”,隨即下詔建都洛陽。而都城的位置,一不挑”東周王城”遺址,二不選”漢魏古城”舊地,而定在二者中間,正對伊闕,使得伊闕對峙的兩山,恰似都城定鼎門外的天闕?!饼垺背雎尻?,天闕為門,隋煬帝一言九鼎,”龍門”一名由此而來,并日益盛行,以至后來不少人只知龍門而不知”伊閥”,更不知”闕塞”了。
古老的傳說與奇特的天然景觀,使龍門自古便享有”洛陽第一勝景”的美譽。尤其是隋唐時期,青山對峙,佛寺林立,亭臺樓閣,巍峨壯觀,正如唐代詩人白居易所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比欢?,在龍門山色風光中,最為輝煌的便是”龍門石窟”。在伊水兩岸的崖壁上,森羅萬象的一個個石窟尤如蜂巢般密布,南北長達1公里?!本崂@層阿,千龕kān鄰峭壁”,”萬穴列巖壁,三龕獨雄夸”“誰窮造化力,空向兩崖看”。它們與龍門山色,相映成輝,成為洛陽佛教最為興盛的風水寶地。
溯 源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相傳公元前六世紀,與中國孔子同時代的古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在今尼泊爾南部)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有感于人世間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以及對當時奉行種姓等級制度的婆羅門教不滿,出家獨行苦修,經(jīng)過40多年的靜坐思維,終于”覺悟”了人生苦難的緣由和個人解脫苦難的道路,并廣收弟子,傳播見解,逐漸形成佛教的原始教義。他的追隨者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圣人”)和佛陀,簡稱”佛”(意為”覺者”、”知者”)。
公元前二世紀左右,隨著佛教在印度的興起,石窟寺開始出現(xiàn)。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以”達摩(一切的現(xiàn)象、法則或佛陀的教法。為梵語Dharma的音譯)”治國,弘揚佛法,敕建石柱,廣立佛塔,開創(chuàng)了印度最初的佛教藝術(shù)。印度現(xiàn)存最早的巴拉巴爾石窟群就是當年阿育王開鑿的,并由它繁衍出巴雅、納西克、卡爾利、阿旃zhān陀、埃羅拉等眾多石窟圣跡。公元前一世紀,石窟藝術(shù)隨著佛教而逐漸傳播開來,在南面形成東南亞小乘佛教特色的石窟藝術(shù),在北面形成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特色的石窟藝術(shù)(巴米揚大佛便是其代表作,可惜于2001年被炸毀);在東面,它傳入我國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緣,形成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龜qiū茲cí石窟藝術(shù)。然后逐漸東移,星星點點,由北而南,進入中原。據(jù)專家考證,如果從公元三世紀開鑿的首批石窟算起,直到明清小規(guī)模的開鑿和重修,佛教石窟在我國已延續(xù)了千余年。在這漫長的演進歷程中,北魏和盛唐是兩個高潮,它們形成了中國石窟前后400多年持續(xù)開鑿的旺盛時期,被稱為我國四大石窟藝術(shù)寶庫的大同云岡石癌、洛陽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和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便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而其中,龍門石窟更是橫跨這兩個朝代,演繹著我國石窟藝術(shù)中最為鼎盛的一幕。
尋 跡
也許這只是一個傳說,但是,在《魏書·任城王》中卻被記載了下來。北魏太和十七年(公無493年),孝文帝拓跋宏為討伐南朝,親率大軍三十萬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南下,直取中原。九月,當南征大軍到達洛陽時,適逢秋雨連綿,無法征戰(zhàn),不得不在洛陽駐扎下來。期間,孝文帝查看了東漢、曹魏和西晉的洛陽都城遺址,意識到鮮卑人走出草原,徙xǐ居平城,還只是成就千古大業(yè)的第一步,要經(jīng)略四海,統(tǒng)一中國,必須遷都中原。于是,他在任城王拓跋澄的支持下,決定從平城遷都洛陽,并即”招征司空穆亮與尚書李沖、將作大匠董爵經(jīng)始洛京”。
因天時遷都,或許只是一個巧合,或許是孝文帝為說服群臣同意遷都的一個計謀,然而它卻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相當精彩的一筆。崇尚佛教的孝文帝在籌建洛陽新都的同時,把當年在平城開鑿云岡石窟的理念也帶到了洛陽。他巡視伊水龍門,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隨即在龍門西山開鑿了古陽洞。
一批支持他遷都、并隨他征戰(zhàn)洛陽的王室貴族、文臣武將也都紛紛在古陽洞內(nèi)鑿龕造像,使得龍門峽谷頓時響起一片斧鑿聲。太和十八年,魏孝文帝回到平城,說服留守的群臣,于次年(公元495年)”盡遷洛陽”,將100多萬包括鮮卑和北方各族在內(nèi)的移民融入中原,完成了他遷都的大計。而與此同時,龍門石窟也從古陽洞開始,拉開了長達700多年開鑿營造的序幕。
古陽洞是龍門開鑿的第一個石窟,它幾乎是與北魏洛陽建都同時進行的,而且從一開始就體現(xiàn)了它皇家營建的風范。然而有意思的是,后來人們在這一皇家石窟中發(fā)現(xiàn)了一龕新城縣功曹孫秋生等造像記碑。在當時,功曹不過是一個地方小官,競能”擠”進皇家石窟,而且碑文中所刻年代為”太和七年”也就是公元483年,這比孝文帝遷都洛陽早了整整10年,它似乎在提醒人們,龍門石窟的歷史當在北魏洛陽建都之前?這個問號也許直到今天仍在”考證”著人們的智慧。
歲 月
從龍門峽谷第一聲斧鑿聲到今天,龍門石窟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而就其開窟造像的營造過程來看,從北魏孝文帝開鑿龍門第一座古陽洞石窟寺開始,前后歷經(jīng)了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宋,以至元、明諸朝,也斷斷續(xù)續(xù)開鑿了700多年。今天,經(jīng)專家統(tǒng)計,龍門石窟現(xiàn)存窟盒2345個,造像10萬多尊,碑刻題記2800塊,佛塔60多座,均為我國石窟之最。
在龍門石窟700多年的營造歲月中,大規(guī)模的開窟造像活動最主要的有兩次:
一是公元493年至528年,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和孝明帝時期。前后歷三帝35年,造像3萬多尊?,F(xiàn)存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石窟寺(皇甫公洞)和魏字洞等,全部在龍門西山,而且大多是皇家石窟。其中古陽洞歷時10年,是北魏皇室、貴族造像最為集中的洞窟,也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內(nèi)容最為豐富的洞窟。龍門石窟2800塊碑刻題記中,僅古陽洞就占了800多塊;著名的魏碑”龍門二十品”(這些造像記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貴族、高級官吏和有道高僧。他們?yōu)樾⑽牡鄹韫灥禄驗槠砀粰譃亩_龕造像。他們的名字多在史書上有所記載。這些造像記中往往涉及當年的史實。)中,有19品在古陽洞中。賓陽中洞是宣武帝為孝文帝追福開鑿營建的,僅當時有記載可查的用工就達80多萬個,前后歷時24年,工程之浩大即使在今天也令人嘆服,而它留給后人的是一座充滿皇家風范的石雕藝術(shù)寶庫。
二是公元636年至746年,唐代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時期。前后歷四帝110年,造像約占整個龍門石窟的三分之二。最有代表性的洞窟,在龍門西山的有潛溪寺、賓陽南洞、敬善寺、奉先寺、萬佛洞、雙窟和極南洞;在龍門東山(香山)還有大萬五千佛洞(擂鼓臺)、高平郡王洞、看經(jīng)寺等。
在唐代三分之二的造像中,又有百分之八十出自唐高宗、武則天當政時期,這也是龍門石窟最為鼎盛的時期。這一時期龍門石窟的造像,無論在數(shù)量上還是在藝術(shù)造詣上,都達到了光輝的頂點。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龍門石窟中規(guī)模最大的奉先寺。它劈山而造,氣勢恢弘,九尊大型雕像依山鑿石而成,高度均在10米以上,居中的盧舍那大佛更是高達17米多,僅頭部就有4米,耳長1.9米,他”光明遍照”的面部形象也被專家們譽為中國雕塑史上偉大的典范之一。
一千多年過去了,盧舍那大佛那俯視蕓蕓眾生的睿智微笑,一直被視為龍門石窟的代表作,直到今天,他仍是中國石窟藝術(shù)的一個典型象征。
輝 煌
有人說,佛教石窟源于印度,但將其推上藝術(shù)顛峰的則是在中國。而在中國石窟藝術(shù)中,我想,龍門石痛便是最為濃重的一筆。古代的藝術(shù)家們,憑借其高超的技藝,斧鑿聲聲,在陡峭崖岸壁上開鑿石窟的同時,為我們留下了如此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
在古陽洞、賓陽洞等北魏早期開鑿的石窟中,你或許會發(fā)現(xiàn)古印度佛教文化和健陀羅藝術(shù)(兼有印度和希臘風格﹐故又有“希臘式佛教藝術(shù)”之稱。犍陀羅藝術(shù)形成后﹐對南亞次大陸本土及周邊地區(qū)(含中國新疆、中國內(nèi)地、日本、朝鮮等國和地區(qū))的佛教藝術(shù)發(fā)展均有重大影響。)的影響,如古陽洞南北壁列龕的拱柱,或其柱身分段凸凹的棱槽,或整體雕刻為人像柱的形態(tài);而賓陽中洞的拱柱造型以劍盾飾渦卷紋的模式,則顯露出古希臘愛奧尼亞風格。這兩座石窟的圖案邊飾淺浮雕中,也常常出現(xiàn)波斯樣式的連珠紋構(gòu)圖,反映出曾受到的西域古建筑藝術(shù)文化的浸潤。
但是,由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全面實行漢化改革,龍門石窟從一開始就具有更鮮明的中原王朝皇家風范和漢民族特色與風格。
在窟制上,它體現(xiàn)為更具中國殿堂特色的佛殿窟或佛壇窟形制。
在題材上,則突出了主尊和脅侍群像的造像多樣性。
在造像風格上,已不見云岡石窟那種高鼻大眼、粗獷威嚴,而帶有較多的政治宗教色彩和等級分明、主從有序的封建文化,以及中土風貌和典雅莊重的神情。
在表現(xiàn)手法上,也更注重中國圓雕和繪畫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展現(xiàn)出圓轉(zhuǎn)的刀法和繪畫中線的魅力。它猶如一個以佛教為載體,集北魏、唐代建筑、繪畫、雕造藝術(shù)之大成的圣殿。
佛教是一個多流派的宗教,在龍門石窟中,你就可以看到它的這種多樣性。除了以釋迦牟尼為主尊的”三世佛”造像外,奉先寺是以報身佛盧舍那為主尊的華嚴宗;潛溪寺、敬善寺、萬佛洞等是以阿彌陀佛為主尊的凈土宗;擂鼓臺與萬佛溝是以法身佛毗盧舍那(大日如來)為主尊的密宗;看經(jīng)寺滿雕28羅漢,是以尊崇菩提達摩為初祖的禪宗:乃至佛教最原始的偶像崇拜優(yōu)填王造像;甚至有為武則天當皇帝造輿論而”創(chuàng)造”出的以彌勒佛為主尊的”三世佛”,如摩崖三佛愈、惠晾洞等。與此同時,伴隨著這些主佛的是眾多佛教傳說的石刻壁畫,”薩埵duǒ那太子本生”、”須達那太子本生”、”一佛五十菩薩圖”、”維摩結(jié)經(jīng)”、”王位相讓”、”樹下思維”、”釋迦涅槃”、”降魔變”,林林總總,就像進入一個佛教王國的大殿堂。在這里,你不僅可以了解到佛教的各種教義和故事,還可以走進歷史的長廊,尋覓一千多年前那些鮮為人知的寶貴史料。
在龍門石窯眾多的造像中,可以明顯看出雕刻、繪畫藝術(shù)的承襲、演變,以及不同時代的風格。北魏造像,在早期的云岡石家”平城模式”中,多是粗獷guǎng、威嚴和帶一種神秘的感覺,而在龍門石窟中,卻形成了”秀骨清像”的”中原模式”。這種由龍門石窟形成的”中原模式”曾一度在全國各個石窟傳播并盛行。唐代造像繼承了北魏的傳統(tǒng),又貫注了更多的漢民族世俗藝術(shù),造像風格顯得更加寫實、自然,更富于人情味。比如潛溪寺中阿彌陀佛的造像,面部豐滿溫和,使人感到可敬可親;南北兩壁的脅侍菩薩,長裙寬袖,衣紋流暢,體態(tài)豐腴yú健美,甚至有點阿娜多姿,都是這種世俗化藝術(shù)風格的典型寫照,是唐代石刻中日臻zhēn成熟的藝術(shù)珍品。而正是這些健康、豐滿的形體造像,給后人留下了唐朝時期社會的部分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審美觀念,體現(xiàn)了它珍貴的歷史價值。
在石窟藝術(shù)中,除圓雕外,”中原模式”最有特色的是線刻和浮雕。線描是中國繪畫的主要造型手段,將其引入石窟雕刻,使產(chǎn)生了具有強烈線的藝術(shù)特征的”龍門石刻”。雖然龍門造像的主題與其它石窟大體相同,但因為采用了漢畫和雕刻上的用線技法,從而在石窟雕刻上展示出線的自由流動和舒展優(yōu)美的韻味。最明顯的是飛天的造型。
在浮雕中,龍門石窟最精美的當屬賓陽中洞和石窟寺的四幅”帝、后禮佛圖”浮雕壁畫,可惜賓陽中洞的兩幅浮雕早年被盜鑿,所以現(xiàn)在所能看到的只有石窟寺的兩幅了。這些禮佛圖采用高浮雕形式(指所雕刻的圖案花紋高凸出底面的刻法),場面宏大,各種人物的表現(xiàn)、禮佛的儀式、物品、氣氛都刻畫得極為細致,仿佛使你仍能感受到一千五百年前皇家宗教儀式的隆重與威嚴。它們不僅代表了當時生活風俗畫和雕刻藝術(shù)的發(fā)展水平,而且對后人研究古代服飾,了解當年的宮廷禮儀、皇家生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與繪畫、雕刻等藝術(shù)形式共生的還有獨特的書法,龍門石窟便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shù)的一個豐富寶藏。早在清代,就有文人感嘆道:”龍門不僅為石鐫juān佛場,亦古碑林也。”(清·武億《伊闕諸造像記》)據(jù)統(tǒng)計,龍門碑刻題記多達3600余塊,它們不僅記錄了發(fā)愿造像人的動機、目的,為龍門石窟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史料,而且其書法也成為后人學習、研究、收集的精品。
今天,我國古代不少樂器已經(jīng)失傳了,但從龍門石窟的造像中,仍可以見到它們當年的形象,如箜kōng篌hóu、篳bì篥lì 、羯鼓、雞婁鼓等。
更為可貴的是,在古陽洞、賓陽洞、八作司洞、極南洞等眾多石窟中,還保存有伎jì樂yuè天和伎樂人形象,他們從不同側(cè)面反映了當年的音樂和舞蹈情況。北魏是上承秦漢音樂文化傳統(tǒng),下啟隋唐音樂文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代,唐代更是漢樂和胡樂融合發(fā)展的繁榮時期,被稱為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發(fā)展的黃金時代,而這些我們都能從龍門石癌中得到佐證。有專家作過專門統(tǒng)計,龍門石窟現(xiàn)存音樂洞窟21個,雕刻樂器的經(jīng)幢1個、佛座2個;現(xiàn)存伎樂天和伎樂人176身,大小不同的樂隊34組,共有樂器17種,包括笙、笛、排蕭、箏、阮、擊板、蕭等北朝和唐朝的傳統(tǒng)樂器,以及貝、琵琶、五弦、鈸、篳篥、束腰鼓、箜篌、羯鼓、雞婁鼓等外來樂器,儼然是一個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龐大”龍門歌舞樂團”。放到今天,它似乎便成為中國古代音樂研究的一個豐富的資料庫。
在龍門石窟,還有一個被稱為”藥方洞”的石窟,其得名曾使不少游人不得其解,然而正是這一洞窟,為我們留下了我國最早的石刻藥方。據(jù)考證,這些石刻藥方均出自唐代,共140方,其中現(xiàn)存文字較為完整的還有60余方,用藥達173種,可治療瘧疾、反胃、心痛、咳嗽、瘟疫等40多種疾病,充分顯示了一千多年前我國古代醫(yī)藥學上的杰出成就,其中不少藥方還曾東傳日本等國。公元984年,日本古代醫(yī)學家丹波康賴在其編著的《醫(yī)心方》一書中,就收錄了其中的95方,并稱之為”龍門方”。
從宗教到藝術(shù),從造像、雕刻到美術(shù)繪畫、書法和音樂舞蹈,乃至建筑、醫(yī)藥,龍門石窟為我們留下的是一個曾經(jīng)輝煌盛極的藝術(shù)殿堂,是直到今天仍熠熠閃光的豐富寶藏。
創(chuàng) 傷
游覽龍門石窟,在感受歷史的恒古和藝術(shù)享受的同時,不少人都會有種深深的失落和遺憾,斷頭缺臂的造像幾乎比比皆是,石窟的毀壞是觸目驚心的。是歷史的原因,還是自然的風化?是戰(zhàn)爭的動亂,還是人為的破壞?最初,人們自然會想到那場動亂,然而,據(jù)當?shù)厝苏f,在那場動亂中,龍門石窟反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護,人們把它歸功于周恩來,至今仍能津津樂道他當年來龍門石窟的情景。
撥開歷史的浮塵,我們發(fā)現(xiàn),龍門石窟的毀壞,除了歷史和自然等不可避免的原因外,最大的浩劫,竟是上一世紀20至40年代盛行一時的盜鑿之風。而釘在恥辱柱上的,首推一位不被一般中國人所知道的美國公民普愛倫。正是這個普愛倫,伙同外國一班文化劫掠商,勾結(jié)北京、洛陽的古玩奸商岳彬、馬聾圖等民族敗類,從1930年起,在賓陽洞進行了長達3年之久的盜鑿,將聞名中外的藝木瑰寶,北魏時期的浮雕”帝、后禮佛圖”及一大批珍貴雕刻盜往海外。其中”帝、后禮佛圖”至今仍收藏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堪薩斯州納爾遜博物館。
隨之而至的,幾乎便是一場文化掠奪。1923年,古陽洞的北魏彌勒造像被盜往美國,1934年,該洞的另一尊釋迦牟尼思維造像又再次被盜往美國,現(xiàn)在,這兩尊造像分別藏于費城大學博物館和紐約藝術(shù)博物館。再看蓮花洞,正壁的迦葉shè、阿難兩尊頭像被盜往法國,現(xiàn)藏于法國吉美博物館;而該洞的右脅侍薩薩頭像則被盜往日本,收藏于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就在日本大阪的這間美術(shù)館里,僅龍門石窟的造像就有7件之多。就連石窟前的石獅子也難逃被劫的命運,萬佛洞前的一尊現(xiàn)正蹲在美國堪薩斯州納爾遜博物館;而破窯的一尊,則藏在美國紐約藝術(shù)博物館……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盜鑿不成的,便造成大量的破壞,這便是盜鑿者們留給龍門石窟最大的創(chuàng)傷。
1996年,《洛陽市志·龍門石窟志》對被盜鑿、流失的石窟造像進行了不完全統(tǒng)計,現(xiàn)在能尋到蹤跡的就有64件,其中北魏時期的24件,唐代39件,隋代1件,都是龍門石窟造像藝術(shù)最鼎盛時期的作品。流失海外的在美國就有26件,在日本的也有20件,其它的散布在英國、法國、瑞士、加拿大及一些歐洲國家。這還只是部分尋到蹤跡的,而不知所蹤的又有多少呢?回憶往事,浮現(xiàn)在國人面前的,該是一幅多么令人傷感的歷史畫面啊。
所幸的是,今天人們?yōu)榱吮Wo人類文化遺產(chǎn),已在開始反省歷史的遺憾。2001年3月,加拿大國家美術(shù)館發(fā)現(xiàn),由收藏家赫爾曼·利維先生1978年所捐贈的一尊中國唐代人物造像,是洛陽龍門石窟看經(jīng)寺29尊羅漢造像中惟一一尊被盜鑿的摩訶迦葉Shè后,于當年4月19日,專門派人將”他”送回我國。近期,當筆者在龍門石窟看到這尊回歸的摩訶迦葉Shè造像時,遺憾的心境多少得到一點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