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教學方案
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是兒童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是以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為目的的基本途徑和手段。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學方案,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學方案篇1
一、活動目標
1.讓孩子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壤,土壤中有水、空氣、腐爛物成分,能供植物茁壯成長。
2.引導幼兒不能亂扔垃圾,應保護土壤,樹立環(huán)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連根的干枯的白菜、花,一盆鮮艷的花,玻璃石棉網(wǎng)、酒精燈、廢塑料、廢電池。
三、活動過程
(一)、植物離不開土壤
1.教師帶幼兒用小鏟在草地挖出一塊帶土的草,請幼兒觀察小草的根長在哪里?(土壤里)是誰養(yǎng)育了小草?(土壤)
2.教師出示連根的干枯的白菜、花,請幼兒觀察:“白菜和花怎樣了?”(干枯了)“白菜和小花為什么會干枯?”(因為它們的根離開了泥土)
3.教師出示盆花:“這棵小花為什么開放得這么鮮艷這么好?”請幼兒觀察,回答問題。(因為它的根長在土里)
4、小結:很多植物生長在泥土中,離開了泥土,植物就會干枯死掉。
(二)、土中有什么?
1.教師出示剛取出的泥土,請幼兒摸一摸,是干土還是濕土?(濕土)這說明泥土里有什么?(水分)
2.教師抓一把干泥土放入有水的玻璃缸中,邊放邊請幼兒仔細觀察,“水中出現(xiàn)了什么?”(有氣泡上升)“這說明泥土中有什么?”(空氣)
3.教師抓一把干泥土,撒在石棉網(wǎng)上,然后在酒精燈上加熱,請幼兒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泥土冒煙了)“這說明了什么?”教師把泥塊掰開,發(fā)現(xiàn)泥土中有腐爛的樹葉、草等腐爛物,所以會燃燒、冒煙。
4.引導幼兒根據(jù)以上情況,討論得出結果:植物能在土壤中生長,是因為土壤中有水、空氣和肥料。同時人類的衣、食、住、行都和土地、植物密不可分,(例如:糧食、房屋、家具、服裝、交通工具等等)所以,土壤對植物和人類都很重要,我們要保護土壤。
(三)、怎樣保護土壤
1.教師:“土壤對植物和人類都很重要,我們要怎樣保護土壤呢?”2.教師出示塑料袋、飲料瓶、廢電池等,教育孩子不要亂扔這些垃圾,它們會破壞土壤,影響植物生長。我們要減少使用塑料制品,不亂扔垃圾,尤其是廢電池。(因為雨水會溶解出垃圾里的有害化學物質,形成污染的液體,滲透到土壤里,影響植物生長。)延伸活動1.結合幼兒園的垃圾分類活動,鼓勵幼兒不亂扔垃圾,將垃圾分類投放。
2.組織幼兒維護、照顧種植園地的植物,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家庭教育家長和孩子共同做好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持之以恒,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學方案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游戲體驗殘疾人生活中的不便與困難,激發(fā)其同情心、愛心,并且學會關愛殘疾人朋友。
2.引導幼兒學習殘疾人自強不息、堅強勇敢、克服困難的精神。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眼罩、球、ppt課件、愛心卡等。
活動重難點:
重點:體驗殘疾人朋友的困難,激發(fā)孩子們的同情心和愛心。
難點:萌發(fā)幫助殘疾人朋友的意識,學習殘疾人朋友的自立自強。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拉個圓圈走走》。
師:小朋友們,大家一起開心地唱歌、玩游戲,開心嗎?可是你們知道嗎?
在我們身邊有些朋友卻享受不到這樣的快樂。他們有的不能夠開心地唱歌,有的不能夠想蹲下就蹲下,想站起來就站起來……請小朋友們猜一猜,這些朋友是些什么人呢?
二、體驗殘疾人朋友生活的不易,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并引導幼兒幫助身邊的殘疾人朋友。
1.觀看殘疾人生活的視頻,了解殘疾人,體驗殘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師:對了,這些是殘疾人朋友。
請小朋友想一想,殘疾人朋友,他們的生活方便嗎?
觀看盲人生活視頻,這是盲人朋友,他們的生活和我們有什么區(qū)別呢?
幼兒:他們看不見東西。
1)體驗盲人:全體幼兒蒙上眼睛聽鈴聲找到老師,并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師:這是眼罩,下面請每個小朋友都戴上它,聽鈴聲來找老師,看誰能找到。
師:戴上眼罩走路方便嗎?你現(xiàn)在是怎么想的。
2)體驗肢體殘疾人觀看肢體殘疾人生活視頻。
師:這是什么殘疾人朋友,失去腿或手的殘疾人朋友,他們的生活方便嗎?
請小朋友們互相討論一下,誰來告訴我。
下面請小朋友們想辦法只用一只手取籃球。
師:只用一只手取籃球方便嗎?誰來說說你的感受。
師:看來,只有一只手的殘疾人朋友生活真的很困難!
小結:除了眼睛看不見的,手殘疾的人還有哪些殘疾人的生活是很不方便的?他們會遇到什么困難?
(幼兒討論講述)還有聾啞人、沒有腳的人等殘疾人朋友。
2.學習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出示殘疾人自立自強的圖片,請幼兒自由討論。
師:雖然殘疾人朋友的生活很困難,但是他們非常樂觀的面對生活,請孩子們和好朋友一起看看、說說殘疾人是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的。
3.討論怎樣幫助殘疾人。
師提問:孩子們,殘疾人朋友這么可憐,他們生活中遇到了這么多的困難,可是有的人卻還嘲笑他們,你們覺得這樣好嗎?那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呢?幼:我?guī)蜌埣踩伺笥堰^馬路。
幼:我推坐輪椅的殘疾人朋友乘車。
幼:我不肯別人嘲笑殘疾人朋友……。
教師小結:孩子們,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小朋友,想了這么多的辦法幫助他們,我替殘疾人朋友謝謝你們,是的,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份愛,這個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溫暖。
三.延伸活動:
你們有沒有想要對殘疾人朋友說的話呢?請小朋友一個一個的說,老師把它錄下來帶給殘疾人朋友聽。
出示愛心卡。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準備送給殘疾人朋友的愛心卡,不過愛心卡上什么也沒有,老師希望你們把愛心卡打扮的漂亮一點,這樣殘疾人朋友會更喜歡。(在《愛的奉獻》背景音樂中幼兒打扮愛心卡。)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學方案篇3
活動目標:
1.對情緒有初步的認識,知道人的情緒會變化,會用情緒溫度計記錄自己的情緒。
2.懂得保持良好的情緒對身體的好處。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yǎng)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氣溫溫度計一個
2.臉譜圖:興奮、高興、傷心。
3.可調式情緒溫度計若干。
4.磁帶:《快樂舞》、《小熊的葬禮》音樂
活動過程:
1.提問:“氣溫的變化用什么表示?”教師出示氣溫溫度計,讓幼兒知道氣溫的變化可以用溫度計來表示。
2.認識情緒,知道人的情緒也會變化。
(1)請幼兒分別欣賞《快樂舞》和《小熊的葬禮》的音樂,感受自己的情緒的變化。
(2)出示不同的情緒臉譜并認識:興奮、高興、傷心,讓幼兒說說自己有沒有過這樣的情緒。
(3)認識情緒溫度計:知道情緒同氣溫一樣會變化,可以用情緒溫度計來記錄自己的情緒。
①幼兒操作自己的情緒溫度計,并同旁邊的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情緒。
②請個別幼兒把自己的情緒溫度計給大家看,猜一猜他的情緒是怎樣?使幼兒懂得情緒溫度計不僅可以記錄自己的情緒,也可以了解別人現(xiàn)在的情緒。
3.通過故事,了解情緒對健康的影響。
(1)提問:“你喜歡什么樣的情緒?為什么?什么樣的情緒最讓人舒服,對身體最有益。
(2)講故事《小兔過生日》、《長頸鹿丟了花帽子》,讓幼兒懂得過分高興和過分傷心對身體不利,最讓人舒服、最利于健康的情緒就是“高興”
鼓勵幼兒平時用情緒溫度計記錄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天天都有“高興、開心”的情緒,這樣本另會學得更好,身體會更健康。
活動反思:
讓孩子認同自己,有情緒空間,能自由、開放地感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緒感受不因壓抑而變質。我和孩子一起看圖片學習怎樣適當宣泄自己的情緒,如:在憤怒的時候,不妨跑跑步、打球來釋放;在悲傷時,不妨大哭一場等。只有駕馭自己的情緒,才能成為健康的孩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學方案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jù)調查結果歸納了解魚生存所需的環(huán)境條件。
2、學習“污染”、“清澈見底”等相關詞匯。
3、懂得保護水環(huán)境的重要性。
4、能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5、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掛圖25號。
2、參觀附近河流、水池、溝渠,了解水質狀況及魚類在此間的生存狀況‘選取有代表性的兩種水,用透明容器裝好放在各組。
3、每組兩條小鯽魚;撈魚的網(wǎng)兜一個。
活動過程
一、比較兩種水質
了解魚類生存所需的環(huán)境。
1、通過看、聞比較兩種水的外觀有什么不同。(教師將幼兒發(fā)現(xiàn)的結果進行記錄)
2、將兩條小鯽魚放入兩杯水中,比較魚在兩種水中的生存情況。
師:觀察一下小魚在兩瓶水中的狀態(tài):你們能看見小魚嗎?你覺得小魚更喜歡哪個家?為什么?
3、每組分別將污水中的魚撈出放在清水中,比較魚在水中的情況。
4、結合活動前所了解的附近的河流的水質狀況及魚類在此間的生存狀況,相互交流魚愿意生活的地方的共同特征。
二、結合掛圖
了解魚兒生存的現(xiàn)況和水污染的原因。
觀察掛圖中小魚表情的變化,理解故事發(fā)展的線索。
師:猜猜魚兒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你怎么看出來的?為什么魚會出現(xiàn)這些情況?
三、思考解決辦法,懂得保護環(huán)境從自身做起
1、你們有什么辦法讓魚兒重新快活起來嗎?
2、幼兒大膽講述方法,教師用簡單符號記錄在白紙上。
3、教師朗誦兒歌,營造氛圍,幫助幼兒形成環(huán)保的初步意識。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學方案篇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2、幫助幼兒了解一個人在家時的安全知識,知道陌生人叫門時不開門,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家里的電器開關等。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情境表演:爸爸、媽媽不在家。
2、自制圖片4幅。
活動過程
一、觀看情境表演《爸爸、媽媽不在家》。
1、教師向幼兒介紹情境表演《爸爸、媽媽不在家》。
小品開始:幼兒天天獨自在家中玩耍,邊玩邊說:“今天爸爸、媽媽出去買東西,讓我好好看家,嘿!這回我可要自己玩?zhèn)€痛快。”這時,門外傳來了敲門聲,一個陌生人問:“這是李醫(yī)生的家嗎?”亮亮問:“你是誰呀?”來人說:“我是查電表的,請你開門!”(表演暫停)
2、你們知道為什么小品不演了嗎,因為天天遇到難題了,他不知道該不該開門?
①來的是什么人?
②天天能開門?
③如果輕易給陌生人開門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④天天該怎么做?
3、總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遇到陌生人敲們,不要輕易開門,要先問清楚來人是誰、找誰,告訴來人等家長回來后再來,或讓來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讓人到父母單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讓幼兒加深印象。
一幼兒扮天天,另一幼兒表演陌生人(陌生人可隨便找理由)。
二、《依依看家》。
1、師:有個叫依依的小朋友,她告訴我有一次她爸爸、媽媽也不在家,你們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嗎?
2、看黑板上的掛圖,幫助幼兒懂得一些安全常識。
師:小朋友,這兒有四張圖片,先仔細觀察一下,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這四位小朋友所做的事,判斷對不對,對的貼一朵小紅花。
①餓了時自己到廚房里燒東西吃。
②玩小刀等尖利的東西。
③一人在安靜地玩玩具。
提問:哪些行為是危險的,為什么?應該怎樣做?
3、總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小朋友們要注意安全。陌生人來時不開門,不做危險的動作,不亂摸家里的電器開關等,要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延伸
利用多媒體看影片《小鬼當家》,進一步加強幼兒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學方案篇6
教材分析:
說起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人們總會想起幾條著名的特色街道,如啤酒街、文化街、葡萄酒街、體育街、科技街等。本次活動以啤酒街為重點,圍繞“多彩”,從幼兒已有經(jīng)驗入手,帶領幼兒領略青島特色街區(qū)的文化特色,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啤酒街、文化街等幾條青島的特色街道。
2、了解啤酒街卡通體息椅、壁懸式門頭的設計特色,加深對啤酒街風土人情的了解。
3、體驗、感受特色街區(qū)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歡樂。
活動準備:
1、一個教師扮演啤酒博士,貫穿整個活動;利用多種形式豐富幼兒對啤酒街的認識,如親子游覽、圖片講述等。
2、《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 ,“幼兒學習材料“(我愛家鄉(xiāng))。
3、請家長帶幼兒進當?shù)氐奶厣只蚴占嚓P圖片,豐高幼兒相關經(jīng)驗。
活動建議:
1、利用幼兒收集的圖片布置“多彩的特色街區(qū)”圖片展,引導幼兒分享、交流經(jīng)驗。
(1)鼓勵幼兒與同伴自主交流,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
(2)請個別幼兒進行講述。
2、插放課件,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啤酒街的設計特色。
提問:啤酒街的卡通井蓋上有什么?座椅是什么樣子的?樓房的門頭和路燈與普通街道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小結:這條街的名字叫啤酒街,是青島一條很有名的特色街區(qū)。這條街上共有 30 個印有歷屆啤酒節(jié)吉樣物形象的井蓋,休息椅設計成啤酒瓶狀,懸掛式門頭可以防止噪音上傳, 低矮的歐式路燈讓整個街道更漂亮。
3、鼓勵幼兒向”啤酒博士”提問,豐富對啤酒街的認識。
(1)引導幼兒針對重點景物向”啤酒博士”提出問題,如啤酒廣場的標志、白色涼棚代表的意義、人們的主要活動、看到或聽到的趣事等,“啤酒博士”結合圖片向幼兒進行介紹。
(2)引導幼兒觀看啤酒節(jié)的錄像,感受啤酒街燈火璀璨、人們舉杯暢飲的熱鬧景象。提問:你知道啤酒節(jié)嗎?在啤酒節(jié)中你看到了什么?
小結:啤酒街的一磚一瓦、一景一點都蘊含著青島的啤酒文化,人們在這里不僅可以欣賞到青島美景、喝到青島啤酒,而且能品嘗到許多青島的特色小吃。
(3)播放其他特色街區(qū)的課件。提問:這是什么特色街區(q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結合課件豐高幼兒對其他特色街區(qū)的認識。
4、請幼兒自主閱讀《我愛家鄉(xiāng)》第 24-25 頁,交流青島其他的特色街區(qū),拓寬知識面。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跟隨父母逛一逛當?shù)氐奶厣謪^(qū),加深對家鄉(xiāng)風土人情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