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摘抄
在山東淄博,有這么一位家喻戶曉的老軍人,他的事跡傳遍全球,被譽為中國的“當代保爾.柯察金”,下面是小編整合的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摘抄,一起來看看吧。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摘抄1
4歲時就毅然參了軍,1949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少年從軍保家衛(wèi)國,血灑疆場、身體殘疾;退伍后,拖著殘軀帶領鄉(xiāng)親建設家園,并將自己的經(jīng)歷體會寫成小說,用堅強意志和為民情懷書寫著自己的“極限人生”,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1947年,14歲的朱彥夫報名參加解放軍。
1950年,朱彥夫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戰(zhàn)役中身負重傷,雙腿膝蓋以下、雙手手腕以上截肢,失去左眼,成了一級傷殘軍人。朱彥夫從部隊回到家鄉(xiāng)后,
1957年,擔任村支部書記。上任伊始,朱彥夫拄著拐,拖著17斤重的假肢,到田間地頭查看生產,逐門逐戶察訪民情。他的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電。一個個山里人想都沒想過的大工程,在張家泉熱火朝天地展開,一干就是10多年。
張家泉三面是山。人多地少的矛盾不解決,張家泉村就永遠吃不飽。朱彥夫帶領張家泉村村民,先后將荒地“趕牛溝”“舍地溝”“臘條溝”變?yōu)槲滞?。為了讓群眾早日用上電,朱彥夫在妻子的照顧下,跑上海、南京、勝利油田、陜西?lián)系材料,經(jīng)過艱苦努力,終于讓張家泉村于1978年結束了點油燈的歷史。
1982年至今,從村黨支部書記崗位退下來后,他用嘴銜筆、殘肢抱筆,歷時7年,七易其稿,創(chuàng)作完成了兩部震撼人心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親筆題寫書名并題詞:“鐵骨揚正氣,熱血書春秋”。
很多人對朱彥夫的了解,始于他33萬字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一位沒有四肢,沒有左眼,右眼的視力只有0.3,沒上過學,但參加過上百次戰(zhàn)斗,三次立功,十次負傷,動過47次手術的特等傷殘軍人,用超人的毅力,向自己挑戰(zhàn),向人生挑戰(zhàn),他就是被譽為當代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朱彥夫。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摘抄2
朱彥夫14歲參軍,在血與火的戰(zhàn)場上,他不怕流血犧牲,拼命作戰(zhàn),先后參加了戰(zhàn)淮海、過長江、打上海、跨過鴨綠江等上百次戰(zhàn)役戰(zhàn)斗。
1950年12月,朱彥夫參加了在朝鮮爭奪250高地的血腥惡戰(zhàn)。他所在的一個連,在零下30度嚴寒的條件下,與裝備精良的兩個營的敵人進行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敵人一次次進攻。在彈盡糧絕的時刻,仍然堅持與敵人拼搏。最后陣地上只剩下一個遍體鱗傷的人,這就是朱彥夫。當他在長達幾十天的昏迷中醒來的時候,已是躺在西安陸軍醫(yī)院的病床上。他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沒有了四肢,左眼失明,右眼視力模糊。他嚎啕大哭,高喊,要向敵人討回殘臂殘腿!他悲痛欲絕。在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后,在極端困難的生活面前,他挑戰(zhàn)生命的極限,決心做個自食其力的生活強者。為了減輕國家的負擔,為了不讓別人照顧,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
張家泉是個小山村。四面群山環(huán)抱,前面有南珠山,后靠紅崮山,東臨油簍崮,西接百草關。真是邁步腳蹬山,出門眼朝天。朱彥夫回到山溝里,才知道全村許多戶揭不開鍋,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窮得叮當響。面對嚴酷的現(xiàn)實,他深深感悟到:貧窮才是他們最大最兇惡的敵人!他那一顆被淚水煮過的心又開始激烈地跳動。
朱彥夫為了練習生活自理,來家8個月,就砸碎了飯碗141個,菜碟盤子23個,茶碗7個,潑掉飯菜上百次,因摔傷、凍傷用藥90多次……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他一直與命運搏斗。他終于成為勝者!
1957年,全村8名共產黨員,一致選舉朱彥夫當了村黨支部書記。從此,他肩負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寫地的絕世文章!他拄著雙拐,爬山頭,到田間,訪貧問苦到家院;他用殘臂、用假肢支撐著大干苦干,開山劈嶺,治山改水,打機井;他躺在地里,跪在溝里,育苗、拔草、澆水;他帶領村民,千方百計,歷經(jīng)艱難,把光禿禿的荒山,變成了綠山果園;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產;修道路、搞副業(yè),全村用上了電…… 昔日的槍炮轟鳴,化作了醉人的豐收謠、歡樂曲;沂蒙百姓,以勤勞的天性,將戰(zhàn)火燒焦的土地,裝點得秀美而豐腴。朱彥夫在村支部書記崗位上,經(jīng)過二十五個春秋,終于把一個窮山村,變成了全鄉(xiāng)的先進村,使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1987年5月,時任濟南軍區(qū)政委的遲浩田同志,看望了朱彥夫。老首長鼓勵他把當年在戰(zhàn)場上親眼目睹的中國軍人英勇作戰(zhàn)的情況寫出來,把重殘后信念不倒、意志不減的精神寫出來,以緬懷先烈,教育后人。聽過他報告的人,也都紛紛要求他寫書。首長的鼓勵,同志們的關懷,他心中又燃燒起一團圣火。他想,用熱血和苦難譜寫的歷史,往往更能震古鑠今,搖魂蕩魄。當聽說朱彥夫要寫書,有的人說,看書都有困難,寫書談何容易?!可是,朱彥夫對自己不喪失信心。哪怕是在山窮水盡的絕境中,他深知天生我材必有用,明天的戰(zhàn)功是必然的,當然要花費正常人的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和求索。當年,他在部隊常聽說,不怕飛機大炮,就怕總結報告。2007年,一部巨大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科書,開始動工了。這是一次古今中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寫作!朱彥夫的寫作,是用嘴咬著筆與用殘臂夾著筆交替寫作。夏天寫,蚊蟲叮咬得全身起疙瘩,每天只能寫十幾個字,口中的涎水,頭上的汗水,磨破的殘臂上的血水,順筆流下來,濕透了稿紙;冬天寫,雙臂麻木了,筆掉在床上,仍無知覺,劃拉半天,才發(fā)現(xiàn)沒寫上一個字。該吃飯了,妻子喊了好幾遍,他充耳不聞,睡覺了,夢里還構思情節(jié)。有一次,他喊叫著沖殺出家門,被家人拖回來,他趕緊抱筆又寫起來。為了回憶一個情節(jié),他會不吃不喝呆上一兩天;為了一個詞句一個字,他搬來字典、詞典查半天,光字典就翻爛了四本;光書稿紙,用了夠半噸。就這樣,朱彥夫支撐著特殘、多病的身軀,七度春秋,七易其稿,將一部飽蘸著激情、飽蘸著熱血、激蕩著共產黨人浩然正氣的生命之作——33萬字的《極限人生》,捧給了世人。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摘抄3
1950年,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上,朱彥夫在嚴寒中拼殺三天三夜,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中,這位小戰(zhàn)士全身多處重傷倒在了血泊里,待增援部隊把他送到醫(yī)院時,朱彥夫的四肢已經(jīng)潰爛,只有截肢可以保命。
昏迷93天,先后經(jīng)歷47次手術,朱彥夫奇跡般醒來了,但卻要面對一個陌生而殘缺的自己——殘腿斷臂,沒了左眼,成了一個重殘軍人。他撕心裂肺的叫聲傳遍了病房。
還不到18歲,卻要面對如此殘酷的現(xiàn)實,縱然他有剛強的性格也擋不住眼里的熱淚滾滾。他想過自殺,卻連自殺的力氣都沒有了。
消沉了一個星期,朱彥夫終于平靜下來,他想到了那些已經(jīng)死去的戰(zhàn)友,決心重振旗鼓活下去,“只要還有生命,就能有作為?!敝鞆┓蜻@樣勉勵自己。
1952年,朱彥夫住進了山東省榮軍療養(yǎng)院,享受專人護理,但他內心卻不甘于此。雖然斷了手腳,朱彥夫作為一名軍人的信念并沒有斷。他深信自己還能為國家為人民作出貢獻。但眼下他必須重新開始——學站立、學走路,學會用“手腳”自理生活。
重新學習的過程是艱難苦澀的。朱彥夫用一雙斷臂夾起勺子,為了把第一口飯送到嘴里,他重復了成千上萬次練習,不是掉勺子就是打翻碗,曾經(jīng)簡單不過的動作,如今卻像一座大山橫在他面前,讓這個山東漢子憋屈不已。
同樣的問題還有站立。他先是讓人幫他安上假肢,后來嫌麻煩開始自己裝假肢,但當時的假肢一副就重達17斤,憑他殘缺的胳膊并不容易完成,每次他都把自己摔得夠嗆,而每次摔倒,他四肢上剛結痂的創(chuàng)口都會再次磨破出血。
但這是一個有著鋼鐵意志的軍人,他就是想要靠自己站起來,靠自己自理生活,他開始唱軍歌給自己“止痛”,不斷地摔倒,不斷地起來,終于能夠自己安上假肢了,再拄上拐杖,他就可以“全副武裝”地學走路了,盡管每次要耗費半小時以上才能出門,朱彥夫心里仍十分激動,因為他朝著自己的信念邁進了一大步。
在療養(yǎng)院的日子里,朱彥夫無時不刻想念著家鄉(xiāng),倔強的性格不允許他一輩子被別人伺候,年幼參軍離鄉(xiāng),這個游子渴望著早日康復回家?!半m然成了‘肉轱轆’,可我依然是個戰(zhàn)士!不能為國效力了,但絕不能再給國家增加負擔?!敝鞆┓蛘f道。
朱彥夫每天猶如踩高蹺一樣走出病房鍛煉,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的步履越發(fā)穩(wěn)健,看著周遭驚訝的目光,他堅信自己的終點不在病房,這輩子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他去完成。
朱彥夫在日記中寫道:“與其腐爛,不如燃燒”。他終于下定決心,在1956年放棄榮軍療養(yǎng)院的特護待遇,回到朝思暮想的故鄉(xiāng)——沂源縣西里鎮(zhèn)張家泉村。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摘抄4
朱彥夫回鄉(xiāng)之前,很多村民以為他已經(jīng)在戰(zhàn)場上壯烈犧牲了。沒想到在1956年卻把這位“烈士”給等回來了,盡管回來的已經(jīng)是一個“缺胳膊少腿”的戰(zhàn)士,村民們仍舊激動萬分。但在當時,村里依舊貧困落后,大家也沒有對歸來的朱彥夫有著太大的期望。
但這恰恰是朱彥夫所想要改變的,他生長在這里,深知貧困的滋味不好受,上天既然重新給了他希望,他絕不會放棄,他回來就是想帶領村里的老少爺們都過上好日子。
回鄉(xiāng)后朱彥夫先是“閉關”了一段時間,既是為了繼續(xù)磨練自己自理生活的能力,也在琢磨如何改變村里落后的面貌,張家泉村歷來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祖輩們都沒辦成的事,要摘掉這帽子談何容易。
朱彥夫在療養(yǎng)院期間因為時間充裕,看書彌補了一些文化知識,他苦思冥想很久終于悟出一個道理:要扶貧,先扶智。他想到了讓鄉(xiāng)親們看書、學習。書從哪里來?他決定用自己的退伍撫恤金采購;看書的地點呢?他與家人商量后,將老母親的房間騰出來用做村里的圖書室,消息一傳開,鄉(xiāng)親們踴躍前來,一時門庭若市,但鄉(xiāng)親們大多數(shù)不識字,朱彥夫只得陪在旁邊幫大家一篇篇文章講解,一天下來常??诟缮嘣?。時間長了,朱彥夫想,既然鄉(xiāng)親們學習都要指望他來講解,何不順勢而為,在村里辦夜校?
村干部們對于這個大膽的想法很支持,很快在山上為他騰出一間倉庫,用石頭壘了板凳桌子,再裝上黑板,張家泉村的夜校正式開學。而朱彥夫理所當然就是村民們的老師了。但“朱老師”這個新角色可一點也不容易,上課時他用殘臂抱著粉筆格外吃力,講課久了雙腿就麻木了,好幾次下課邁不開腿直接摔倒在講臺上;不僅如此,由于夜校離家有2里地,朱彥夫下課天都黑了,因為看不清山路而摔倒那更是家常便飯……為了幫村民在精神上脫貧,朱彥夫吃盡苦頭,打破牙齒和血吞。在他擔任教師那兩年里,從未因為個人原因缺課,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村民們不少都學會了寫信和看書,還培養(yǎng)出了幾個會計,村里的文化水平真的提高了。
后來,村里的老支書請辭,誰來當下一任村支書?村民們紛紛推舉“朱老師”,人心所向的朱彥夫就這樣當上了村里的書記,這一干就是25年。
接過村支書的擔子,朱彥夫這位重殘軍人一開始還有點猶豫,但村民們已經(jīng)認定他是村里的領頭人了,他咬咬牙,告訴自己要么不干,要么就要真的到一線跟大家一起勞動。從那之后,朱彥夫每天早早就穿好假肢,戴上墨鏡和一條擦汗毛巾,深入到田間地頭督促生產,不時還會挨家挨戶詢問民情,把村里的現(xiàn)狀全部掌握在腦海里,晚上回到家了仍不休息,還在為村子的未來出謀劃策。
張家泉村的路不是上山就是下坡,為了考察村里的每個角落,朱彥夫這位村支書摔的跟頭比之前更多了,工作中不時“洋相百出”,跟村里的每一寸土地幾乎都有過親密接觸,但朱彥夫對此格外樂觀,總結出自己的四種走路方法:站著走,跪著走,爬著走,滾著走。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摘抄5
即便到了暮年,朱老倔強的個性一點也沒有減弱。老伴心疼他,把筆和紙藏起來,朱老一著急就從床上跳下來找;子女心疼他,想替父親記錄讓父親口述,朱老又認為那樣限制了自己的思考空間。
朱彥夫就是在這樣艱難的環(huán)境中繼續(xù)著自己的寫作,花了7年時間,用壞500多支筆,在1996年出版了33萬字的首部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在出版的當天晚上,朱老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在書的扉頁寫滿了戰(zhàn)友的名字,雙眼含淚,以這樣特殊的方式祭奠逝去的戰(zhàn)友。
1996年底,朱彥夫在一次報告會上突發(fā)腦中風倒在了講臺上,從那之后他身體偏癱,口齒也不再清晰,但他的大腦依然活躍。在病情好轉后,朱老又開始了寫作,又花了兩年時間,他出版了24萬字的第二部自傳體小說《男兒無悔》,在社會上引發(fā)巨大反響。
朱老的事跡也傳到了國外,外界紛紛稱他為中國的“當代保爾”,而俄羅斯《真理報》的記者更認為,朱老的精神比起保爾有過之而無不及。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跡摘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