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停產檢修管理規(guī)定
礦井停產檢修管理規(guī)定
為確保礦井停產檢修工作的安全、有序進行,特對礦井停產檢修工作制定了相關管理規(guī)定,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關于礦井停產檢修管理規(guī)定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礦井停產檢修管理規(guī)定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級責任
1.生產礦長是礦井停產檢修工作的第一責任者,負責檢修工作的總體安排和組織制定實施方案,掌握總體進度和監(jiān)督安全措施的落實。
2.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制定檢修安全技術措施,分管副總具體負責分管范圍檢修項目技術措施的編制和貫徹。
3.分管礦長是所轄范圍內檢修工作的直接責任者,負責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
4.技術部門負責制定檢修計劃、編制和審查礦井檢修措施。機電、運輸部門對機電范圍內的計劃和措施負責。通防部門對一通三防范圍內的計劃和措施負責。
5.調度室是檢修工作的指揮部門,負責檢修工作的調度、協調、指揮。
6.安監(jiān)處負責監(jiān)督、落實安全措施,特大、重大檢修項目必須派人現場盯班。
7.承擔具體檢修項目的單位的區(qū)(隊)長,對本單位承擔的具體檢修項目的技術措施落實和安全施工負直接責任,技術員負責編制
具體檢修項目的技術措施并貫徹落實。檢修項目負責人對具體檢修項目的施工方案、施工過程的措施落實和檢修質量、安全負具體責任。
8.集團公司生產技術處是礦井停產檢修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統一調度管理,同時具體負責礦建項目的審查管理。
9. 集團公司機電處具體負責機電、運輸檢修項目和通風設備檢修的審查管理。
二、礦井機電和綜采綜掘設備檢修計劃的分類
?、宓V井機電設備檢修計劃分類
1.日常檢修。針對日常點檢和定期檢查發(fā)現的問題,部分拆卸零部件進行檢查,更換或簡單修復少量磨損件,同時通過檢查、調整緊固機件等技術手段,恢復設備的使用性能,使設備能正常運行到下次檢修。確定每日檢修時間,主運皮帶和主提升絞車檢修時間必須保證2至4小時,檢修時間不得擅自更改,并做好檢修記錄。
2.年度檢修計劃。編制礦井設備檢修全年的工作大綱,明確各季、各月的檢修任務,包括設備檢修類別、檢修日期、停機檢修或送廠時間、修理工作量、所需備件、主要材料、技術力量等。
3.季度檢修計劃。年度檢修計劃的執(zhí)行計劃,根據設備使用情況、技術狀態(tài)和工作條件的變化、修理前技術與生產準備情況和臨時性修理任務,調整年度檢修計劃的項目和進度。季度檢修計劃具體規(guī)定季度設備檢修的內容和分月進度計劃,使其與生產經營計劃更好地銜接起來。
4.月度檢修計劃。季度檢修計劃的執(zhí)行計劃,是對季度計劃分月進度安排結合實際狀況的調整。
5.礦井停產檢修。編制檢修計劃,制定安全技術措施,人員施工組織等。主要是平常生產期間無法進行停機檢修,包括工藝復雜,拆解時間長,互相聯系性強等項目均列入礦井停產檢修計劃。檢修內容包括消除設備隱患缺陷、檢查設備隱蔽部件、對關鍵部位進行無損探傷,對安全設施、裝置進行定期試驗,對設備動力、性能進行全面測試,有些設備的技術改造工程結合停產檢修一次或分幾次完成。
㈡綜采綜掘設備檢修計劃分類
1.日常檢修。針對日常點檢和定期檢查發(fā)現的問題,部分拆卸零部件進行檢查,更換或簡單修復少量磨損件,同時通過檢查、調整機件等技術手段,恢復設備的使用性能,使設備能正常運行到下次檢修。確定每日檢修時間,檢修時間必須保證4至6小時,檢修時間不得擅自更改,并做好檢修記錄。
2.小修。根據設備日常點檢、定期檢查、狀態(tài)監(jiān)測和診斷的信息,經過統計分析處理來判斷設備的優(yōu)劣程度,并在故障發(fā)生前有計劃地進行適當的維修。
3.中修。根據設備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狀態(tài)對做不到安全運行的零部件及項目,進行針對性的計劃修理,使其恢復和達到規(guī)定的精度和技術要求。當設備的個別部件需要升井檢修,并對一些關鍵部件在井下進行必要的調整時必須中修。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必須升井檢修
(1)當采煤量超過100萬噸時。
(2)當綜采設備連續(xù)使用1年時。
(3)當綜掘設備進尺達到3000米或連續(xù)使用1年時。
4.大修。當附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必須升井大修
(1)當綜采設備累計使用2年時或采煤量超過150萬噸時
(2)當綜掘設備進尺達到6000米或連續(xù)使用2年時
5、特殊情況下不按上述條例進行升井檢修的,單位必須擬書面申請,有關業(yè)務部門批準。
三、檢修內容
為便于管理,根據檢修項目的工作量大小和復雜程度對項目進行劃分,礦建項目劃分為重大項目和一般項目兩類,機電、運輸項目劃分為特大項目、重大項目和一般項目三類。
礦建重大項目:具有以下檢修內容之一,或某個單項累計檢修時間3天及以上的為重大檢修項目。
新面投產、舊面撤除;⑵主要巷道修復工程、三叉門、四叉門加固;⑶斜井、主井軌(罐)道修復、失修巷道復修,巷道放炮起底;⑷煤倉清理、修復;⑸構筑通風設施;⑹調整通風系統及其它影響礦井生產系統的檢修項目。
機電特大項目:具有以下檢修內容之一,或某個單項累計檢修時間3天以上的為特大檢修項目。
主、副提升系統絞車、鋼纜機更換主軸裝置和減速箱;⑵主井強力皮帶機更換皮帶;⑶立井更換罐籠、箕斗、摩擦輪絞車更換提升鋼絲繩、尾繩;⑷全礦總停電、停風;⑸主扇風機更換葉輪、葉片;⑹安裝、撤除、更換翻車機。
機電重大項目:具有下列檢修內容之一,或某個單項累計檢修時間2~3天的為重大檢修項目。
?、盘嵘到y檢修及技術鑒定;⑵絞車、鋼纜機換繩;⑶斜巷強力皮帶硫化接頭;⑷立井更換井筒裝備;⑸罐籠、人行車重載脫勾試驗;⑹主扇風機技術測定、反風演習;⑺主變壓器、降壓站、中央變電所檢修;⑻采面機電設備安裝撤除;⑼大型設備安裝撤除;⑽ф273及以上管路安裝撤除;⑾礦井局部停電。
四、檢修項目的管理
1.礦井安排月度生產計劃時,必須編制礦井檢修計劃,并報集團公司技術處、機電處。
2.一般檢修項目且檢修時間不超過1天的,須提前2天向生產技術處、機電處、安監(jiān)局報送經生產礦長批準的“礦井停產檢修計劃表”。
3.檢修時間超過1天或具有特大、重大檢修項目,由生產礦長(機電礦長)和安監(jiān)處長帶隊提前3天匯報;春節(jié)檢修提前15天匯報;其他特殊項目由集團公司確定匯報時間。
4.匯報內容:匯報時應帶以下材料(一式四份):礦井停產檢修計劃、重點項目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人員組織、項目責任人。特大、重大檢修項目要細化到工序安排。2天及以上的檢修工作要有施工網絡圖。
5.特大檢修項目必須有集團公司領導主持聽取匯報,并在匯報之前由礦主動與集團公司業(yè)務主管部門聯系,到現場了解工作任務和作業(yè)環(huán)境,參與和指導制定安全技術措施。重大項目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礦副總工程師組織礦主管部門和施工單位,了解勘察施工現場后,研究制定并在匯報檢修計劃前向業(yè)務主管部門匯報。其他項目匯報由生產技術處組織,機電處、通防處、安監(jiān)局副處級以上領導參加。各部門對所轄范圍內檢修項目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查,負有專業(yè)管理的責任,并建立審查登記簿,所有參加審查人員簽字備查。
6.由于故障或其他原因需臨時安排檢修時,由礦向集團公司生產技術處調度室匯報,經業(yè)務主管部門現場了解后提出意見,經集團公司分管領導批準后方可檢修。無論任何情況都必須先制定安全措施并傳達后,方可檢修。
五、檢修項目的執(zhí)行
1.礦井一般每月要進行一次預防性停產檢修,檢修時間為一天,全年停產檢修天數不得少于12天。遇有較大檢修工作量時,可將檢修時間合并集中使用,但兩次停產檢修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60天。
2.檢修開始前,必須由生產礦長和分管礦長組織有關人員現場勘察、研究落實施工措施和材料、勞動組織、安全事項等。在做好技術、材料、人員等方面的充分準備后,方準檢修。
3.檢修項目必須做到一項目一措施,嚴禁多個項目一份措施,嚴禁兩個關聯項目同時檢修。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傳達到每個施工人員,并簽字備查。檢修過程中,現場情況發(fā)生變化,需增加工作量或改變施工工藝時,必須先停止施工,由項目負責人請示礦分管副總工程師并補充或修改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
4.較長時間的檢修項目檢修中斷時,所有物件都必須恢復到穩(wěn)定靜止位置,電氣設備停電閉鎖,熄滅火源,經項目負責人做全面檢查后方可離開。重新開工時必須由項目負責人做全面檢查后方可開工。倒班作業(yè)的必須在靜止狀態(tài)下進行交接,必須把現場的狀況交接清楚。
5.多個單位共同完成一項檢修任務時,由礦調度室統一指揮,或者由生產礦長指定現場負責人組織檢修工作。
6.各級管理人員對檢修工作的安全質量都具有監(jiān)督權,但嚴禁越級指揮。
7.本礦的檢修項目由外單位承擔時,必須簽訂施工合同,并實施監(jiān)理責任。當發(fā)生意見分歧時,必須先停止施工,由集團公司業(yè)務主管部門仲裁。
8.重大檢修項目礦主管部門和安監(jiān)處必須派人現場盯班監(jiān)督實施,集團公司主管部門巡回監(jiān)督。特大檢修項目集團公司主管部門必須派人現場監(jiān)督實施。
9.對重大、特大檢修項目實行入井許可證制度,進入施工場所人員必須持有礦調度室統一印發(fā)的入井許可證。許可證上應填寫:單位、姓名、職務、到場目的、預計到場起止時間等。
10.檢修結束后,機電項目必須按規(guī)定進行試運轉,礦建項目必須進行驗收,恢復生產必須明確責任人按措施進行,并由負責人驗收簽字,特別是恢復通風的安全措施必須嚴格落實。
11.主要設備的檢修技術報告和數據資料要記錄齊全,及時歸檔。檢修工作完成后,5天內向集團公司業(yè)務主管部門報送檢修總結。
礦井停產檢修管理規(guī)定相關文章:
2.礦井通風管理制度
5.井下放炮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