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海的夢的心得體會
《海的夢》的情節(jié)線索十分簡單,五十二歲的翻譯家和外國文學(xué)研究專家繆可言經(jīng)歷了長期苦難之后,來到了一個海濱療養(yǎng)地度假,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給大家?guī)淼淖x海的夢心得體會,歡迎欣賞!
一:讀海的夢的心得體會
每個人在年輕時心中都有一片夢想之海,而且都為了到達夢想的海努力過,但是真正能夠到達的人卻寥寥無幾。他們成功的關(guān)鍵是一直執(zhí)著地追求夢想,一直以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夢想道路上的困難。
年輕時有了夢想,之后便是默默的追求夢想。
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會有大片大片的荊棘阻擋前進的道路,我們不應(yīng)該害怕,而是應(yīng)該鼓起勇氣,不畏艱難地去披荊斬棘。夢想道路上會有一座座大山、一條條河,我們要永遠唱響夢想的歌謠,不怕辛苦和危險,翻越一山峰,渡過河流。最終我們一定會到達那片夢想的海,一片廣闊的看不見邊際的海,在到達夢想的海之后,我們能感到的不僅僅是喜悅,還有感動,這是一路上克服困難艱險的回報,是任何人都不能感受到的激動和幸福。
雖然在這一路上充滿困難和危險,或許還有他人的輕視與嘲諷,但是最終我們在不懈的努力下得到的幸福感是別人羨慕的。因此我們應(yīng)該執(zhí)著地追求我們的夢想,追求那片無際的海。
二:讀海的夢的心得體會
這是一位老詩人在回顧自己一生時所寫下的關(guān)于海的詩。全詩圍繞著海的夢展開,將自己的人生分為三個階段:童年的夢想征服很大很大的海洋,長大后的夢想先是尋找夢中的海但在艱難的跋涉中漸漸地“海”在夢中“淡漠了”變得遙遠而又渺茫,到晚年時”遙望走過來的道路”時,突然發(fā)現(xiàn),這條不斷跋涉,從不放棄的路,竟是“波濤起伏”的,便領(lǐng)悟到原來我一直飄航在夢的海上。
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的夢想都不同,作者把自己的理想人生分為三個階段:童年,長大了,到晚年。但作者的三個夢想都不同,作者都向著自己的夢想而奮斗,最后領(lǐng)悟到自己一直飄浮在“夢”的海上。
三:讀海的夢的心得體會
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和巨創(chuàng)來換取的。
這是小說《荊棘鳥》中的故事——有一個傳說,說是有那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更加優(yōu)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尖的荊棘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啼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和巨創(chuàng)換取的。
我們各自的心中都有某種不愿摒棄的東西,即使這東西使我們痛苦得要死。就像古老傳說中那胸前帶著荊棘的鳥,泣血而啼,嘔出了血淋淋的心而死去。因為它不得不如此。
自己制造了自己的荊棘叢,而且從不停下來計算其代價。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忍受痛苦的煎熬,并且告訴自己,這是非常值得的。
鳥兒胸前帶著荊棘,它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它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qū)趕著,歌唱著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間,它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它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dāng)我們把荊棘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怎么做。我們依然把荊棘扎進胸膛……
他創(chuàng)造了整個世界,因此,他也創(chuàng)造了痛苦。
我不厭其煩地引用了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琳 麥卡絡(luò)長篇小說《荊棘鳥》的一段文字,只想借以表達我萌發(fā)于幼年時的心聲——我從未打算怎樣在自己的人生里光榮地前進,只是想以自己的辛苦怎樣能不丟臉地退出人生。因為,我一直認(rèn)為:人生有價值的東西,并不是人生的快樂和美麗,而是人生所經(jīng)歷的酸苦和艱辛。
巴金先生的中篇小說《海的夢》我在前幾天已看完。閱讀這篇小說時,我的心情一直是錯綜復(fù)雜的:苦悶、失望、期待,難以排遣的思緒縈擾并折磨著我。總覺得自己有許多心事要傾訴,盡管我的心事已經(jīng)沒有多少讀者?!逗5膲簟分谖遥呀?jīng)不單純?yōu)橐徊孔髌?,而是一種象征、一種不能忘卻的召喚。向往著大海,去追逐我那蔚藍色的夢境。
《海的夢》寫于1932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者加快了對中國的侵略步伐,中華民族處于危亡之中。每一個中國,對此無不痛心疾首而又義憤填膺。作家深切感受到國人的這一悲壯情感,用童話般的形式描述了一海島上的奴隸,響應(yīng)英雄“楊”的號召,浴血奮戰(zhàn)抵抗入侵者。抵抗雖然失敗,但為國家獨立和解放而壯烈犧牲的英烈,卻在鼓舞著每一個活著的奴隸。
巴金先生不愧為現(xiàn)代文學(xué)巨匠。他的文字、他的意圖、他的描寫和抒情手法,新穎流暢,語言清新而又深沉。有時像山澗小溪,歡快奔流;有時像遙遠雷聲,撕破天際。他的寫作藝術(shù)可以同屠格涅夫相媲美,整篇小說似一首濃郁深沉的抒情詩,富于哲理性的語言更使人清醒從而振作精神,在長夜難眠的黑暗中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這篇小說的布局和構(gòu)思也是別出心裁。前篇采用“一婦人”對“我”的傾訴,表現(xiàn)出主人公英雄“楊”不怕流血犧牲、誓死抗擊外來侵略者悲壯的戰(zhàn)斗史,也反映出這位婦人敢于沖破傳統(tǒng)封建觀念的束縛,不顧父母阻撓勇敢地同奴隸出身的“楊”站在一起,投入到反抗侵略者、捍衛(wèi)民族尊嚴(yán)的戰(zhàn)斗中。她雖然背叛了自己的階級、自己的家庭,但她卻接近了真理,解放了自己、維護了人的尊嚴(yán)。
作品的后篇,作者又采用了日記的形式,真實地記錄了女婦人里娜入獄后忠貞不渝、忠誠祖國、追求自由的高尚情懷和大無畏的反抗精神。
作者在《海的夢》的“序”里就寫道:“我隱約地聽見海的怒吼,我仿佛又進到海的夢中。但這不是夢,這海也不是夢里的海。這是血的海,淚的海。血是中國人民的血。我把我自己的血淚也滴在這海里了。”“這不能夠是夢。這樣的一個女性是一定存在的。我要去找她,找她回來在陸地上建立她的自由國家。”
掩卷沉思,已是淚眼朦朧。主人公的形象在我的心中,已經(jīng)引起強烈的共鳴。
在我短暫的人生大海中,也曾孕育著色彩斑斕的美夢,猶如大海涌起的多彩浪花。我從小喜歡文字,喜歡詩歌,喜歡寫作,由于自己的浮淺,一直未有建樹。我有時也很苦悶,選擇的小路充滿著誘惑又布滿著泥濘。我一直在懷疑自己的能力又在質(zhì)疑著自己的選擇。看完《海的夢》,我似乎清醒了許多,又一次堅定了信念,并將不再彷徨。“我對自己宣誓說:倘使這個世界不翻轉(zhuǎn)過來,倘使這些人的悲慘命運得不到補償,倘使他們的犧牲得不到一點代價,那么人間就永遠不會有正義了。然而我是要使這正義實現(xiàn)的。我還活著,我要來勇敢地實踐我的誓言。”
有時,一些老鄉(xiāng)對我的追求和理想感到迷惑不解,看我被命運之神折磨得如同呆癡一般,就同情勸說于我:“算了吧,別再寫了,別再傻瓜了。別再想自己的作家夢了。何必讓自己孤獨受苦,累成這個樣子。”
對于鄉(xiāng)黨的好言相勸,我心領(lǐng)神會但又不易解釋。因為我不想將自己的夢境告白于他人,更不想將自己的步履捆綁在別人的腳下。我一直信奉著這樣一句格言——人啊,你當(dāng)自助!記得《海的夢》是這樣說的:“我常常對自己說:忘掉罷,忘掉那島國的事情罷!為什么一定要實踐你的約言呢?世界是那么大,你可以工作的地方也很多。你何必一定要到那島國去繼續(xù)工作呢?……當(dāng)我打算忘掉舊事的時候,那一切,楊的面貌,許多奴隸的面貌,連接的瓦礫堆,燒焦的尸體,朋友的血,少婦的赤裸的身體和那像是在喊叫復(fù)仇的嘴,那一切都非常明顯地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不能夠忘記,我什么因為不能忘記!”
對于我,與其做一個順從的奴隸而生存,毋寧做一個自由的戰(zhàn)士而滅亡。滅亡并不是一個可怕的命運,它比在壓迫下面低頭、在血海里呻吟要美麗得多!
是的,在困難和厄運面前,我不想垂下高貴的頭顱;在誤解和嘲弄面前,我只有保持自己的沉默和向往。我相信,我的呼喚必有回聲,我的追求必有彼岸。
在茫茫大海中,我已看見了一個高尚的靈魂在搏擊著風(fēng)雨波濤。海里已充滿著血腥、絕望和掙扎,但彼岸也充滿著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沒有悲哀,沒有回憶。我只有快樂,只有希望。
我等待著。我內(nèi)心充滿了希望,充滿了信仰。
過去的陰影死了,一切的苦難都跟著死了。我還活著,活著翻開我的生命的新的一頁,來達到那最后的勝利!
如果把《海的夢》比做我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的“海的夢”,那么,我還想用《海的夢》的尾聲來詮釋我的宣告——
我決不相信我的遭遇會是一場夢景。我不相信把自己獻給事業(yè)、為著信仰工作,犧牲了個人的一切幸福,去追求眾人的幸福,說痛苦就是力量,在痛苦中尋找生命——這樣的一個女人會是夢里的人物;我決不相信那一本充滿著哀訴、絕望、眼淚、矛盾、掙扎,而最后被一個希望完全掩蓋的日記會是我腦子虛構(gòu)出來的東西。
我相信她一定存在,我要繼續(xù)追尋她,我要走遍天涯地角去追尋她,一直到死!
啊,我的朋友!請相信我吧,請理解我吧,我相信“海的夢”,相信它一定存在,我要百折不撓地追尋它——走盡天涯海角、一直到死。
文學(xué)——我的“海的夢”,難道還有比你更美麗、更讓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嗎?
也許,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喚,我已沒有其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