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安徒生的簡介
安徒生,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人物之一,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安徒生的簡介,歡迎閱讀。
關于安徒生的簡介
安徒生,英文名Hans Christian Andersen,漢語全名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生于歐登塞城,丹麥作家,丹麥著名童話作家,詩人,因為他的童話故事而世界聞名。
他的第一部《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集》包括《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達的花兒》等。
安徒生的作品大多帶有自傳的性質。
這位童話大師一生堅持不懈地進行創(chuàng)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獻給了“未來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寫了168篇童話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譯成80多種語言和文字。 安徒生童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即詩意的美和喜劇性的幽默。前者為主導風格,多體現(xiàn)在歌頌性的童話中,后者多體現(xiàn)在諷刺性的童話中。
關于安徒生的個人生活
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一生未結婚。他將自己畢生的時間都耗費在了童話上,他不愿意去接觸外人,他十分自卑,認為自己不僅相貌丑,還窮。在臨終前不久,安徒生曾對一位年輕作家說:“我為自己的童話付出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無可估量的代價。為了童話,我拒絕了自己的幸福,并且錯過了這樣的一段時間,那時,盡管想象是怎樣有力、如何光輝,它還是應該讓位給現(xiàn)實的?!?/p>
安徒生自己認為,他之所以屢次戀愛而不成功,一是因為相貌丑,二是因為窮。他多次在日記和書信中說過“由于我長得丑并且將永遠貧窮,誰也不會愿意嫁給我”“如果我長得漂亮,或者有錢,又有一小間像樣的辦公室,那我就會結婚成家”等意思相同的話。有些安徒生研究者認為,除以上兩個原因之外,“他性格中根深蒂固的自卑感使他不可能與異性建立起戀愛關系,無論合法還是非法的”。
安徒生的自傳寫于27歲,書中提到的“對超過20歲的女孩總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厭惡感,和她們在一起,我真的會發(fā)抖”應該是他童年和少年時期的事。可是成年以后,他潛意識里那個“一切成年女人的肉體的替代物——可怕的裸體瘋女人”的記憶仍然存在,并且成為他懼怕和任何女人進行肉體接觸的強大的無意識力量。這才是安徒生戀愛總也不成功的真正原因——在追求女人的同時,他又總是下意識地躲避女人。
關于安徒生的童話解讀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體現(xiàn)了丹麥文學中的民主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主義傾向。他的最好的童話膾炙人口,到今天還為世界上眾多的成年人和兒童所傳誦。有些童話如《賣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丑小鴨》(The Ugly Duckling)《看門人的兒子》等,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滲透著浪漫主義的情調和幻想。
由于作者出身貧寒,對于社會上貧富不均、弱肉強食的現(xiàn)象感受極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摯的筆觸熱烈歌頌勞動人民,同情不幸的窮人,贊美他們的善良、純潔等高尚品質;另一方面又憤怒地鞭撻了殘暴、貪婪、虛弱、愚蠢的反動統(tǒng)治階級和剝削者,揭露了教會僧侶的丑行和人們的種種陋習,不遺余力地批判了社會罪惡。《皇帝的新裝》(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辛辣地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臣們阿諛逢迎的丑態(tài);《夜鶯》(The Nightingale)和《豌豆上的公主》(The Princess and the Pea)嘲笑了貴族的無知和脆弱。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園丁和主人》中,還著力塑造了一個真正的愛國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終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話故事,特別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顯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雖然把滿腔同情傾注在窮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擺脫不幸的道路,又以傷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極情緒。他認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時也進行道德說教,宣揚____的博愛思想,提倡容忍與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話同民間文學有著血緣關系,繼承并發(fā)揚了民間文學的樸素清新的格調。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數(shù)取材于民間故事,后期創(chuàng)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間歌謠和傳說。
在體裁和寫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樣化的,有童話故事,也有短篇小說;有寓言,也有詩歌;既適合于兒童閱讀,也適合于成年人鑒賞。他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如:沒有穿衣服的皇帝、堅定的錫兵、拇指姑娘、丑小鴨、紅鞋等,已成為歐洲語言中的典故。
在語言風格上,安徒生是一個有高度創(chuàng)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運用丹麥下層人民的日常口語和民間故事的結構形式。語言生動、自然、流暢、優(yōu)美、充滿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猜你感興趣:
1.安徒生的個人簡介
3.安徒生簡介英文版
4.安徒生英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