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好古箏的要素一般有哪些
古箏自見諸記載以來,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想要彈好古箏并不簡單。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彈好古箏的要素,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彈好古箏的要素
技法是古箏演奏的基礎,因為古箏本身就是一種以音響效果命名的彈撥樂器,其清越高潔的音色、音質必須靠演奏者運用技法來實現,即演奏者對指法的編排、技巧的處理和音色、音準、力度的選擇。如何掌握技法的要領,是每個演奏者首先要解決的基本問題。
古箏演奏的技法源遠流長,復雜多樣,經歷了從單手的簡單彈奏到雙手的復雜彈奏,從簡單的彈撥按弦到復雜的按、顫、揉、推等技巧的發(fā)展過程,且傳統技法和現代技法各有特色。傳統技法是用右手彈撥箏弦演奏旋律,左手在碼外弦段上以按、顫、揉、推等技法裝飾旋律,即右手彈弦、左手按弦。而左手的吟揉滑按,以韻補聲,是傳統技法的主要特色所在。
名指扎樁四指懸,勾搖剔套輕弄弦,須知左手無別法,按顫揉推自悠然。”這首流傳民間甚廣的彈箏詩,正是傳統技法的如實寫照。現代技法是在廣泛借鑒和吸取其他樂器的演奏技巧基礎上發(fā)展的,如指序彈法、雙手輪指、雙手搖指、敲擊琴弦琴板等,使古箏的表現力有了突破性進展。其中指序彈法根據旋律進行的規(guī)律來安排用指的順序,專門用于彈奏特殊音列和快速多變的旋律。按照指序彈法的要求,彈弦的手指不再局限于右手的大、中、食三指,而是雙手的十個手指,強調手指的功能和獨立性,給現代箏曲的表現賦予了新的意義。
當今變化多端的演奏技法,極大地豐富了古箏的表現力,無論是如泣如訴的樂曲,還是慷慨激昂的樂曲,都可以表現得淋漓盡致。所謂“輕拂宛如行云流水,重掃勢若山崩海嘯”,正是當今箏樂演奏的生動反映。隨著古箏曲目題材日益廣泛,演奏技法將會進一步完善創(chuàng)新,箏曲的表現手段將會更加豐富。
古箏演奏是一門對技法要求很高的表演藝術。彈奏古箏曲必須靠扎實過硬的技法來支撐,必須經過多年持之以恒的技法訓練,才有可能表演出完美的箏曲。特別是一些現代箏曲對技法的要求非常高,如《彝族舞曲》要求輪指像搖指那樣密集均勻,《云嶺音畫》要求雙手輪指、雙手搖指交替并用等,沒有扎實過硬的技法是無法完成演奏的。
對于古箏演奏者來說,在當今箏曲曲目豐富多彩、演奏技法日新月異的情況下,掌握科學的指法處理方法和相應的技巧是相當重要的。只有良好的技法,才能靈巧自如地演奏韻味獨特的傳統箏曲和技巧復雜的現代箏曲,才能恰到好處地體現原曲原貌。技法越是純熟,動作越是自如,演奏也就越能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所以說,演奏者掌握正確的技法要領,是箏曲表現完美的一個重要前提。
古箏演奏技法的三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
20世紀50年代,沈陽音樂學院的趙玉齋先生參考了鋼琴的演奏手法,將左手的演奏任務從只負責在琴碼左側按、滑、揉弦,發(fā)展到也可以在琴碼右側與右手同時彈
奏,開創(chuàng)了雙手彈箏的先河。雖然在古代記載中已有雙手彈箏的描述,近代也有演奏家偶爾使用左手撥奏單音,但趙玉齋的雙手彈箏,是在其不知道古代有雙手彈
箏、并且雙手彈箏已經失傳的情況下開創(chuàng)的。在他的代表作品《慶豐年》中,不僅大量使用了雙手彈箏技術,還出現了和弦、琶音、刮奏、模仿擊鼓聲等表現手法,
大大豐富了的古箏的演奏技巧,擴張了古箏的表現力。在1956年全國音樂周會演時,在音樂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好評如潮。此后,他所教授的在中央極各地方專業(yè)
團體工作的學生及再傳弟子紛紛運用雙手彈箏技術編寫箏曲,編創(chuàng)了大量的作品,如:《瑤族舞曲》《春到田間》《春到拉薩》《大渡河》《盼紅軍》《山丹丹開花
紅艷艷》等。雙手彈箏技術隨后也被同代的演奏家們采用,如:《鬧元宵》《幸福渠》等。
趙玉齋的雙手彈箏技法,不僅擴展了古箏的表現力,改變了古箏右手司彈、左手司按的傳統彈奏模式,而且改變了過去的古箏只演奏地方曲藝、戲曲曲牌音樂的單一
模式,帶來了箏曲創(chuàng)作的春天。時至今日,絕大多數的演奏家、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箏曲時,都要寫作一些采用雙手演奏的段落,甚至全曲的大部分都采用雙手演奏。
第二次革命
20世紀50年代,上海音樂學院的王巽之先生借鑒了琵琶,古琴等樂器的演奏手法,開創(chuàng)了長搖、掃搖、快四點等新的演奏手法,并系統地開發(fā)了表達不同意境、效
果的各種刮奏技巧,借鑒古琴手法采用雙八度的雙托大撮加上滑音技巧等,大大豐富了古箏的演奏技法,彌補了古箏纏綿有余、激烈不足的缺點,為古箏營造氣勢宏
大、場面激烈的音樂場景奠定了基礎。這些技法形成于50年代,推出于60年代,而在全國普及則是在70年代。這些演奏技法在他改編的作品《四和如意》《將軍
令》《林沖夜奔》《高山流水》《月兒高》《海青拿鵝》等作品中得到了一定的體現,而在其學生、女兒王昌元的作品《戰(zhàn)臺風》中得到了極至的發(fā)揮,并通過《戰(zhàn)
臺風》的傳播影響全國。此后,他的學生和作曲家們運用這些技法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箏曲,如:《東海漁歌》《草原小姐妹》《幸福渠水到俺村》《雪山春曉》《鋼水奔
流》《銀河碧波》《洞庭新歌》等。
王巽之的技法革新不僅增強了古箏的表現力,豐富了箏曲寫作手法,而且基本統一了各傳統箏派的指甲戴法,使原來用真甲彈奏和將假甲戴在指背一側彈奏的各流派
繼承者們,紛紛改為將假甲戴在指肚一側進行彈奏。甚至使北派的名指扎樁搖法也被迫改為小指扎樁搖法。
第三次革命
20世紀70年代,河南的趙曼琴先生借鑒鋼琴、小提琴、琵琶等樂器的演奏手法,創(chuàng)立了“快速指序技法體系”。該技法不僅僅是幾種新的演奏手法,而是由幾十種
基本指序和許多種變體指序包括輪指、彈輪、彈搖所構成的一個技法體系。該技法改變了過去的只用三個手指對稱彈奏的單一樣式,采用四個手指進行順序、循環(huán)彈
奏,使古箏的指法組合形式呈幾何數的增長,擴大了古箏的演奏領域,并且通過手指運動規(guī)律、演奏方法的研究,提高了手指的靈活性,使古箏能夠自由地演奏五聲
音階、七聲音階和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其代表作品有《井岡山上太陽紅》《打虎上山》《山丹丹頌》《晚會》《霍拉舞曲》等。由于趙曼琴沒有在音樂學院教學,
缺少推廣其新技法的平臺,因此快速指序技法雖然形成于70年代初期,并在1975年起開始向北京音樂界介紹,1978年起《井岡山上太陽紅》被列入中央音樂學院大
學教材、在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1980年趙曼琴應邀在中央音樂學院講學,但經十余年時間,仍無條件通過出唱片、錄像等權威方式在全國傳播。1986年,趙曼琴
攜其高徒王中山參加了第一屆全國古箏學術交流會,趙曼琴的論文《對稱與慣性》和王中山演奏的《打虎上山》引起了強烈的轟動,使國內外古箏界專家學者第一次
近距離地認識了快速指序技法。此后,隨著幾屆快速指序訓練班的舉辦,隨著王中山的演奏足跡,隨著趙曼琴的作品和演奏家、作曲家們運用快速指序技法創(chuàng)作的作
品如《彝族舞曲》《春到湘江》《茉莉芬芳》《臨安遺恨》《幻想曲》《西域隨想》《溟山》等被相繼列為考級和比賽指定曲目,快速指序技法逐漸在全國得到廣泛
的推廣。
古箏演奏姿式的一些技巧
1.肩部
彈箏時的肩部運動,主要由肩關節(jié)外面的三角肌,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肩胛上方的斜方肌;背部的背闊肌、菱形肌、斜方肌等作用下實現,初學彈箏的同學,由于方法掌握不當,這些肌肉容易過分緊張,時間稍長,即感到疲勞,如果不及時把這些部位的肌肉放松下來,就會出現背部、肩部酸痛癥狀。所以肩部的放松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只有肩部高度放松,才能使上臂、前臂、手部處于放松狀態(tài),能以較少力量獲得較好的演奏效果。
2.上臂
彈奏中上臂經常需做外展、內收和屈伸等動作。上臂向外上方和內上方抬起,分別叫外展和內收。上臂向前方運動叫屈臂,向后方叫伸臂。這些動作都是在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背部的背闊肌、萎形肌、斜方肌,肩部的三角肌等肌肉群協同作用下實現的。演奏時這些部位的肌肉放松、緊張程度直接影響上臂動作,只有在大腦支配下,才能使演奏動作舒松自然,協調一致。
在實際演奏中,不要把上臂和肘抬得過高,一般以上臂外展與側胸壁成45°角左右為宜。如果上臂過于外展,肘必然支起太高,致使上臂始終處以緊張狀態(tài),反之,上臂挾得過緊,也會造成上臂的緊張、影響上臂和前臂動作的靈活。
3.肘
上臂屈肌(肱二頭肌和肱肌)和伸肌(肱三頭肌)的起點在肩,止點在前臂,中間跨越肘關節(jié)。因而它們的伸縮能使肘關節(jié)產生運動。當屈肘時,屈肌收縮,伸肌則適當放松,但仍保持一定的緊張度,從而保證肘關節(jié)屈曲適度,移弦動作準確。如果伸肌絕對放松,屈收縮程度過大,那么屈肘程度則大,使屈肘超過預定位置;如果伸肌放松程度小,那么,屈肌收縮程度必不能大,則屈肘程度也小,使屈肘達不到預定的位置??梢?,彈奏動作的準確程度是由屈、伸肌群控制的,只有屈伸肌群收縮、舒長適度才能達到動作準確。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長時期艱苦的練習,使肌體受到充分的訓練,提高其動作的準確性。
4.前臂
前臂屈肌群可屈前臂,使前臂旋前,屈腕,使手內收,屈近側指關節(jié),掌指關節(jié),屈拇指關節(jié)。前臂伸群可伸腕、使手外展、伸指、使前臂施后,外展拇指,伸拇指掌關節(jié)。伸拇指指間關節(jié)。因此上臂肌內群的放松與否直接影響前臂,前臂肌肉群放松與否直接影響腕和手。
5.手腕
手腔的屈伸動作以腕關節(jié)為樞紐。腕關節(jié)由八塊小骨組成,便于上、下、左、右和旋轉運動。在演奏中,手腔的松馳、靈活與否,直接影響手指彈奏,因而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如果手腕不靈活,必然導致前臂過多參加運動,使力臂加長,演奏動作加大,造成動作遲緩,發(fā)音生硬,呆板。
6.手指
控制手指運動的肌肉在彈弦的瞬間,屈肌要迅速收縮,伸肌要迅速放松、完成彈奏動作后,屈和伸肌同時放松,但仍保持一定緊張度(恒常性緊張),以備下一個演奏動作的進行。手部肌內在整個演奏中,一直處于這種張與弛的無限反復狀態(tài)。
猜你感興趣:
1.怎么彈好古箏
2.怎樣彈好古箏搖指
4.怎樣彈好古箏
5.古箏左右手怎么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