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后感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后感
《論語別裁》書中,南老先生旁征博引、深入淺出,以通俗、風趣的語言闡釋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論語》的理解。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后感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后感篇一
自從清朝末年,資本主義列強用炮火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人開始從“天下”走向“世界”。“天下”和“世界”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概念:“天下”是古中國的觀念,它不是以誰為中心的視角,而是包融一體;“世界”是西方的哲學,是有大小有邊際的,它強調不同的立場,有明確的劃分。就像“世界觀”一詞,不同人有分別的有立場的觀念。無論政治、經濟、文化,中國開始走向西方。
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fā),作為新文化運動的繼承和發(fā)展,西方文化在中國蔓延,“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敞開胸懷迎接新思想,摒棄、批判甚至打倒舊思想。思想領域的變革與社會的發(fā)展密不可分,歷經重重磨難,中國人終于探尋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國。
從建國到現在,六十年過去了。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圣哲的智慧,一批國學大師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南 懷瑾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
20世紀的后半葉,南懷瑾老師去了臺灣。隨著局勢的變動,南老師的著作得以在大陸出版,并且近幾年廣為流傳 ,備受推崇。我也有幸在老師的推薦下,細品南老先生的《論語別裁》。南師的著作往往不緊不慢,娓娓道來,旁征博引,融會通達,又多新奇解、智慧語,我曾號稱“只讀作者已過世至少三十年的書”,這回,也不得不破例了。
讀南懷瑾老師的書,我不斷地反思——不是反思文化,而是反思自己。畢竟,空談世道人心今不如古,抑或文化零亂蕪雜失其本心都毫無意義;文化通過人來體現、藉由人來傳承、依靠人來發(fā)展。“發(fā)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的標語我們已經見怪不怪,那么行動呢?該怎么做呢?五千年的古籍卷帙浩繁,“書到今生讀已遲”;琴棋、書畫、禮樂,民俗、神話、宗教,門類繁多;真應了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更何況,從小受的教育并沒有讓我們這代的很多人有足夠深厚的積累。南懷瑾老師說,他的積累都是十三歲以前背的;他在臺灣發(fā)起“兒童讀經”活動,廣受好評。當然,不必感慨生不逢時,無論生在何世,都應有正確的方向,并在這個方向上努力為之。做到什么程度往往并不全憑人力,客觀條件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論語別裁》給我的啟示是很難言明的,正如古人講做學問,是“知、信、行”;從文化的角度講,在杏壇詩社聽的講座“中國藝術簡史”讓我發(fā)現了中國,而南懷瑾老師的書讓我真正觸摸到了古中國的思想與智慧。我曾著迷于西方哲學體系的龐大和嚴謹,但思與辯總將我領向一個又一個糾纏著的世界;理論的創(chuàng)立與推翻,見證著人們探索的腳步。西方人是一步一步地探索,中國人的方式卻不一樣,他一跳就飛上了云端!西方人沿著“世界”的概念外拓出龐大的體系,中國人向“天下”里探出無盡的內涵。兩個角度,兩種道路,本無所謂對錯高下;固執(zhí)地打倒“孔家店”,或一昧地抑己揚他,都沒有道理。
南懷瑾老師曾講過一個故事,臺灣一些大學生要搞“中國文學的再革命”。南老師講,“文學革命,我沒有資格講,你們也沒有資格講。為什么呢?如果古文、四六體、作詩、填詞,都能露一手,然后發(fā)現這種文學有毛病,這才有資格談革命。你們現在連‘命’都還沒有,還‘革’個什么呢?你們還有文學革命的資格么?”南老師的一番話平息了臺灣大專院校里的這場小風波。
只有深入了解,才有發(fā)言權。不過,對于中國的古典文化,往往愈是了解,愈發(fā)覺它魅力無窮,倒也不必大動干戈啦。中國人做事向來不講究橫沖直撞,講求中庸之道,求變亦可漸變,免得過猶不及。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后感篇二
隨著國學熱潮的洶涌而至,我也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國學積淀和文化素養(yǎng),讓自己更充實起來。閱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一書,我從中讀出了先生的謙虛和虛懷若谷,把學問做透的執(zhí)著態(tài)度。特別是讀完先生對《卷二?里仁第四》的解讀,如在《里仁第四》、《月是故鄉(xiāng)明》、《兼收并蓄見仁心》等篇章對“仁”的闡釋和講解,讓我更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的認識,更堅定了“仁在心,學做人”的信念。
南懷瑾先生認為“里仁”是人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要求我們重視個人修養(yǎng),強化精神提煉,追求“仁”的境界。這就引導我們以“里仁為美”,讓修養(yǎng)、學問、做人達到智慧之境,達到真善美的境界。這就啟迪我們從以下三大方面要求自己:
樹“仁”之人生觀,做到知行合一。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只有以發(fā)自內心的善意去對待他人,以博愛之心“泛愛眾,而親仁”,能夠深刻認識到“仁德”是人之本、人之性,以仁愛作為真正的做人之道,逐漸超越血緣基礎之上的親親之愛,以無限的溫暖照亮他人,逐漸讓“仁愛”作為一種品性和能力,并在現實生活中加以落實,讓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能展現出“仁”的風范,并成為一種行為的自覺。
堅信心中有愛,以仁愛之心愛人。在日常生活中,堅信“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想別人所想,以一顆仁慈之心學會關愛,做到在家愛父母、愛兄弟姐妹,在外愛朋友、愛他人,逐漸構建愛的和-諧氛圍。做到以寬以待人的胸襟勇于承擔,摒棄自私自利之念內修文德。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以仁愛之心平等對待他人,以和睦相處促進團結協作,那么怎么會成不了真正的正人君子和仁人君子呢?
聆聽圣人啟迪,提升綜合素養(yǎng)。通過學習閱讀,從先賢圣人那里學習做人之道,以“恭、寬、信、敏、惠”要求自己,真正成為“至仁之人”,以此才能行于天下。在生活工作中,以“恭”要求自己,堅持做到必恭必敬,對世界、對他人有恭敬之心,做到恭則不侮;以“寬”勉勵自己,以自然寬和之態(tài)善待他人,以寬容和美匯聚人心;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講求信用,力爭做到誠以修身,信以立世;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以敏銳、敏捷的態(tài)度抓住機遇,能以敏銳的應變能力力爭敏則有功;以“惠”警示自己,能以慈惠之心感動別人,發(fā)揮精神感染力。
總之,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學習中,我都將以“仁”為追求人生向善的動態(tài)的進取過程,進行自覺地地“仁道”選擇。最終,以良好的品性為保障,以過硬的本領為支撐,以遠大的理想追求為航標,以超強的主觀能動性為自覺,以恒久的“仁心”勤踐行,以推己及人之心溫暖世人,溫暖世道!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后感篇三
近期,我認真拜讀了臺灣國學大師南懷謹的《論語別裁》。書中,南老先生旁征博引、深入淺出,以通俗、風趣的語言闡釋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論語》的理解。讀來,讓人耳目一新、回味無窮,深深折服于他那豐厚的文化底蘊、探究學問一絲不茍的精神和獨特而精辟的見解。由于該書內容豐富,對《論語》每一章都做了詳盡的介紹,信息載量之大,讀起來仿佛置身于知識的海洋,要想全部吃透吸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自己僅就第一篇《學而第一》,談一下感想和認識。
研究學問,不能盲目崇拜權威,要敢于懷疑,敢于批判。朱熹,可謂宋朝一代大儒,六、七百年來,人們對于《論語》的認識一直籠罩在他的思想之下,讀書人學優(yōu)入仕、求取功名,必以他的注解作為標準答案。然而,時至今日,在南老先生的《論語別裁》里,我們卻聽到了另外一種聲音。例如《論語》中,孔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對此,朱熹的解釋是:君子如果不板著一幅冷冰冰的面孔,就不會顯得威嚴,學問也不穩(wěn)固,要講求忠誠信用,不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不要怕改。而南老先生給了我們另一種解釋:做人要自重、自尊、自信。只有這樣,知識才有用武之地,忠誠守信,要看得起朋友,沒有任何人不如自己,知錯必改,善莫大焉。同時,他用調侃的筆調寫到:“無友不如己者,按照他們的解釋,交友不要交到不如自己,那司馬遷、司馬光這些大學問家不知道該交誰了。大學校長只能跟部長交朋友,部長只能跟院長做朋友,院長只能跟總統交朋友,當了總統就只能跟上帝做朋友了?”很顯然,朱老夫子的解釋與孔圣人“三人行,必有我?guī)?rdquo;的思想背道而馳,是嚴重的謬誤。難怪南老先生笑言:朱文公及其后儒們,真該打屁股三百大板了。相信如果朱老夫子在天有靈,聽了這話會汗顏的。
大浪淘沙,始見真金閃爍!《論語》等經典著作歷經幾千年的風風雨雨,對我們當代人的人生觀依然具有很好的現實指導意義。但是,關鍵是要結合實際正確地去理解、吸收、運用其中的每一句話,相信會對我們的人生道路起到指正引導作用的。
看了“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后感”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