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讀后感參考范文
讀完《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仿佛在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思想海洋中暢游了一番,有著深刻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讀后感的相關(guān)資料,歡迎閱讀!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讀后感篇一
作為現(xiàn)代中國哲學史上一個無從回避的重要人物,馮友蘭先生一生于哲學上的研究不可不謂之一波三折。且不論其晚年在經(jīng)歷了“”的十年浩劫而所留下的種種飽受爭議乃至批判的篇章,單就先生作為“現(xiàn)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中國哲學的發(fā)展、思想文化的發(fā)展的青年,都應(yīng)當去拜讀馮友蘭先生的著作一二。李慎之先生亦曾言:“中國人了解、學習、研究中國哲學,馮友蘭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馮友蘭先生曾經(jīng)書寫一副對聯(lián)以敘生平,聯(lián)曰“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三史”即《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和《中國哲學史新編》,六書則是指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貞元之際”所著的六本書。從時間上來看,《中國哲學簡史》成書于“貞元六書”之后,馮友蘭的“新理學”、“新儒學”體系已經(jīng)完成,而又在馮先生經(jīng)受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動亂迫害之前,可以說是其一生哲學研究成就的巔峰時期。因而《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也理所當然成為了馮友蘭先生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
《中國哲學簡史》原譯名《中國哲學小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是馮友蘭先生于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時的英文講稿,后經(jīng)整理出版,先后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譯本,并且迅速成為各大學中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統(tǒng)了解中國哲學的重要途徑。直到20世紀80年代,本書才由馮友蘭先生的學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據(jù)英文本譯成中文出版。應(yīng)該說,這本書既是了解中國哲學、進入中國文化的地圖,也是觸摸馮友蘭先生哲學體系的一條捷徑。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讀后感篇二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一書中,就已經(jīng)指出:“哲學本一西洋名詞。”也就是說,在中國的思想文化史冊上,是沒有“哲學”二字的。既然要作“哲學史”,自然需要首先明確什么是“哲學”,然后才有“哲學史”。
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回答說:“至于我,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馮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國哲學史, 其主要工作之一, 即就中國歷史上各種學問中, 將其可以西洋哲學名之者, 選出而敘述之”。由此可以看出,馮友蘭走的是以西釋中的道路,即以西方哲學為框架——知識論,認識論和宇宙論——敘述中國哲學史。
然而從全書的謀篇布局上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馮友蘭和撰寫《中國哲學史》二冊時的認知已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對儒道釋法等百家的闡敘更多的是從基于中國文化的氛圍,亦即“中國哲學的精神”這一核心命題展開的,而放棄了在兩卷本《中國哲學史》中所沿用的“子學時代”與“經(jīng)學時代”的強硬劃分。
出于這種以中國哲學自身發(fā)展的邏輯為基礎(chǔ)的哲學史觀, 馮友蘭在對先秦道家的發(fā)展進行概括時比《中國哲學史》顯得更進一步,明確的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早期“隱者”階段的楊朱,以“避”為其核心;以老子為代表的第二階段,嘗試揭示宇宙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再到以莊子為代表的第三階段,“宇宙為我,我亦宇宙”。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讀后感篇三
對于什么是中國哲學和核心觀念,馮友蘭先生在第一章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專就中國哲學中主要傳統(tǒng)說,我們?nèi)袅私馑?,我們不能說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說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學家講到宋代的新儒家,這樣地描寫他:"不離日用常行內(nèi),直到先天未畫前。"這正是小國哲學要努力做到的。有了這種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義的,同時又是最現(xiàn)實主義的;它是很實用的,但是并不膚淺。 入世與出世是對立的,正如現(xiàn)實主義與理想主義也是對立的。中國哲學的任務(wù),就是把這些反命題統(tǒng)一成一個合命題。這并不是說,這些反命題都被取消了。它們還在那里,但是已經(jīng)被統(tǒng)一起來,成為一個合命題的整體。如何統(tǒng)一起來?這是中國哲學所求解決的問題。求解決這個問題,是中國哲學的精神。
以馮友蘭的觀點來看,中國哲學中一直是兩種傳統(tǒng)所并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態(tài)度。正是在這兩者之間不斷地探尋一種平衡,完善了中國人和精神內(nèi)核:
“因為儒家“游方之內(nèi)”,顯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為道家“游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一些。這兩種趨勢彼此對立,但是也互相
補充。兩者演習著一種力的平衡。這使得中國人對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從這個關(guān)于中國哲學精神核心的描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時的馮友蘭已經(jīng)完成了他本人新儒學思想的構(gòu)建。表面上看,這個表述是基于貫穿中國思想史歷程的儒道兩家的互補作出的綜合評價,然而馮友蘭隨后提到。
有位哲學家講到宋代的新儒家,這樣地描寫他:“不離日用常行內(nèi),直到先天未畫前。”這正是小國哲學要努力做到的。有了這種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義的,同時又是最現(xiàn)實主義的;它是很實用的,但是并不膚淺。
這里提到的宋代的新儒家,恰恰是馮友蘭自身“新理學”體系的基礎(chǔ)。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種對于“入世”和“出世”和平和與統(tǒng)一的追求,既是中國哲學精神的核心,更是馮友蘭先生在將程朱理學繼承改造之后對于儒家傳統(tǒng)所強調(diào)的“內(nèi)圣外王”終極追求的演進。
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哲學簡史》對于中國哲學的認知和表達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同情之了解”(陳寅恪審查《中國哲學史》時所作的評價),而是將中國哲學的發(fā)展脈絡(luò)融于其自身“新理學”的體系中后作出的風格更趨統(tǒng)一的再現(xiàn)。
人生的境界
在全書的最后一章“中國哲學在當代世界”中,馮友蘭先生提到了他對人生境界的經(jīng)典論述:
我在《新原人》一書中曾說,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時,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覺他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對于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gòu)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構(gòu)成各人的人生境界,這是我的說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覺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對于他們也就各有不同的意義。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這些個人的差異,我們可以把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概括的等級。從最低的說起,它們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馮友蘭先生對于人生境界的劃分來自于“覺解”。“覺”就是自覺,“解”則是了解。這種自覺的了解首先是知識的。在這里,哲學的三條主線——即認識論、知識論和宇宙論被統(tǒng)一到了一種自我了解和反思的層次中去,這恰恰和開篇第一章中所提出的核心哲學觀相對應(yīng),即“對于人生的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
中國哲學的作用或任務(wù)就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馮先生看來人的精神境界有四個層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xiàn)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yīng)該成為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chǎn)物,后兩者是精神的創(chuàng)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暇思一二
讀完《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仿佛在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思想海洋中暢游了一番。耳邊時時回蕩著先哲們對于事物的認知與表述,或睿智機辯,或大巧不工,無不展示了在漫漫時間長河中中國人的思考與追求,引人遐思。
陳寅恪先生在審查《中國哲學史》兩卷時曾言,“對于古人之學說,應(yīng)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筆”。對于著史之人來說如此,對于讀史之人又何嘗不是?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固然是中國哲學史著中的精品,然而若不能知人論世,上溯馮先生執(zhí)筆之時的精神面貌,便信以史書為史實,而全然不知作者于其中灌注的精神和風骨,豈不謬哉? 又,馮友蘭先生是有風骨的,他在《新原人》自序中寫道: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哲學家所應(yīng)自期許者也。況我國家民族,值貞元之會,當絕續(xù)之交,通天人之際,達古今之變,明內(nèi)圣外王之道者,豈可不盡所欲言,以為我國家致水平,我億兆安身立命之用乎?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日能之,愿學焉。此《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及此書所由作也。”
然而先生如此大才,歷經(jīng)“”坎坷之后所著之《中國哲學史新編》,自稱是寫“自己在現(xiàn)有馬克思主義水平上所能見到的東西,直接寫我自己在現(xiàn)有的馬克思主義水平上對于中國哲學史和文化的理解和體會”,竟而將一部中國千年思想史變成了一部階級斗爭史,將一部皇皇巨著弄得滿目瘡痍,豈不可嘆!
看了“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讀后感”的人還看了:
1.讀中國哲學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