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日韩欧美色,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软件,亚洲综合色网站,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色99在线,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國學知識 > 哲學 > 關于教育學哲學的論文范文

關于教育學哲學的論文范文

時間: 坤杰951 分享

關于教育學哲學的論文范文

  在當代社會的語境中,哲學教育的責任、目標和使命是:幫助學生掌握哲學知識,具備哲學的素質和能力,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教育學哲學的論文范文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于教育學哲學的論文范文篇一

  漫談哲學教育

  摘 要:在當代社會的語境中,哲學教育的責任、目標和使命是:幫助學生掌握哲學知識,具備哲學的素質和能力,后者是指:能夠對他人和自己的言行做批判性反思,能夠很好地思考、寫作和說話,能夠有效地與人交流和對話,變得智慧、聰穎、理性、開明、豁達,等等。由于哲學素養(yǎng)具有可遷移性,能夠用于許多其他的領域,因此有助于主修哲學的學生將來獲得事業(yè)的成功,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借此方式,哲學教育將能夠證明自身的正當性。

  關鍵詞:哲學教育;批判性反思;正當性

  當代社會,大學里哲學專業(yè)的學生人數在下降。而且,正像R.M.黑爾多年前所提到的那樣:“大多數學生并不準備做職業(yè)哲學家,它們要做商人、政治家、教育者、牧師、律師、記者、公務員,幾乎可以說包括哲學家之外的任何行當;這些學生中間有大量的人有望達到他們職業(yè)的最高級別。”[1]于是,我們必須嚴肅回答的問題是:哲學教育能夠為那些不準備做職業(yè)哲學家的學生帶來什么?他們可以期望從哲學教育中得到哪些益處?他們?yōu)楹斡斜匾ㄙM三到四年時間來學習哲學,而不去主修經濟、金融、管理、工程等其他更為實用的科目?也就是說,哲學教育必須為自身進行辯護,必須闡明其在當代社會中的目標與使命,說明它如何能有助于那些不準備以哲學為職業(yè)的學生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我認為,哲學教育的目標和使命是:幫助學生掌握哲學知識,具備哲學素養(yǎng)。具備哲學素養(yǎng)就是指能夠對他人和自己的言行做批判性反思,能夠很好地思考、寫作和說話,能夠有效地與人交流和對話,變得智慧、聰穎、理性、開明、豁達,等等。如果這樣來解釋,具備哲學素養(yǎng)將非常有助于學生將來獲得事業(yè)的成功,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借此方式,哲學教育顯然能夠證明自身的正當性。

  一、傳授哲學知識

  幾乎沒有人在完全不懂哲學的情況下卻能夠很好地做哲學思考,表現出足夠的哲學素養(yǎng)。為了要有哲學素養(yǎng),我們的學生必須獲得哲學知識。他們得跟從他們的老師去學習、思索以下議題:有哪些類型的哲學問題?大哲學家是如何思考這些問題的?關于這些問題,大哲學家提出了什么樣的理論或學說?哲學有多少分支或二級科目?哲學具有自身專門的方法論嗎?等等。依我之見,要想打好牢固的哲學基礎,哲學專業(yè)的學生最好修讀以下五類課程。

  (1)邏輯學,包括“形式邏輯”、“非形式邏輯”或曰“批判性思維”。我們知道,論證乃哲學之本性,而邏輯學正是有關推理與論證的科學。邏輯學旨在提供區(qū)分推理之好壞的諸種可靠的方法,因此它是做好哲學(至少是做好當代哲學)的一個必要前提。大學本科生至少應該修讀兩門邏輯課程:“批判性思維”和“一階邏輯”。批判性思維包含定義理論、論證理論和謬誤理論,涵蓋了有關命題邏輯、三段論邏輯和歸納邏輯的基礎部分。一階邏輯關注命題邏輯、量化邏輯的形式系統及其元邏輯結果。此外,我們還應該通過一些實例,譬如羅素的摹狀詞理論,反事實條件句、因果性和似規(guī)律陳述,可能世界語義學與必然性、可能性、不可能性和偶然性這些模態(tài)概念的解釋,去教會學生如何把邏輯的理論和技術應用于哲學研究之中。當前,在中國一些大學甚至是在哲學系并沒有邏輯或批判性思維方面的課程,這種情況應該盡快加以改變。

  (2)哲學導論類課程,包括“哲學導論”、“語言哲學”、“形而上學”、“認識論”、“倫理學與道德哲學”、“美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通過這些課程,學生可以獲得哲學的基礎性知識,并得到一些基本的哲學訓練。

  (3)哲學通史類課程。其中包括“西方哲學”(包括“古代希臘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十八—十九世紀哲學”、“分析哲學”、“當代歐洲大陸哲學”)、“中國哲學”、“東方哲學”(例如印度和阿拉伯哲學)。通過這些課程,學生可以獲知哲學如何從古代發(fā)展到當代形態(tài),以及哲學是怎樣在西方國家以及像中國這樣的東方國家分別發(fā)展而來的。

  (4)基于人物或經典著作的課程。譬如,我們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去讀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休謨、康德、黑格爾、馬克思、海德格爾、胡塞爾、弗雷格、羅素、維特根斯坦、蒯因、克里普克的著作,教他們如何去讀孔子、孟子、老子、莊子、荀子、程顥和程頤、朱熹、王陽明、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的著作。通過閱讀哲學大家的一些經典作品,學生可以深化對有關哲學問題、理論及方法的理解,也可以逐漸學會像大師們那樣去進行哲學思考。

  (5)還有一些特殊的哲學分支,例如“心靈哲學”、“科學哲學”、“邏輯哲學”、“數學哲學”、“宗教哲學”、“社會哲學”、“政治哲學”、“歷史哲學”、“教育哲學”、“女性主義哲學”、“文化哲學”、“醫(yī)學哲學”、“商業(yè)倫理學”、“生態(tài)倫理學”等等。通過這些課程,學生可以了解哲學的廣度與深度。

  很顯然,在上述所列課程中,有些課程是必修的,有些是選修的。

  二、培養(yǎng)哲學的氣質和能力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有人想要具備哲學素養(yǎng),尤其是想要專門做哲學,他必須遵循一些學術標準:

  (1)必須在一個學術傳統中說話。

  (2)必須在一個學術共同體內說話。

  (3)必須說一些新的、有所不同的、原創(chuàng)性的話。

  (4)必須對自己的觀點做相當系統的論證。

  (5)必須對他人的不同觀點做出必要的回應。

  (1)和(2)可以簡稱為“有根據”或“對話”,(3)可以簡稱為“獨立”或“原創(chuàng)”,(4)和(5)可以簡稱為“論證與辯護”。如果有人能夠做這一類的哲學工作,他就已經具備了哲學素養(yǎng),即便他可能不是一位職業(yè)哲學家。

  我同意以下這樣的說法:“凡是‘做哲學’的學生,他都能以自主的方式操練一套理智技能,以便能夠在大量問題上達到更大的明晰性。”[2]我將集中闡明下列哲學能力和技巧:分析、解釋和理解;對于其他哲學理論和論證的批判性考察;形成我們自己的哲學主張和理論,并對其進行論證;以書面和口頭形式與同行們進行富有成效的對話、討論和交流。為此,我著重探討以下三個問題。   1. 如何閱讀哲學文本

  首先,我們必須區(qū)分三種類型的閱讀方法:為信息而讀,為啟迪而讀,為學術而讀。如果你是為信息為讀,你會一字一句地閱讀一個哲學文本,直至有關世界的某種信息粘附在你的大腦中。如果你是為啟迪而讀,你會把哲學文本看作你反思你自身以及你的信念的一種機會。正如愛默生所言,“書籍若是運用得好,是最好的東西;若是濫用,就會成為最壞的東西。什么才是正確的用法?什么是所有手段共同促進的那個唯一目的?它們別無他用,只是為了啟迪心智。”“我們聽別人講,是為了自己也能夠說。”[3]如果你是為了學術而讀,你在閱讀哲學文本時就必須非常認真,富有耐心,還要掌握技巧。最后一種讀法與前兩種讀法有根本性不同。

  我認為,大多數人閱讀哲學文本都不是為了學術,而是為了啟迪或者為了信息。如果你是為了啟迪而閱讀哲學文本,我向你推薦傅偉勛所提出的“創(chuàng)造的詮釋學”,其基本框架包括如下5個辯證步驟:

  (1)p [所談到的作者],譬如老子,實際上說了什么?……

  (2)p在他實際所說的話中,真正想要說的是什么?p實際上所說的話是否在表達上和意義上足夠清楚?如果不是,如何弄清p真正想要說什么?

  (3)根據p實際上所說的話以及想要說出的話,他可能會說什么?為了澄清或查明p想要說的是什么,我們盡可能尋找p原始說法的所有可能涵義,然后篩選出那些在詮釋學上最具重要性的涵義。

  (4)考慮到p實際上所說的話、真正想要說的話以及可能會說到的話之后,他應該說什么呢?……

  (5)(假設p仍舊在世),如果在考慮完實際上所說的話、真正想要說的話以及可能會說到的話之后,p能充分意識到他本應說什么,他現在一定會怎么說?……[4]

  傅偉勛把這五個步驟或層次簡稱為“實謂”、“意謂”、“蘊謂”、“當謂”和“創(chuàng)謂”。愛默生說過,“不僅有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還有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5]在我看來,傅偉勛的“創(chuàng)造的詮釋學”顯然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法,特別是一種為啟迪而讀的方法。練習傅偉勛的“創(chuàng)造的詮釋學”,可以使我們的哲學閱讀活動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從而接近哲學創(chuàng)造的大門。

  2. 如何對其他哲學家的主張和論證做批判性思考

  當我們閱讀一個哲學文本時,我們并不只是為了知道作者說了些什么,我們還需進一步思考“他所說的是不是真的,或者至少是有道理的”。所以,在閱讀時,我們必須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所討論的哲學問題是什么?他討論的或許是一個所謂的“大問題”。譬如,有獨立于我們的心靈而存在的外部世界嗎?我們如何知道有關這個世界的知識?何謂真理?何謂因果關系?我們是否具有自由意志?什么樣的不均等是不公正的?語言何以可能?或許是一個更進一步的問題,譬如,如果你不能證明在自己的心靈之外存在某種東西,你還能夠繼續(xù)相信有一個外部世界嗎?

  (2)作者在這個問題上的主張或理論是什么?譬如,作者可能主張:有一個在我們心靈之外存在的外部世界;我們具有自由意志;我們當然知道有關外部世界的某種東西;有關外部世界的懷疑論是錯誤的;計算機不可能完全跟人一樣思考;專名是沒有涵義的嚴格指示詞。

  (3)作者用于支持其主張或理論的理由或前提有哪些?除了明確陳述的那些理由或前提外,他是否運用了其他預設、假說或未經明示的前提以支撐他的論點?所有那些明示的或未經明示的理由或前提都是真的嗎?或者至少是合理且可接受的嗎?為什么?

  (4)作者是如何運用他的那些明示的或未經明示的理由或假說去論證他的主張或理論的?換言之,他論證其主張或理論的結構是怎樣的?如何借助于某種結構圖來演示他的論證?他的論證可靠嗎?他的論證中存在無效推理或謬誤嗎?如果有的話,又是哪一種?錯在哪里?

  (5)他在論證中所運用的核心概念是不是足夠清晰、精確和嚴格?或者,它們都相當模糊、含混且容易產生歧義?那些概念在他的論證中發(fā)揮了什么作用?該如何去正確地界定它們?

  (6)作者的主張或理論是否能得到足夠強的支持?它本身是否是真的,或至少是合理且可接受的?

  (7)如果作者沒有為其主張或理論提供足夠可靠的論證,我們是否能夠替他建構其他的論證去支撐其主張或理論呢?

  如此還可以繼續(xù)下去。通過思考所有這些問題并做出回答,我們可能得到兩種結果:一種是,我們改進并發(fā)展了作者的主張或理論及其論證;另一種是,我們否定了作者的主張和論證,然后提出了我們自己的主張和論證。

  我用兩個簡短例子來說明上面提到的步驟(3)和(4)。

  論證1:一位粒子物理學家開玩笑說:自1950年以來,所有費米子都是在美國發(fā)現的,所有玻色子都是在歐洲發(fā)現的。不幸的是,希格斯粒子屬于玻色子,因此,它們不可能在美國被發(fā)現。

  在物理學家的玩笑中,他運用了一種糟糕的論證,因為他悄悄地把一種錯誤預設作為其論證的大前提,即:如果x至今尚未成功地做到y,則x再也不可能成功地做到y。由此,他的論證可表示如下:

  如果x至今尚未成功地做到y,則x再也不可能成功地做到y。

  美國科學家在過去的60年都未能成功發(fā)現玻色子,

  所以,美國科學家再也不可能成功地發(fā)現包括希格斯粒子在內的任何玻色子。

  雖然上述推理是有效的,但其大前提即那個預設是不成立的,故那位物理學家原來的那個論證也不能成立:僅僅從其明示的前提出發(fā)不能得出他的結論,而未明示的那個前提卻是錯誤的。

  論證2:去年,有6000人死于飲酒,有4000人死于駕車,卻僅有500人死于醉酒駕車。因此,醉酒駕車比單純的飲酒或單純的駕車更加安全。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論證:它根據不同行為方式事實上造成多少人死亡,去判定一特定行為方式是否比其他行為方式更加安全。這很可笑。在估算兩種行為方式各自的安全程度時,我們不僅應考慮它們分別造成死亡的人口的絕對數量,更應該考慮其造成的死亡人口在其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類似的謬誤在哲學文本中有很多。在閱讀哲學文本時,我們應該非常小心那些未經明示的預設或假設,錯誤的前提,不合邏輯的推理步驟,等等。總而言之,我們應該以批判的態(tài)度去研讀哲學文本。

  3. 如何形成我們自己的哲學主張并做出論證

  為了具備哲學素養(yǎng),我們不能只重復其他哲學家的學說和論證,而必須批判性地、獨立地思考,以形成我們自己的主張、理論和論證。如何完成這樣的哲學任務?或許,我們可以嘗試采取以下方式:

  (1)每一次只專注于一個哲學問題:越是具體,越有限制,就越好。

  由于存在太多的哲學問題,我們必須從中選取一個,然后集中關注所選擇的那個問題,并試著以自己的方式做出回答。

  (2)帶著批判態(tài)度去讀其他哲學家在該問題上所發(fā)表的作品:選擇精要的文獻去讀。

  沒有人能夠獨自地做哲學。采取對話的方式,對于從事哲學來說是必需的。因此,在選定某個哲學問題后,我們必須了解其他人曾經對之說過什么。我們必須去讀相關的出版物,并對它們做批判性思考。尤為重要的是,我們得從大量的相關讀物中選取精華,這是一件需要信息和眼光的事情。

  (3)逐步形成你自己在所選定問題上的主張或理論。為了實現這一點,你的思考必須具有批判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要想獲得成功,你只能如此,別無他法。人生苦短,沒有人愿意聽或讀沒有任何新內容和新觀點的東西。

  (4)為你的主張或理論構造論證。你必須尋找重要的理由、前提甚或合理假說來支持你的立場或理論。你還必須把它們組織成一定的邏輯結構。然后,你就可以對你的觀點提出一種可靠的論證。

  (5)為了避免一廂情愿的思考(wishful thinking),要設想你的主張和論證可能面臨什么樣的異議,并預先對于這些異議做出答辯。

  (6)聽取你的同學、老師及其他對話者對于你的文章的評價意見,并在認真思考他們的評論之后,反復修改你的論文。

  (7)在研討班、工作坊以及討論會上報告你的論文,然后向專業(yè)雜志投稿。如果你有天分且足夠幸運的話,你的文章會被接受并最終發(fā)表。

  如果你能夠富有成效地進行閱讀,帶著批判態(tài)度進行獨立思考,思路清晰地進行原創(chuàng)性寫作,你就已經具備了哲學素養(yǎng),也就是說,你已經是一位合格的、稱職的哲學家了。

  通常來說,一位哲學家能夠很好地思考,他善于做如下的事情:

  · 按重要程度排列他所關心的問題和議題。

  · 從大量出版物中選擇相關的精要文獻去讀。

  · 對于復雜的信息進行總結概括并做出合乎邏輯的梳理。

  · 對相反觀點以及自己的觀點做批判性思考,通曉邏輯及謬誤知識,尤其是在自己犯有謬誤時能夠及時發(fā)現它們。

  · 確定有哪些情形、行為和政策帶有道德性因素。

  · 選取受原則指導的路徑去解決問題。

  · 利用書面和口頭形式做有說服力的推理。

  · 以言辭清楚而又重點突出的方式撰寫論文或計劃。

  · 當發(fā)現別人對于自己的思路提出有效批評時,能夠改變原有的想法。

  · 承認在信念(即便是十分強烈的信念)與知識之間存在甚大差異。

  · 保持開闊的心胸,寬容對待相反的意見和不同的選擇。[6]

  如此等等。有人說過,哲學關注的不是“思考什么”,而是“如何思考”。教條主義者固守他所鐘愛的信念或意識形態(tài),然后去尋求能夠證明它們的證據或推演過程。相比之下,一位合格的哲學家會跟著自己的思維走:理性的思考把他引導到哪里,他就走到哪里。不同的哲學流派不應看作不同的信念體系,而應視為不同的方法論。哲學是手段而非目的,除非所謂目的就是訓練我們的大腦!

  三、蘇格拉底問答法是哲學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

  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還應該開設一種以問題為中心的課程,譬如研討班(seminar)。“Seminar”一詞源自拉丁語seminarium,意為“溫床”(seed plot):培育出某些優(yōu)良的種子,然后讓它們長成參天大樹。通常,研討班有一位指導教師和不到20位學生,大致是這樣進行的:

  · 指導教師為研討班選擇一個話題或題目。

  · 指導教師向學生布置文本閱讀任務,所閱讀的文本通常是某些新近發(fā)表的論文或重要著作的章節(jié)。

  · 學生在研討課開始前預先閱讀所指定的文本。

  · 一位學生在研討班上針對所選定的文本做報告:概述文本內容,做出自己的評論,再提出一些問題,等等。

  · 所有學生參與到有關該文本的討論之中。

  · 指導教師控制著研討班的整個過程:時而提出問題,時而發(fā)表看法,時而給出指導,由此引領討論的方向。

  · 在研討班結束時,所有學生都需完成符合學術標準的有一定長度的論文。

  據我所知,研討課在中國大學遭遇到一些很嚴重的問題。談到這些,有些使人難為情:除了那些指定將要在班上作報告的學生外,其他學生(包括研究生)并不去閱讀課前所指定的文本,他們沒做什么準備就來到了教室;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一言不發(fā):既不提問,也不參與討論。這種現象的根源與中國文化傳統和意識形態(tài)有深遠的關系。但不管怎樣,我們必須努力去改變這種情況。

  可以說,研討班是蘇格拉底詰問法的現代版本。后者是“蘇格拉底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探索問題的技術,旨在對于那些不愛思考的人進行刺激、推動、激發(fā),以使他們意識到:在他們的各種主張或觀點之間存在矛盾或內在不協調,他們對于各自的有關思想與行動的原則缺少理性的理解,因此他們需要去尋找哲學智慧。在蘇格拉底那里,這種方法被用作挫敗自我膨脹的一種有力武器。”[7]蘇格拉底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1)詢問:蘇格拉底先請對話者闡述一個論點,他會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此作為反駁的靶子。   (2)演繹:蘇格拉底從對話者的論點推導出某些進一步的斷言,然后他進而論證說:這些前提隱含著與原有論點相矛盾的推論,對此對話者也會同意。

  (3)駁斥:蘇格拉底進而說,他已經表明對話者的論點是錯誤的,其否定才是真的;他會用正反兩方面的例子來支持他的說法。

  (4)歸納:蘇格拉底從他的各種特殊實例中提煉出一般命題。

  (5)定義:蘇格拉底對由上述步驟獲得的有關一般或共相的解釋做精確闡釋。

  因此,亞里士多德斷言:“事實上,是蘇格拉底真正完成了這兩項創(chuàng)新:歸納論證和一般性定義,二者都關乎科學之基礎。”[8]

  很清楚,研討班及其原型——蘇格拉底方法——反映了哲學的一個本質特征:它包含一個問答過程,是兩個人之間的一場對話。其中一個人正在尋求理性的洞見與理解,另一個人已經獲得了某種程度上的自我知識。他希望能夠幫助那位新手。此種對話從學生所尋求的無論什么信念開始。如果他不假思索地重復他所處社會中的道德說教,這位指導者將想方設法迫使他對那些說教進行質疑。如果他所采取的立場是:一切都是相對的,沒有什么對于任何人都是真的或有效的,指導者會嘗試另一條不同的質疑路線。這段旅程的終點總是一樣:智慧,有關思想與行動的原則的理性見解,因而也是一種更加幸福、更為完整、更有價值的生活。

  可以說,以對話的方式學習哲學,將會推動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尋找他們自己對于哲學問題的回答,進而培養(yǎng)他們在哲學上的能力、技巧和氣質,即智慧。

  四、結 語

  大學畢業(yè)時,哲學專業(yè)的學生從哲學教育中獲得了什么呢?現在我們可以回答了。首先,他們對哲學已經頗為知曉,換言之,他們掌握了大量的哲學知識。其次,更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哲學上的能力和技巧,形成了特定的哲學態(tài)度和氣質。對于哲學專業(yè)的學生從哲學教育中獲得的教益,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概括,我喜歡以下概括:

  一般性的解決問題能力。學習哲學,可以通過一種獨特的途徑,增強人們解決問題的本領。它有助于人們分析概念、定義、論證及問題。它有助于人們組織觀念和議題、處理價值難題、從大量信息中汲取精華。它有助于區(qū)分不同觀點之間的細微差別,并能發(fā)現對立觀點之間的共同立場。它還有助于人們把各種各樣的觀點或視角綜合為統一整體。

  交流技巧。哲學特別有助于人們發(fā)展表達與交流上的能力。它提供了有關自我表達的一些基本工具,譬如,通過精心構造的、有系統的論證以表達思想的技巧;這些工具是其他學科所沒有的,或者使用得并不廣泛。它有助于人們表達自己觀點的獨特性,有助于人們解釋棘手的問題,有助于人們在寫作和說話中消除含混與模糊。

  說服能力。哲學訓練人們構造清晰的陳述、健全的論證以及切題的實例。因此,它有助于人們形成說服方面的能力。我們可以學會建構和守衛(wèi)自己的觀點,欣賞存在競爭關系的那些立場,并有說服力地表明為何我們認為自己的觀點優(yōu)于其他人。這些本領不僅可以通過哲學上的閱讀和寫作來發(fā)展,而且可以通過教室內外的哲學對話來培養(yǎng),后者是完整的哲學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寫作技巧。許多的哲學課程都教學生如何去寫作,而且平常布置的許多哲學文本都是無與倫比的文學短篇。哲學通過對困難的文本進行考察而教會人們進行解釋型寫作,通過強調要公正對待不同的立場而教會人們進行比較型寫作,通過發(fā)展學生確立自己觀點的能力而教會人們進行論證型寫作,通過用具體實例——它們是哲學概括必須系于其上的錨——詳細描繪而教會人們進行描述型寫作。于是,結構與技術會在哲學寫作中受到強調。原創(chuàng)性也會受到鼓勵,因而學生通常都希望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發(fā)展他們自己的思想。[9]

  顯然,所有這些能力和技巧正是博雅教育希望達到的目標:培養(yǎng)人們具有相應的能力和氣質,以期能夠通過理性探討在事實、理論、行動等問題上盡量達成一致。顯然,這些能力和技巧具有可遷移性,它們可以應用于任何領域、任何行業(yè)。用前面所引的黑爾的話來說,除了做職業(yè)哲學家外,除了哲學專業(yè)之外,主修哲學的學生也適合去做商人、政治家、教育者、牧師、律師、記者、公務員,幾乎可以說囊括了哲學家之外的任何行當。而且,他們中的很多人有望達到他們職業(yè)的最高級別。這就是說,從哲學教育中獲得的那些哲學上的能力、技巧和氣質,非常有助于主修哲學的學生擁有一個成功的事業(yè)和有價值的人生。這是對于哲學教育的最好辯護。

下一頁分享更優(yōu)秀的<<<關于教育學哲學的論文范文

253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