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的傳統(tǒng)文化故事
這些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的傳統(tǒng)文化故事,您了解的有幾個?小編整理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的傳統(tǒng)文化故事,希望能幫助到您。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的傳統(tǒng)文化故事
1、孔母授學(xué)
與孟母教子相比,孔母雖然少了些經(jīng)典的范例,但是作為一個年輕守寡的女人,能夠擇良定居、親臨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一代圣人的身后,我們依然可以說,是因為站著一位偉大的母親。
2、孟母三遷
《三字經(jīng)》里說:"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便出自于此。
戰(zhàn)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從小喪父,全靠母親倪氏一人日夜紡紗織布,挑起生活重擔(dān)。
為了讓孟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huán)境,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孟母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
3、徐母大義
三國時期,曹操為納徐庶為己用,故挾持徐母寫信將其召回,徐母不允,大罵曹操奸惡;拿起硯臺,砸向曹操,曹操激怒,欲殺徐母,被謀士程昱勸止,他們用計假冒徐母字跡,寫信將孝子徐庶騙回。
徐母見兒子被騙,責(zé)罵兒子不聰,自盡而死。徐庶之母大義凜然,嫉惡如仇,千載之下,誰不為之動容!
4、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少年時喪父,家境清貧,與母親湛氏相依為命。
一次在食用官府的腌魚時,陶侃念起貧寒中的母親,于是派人給母親送去一罐腌制好的魚。
不料陶母湛氏非但不受,還將陶罐封上退回,并附信責(zé)備說:“汝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陶侃見狀十分愧疚。
就此一生嚴守母訓(xùn),為官清正廉潔。后朝廷對他委以重任,並封他為長沙郡公。
5、歐母畫荻
北宋文學(xué)家歐陽修4歲的時候,其父歐陽觀去世。家里非常窮,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他到了入學(xué)年齡,母親滿足他讀書寫字的愿望。在冬天的夜里,將爐灰灑在雪地上,借著微亮的月光,用荻草桿當(dāng)筆,在雪地上一筆一筆地教歐陽修寫字、認字,并四處為他借書。
在母親的教育幫助下,歐陽修得以博覽群書,后來成為大學(xué)問家。
6、岳母刺字
南宋時候天下大亂,金兵在邊境不斷騷擾且準備向南攻打宋,察覺這一情況南宋政府在全國范圍內(nèi)進行征兵以抗擊金的侵犯。
在河南老家的岳飛聽到這個消息便在第一時間內(nèi)收拾好東西準備參軍。在臨行前一晚岳母在岳飛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字,以期岳飛日后能夠為國竭盡忠誠。
傳統(tǒng)文化中的好故事
1
“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鳥相助,孝感動天?!庇菟淳褪俏宓壑坏牡鬯?,虞舜耕田的故事被列為歷代孝行故事之首。
在他年少時,父親、繼母和弟弟幾次三番加害于他,但他依然孝順父母、慈愛弟弟,這份大孝最終感動天地,連大象和小鳥都幫助他種田,堯帝得知后選他為繼承人。
孟子稱贊他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人若有所作為,那么這有為的人就像是舜一樣的人了。
孝是一切道德和愛心的根源,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成為一個真正的孝子,就能有所作為的人。
中國二十四孝圖之孝感動天
2
“負米”二字現(xiàn)在常被用來表示外出賺錢以贍養(yǎng)父母,其實源自春秋時期仲由負米的典故。
春秋魯國的仲由是一個孝順的人,家中貧困,但盡心盡力侍奉雙親,聽說百里之外的糧價較低,便不計千辛萬苦趕往那買米,再不分晝夜地扛著回家,為父母做飯。
后來仲由得到國君重用,父母卻死了,他時常感嘆:“為親負米,不可復(fù)得也?!?/p>
孝無貴賤之分,盡孝不用物質(zhì)衡量,一家人幸福,靠的是每個人無怨無悔的付出,才得圓滿。修己以安人,修身以齊家。
中國二十四孝圖之負米奉親
3
春秋時期的魯國還有一位孝子閔損,生母過世父親續(xù)弦,后母因偏愛自己的兒子常常虐待他,但面對后母的刁難,閔損依然聽話順從。
在一個冬天,父親發(fā)現(xiàn)閔損的棉衣是后母用蘆葦絮縫制的,要休掉后母時,閔損卻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感動了父親,也感動了他的后母,自此以后,后母成為了慈母,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照顧他。
閔損以德報怨的孝心與孝行,使兩個弟弟沒有失去親娘,轉(zhuǎn)變了后母的態(tài)度。后來他成為了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
孔子聽聞他以前的事跡,不禁贊美他的孝心:“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边@樣至誠的孝心正是愛人之心,用孝心做事待人,終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中國二十四孝圖之蘆衣順母 孝德精神源遠流長,在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帝王以孝治天下,做人則以孝為根本,一個“孝”可以說貫穿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孝呢?
孝,中華傳統(tǒng)美德之首,自古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小到能夠順承親意,構(gòu)筑幸福美滿的家庭,大到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消融沖突對立,締造和諧的社會。
《詩經(jīng)》有云: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周成王之所以令百姓信服,便在于他以孝治天下。
《孟子》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孩子不孝順父母,便喪失了做為人和子女的本分。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