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怎么烹飪好吃
眼下正是土豆大量上市的季節(jié)。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帶來的土豆怎么烹飪好吃,一起來看一看吧。
土豆的做法
(一)煮砂鍋雞湯
半只雞洗凈放入砂鍋,加沒過雞的清水,蔥、姜、八角、桂皮,大火煮開
然后換中火煮至用一根筷子能輕易的插進雞肉中即可關(guān)火(半小時左右)
將蔥、姜、八角、桂皮、雞撈出,雞湯待用,雞肉剔骨撕成小段待用,海帶豆芽洗凈待用。
(二)煮土豆粉
干土豆粉提前半小時用涼水泡軟
然后放入開水中煮至通透
撈出在涼水下過涼待用。
(三)雞絲砂鍋土豆粉
雞湯中加入海帶、豆芽,大火煮開,中火再煮3-5分鐘,讓豆芽、海帶煮熟
加入雞絲煮開
加入煮軟過涼的土豆粉再次的煮開,加鹽拌勻即可。
(四)自制辣椒油
花生油,小火,加入花生碎炒香(油要多放些)
放入辣椒面翻炒,一直要用小火
翻炒至辣椒面顏色暗紅即可
土豆的營養(yǎng)價值
土豆中的蛋白質(zhì)比大豆還好,最接近動物蛋白;土豆還含豐富的賴氨酸和色氨酸,這是一般糧食所不可比的。土豆還富含鈣、鎂、鉀、鋅、鐵,所含的鉀可預(yù)防腦血管破裂;所含的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C,均為蘋果的10倍,維生素B1、維生素B2、鐵和磷含量也比蘋果高得多。
從營養(yǎng)學(xué)角度看,土豆的營養(yǎng)價值相當于蘋果的3.5倍。你更不必擔心肚皮有難熬的饑餓,土豆在補足人體需要的幾乎全部營養(yǎng)素的同時,那豐富的纖維素可以讓胃鼓鼓的,有“酒足飯飽”之感。
土豆有和胃、調(diào)中、健脾、益氣的作用,對胃潰瘍、習(xí)慣性便秘、熱咳及皮膚濕疹也有治療功效。土豆所含的纖維素細嫩,對胃腸黏膜刺激少,有解痛及減少胃酸分泌的作用。將土豆粉10克用適量溫開水調(diào)成稀糊狀,餐前20分鐘徐徐吞服,服后最好再取左右側(cè)位靜臥一會。每日3次,一般3個月為1療程,多數(shù)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都能治愈。同時常食土豆已成為防治胃癌的輔助療法。此外,用鮮馬鈴薯1000克,蜂蜜適量,治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癥。方法是將鮮馬鈴薯洗凈,用攪肉機搗爛,用潔凈紗布包之擠汁;放入鍋內(nèi)先以大火煮沸,再以文火煎熬;當濃縮至黏稠狀時,加入一倍量的蜂蜜一同攪拌,再以文火煎至成膏狀,冷卻后待用。空腹時服用,每日2次,每次1湯匙,20天為1個療程。
土豆屬堿性食品,對肉類的副作用有一定的矯正作用;與雞肉合烹,可互相補充,使營養(yǎng)更為均衡。網(wǎng)上轉(zhuǎn)發(fā)土豆燒牛肉可引發(fā)胃腸紊亂的貼子其實純屬無稽之談。土豆所需的胃酸濃度低于肉類,但任何食物在消化時都會改變胃酸的酸度。只要酸度降低,胃酸就會再分泌出來,而不是分別根據(jù)每種食物的消化難易度來分泌相應(yīng)濃度的胃酸參與消化。
每周平均吃上五至六個土豆,患中風(fēng)的危險性可減少40%,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這是因為土豆是個好食物,不僅能有助控制體重,還會降低患高血壓和中風(fēng)的危險。土豆深色的外皮富含維生素和鉀,削皮吃會損失營養(yǎng)。研究顯示,緊貼土豆皮下層部分所含的維生素高達80%,遠遠高于土豆內(nèi)部的肉。鉀是鈉的克星,可以防止高食鹽攝入引起的血壓升高,具有明顯降壓作用。
大家不必擔心吃土豆會脂肪過剩,因為它只含有0.1%的脂肪,是所有充饑食物望塵莫及的。每天多吃土豆可以減少脂肪的攝入,使多余脂肪漸漸代謝掉,消除你的“心腹之患”。另外你也不必擔心吃土豆營養(yǎng)單純,有損健康。如果把土豆作為主食,每日堅持有一餐只吃土豆,對減去多余脂肪會很有效。
但土豆中含有生物堿,存得越久土豆生物堿含量越高。過多食用存放很久的土豆,可影響胎兒正常發(fā)育,導(dǎo)致胎兒畸形。當然,人的個體差異很大,并非每個人食用后都會出現(xiàn)異常,但孕婦還是不吃為好。如果土豆皮變綠,則說明其中的毒素龍葵素的含量較高。這時吃土豆千萬要謹慎,不僅需要削皮,還要多切去一些果肉,把變綠的部分完全去除。如果土豆皮變綠部分較大或者已經(jīng)長芽,這樣的土豆就不要吃了,否則很容易食物中毒。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