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艾灸怎樣養(yǎng)生有什么方法
夏季艾灸怎樣養(yǎng)生有什么方法
艾灸是中醫(y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點燃用艾葉制成的艾炷、艾條為主,那么夏季艾灸養(yǎng)生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有夏季艾灸養(yǎng)生的方法,歡迎參閱。
夏季艾灸養(yǎng)生的方法
艾灸常見的五種方法
1.1、直接灸
是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若施灸時需將皮膚燒傷化膿,愈后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若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
施灸時先將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點燃艾炷施灸。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后,方可繼續(xù)易住再灸,待規(guī)定壯數(shù)灸完為止。
1.2、間接灸
是用藥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間隔灸、隔鹽灸等。
隔姜灸
隔姜灸是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2-3厘米、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shù)孔,然后將姜片置于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再將艾炷放在姜片上點燃施灸。當艾住燃盡,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規(guī)定的壯數(shù),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嘔吐、腹痛、腹瀉及風寒痹痛等。
1.3、艾卷灸
艾條灸 是取純凈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卷成直徑約l、5厘米圓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松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條艾絨中滲入肉桂、干姜、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各等分的細末6克,則成為藥條。
1.4、溫針灸
溫針灸是針刺與艾灸結合應用的一種方法,適用于既需要留針而又適宜用艾灸的病癥。操作時,將針刺入腧穴得氣后,并給予適當補瀉手法而留針,繼將純凈細軟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用艾條一段長約2厘米左右,插在針柄上,點燃施灸。待艾絨或艾條燒完后,除去灰燼,取出針。
1.5、 溫灸器灸
溫灸器灸是用金屬特制的一種圓筒灸具,故又稱溫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內(nèi)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時,將艾絨或加摻藥物,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后,將溫灸器之蓋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為度。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實用的艾灸養(yǎng)生方法
2.1、補中益氣艾灸養(yǎng)生方
施灸方穴:百會、中脘、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太淵。
方穴功用:益氣行血、通經(jīng)活絡、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健脾和胃、溫中散寒、脾腎雙補、化水利濕、調和營衛(wèi)。
方穴主治:可作為一切亞健康艾灸養(yǎng)生保健的基礎施灸方穴,還可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胃脘痛、腹脹、腹瀉、氣短、乏力、腰腿無力、浮腫等癥。
2.2、五臟俱補艾灸養(yǎng)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
方穴功用:補五臟、調氣血、安神定志、通經(jīng)活絡。
方穴主治:為背部膀胱經(jīng)穴位,可用于強身健體、防治亞健康、體質衰弱。還可治療心悸氣短、腰酸乏力、中風后遺癥及一切虛勞損傷。
2.3、獨灸關元養(yǎng)生方
施灸方穴:關元。
方穴功用:補元益氣、溫腎健脾、補腎固脫、回陽救逆、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補腎納氣、溫陽利水、補血調經(jīng)、溫暖下元、補虛瀉實、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陽痿早泄、夢遺滑精、遺尿癃閉、小便頻數(shù)、等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月經(jīng)不調、閉經(jīng)、痛經(jīng)、崩漏帶下、產(chǎn)后出血等婦科常見病,腹脹腹痛、腹瀉痢疾、脫肛便秘等胃腸系統(tǒng)疾病,中風及一切虛勞損傷。關元還是人體重要補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陰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猜你喜歡:
2.艾灸的作用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