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的調理方法
月經失調也稱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病。表現為月經周期提前推后或出血量異常,月經不調吃什么調理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了解!
月經不調的調理方法
1、烏雞白鳳丸三盒裝,這種藥品用純?yōu)蹼u為主要原料,有養(yǎng)血生津,寧神益智,調經止帶的功效。熟地、當歸、白芍養(yǎng)血活血,川芎、丹參活血行血,充分發(fā)揮活血養(yǎng)血的功效。人參、黃芪、山藥、芡實健脾益氣,化濕止帶;鹿角補肝腎,益精血,益腎助陽;牡蠣、生地、天冬、銀柴胡、青蒿滋陰清熱;香附疏理肝氣,調經止痛,這些均為佐藥。全方氣血雙補,陰陽并調,為補血養(yǎng)血,調經止帶名方。主要用于氣血兩虧引起的月經不調,行經腹痛,少腹冷痛,體弱乏力,腰酸腿軟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藥物孕婦禁用。
2、婦科調經片,婦科調經片養(yǎng)血柔肝,理氣調經。養(yǎng)血、調經、止痛。主要用于肝郁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經期前后不定、行經腹痛,閉經,經行乳房脹痛,經期偏頭痛等。這個藥物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婦女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盲目使用。
3、復方益母草膏,調經養(yǎng)血,化瘀生新。用于血瘀氣滯引起的月經不調,行經腹痛,量少色暗。這種藥物在感冒時不宜使用。
溫馨提醒:禁止亂用藥,以免對生殖器造成傷害。表現為月經周期提前推后或出血量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許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血小板無力癥)、高血壓、內分泌失調、流產、宮外孕、葡萄胎、高催乳素血癥、腫瘤(如卵巢腫瘤、子宮肌瘤)、乳腺腺病、結核病(輸卵管結核、子宮內膜結核)、炎癥(慢性子宮內膜炎、慢性輸卵管卵巢炎)等均可引起月經失調。
月經失調癥狀
1、經期提前月經提前指月經周期縮短,短于21天,而且連續(xù)出現2個周期以上,屬于排卵型功血基礎體溫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于10天,或體溫上升不足0.5℃。
2、經期延遲月經錯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連續(xù)出現兩個月經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礎體溫雙相,但卵泡期長,高溫相偏低;無排卵者,基礎體溫單相。
3、經期延長月經周期正常,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凈。有炎癥者平時小腹疼痛,經期加重,平時白帶量多,色黃或黃白、質稠、有味。黃體萎縮不全者同時伴有月經量多;子宮內膜修復延長者在正常月經期后,仍有少量持續(xù)性陰道出血。
4、月經失調還有月經先后不定期月經提前或延遲,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長于35天。
5、面色改變
月經失調往往是臟腑功能失常,氣血失調或者氣血不足所引起的,月經失調的女性往往有唇色或面色的改變。
月經失調病因
月經正常來潮是成熟女性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許多婦女發(fā)生月經失調后,只是從子宮發(fā)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去考慮,而忽視了在子宮之外去找原因。豈不知,許多不良習慣因素也可能導致月經失調。
1、情緒異常引起月經失調
情緒異常長期的精神壓抑、生悶氣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創(chuàng)傷,都可導致月經失調或痛經、閉經。這是因為月經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腦下垂體和下丘腦釋放激素的控制,所以無論是卵巢、腦下垂體,還是下丘腦的功能發(fā)生異常,都會影響到月經。
2、寒冷刺激引起月經過少甚至閉經
起居無度據研究,婦女經期受寒冷刺激,會使盆腔內的血管過分收縮,可引起月經過少甚至閉經。因此,婦女日常生活應有規(guī)律,避免勞累過度,尤其是經期要防寒避濕。
3、節(jié)食引起月經不調
過度節(jié)食有關專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體重的17%,方可發(fā)生月經初潮,體內脂肪至少達到體重22%,才能維持正常的月經周期。過度節(jié)食,由于機體能量攝入不足,造成體內大量脂肪和蛋白質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礙而明顯缺乏,影響月經來潮,甚至經量稀少或閉經,因此,追求身材苗條的女性,切不可盲目節(jié)食。
4、嗜煙酒引起月經不調
嗜好酒煙煙霧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擾與月經有關的生理過程,引起月經不調。在吸煙和過量飲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經不調而到醫(yī)院診治。每天吸煙1包以上或飲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經不調者是不吸煙喝酒婦女的3倍。故婦女應不吸煙,少飲酒。
看過“月經不調吃什么調理”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