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驚蟄怎么破解
春雷驚蟄怎么破解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jié)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每年公歷的3月6日左右為驚蟄。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了解一下春雷驚蟄怎么破解。
春雷驚蟄怎么破解
驚蟄時節(jié),春光明媚,萬象更新。古代描述驚蟄時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jié),大部分地區(qū)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xiàn)象的一個節(jié)氣。
“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利于多種病蟲害的發(fā)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fā),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開,豬瘟來”,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視了。
驚蟄之打雷提醒
未到驚蟄雷先叫,四十九日暗天打。是說驚蟄前打雷的話,今年就會雨水連綿,災害不斷。意思是如果在驚蟄節(jié)氣前就發(fā)生打雷的現(xiàn)象,表示可能會出現(xiàn)雨水連綿的異常天氣,而且容易發(fā)生災害;驚蟄節(jié)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jù)冷暖預測后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jié)的風也有用來做預測后期天氣的依據(jù)的,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還有“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等等。
全國建筑物電氣裝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王宏民:在室外,要考慮到雷電活動區(qū)域,看雷電活動遠近,一般是聽雷聲就能判斷出遠近,不要躲到避雷針和大樹下面。在空曠的地方不要打雨傘,因為雨傘有針尖,電場強度要集中些。不要在空曠地方打手機。要蹲下來,兩腳并攏。
專家最后強調,如遇雷雨天氣,市民最好躲入一棟裝有金屬門窗或設有避雷針的建筑物內。一輛金屬車身的汽車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這些建筑物或汽車被雷擊中,它們的金屬構架或避雷裝置或金屬本身會將閃電電流導入地下。
驚蟄之季節(jié)不等人
季節(jié)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區(qū)驚蟄節(jié)氣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4℃,較雨水節(jié)氣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jié)氣。日照時數(shù)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wěn)定,氣溫波動甚大。華南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qū),多數(shù)年份驚蟄期間氣溫穩(wěn)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種,其余地區(qū)則常有連續(xù)3 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12℃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xiàn),不可盲目早播。
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華南中部和西北部驚蟄期間降雨總量僅10毫米左右,繼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開始露頭。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于需水較多的時期,對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春產量的重要因素。植樹造林也應該考慮這個氣候特點,栽后要勤于澆灌,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驚蟄之對各地區(qū)農事的作用
驚蟄節(jié)氣,我國各地區(qū)的主要農事活動特點如下。
東北地區(qū):全面開展耙壓整地工作,秋翻地碎土耙壓耢地,頂漿塌壟,春趟溝,秋挑茬地春合壟。山坡地和不宜保墑地頂凌播種谷子、春小麥、大麥和油菜。起糞、送糞和拍坷垃。山林防火。華南地區(qū):“驚蟄不耕田,不過三五天”,解凍后抓緊耙地,多蓄水分。冬小麥普遍返青,追肥、澆水。早春作物播種,山藥育苗。
華南中部和西北部驚蟄期間降雨總量僅10毫米左右,繼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開始露頭。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于需水較多的時期,對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春產量的重要因素。植樹造林也應該考慮這個氣候特點,栽后要勤于澆灌,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西北地區(qū):“過了驚蟄節(jié),耕地不停歇”。春麥播種,春玉米耙耱保墑。冬麥田防禽畜為害。
西南地區(qū):夏收作物追施穗肥,加強薅鋤,適時灌溉,防治病蟲害。南部和北部河谷播第一批雙季早稻,其余地區(qū)播早玉米。甘薯育苗。抓緊翻犁板田板土、整理秧田、積肥造肥、處理種子等工作。
華中地區(qū):麥田肥水管理,看苗追拔節(jié)肥、看墑、看苗、看天澆灌拔節(jié)水。中耕除草壅根,防治病蟲害。甘薯溫床育苗。準備早稻育秧,春馬鈴薯切塊催芽。油菜葉面追肥,防治病蟲蔓延。棉田整地進糞。幼齡茶園定型修剪,成年茶園輕修剪,防治蟲害。繼續(xù)植樹造林。加強畜禽防疫。
華南地區(qū):繼續(xù)播早稻,培育壯秧,整理本田。中玉米播種,間苗、定苗。早玉米中耕、培土、迫肥。小麥收割。早黃豆播種,種春植蔗,春植蔗收獲,處理宿根,秋植蔗中耕追肥。華北地區(qū):“驚蟄”時節(jié),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土壤仍凍融交替,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fā)的重要措施。“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這是當?shù)厝嗣穹篮当劦膶氋F經驗。
沿江江南小麥已經拔節(jié),油菜也開始見花,對水、肥的要求均很高,應適時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應適當澆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