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jié)為什么要登高_重陽節(jié)登高的寓意
重陽節(jié)到了,重陽節(jié)有一個習俗就是登高,那么重陽節(jié)為什么要登高呢?登高有什么寓意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jié)為什么要登高,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陽節(jié)為什么要登高
重陽節(jié)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其由來大致有三。其一是登高避災(zāi),其二是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三是登高“辭青”。
登高避災(zāi)源于漢代,有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zāi)的故事?;妇笆菛|漢汝南(在今河南省平輿北)人,南朝梁吳均《續(xù)齊諧記》記載,汝南桓景隨 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zāi)。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本叭缪?,齊家登山……然而, 《續(xù)齊諧記》不過是一部志怪書,連作者自己也沒有把它視作史實。晉代葛洪《神仙傳》卷五記載,費長房在東漢時曾做過汝南市掾(街市小官),后來跟仙人壺公 入山修道。可是,桓景其人在有關(guān)東漢、三國時期的各種文獻資料中均無記載。后來的《宋書·符瑞志》中倒是提到過東晉成帝時有個叫桓景的太守,但時間上已相 差了百余年。顯然,這個故事“純屬虛構(gòu)”,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有人提出,登高其實是源于古人對山岳的崇拜?!抖Y記·祭法》記載:“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惫糯让裆姝h(huán)境極其艱 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獵謀生。大山中生長的各種植物、隱棲的飛禽走獸以及潺潺溪流,使人類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溫干旱,山間密林可避高溫炙烤;洪水襲 來,攀上高山可躲滅頂之災(zāi)。此外,古人認為山上云霧繚繞,為呼風雨喚雷電之神龍所居。而且,高山的雷電可以帶來火種,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因此, 古人對山既敬畏又充滿崇拜,“登山祈?!钡牧曀自缭诖呵飸?zhàn)國時期已流行開來。持此觀點的人還將“崇”字本身作為旁證:崇,形聲字,從山,宗聲。崇拜之 “崇”原本就是對山岳而言,因為“山”即高山,“宗”為神圣。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蘊含有尊崇、敬畏之意。
重陽節(jié)登高的寓意
其一:登高辟邪氣
在我國的古代,有著重九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的說法。而古人們?yōu)榱吮苊饨佑|到邪氣,所以才在九九這一天登高以避邪氣。不過這一說法現(xiàn)在看實在有些不科學。不過,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氣爽的收獲季節(jié),舉家出游、登高望遠在時令上是非常適宜的。
其二:登高山祈福
據(jù)《禮記·祭法》中有記載:“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古代人的生活環(huán)境比起現(xiàn)今要艱苦許多,最早時期人們的很多事物大都來自于才集合和狩獵,而山林中生長的各種植物和動物得以讓人類生存和繁衍。因此在古代,古人們對于山特別是高山是有崇拜的。因此在舅舅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種表達人們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種行為。
其三:辭青
大家應(yīng)該都聽說過春季的踏青一說,實際上與之相對的還有秋季的辭青一說。據(jù)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于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重陽節(jié)傳統(tǒng)習俗
1、簪菊花
重陽節(jié)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jīng)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jīng)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2、吃重陽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jié)食品。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fā)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制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制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
重陽節(jié)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jié)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游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4、賞菊并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jié),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tǒng)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zāi)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鐘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采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采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5、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jié)。茱萸入藥,可制酒養(yǎng)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jīng)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qū)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zāi)多難,所以在重陽節(jié)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重陽節(jié)的起源
漢代,過重陽節(jié)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重陽節(jié)”名稱見于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jù)曹丕《九日與鐘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shù),而日月并應(yīng),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p>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jié)才被定為正式節(jié)日。從此以后,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jié),并且在節(jié)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宋代,重陽節(jié)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jié)的盛況?!段淞峙f事》也記載南宋宮廷“于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游樂一番。
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
清代,明代的風俗依舊盛行。
重陽節(jié)為什么要登高相關(guān)文章:
★ 關(guān)于重陽節(jié)有哪些傳統(tǒng)習俗活動
★ 關(guān)于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的歷史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