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立冬的來歷和風俗
立冬是季節(jié)類節(jié)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漸變。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yǎng)、收藏狀態(tài)。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有關立冬的來歷和風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立冬的來歷
立冬節(jié)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二沖四節(jié)氣的第19個節(jié)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對“立冬,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xiàn)代聲‘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譯‘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p>
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磥恚⒍粌H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guī)避寒冷的意思。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難入大水為蜃?!?/p>
水始冰:水面初疑,未至于堅也。即此節(jié)氣水已經能結成冰。
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于訴。即土地也開始凍結。
雉入大水為屋: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難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關于難入大水為屋,古人有很多解釋。難為野雞似乎沒有多少爭議,但關于屋,有多種說法。
《淮南子》:屋為大蛤。《玉篇》亦曰:99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屢蚌,非蛤類乎?《禮記》之注曰:蛟屬。
《埠雅》又以蚌屋各釋,似非蛤類。
然按《本草》車鰲之條曰:“車螯是大蛤,一名屋,能吐氣為樓臺,又嘗聞海中屋氣成樓垣?!?/p>
《章龜經》曰:屋大者如車輪,島嶼、月間吐氣成樓,與蛟龍同也。則知此為蛤明矣。況《爾雅翼》引《周禮》諸家辯屋為蛤甚明?!抖Y記》之注,以謂難由于蛇化之說,故以雉子為蜃?!钝拧芳仍凰粕叨螅卤M逆鱗,知之悉矣。然復疑之,一日狀似螭龍,有耳有角,則亦聞而識之。不若《本草》、《章龜經》為是即一物耳。
大水,淮也?!稌x語》日:雉入于淮為蜃。
立冬時節(jié),太陽已到達黃經225度,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于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還不太冷。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不僅十分宜人,對冬作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但是,這時北方冷空氣也已具有較強的勢力,常頻頻南侵,有時形成大風、降溫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
從多年的平均狀況看,11月是寒潮出現(xiàn)最多的月份。劇烈的降溫,特別是冷暖異常的天氣對人們的生活、健康以及農業(yè)生產均有嚴重的不利影響。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shù)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溫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溫差更加拉大。11月,我國的青藏高原大部、內蒙古和黑龍江的北部地區(qū),平均溫度已達一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冢瑑烧叩臏夭羁蛇_30℃一50℃之多。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干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溫暖宜人。
立冬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降水顯著減少。東北地區(qū)大地封凍,農林作物進入越冬期;江淮地區(qū)“三秋”已接近尾聲;江南正忙著搶種晚茬冬麥,抓緊移栽油菜;而華南卻是立冬種麥的時期。
此時水分條件的好壞與農作物的苗期生長及越冬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華北及黃淮地區(qū)~定要在日平均氣溫下降到4℃左右,田間土壤夜凍晝消之時,抓緊時機澆好麥、菜及果園的冬水,以補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間小氣候環(huán)境,防止“旱助寒威”,減輕和避免凍害的發(fā)生。
江南及華南地區(qū),及時開好田間“豐產溝”,搞好清溝排水,是防止冬季澇漬和冰凍危害的重要措施。
立冬后空氣一般漸趨干燥,土壤含水較少,林區(qū)的防火工作也該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了。
立冬,不僅被看做是冬季的首日,還一度被視為歷年之首,農歷十月初一不僅是“十月節(jié)”,又叫做“秦歲首”,因為秦人沿襲戎羌民族的習俗,以立冬作為年度周期的開始。
十月節(jié)至今還是哈尼族人最盛大的節(jié)日,每到立冬,家家戶戶做糯米把、釀悶鍋酒,全寨性的街頭酒宴,喝酒唱歌,是寒冬最歡樂而熱烈的情景。
立冬風俗
自古以來,立冬節(jié)氣就被人們高度重視,各地慶祝活動也非常豐富。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中國老百姓心中是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也是享受豐收的季節(jié)。中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祭祀
立冬在古代社會是“四時八節(jié)”之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在我國部分地區(qū)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
補冬
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古時農民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這天殺雞宰羊或以其他營養(yǎng)品進補。
立冬三候
中國古人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時,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