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養(yǎng)生水果及傳統(tǒng)食俗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28″44),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夏至的養(yǎng)生水果及傳統(tǒng)食俗,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夏至的養(yǎng)生水果
1.黑桑葚——補腎滋陰養(yǎng)容顏
桑葚被稱為“民間圣果”,因為其味美多汁,而且功效多樣而深受人們喜愛。中醫(yī)上說桑葚屬于微寒的水果,具有健脾補腎、滋陰養(yǎng)血、安神助眠、清肝明目等多種功效。同時,桑葚的營養(yǎng)價值也非常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以及胡蘿卜素。女性經(jīng)常吃不僅可以補腎滋陰,還能養(yǎng)顏抗衰老。
吃桑葚的時候最好挑選成熟的成醬紫黑色的桑葚,這種桑葚更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同時成熟的桑葚更加鮮甜多汁。
2.黑加侖——延緩衰老防癌癥
根據(jù)科學家的研究統(tǒng)計,黑加侖具有極其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每100克的黑加侖里面就有181毫克的維生素C、322毫克的鉀以及鈣、鋅、磷、鎂、鐵等多種物質,可以有效降低血脂,起到補腎、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這種被叫做黑醋栗、黑豆果的水果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經(jīng)常吃的話可以通過里面
3.烏梅——保護腸胃抗衰老
烏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鉀、鎂、錳、磷等。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認為,“血液堿性者長壽”,烏梅是堿性食品,因為它含有大量有機酸,經(jīng)腸壁吸收后會很快轉變成堿性物質。因此,烏梅是當之無愧的優(yōu)秀抗衰老食品。此外,烏梅所含的有機酸還能殺死侵入胃腸道中的霉菌等病原菌。
4.李子——強化肝臟和腎臟功能
正值吃李子的好季節(jié)。李子的藥用歷史已久,古人認為李子有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中醫(yī)認為李子有生津、養(yǎng)肝、清熱、利尿的功效,孫思邈說“肝病宜食之。”李子里面含有豐富的糖分,具有緩瀉的作用,可用來治療便秘。而其中所含的礦物質吃了有凈血與造血的作用,可以強化肝臟和腎臟功能,可以治療高血壓與生理不順。
發(fā)熱、口渴、虛癆骨蒸、肝病腹水者,教師、演員音啞或失音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尤益食用。李子含高量的果酸,多食傷脾胃,過量食用易引起胃痛,潰瘍病及急、慢性胃腸炎患者忌服。多食易生痰濕、傷脾胃,又損齒。故脾虛痰濕及小兒不宜多吃。
5.香瓜——止渴通便
香瓜性味甘、寒,不但具有止渴、除煩熱、通三焦、利小便,通大便的功效,還具有一定的防暑氣的功效。在它的瓜蒂內(nèi)含有一種叫“甜瓜蒂苦素”的物質,可用于治療黃疸。
夏至的傳統(tǒng)食俗
1、熱面
在酷熱的夏天吃熱面,那叫“鍋挑兒”,據(jù)說有“辟惡”之意,吃熱面是為驅除邪惡,多出汗以祛除人體內(nèi)滯留的潮氣和暑氣。
2、夏至羹
湖南長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湯丸,名“夏至羹”,民諺云“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個團(音為”坨“),一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
3、夏至餅
夏收完畢,新麥上市,所以有日吃面嘗新的習俗,也有人用麥粉調糊糊,攤成薄餅烤熟食用。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謂“夏至餅”。
4、荔枝
廣州粵語地區(qū)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qū)都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兩者合吃不熱。大量食用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癥,也就是“荔枝病”,因此一定要適量。在吃荔枝前后喝一點鹽水或者綠豆水、冬瓜水、生地湯等有解暑的功效。
5、新麥
山東部分地區(qū),夏至日有煮新麥粒吃的習俗,孩子們用新麥秸編的小笊籬,在湯水中撈取新麥粒吃,既嘗新,又是一種游戲。
6、生菜、涼面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開始大吃生菜、涼面了,吃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幫助降火開胃,促進食欲,但是又不至于會因為過于寒涼而損害身體健康。因此每逢夏至將近的時候,涼面等食物就開始大賣了。
7、狗肉
夏至吃狗肉主要是流行在我國廣東地區(qū),廣東地區(qū)有一句諺語是這么說的“夏至狗,沒路走”,說的就是夏至吃狗肉的風俗。值得注意的是,狗肉性熱,夏至吃狗肉應該適可而止,不要食用過多,以免引起上火等身體不適。
8、莧菜和葫蘆
某些地區(qū)夏至當天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會到娘家吃飯,舅舅家就會準備莧菜和葫蘆做菜,寓意吃了莧菜就不會發(fā)痧,吃了葫蘆腿就有力氣。
9、夏至蛋
湘南的衡陽、郴州、永州和湘西吃夏至蛋。夏至日,將整雞蛋煮熟,剝殼后加紅棗煮湯吃,叫“吃夏至蛋”。湘南一帶,主要是嘉禾、藍山、桂陽于夏至當天早晨起來,將整雞蛋煮熟,用紅紙或紅色染料將蛋皮染紅,再用一個小網(wǎng)袋裝上,系上少年、兒童的前胸,一直掛到中午或下午再剝?nèi)サ皻⒌俺缘?。民間以為夏至吃蛋,能強身健胃,行走有勁。諺云“夏至吃蛋,石板踩爛。”
夏至吃什么面好
伏面
夏至過后,進入三伏,山西民間多吃涼面開胃消暑。山西涼面,又叫伏面,古稱“冷陶”,雖非珍饈名點,卻源于上古祀日,反映時令變遷,傳承千年習俗,是一道融入文化遺韻的晉地美食。
清代時“夏至伏面”已發(fā)展成為各種花色冷面。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載“夏至,大祀方澤,乃國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面是也……冷淘面爽口適宜,天下無比?!?/p>
涼面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面條,俗稱過水面,看看各地區(qū)是如何吃"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煙臺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煙臺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致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游戲,很有農(nóng)家生活的情趣。
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也是愛吃涼面,越長越好,一是代表了夏至這天是最長的一天,涼面是因為天氣炎熱,吃著口感更好。
炸醬面
炸醬面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后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黃豆制作的黃醬或甜面醬炸炒,即成炸醬。
面條煮熟后,撈出,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面。也可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加辣椒,醋等調味品。這樣會更加符合自己的口味。
夏至的養(yǎng)生水果及傳統(tǒng)食俗相關文章:
★ 夏至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