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吃湯圓
吃元宵是元宵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象征著團圓和甜蜜,人們會在這一天品嘗各種口味的元宵。猜燈謎是元宵節(jié)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人們通過猜燈謎來展示自己的才智和知識。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吃湯圓,供大家參考學習。
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吃湯圓?
湯圓是南方的叫法,北方則稱為元宵,但兩者的做法也是不同的。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 的新奇食品。在南北朝時澆上肉加便便湯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jié)日食品。到了宋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jié)食,上元油錘”。油錘的制法,據(jù)《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
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都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節(jié)的三個傳說故事
傳說一: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chǎn)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xù)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chǎn)。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傳說二:
傳說元宵節(jié)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莸凵耘橙酰瑑?yōu)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后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后,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于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后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lián)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于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后,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jié)日。
傳說三:
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吃湯圓的習俗也在此時流傳開來。
元宵節(jié)這些禁忌需注意
1、出門不能丟東西
正月十五這天,很多人都出門去賞燈、觀月,人來人往的有人就渾水摸魚在其中。新的一年才剛剛開始,如果在正月丟東西,有的人就認為是把一整年的財運都給丟了,這一年都會過得不好,因此人們忌諱出門丟東西。
2、不能剪頭發(fā)
古人講究“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對于自己的身體頭發(fā)、皮膚等,人們是非??粗氐?。頭發(fā)也被人們看做是財運,平常沒關系,但是正月是不能理發(fā)的。人們還認為理發(fā)會“死舅舅”。
3、不能說臟話
正月是一個喜慶的月份,是一年當中的第一個月份,老一輩的人講究一月份是很多神仙都在的月份。如果滿嘴臟話,就會讓人覺得小氣,不吉利,被神仙聽見了也不會去保佑這樣的人。因此,在正月不能講臟話。
4、民俗認為此日是天宮大帝的誕辰日,應以喜慶為主。元宵節(jié)當日,夫妻之間絕不能鬧矛盾,也盡量避免孩子哭鬧,以免給家庭帶來霉氣。
5、元宵節(jié)是一個普天同慶的節(jié)日,再繁忙的人這一天也一定要休息,避免勞作工具損壞,帶來霉運和財運損失和不利的事情發(fā)生。
6、元宵節(jié)當日避免看醫(yī)生,避免到荒郊野外、墳地、古陵等陰氣和晦氣較重的場所。身體弱、運氣差的人士更應加以防范,以免沾染晦氣上身。
7、此日、不要借給別人錢,據(jù)說這樣做的話、會把你的運氣借走。
8、米缸也不要見底,因為舊有斷炊堪虞之說。
9、此日注意衣服不要弄破、據(jù)說傳言會一年霉運纏身。
10、此日不要殺生,這是一個見血的不詳惡兆,所出現(xiàn)的問題則是破財及病災。
11、盡量避免白色和黑色的衣服,這兩種顏色與死亡緊緊聯(lián)系,大慶的日子見到這兩種顏色、會讓穿戴者事事不能如愿。
12、避免臟話、據(jù)說這樣去做,今年會禍從口出、不經(jīng)意說錯話而帶來大的禍事。
元宵節(jié)要準備什么?
元宵節(jié)一般從正月十二開始準備,直到正月十五。
1、正月十二
正月十二,元宵節(jié)準備的第一天,有搭燈棚、做醮、做齋頭、標炮等習俗。
從正月十二開始,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jié),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有童謠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p>
2、正月十三
正月十三,元宵節(jié)準備的第二天,有舞獅、飄色、游神、廟會等習俗。
傳說正月十三是“燈頭生日”, 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
3、正月十四
正月十四,元宵節(jié)準備的第三天,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習俗。
在古時,中國民間和朝廷都會在這天搭建燈棚,懸燈結彩,并做一些游藝節(jié)目的預習活動,成為“試燈” 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jié)。
4、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jié)、燈節(jié),有賞燈、游燈、押舟、燒煙花、鬧元宵等習俗。
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于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元宵節(jié)過節(jié)有何注意事項
①首先是不宜去太荒涼或者太擁擠的地方,都會產(chǎn)生安全隱患,要看管好隨身攜帶的財物,避免盜竊事件發(fā)生。
②另外天氣還是比較寒冷的,早晚出門過節(jié)也要做好保暖措施,多帶外套,避免感冒著涼了。
③作為團圓的節(jié)日,應該多陪伴家人,不能在外面熬夜,盡量早點回家。
描寫元宵節(jié)節(jié)日的古詩詞
唐順之《元夕影永冰燈》: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李商隱《觀燈樂行》: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王守仁《元夕二首》: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賴有遺經(jīng)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堂上花燈諸第集,重闈應念一身遙。
盧照鄰《十五夜觀燈》: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d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元宵節(jié)是很熱鬧的節(jié)日,這天人們都應該與自己的家人相聚在一起,共同度過美好的一天,享受團圓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