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經常被廣泛應用在力和運動狀態(tài)的關系方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供大家參閱!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定義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科學地闡明了力和慣性這兩個物理概念,正確地解釋了力和運動狀態(tài)的關系,并提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其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屬性——慣性。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定律實驗
目的和要求:
1、認識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2、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速度)。
儀器和器材:
方木塊(滑塊),長20厘米左右的小木棒,小球,實驗小車,寬約為10-15厘米、長分別為30厘米和60厘米左右且厚度相同的刨光的木板各一塊,毛巾和棉布各一塊。
實驗方法:
一、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維持
1、把滑塊放在60厘米長的水平木板上。用木棒推動滑塊運動。停止推動,滑塊迅速停下。
2、用木棒以與步驟1中同樣的速度推小球。停止推動,小球還要向前運動一段距離。
3、用木棒敲擊滑塊,敲擊停止,滑塊還要運動一段距離。
觀察重點:三種條件下物體變慢的情況。
結論: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二、初速相同時,在水平面運動的物體受的阻力越小,運動距離越長
1、把30厘米長的木板墊成傾角30°左右的斜面,60厘米長的木板水平放置,兩板緊密相接。在水平木板上鋪上毛巾。讓小車自斜面頂端從靜止開始滑下(也可以用小球代替)。
2、在水平板上換鋪棉布,重復步驟1。
3、取去水平板上的棉布,重復步驟1。
觀察重點:三次實驗中小車都從同一高度滑下,剛滑到水平板上時快慢一樣;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板上運動的距離不同。
結論和推論:物體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長。如果物體在運動中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永遠運動下去。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概述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說明力并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條件,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它科學地闡明了力和慣性這兩個物理概念,正確地解釋了力和運動狀態(tài)的關系,并提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其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屬性——慣性,它是物理學中一條基本定律。上述定律主要是從天文觀察中,間接推導而來,是抽象概括的結論,不能單純按字面定義而用實驗直接驗證。和實際情況較接近的說法是:任何物體在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時,都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即原來靜止的繼續(xù)靜止,原來運動的繼續(xù)作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慣性實質是物體相對于平動運動的慣性,其大小即為慣性質量。物體相對于轉動也有慣性,但它跟第一定律所說的慣性不是一回事,它的大小為轉動慣量。慣性質量和轉動慣量都用來表示慣性,但它們是不同的物理量,中學物理不出現(xiàn)轉動慣量的名詞,可不必提兩者的區(qū)別。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為零的情況下,究竟是靜止還是作勻速直線運動,這除了和參考系有關外,還要看初始時的運動狀態(tài)。
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兩個問題:
1、它明確了力和運動的關系。物體的運動并不是需要力來維持,只有當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即產生加速度時,才需要力的作用。在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上得出力的定性定義: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它使受力物體改變運動狀態(tài)。
2、它提出了慣性的概念。物體之所以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是在不受力的條件下,由物體本身的特性來決定的。物體所固有的、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特性叫慣性。物體不受力時所作的勻速直線運動也叫慣性運動。牛頓在第一定律中沒有說明靜止或運動狀態(tài)是相對于什么參照系說的,然而,按牛頓的本意,這里所指的運動是在絕對時間過程中的相對于絕對空間的某一絕對運動。牛頓第一定律成立于這樣的參照系。通常把牛頓第一定律成立的參照系成為慣性參照系,因此這一定律在實際上定義了慣性參照系這一重要概念。牛頓第一定律是作為牛頓力學體系一條規(guī)律,它具有特殊意義,是三大定律中不可缺少的獨立定律。不能將第一定律看作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注意:力不是產生速度的原因,而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表達方式
牛頓第一定律的兩種表達方式:
1.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合外力為零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tài)。
2.當一個質點距離其他質點足夠遠時,這個質點就作勻速直線運動或保持靜止。
第一種表達方式較普遍,第二種表達方式在愛因斯坦和吳大猷的著作中曾經被提到。兩種表達方式等價。
由于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特性叫做慣性,所以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慣性是一切物體固有的屬性,無論是固體、液體、氣體和等離子體,無論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具有慣性。
注: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對所有的參考系都適用。不過我們總能找到那樣的參考系,使牛頓第一定律適用。這樣的參考系被稱為慣性參考系,簡稱慣性系。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形成
1、伽利略的研究和科學想象:
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這是為了保證每次小車到達水平面時有相同的速度)。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鋪上毛巾,小車在毛巾上滑行很短的距離就停下了(如圖甲);第二次在水平面鋪上較光滑的棉布,小車在棉布上滑行的距離較遠(如圖乙);第三次是光滑的木板,小車滑行的距離最遠
伽利略認為,是平面對小車的阻力使小車停下,平面越光滑小車滑行就越遠。表明阻力越小,小車滑行就越遠.伽利略科學地想象:要是能找到一塊十分光滑的平面,阻力為零,小車的滑行速度將不會減慢。
2、笛卡爾的補充:
笛卡爾等人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如果運動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僅速度大小不變,而且運動方向也不會變,將沿原來的方向勻速運動下去。
3、牛頓的偉大貢獻
英國的偉大科學家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從而概括出一條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的發(fā)現(xiàn)及總結。
300多年前,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認識到:運動物體受到的阻力越小,他的運動速度減小得就越慢,他運動的時間就越長。他還進一步通過進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況下,如果水平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它的速度將不會減慢,這是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伽利略曾經專研過這個問題,牛頓曾經說過:“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成功的。”這句話就是針對伽利略的。所以牛頓概括了前人的研究結果,總結出了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分析事實、再進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雖然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驗證這一定律,但是,從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論,都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力是產生物體加速度的原因。
看過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人還看了:
3.高中所有物理公式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上一篇:歐姆定律的含義是什么
下一篇:庫侖定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