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與游客交流關鍵是什么
導游與游客交流關鍵是什么
導游具備一個良好的口才,可以引起游客對綠意景點的極大興趣,也可以與游客產(chǎn)生共同的語言。下面小編為你整理導游與游客交流關鍵,希望能幫到你。
導游與游客交流關鍵
1、導游不可忽視的問題
或許當過導游員的人都體會到口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他人未必有這樣的體驗?,F(xiàn)在仍有許多人忽視了口才這個問題,甚至認為:“不會說話有什么要緊的,只要會賺錢就行。”“話說得再好聽,完不成任務等于沒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狗嘴吐不出象牙,人嘴吐不出銀洋” ······這些傳統(tǒng)世俗觀念總把人們引向歧途,似乎總覺得財富是靠人的雙手掙來的,而不是靠嘴巴說來的。更有甚者認為:“人的頭上為啥生有一雙眼睛,一對耳朵,一只鼻子二只孔,惟獨只有一張嘴呢?就是讓人多看、多聽、多聞、少說” ······
以上種種是非觀念我們暫且不論,因為它和導游員關系并不大。導游員是吃“開口飯”的,其實,就是在用語言的導**當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導游會說會講有什么用,還不是遵照寫的人說的嗎?寫的人才有真才實學呢”。“導游嘛,只要把游客服務好,再好的口才碰到棘手問題也沒用!”這些習慣看法既有傳統(tǒng)世俗成分,又有自身不科學不實際的觀點。既然導游員是靠“嘴”為游客服務的,那么,沒有一副好口才怎么為游客服務?又怎么使游客滿意呢?如果我們有意再把口才與人才兩者結合起來加以比較,是否還能看出一些有趣的關聯(lián)呢?
是的,應該肯定,搞導游詞的多數(shù)都是專家和學者,也有不少是導游員里的佼佼者(走遍中國———中國優(yōu)秀導游詞精選的出版已經(jīng)說明了問題),他們寫作能力強,思路敏捷,知識豐富。但是,寫作時,可以靜下心來慢慢寫,也可以反復思考加以修改,使得文章逐漸變得華麗精彩。而導游員與游客直接交流的特點是隨機性大,不但需要即興吐玉,而且更需機動靈活,況且情況又比較復雜。這就要求導游員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才能表達恰當,運用自然,順理成章。如果導游員頭腦中有那么一根“弦”,即把“導游語言”視作修改后的“文章”發(fā)表,那么他(她)就能隨時隨地、扎扎實實地鍛煉自己的口才,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也許以上這些觀點還不能說服導游員,我們不妨再來做些分析和介紹。
2、服務導游的幾個佐證
導游員的任務就是帶領游客進行參觀游覽,并在此期間使得游客在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得以實現(xiàn),真正得到物質(zhì)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滿足。顯然,導游員處在“流動”的服務之中,其素質(zhì)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名導游員在帶團時要向游客講解介紹,交流溝通和人際交往,肚里只有“半桶水”可不行。為此,我們說附庸風雅的油嘴滑舌,夸夸其談的陳詞濫調(diào),這些都稱不上是有口才,恰恰是對口才的玷污和歪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導游員,再具有良好的口才,那無疑是旅游界優(yōu)秀的人才。他們言談舉止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處理問題冷靜果斷,卓有成效,面對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代旅游活動的目的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即由原來的“到此一游”,發(fā)展到“文化旅游”。因此,時代對導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勢也越來越逼人,新世紀的導游員如不具備較好的口才藝術,那么是很難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求。所以,口才之所以稱“才”,它不僅要求導游員有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要以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基礎。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人的知識積累越多,其自身素質(zhì)也就會越高,這些都是成正比發(fā)展的。同時,導游員越有求知的意識,就越會增強學習的自覺性,越會千方百計地吸取各種養(yǎng)料,逐步變成“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雞毛蒜皮”無事不知的“ 萬事通”。難怪有不少人風趣地稱贊導游說:“導游、導游,三教九流”。
筆者曾在剖析成功導游員的知識結構時欣喜地發(fā)現(xiàn),他們從來不受知識領域中畫地為牢的局限,而是具有知識的廣博性、密集型和高智能等幾大特點,各種知識匯集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個“雜家”的有機網(wǎng)絡,這也許是成功導游員的根本因素,也必將是新世紀導游員成才和取得事業(yè)成功的先決條件。
其次,在帶團時,我們體會到口才和人際關系往往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們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而良好的人際關系又是帶團成功的關鍵一環(huán)。當然,我們也不能排斥“運氣”這個特殊因素。以前,有不少人和旅行社的領導不敢正視這個問題,隨著旅游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人們也逐步正視這些因素,至少不少人認為:導游員帶團需要良好的氛圍和運氣。當然,話得反過來說,導游帶團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靠導游本身素質(zhì),“運氣”只僅僅是一種副產(chǎn)品。
值得一提的是:導游員所獲得知識有其相對的時間性和固定性,也有其連續(xù)性和發(fā)展性。換句話說,知識可以給人充實和提高,但也可以給人局限和制約。問題在于導游員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解決問題,不斷積極進取,不斷努力創(chuàng)新,這樣就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一步。唐代詩人劉禹錫有句名詩:“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導游員只有敢于不斷探索,去獲得新的知識,才能使人立于不敗之地。相反,如果不思進取,或者把所獲得的豐富知識在游客面前吐不出來,仿佛水壺里的餃子,那多么可惜。為此,時代要求導游員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像放電影似的,毫無保留地在游客面前亮相,而不是將“滿腹經(jīng)綸”珍藏在“肚內(nèi)博物館”。有口才和善交際,是現(xiàn)代導游必備的素質(zhì)。因為它確實能幫助我們掌握真才實學,又是不斷幫助導游員取得良好帶團效果的靈丹妙藥。為此,德拉克羅瓦告誡我們說:“無論哪一行都需要職業(yè)的技能。天才總應該伴隨著那種導向一個目標的、有頭腦的、不間斷的練習,沒有這一點,甚至連最幸運的才能,也會無影無蹤地消失。”
最新實用導游講解技巧
(一) 有問有答或自問自答法.問答法是一種常見的導法, 可以啟迪人們的思維滿足人們的求知欲望.一般可由導游采用自問自答或是游客問導游答的方法.
(二) 簡述或詳述法.所謂簡述, 即扼要地作一概括說明;而詳述法就得詳實細致地、甚至無一遺漏地作出具體、完整的介紹.在景觀高度集中場合, 導游應根據(jù)不同的服務對象和當時不同的情況有所選擇、或交替使用.
(三) 典故和故事法.例如講解蘇州獅子林內(nèi)的"立雪堂"應把"立雪"兩字的題額典故講清楚.據(jù)《宋史·楊時傳》: "見程頤於洛, 時蓋年四十.一日見頤偶瞑坐, 時與游酢待立不去.頤既黨, 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后人引用為尊師重道的"程門立雪"的典故出處.
(四) 類比和對比法.所謂類比即是同類相比;對比則是相對而比.例如在園林建筑中, 亭、臺、樓、閣、廳、堂、館、齋、回廊、漏窗是經(jīng)常見到的, 但它們既有相互間的共性, 也有各自的特性.舉"廊"為例游覽蘇州滄浪亭, 能見到直廊、曲廊、回廊、復廊等多種樣式;而游覽拙政園則有名為"小飛虹"的一架小巧橋廊凌跨於水面上;至於游無錫蠡園濱湖長廊時, 一湖碧水盡收眼底, 有所謂"浮廊可渡"的美譽.用類比或?qū)Ρ? 使旅游者取得更理想的審美效果.
(五) 制造懸念法.即引而不發(fā)留下懸念, 講解時可適當制造一些懸念, 使旅游者產(chǎn)生求知求新欲望, 從而增加游興, 強化游覽效果.如游覽杭州西湖"湖心亭", 它是杭州現(xiàn)存的最大的一所亭類建筑, 導游可問: "最小的在哪里呢? "旅游者一定想急於知道, 導游可表示到孤山西南麓的六一泉再找答案, 游客游孤山時肯定游興勃然.
(六) 情景交融法.也稱導入意境法.導游把旅游者帶入游覽點后, 要使旅游者見到的景物和聽到的講解融匯貫通."見景生情, 情中懷景"的情景交融境界.
導游口才相關文章:
1.導游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