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練聲方法
演講要講究運氣的科學性,科學的運氣發(fā)音可以使聲音更加甜美、清亮。而正確練聲,則能克服聲音的單調乏力,這都是演講語言技巧的兩個重要方面。
一、 演講要科學運氣
科學的發(fā)音取決于科學的運氣。有些演講者講話時間稍長點就底氣不足,出現(xiàn)口干舌燥、聲音嘶啞的現(xiàn)象,此時,只得把力量集中到喉頭,使聲帶受壓,變成喉音。
“氣乃音之師”。氣息是聲音的原動力??茖W地運用運氣發(fā)音方法可使聲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要達到這個目的,平時要加強訓練,掌握腹胸聯(lián)合呼吸法。其要領是:雙目平視,全身放松,喉松鼻通,無論是站姿還是坐式,胸部稍向前傾,小腹自然內收。
吸氣方法是:擴展兩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腰帶漸緊,后腰有撐開感。橫膈膜下壓腹部擴大胸腔體積,小腹內收,氣慣“丹田”。用鼻吸氣,做到快、靜、深。
呼氣方法是:控制兩肋,使腹部有一種壓力,將氣均勻地往外吐,呼氣時用嘴,做到勻、緩、穩(wěn)。
這樣的呼吸方法可以進氣快,到位深,運氣長,好控制。
二、 演講要正確練聲
聲帶發(fā)出來的音是單調乏力的,只有經過頭腔、口腔、喉腔、胸腔等共鳴腔的控制才能形成洪亮悅耳的聲音。要么激昂高亢一瀉千里,要么清澈流轉娓娓道來,要么平緩深沉寬厚低吟。
人的共鳴腔以咽腔為主分為中、低、高三區(qū)。中音共鳴區(qū)就是咽腔共鳴,指硬、軟腭以下,胸腔以上的各共鳴腔。高音共鳴區(qū)指鼻腔共鳴、頭腔共鳴,可獲得深沉、低緩的聲音。應用、控制各個共鳴腔并求得整體配合可美化音色,加大音量,使聲音變化無窮。
下面介紹幾種練習方法。
1. 半打“哈欠”
半打“哈欠”,即閉口打一個哈欠,喉嚨呈打開狀,軟腭提。
2. “哼鳴”練習
放松喉頭,把“哼”的感覺置于嘆氣的呼吸狀態(tài)上。練時不能太緊。檢驗方法:哼唱時看嘴巴能否靈活動作,可以則為正確。
3. 氣泡音練習
嘴閉,用輕勻的氣流沖擊聲帶,使之發(fā)出細小的抖動聲。
4. 模擬汽笛長鳴“di——”
可平行發(fā)音,也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變化進行。
5. 模擬聲樂節(jié)奏發(fā)“mimimi,motmotmo”
6. 呼喚練習
假設一個對象分別處在50米、!”00米或更遠處,大聲拖喊:“小程——等一等!”
7. 音階層遞練習
由低到高、由高到低或高低變化層遞訓練。
8. 夸張四聲練習
山——清——水——秀;風——調——雨——順;陰——陽——上——去;逆——水——行——舟;刻——骨——銘——心;胸——懷——廣——闊;鯤——鵬——展——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