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余姓起源_百家姓余姓源流
余姓是一個(gè)古老的姓氏,也是一個(gè)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shí)期秦國宰相由余之后,在當(dāng)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一位,下面由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余姓起源,希望大家喜歡!
余姓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shí)期秦國宰相由余之后。由余,周攜王姬余臣之孫,因避亂遷入西戎。后奉命出使秦國,見秦穆公嬴任好賢德大度,遂留在秦國為臣。由余在秦國,為秦穆公謀劃了征伐西戎之計(jì)。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采用由余之計(jì),率軍先攻占北地郡和隴西地區(qū),割裂了西戎諸部落之間的聯(lián)系,之后逐個(gè)擊破,滅西戎十四國,拓地千里,使秦國成為了春秋時(shí)期的西方霸主。秦穆公因由余之功,賜封其為秦國上卿(即宰相)。由余的后代子孫以先祖名字為姓氏,一部分稱余氏,一部分稱由氏。由、余二氏同宗同源,史稱余氏正宗,讀音作yú(ㄩˊ)。
余氏族人大多尊奉由余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兒子姒罕,屬于帝王賜姓為氏.
源流三
源于赤狄族,出自秦、漢時(shí)期赤狄族隗姓之后,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四
源于匈奴族,出自漢朝時(shí)期匈奴梼余(讀音為“涂”,非“魚”)部之后,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族人中有取原居地名稱為漢姓者,稱余氏。(待考)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云南鎮(zhèn)雄縣余氏,自稱系蒙古族鐵木復(fù)姓所改,為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后代,出自鐵穆氏宰相之家。有詩為證:“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趕散入西……前傳詩句詞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
源流六
源于地名,出自漢朝時(shí)期古蜀國褒余之道,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難》中對(duì)褒余棧道有明確的描述。世代居于褒余棧道沿途之民眾工匠、驛站官吏、商家棧伙等,皆有以居地名稱為姓氏者,稱褒余氏、褒斜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褒氏、余氏、斜氏,余氏讀音作xié(ㄒㄧㄝˊ)。
源流七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尼瑪哈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不姓氏、金國時(shí)期為尼龐古部,以部為氏,滿語為Nimaha Hala,漢義“魚”,世居遼陽(今遼寧遼陽),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余氏、俞氏、于氏、勝氏等。
⑵.滿族裕瑚嚕氏,滿語為Yúhúrú Hala,以地為氏,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duì)岸俄羅斯地區(qū))、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安楚拉庫(今吉林安圖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帶)、長白山、裕瑚魯(今黑龍江右岸俄羅斯耶拉布加),后多冠漢姓為余氏、玉氏、裕氏、于氏、婁氏等。
源流八
源于傈僳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九
源于羌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十
源于錫伯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十一
源于古氐族,出自唐朝時(shí)期白馬氐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十二
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今苗族、彝族、布依族、土家族、白族、保安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余氏族人分布。
余姓姓氏分布
歷史上,余氏基本上是一個(gè)較典型的南方姓氏。余氏最早的發(fā)祥地應(yīng)在今陜西鳳翔至咸陽一帶,具體播遷情況因缺乏資料,故難以詳考。大致上講,余姓于漢時(shí)遷入安徽的歙縣一帶,并落籍此地繁衍發(fā)展。漢以后,我國南方北方的余姓基本上都在繁衍,但北方要弱得多。余姓有不少遷居浙江、江蘇、江西等地。魏晉南北朝時(shí),余姓已成為新安郡一帶的望族。又由于北方戰(zhàn)亂,余姓南遷不可避免,部分余姓族人遷入湖南、湖北。唐代以后,余姓才迅速壯大起來,并形成東南一帶兩處望族。余姓遷入福建、廣東等地,始于唐末宋時(shí)。明清之際,余姓不僅已遍布江南各地,而且北方各地的余姓也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春秋時(shí)的秦國,建都于雍(今陜西省風(fēng)翔東南),占有今陜西中部和甘肅東南端,由余的后裔在春秋時(shí)應(yīng)繁衍于這一帶。秦漢以后,余姓族人東遷,一支遷入陜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一支遷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在我國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時(shí)不斷地繁衍滋長,但北方較南方發(fā)展態(tài)勢(shì)要弱得多。魏晉南北朝時(shí),余姓已成為新安郡一帶望族。此際,北方戰(zhàn)火連綿,社會(huì)動(dòng)蕩不安,中原士族開始第一次大舉南遷,余姓大族所處之地正當(dāng)其沖,故其南遷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繼續(xù)南遷,進(jìn)入湖北、湖南等地。南朝宋有余齊民,晉陵(今江蘇省常州)人,以孝行著稱,為唐代以前唯一見諸史冊(cè)之余姓人物。唐代以后,余姓才得以迅速繁衍壯大起來,并逐漸在東南部一帶形成兩處望族。唐初,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有余姓將佐隨往并落籍福建。唐末,有建陽(今屬福建省)人余鎬在黃巢攻陷建州時(shí),避居莆田,后耕隱壺山以終;還有余淵海因避黃巢兵,自福建同安北遷邵武,于唐僖宗光啟年間再轉(zhuǎn)入韶州曲江縣(今屬廣東省)武溪,是為余姓入粵始祖。此后不久余淵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長沙,三子余袞遷居浙江杭州,長子余從留居當(dāng)?shù)?。其三子后裔又有遷江西之奉新、臨川、廣東省之五華、梅州、大埔、平遠(yuǎn)、海豐等地者。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國,而且人才濟(jì)濟(jì)。明洪武年間,余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陜西、甘肅、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際,余姓不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余姓也得以繁衍發(fā)展。清代,有余姓自福建省遷至臺(tái)灣,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如今,余姓分布廣泛,尤以四川、廣東、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余姓約占全國漢族余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余姓是當(dāng)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diǎn)四一。
余姓郡望
新安郡:秦置新安縣,故址在今促池境內(nèi),屬宏農(nóng)郡,漢朝因之。西晉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時(shí)轄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等一帶地區(qū)。東晉末分置東垣縣。北周保定間置中州,建德間廢,改置新安郡。隋開皇年間改新安郡為谷州,后谷州與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業(yè)初年省東垣入新安。隋朝時(shí)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后移治休寧(今安徽休寧),再后移治到歙縣(今安徽歙縣)。唐貞觀年間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復(fù)變。
下邳郡:秦朝時(shí)期在今江蘇睢寧西北一帶設(shè)下邳縣。東漢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南北朝宋國時(shí)期改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睢寧),其時(shí)轄地在今北至江蘇省新沂縣、邳縣,南至安徽省嘉山縣,東至江蘇省漣水縣、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帶。東晉時(shí)期轄地在今江蘇省睢寧市、邳州市一帶地區(qū)。大金國移睢寧到西北古邳鎮(zhèn)。明朝時(shí)期廢黜。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shí)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shí)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dāng)時(shí)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shí)期亦曾改湖州為吳興郡。
高陽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盞縣)。漢桓帝置高陽郡,治高陽,即今河北高陽縣舊城村。西漢初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是高陽鄉(xiāng),在今河南,與高陽郡無關(guān)。晉治博陸(今河北蠡縣南)。北魏還治高陽。隋開皇三年(583)廢。
武溪郡:治所在今湖南干城一帶。
余姓堂號(hào)
下邳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清嚴(yán)堂:宋朝的余元一,是朱熹最喜歡的門人,最講仁義理智信五倫,號(hào)“清嚴(yán)”。
忠惠堂:宋朝時(shí)期余天錫是宰相史彌遠(yuǎn)的家庭教師。沂王無后,命天錫在王族里找一個(gè)比較有賢德的幼兒作兒子。天錫給他找來了貴莊,就是后來的宋理宗。宋理宗即位后,封天錫為奉化郡公,他逝世后謚號(hào)“忠惠”。
八賢堂:北宋仁宗時(shí)余靖,曲江人(今廣東曲江),官至工部尚書。他以敢直言著稱。仁宗天圣年間,可見得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了,怪不得后世廣東的余氏人士,都對(duì)這位杰出先人的事跡津津樂道。
四諫堂:余靖與歐陽修、王素、蔡襄世稱"四諫"?;实v間起知桂州,英宗即位,知廣州10年,勤政廉潔,歸時(shí)不帶南海一草一木,廣州建"八賢堂",靖為八賢之一受祀,晚年官至工部尚書。余氏四諫堂、八賢堂即由此而來。
其余有紹賢堂,培元堂,端本堂,敬義堂,敦睦堂,親睦堂,敦本堂,白華堂,風(fēng)采堂,永言堂,豐樂堂...等。(詳見百度文庫余姓來源)
猜你喜歡:
1.余姓的來源介紹
3.百家姓余氏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