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的民間故事
安徽亳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那你知道安徽亳州的民間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安徽亳州的民間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安徽亳州的民間故事 篇【1】
現(xiàn)在的安徽亳州古城鎮(zhèn)政府所在地古城集,在上個世紀(jì)的80年代的時候,集鎮(zhèn)的主要街道由三橫三縱共六條大街組成,平面形狀似“申”,中心的南北大街和東西大街交匯處(十字大街)是古城集的農(nóng)貿(mào)、百貨交易的中心。古城集的地形,從集的中心分別向東北、西北、西南三個方向分別走兩華里,地勢均逐漸走高,三個角的最高處比集中心約高出約兩、三丈,其中東北角最高,西北角次之,西南角又次。集的東南方向非常平坦。90年代以來,由于周圍農(nóng)業(yè)大發(fā)展,擴大良田面積,集鎮(zhèn)建設(shè)大發(fā)展,樓房建筑迅速凸起,挖高填低,集鎮(zhèn)及周圍一樣平坦了。
對于古城集及其周圍地形變化,在上世紀(jì)70年代,村了徐禮志老爺爺告訴孩子們:聽老人說古城集的地形本來該是方圓(東西、南北)四華里,四周均比集市的中心高出三丈的。古城集在開集即建立集鎮(zhèn)之前的地形與周圍的土地一樣平坦。一天的清晨,喜歡起早的一個老人,發(fā)現(xiàn)周圍的土地較前一天升高了許多,并且還在繼續(xù)慢慢地向上鼓(隆起),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就急忙找村里人說這個發(fā)現(xiàn),后來人們爭相觀看,人越聚越多,紛紛議論這一奇怪現(xiàn)象,其中有個人說難道是要鼓成一個集嗎?如果真的要鼓成了一個集的話,就叫做鼓成集(古城集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從這個人說了這句話后,周圍的土地就不再向上鼓了,幾百年來就是這個樣子。
人們常常猜測,如果當(dāng)時沒有人說出“難道要鼓成一個集”這句話的話,古城集一定是方方正正、四周有10多米高的丘陵綿延起伏,再外邊應(yīng)該有溝與河圍繞著,魚蝦水中游,蘆荷沿岸株。
安徽亳州的民間故事 篇【2】
渦陽縣石弓鎮(zhèn)有座山叫做石弓山(也有叫石公山的)。山上曾經(jīng)有座廟,叫做黃石公廟。石弓鎮(zhèn)還有一座橋,叫做遺履橋(現(xiàn)在叫李橋)。這些地方都與一個人物——黃石公有關(guān)。
說起黃石公可能好多人感到陌生,要說輔助劉邦打天下的軍師張良,可能許多人都知道。張良是“孺子可教”典故中的主人公,關(guān)于這個故事,大概好多人耳熟能詳了。張良年輕時,刺殺秦始皇未遂,潛逃時,在石弓李橋(傳說中的遺履橋)上遇到一老人。那老人見張良長相不凡,意欲收做弟子,傳他本領(lǐng)。為測試張良品行,故意三次將鞋子掉到橋下,讓張良給他拾起穿到腳上,張良耐心地做到了。老人又約張良早上見他,張良去第三天的早上才見到他。老人由是生發(fā)出孺子可教的感慨。于是老人將凝聚他多年心血寫就的兵書傳給了張良。張良熟讀后,投到劉邦帳下,幫助劉邦打下了大漢天下,建下奇功。傳給張良兵書的“屺上老人”就是黃石公。
我們這里現(xiàn)在還流傳著一段黃石公成神的傳說。
黃石公很小時,父母便雙亡了,黃石公是跟著他的哥嫂長大的。“窮人家的孩子早當(dāng)家”,黃石公少年時,便學(xué)會了各種農(nóng)活。犁耕耙拉耩,黃石公無所不能,是做農(nóng)活的一把好手。
一天上午,黃石公獨自吆喝著牲口去山坡上耕他家的一塊山地。干了一氣活后,便停下牲口歇息。牲口躺在地上安靜地反芻。黃石公抬頭看到山頂一棵大樹下有兩人在下棋,一為消磨時間,二為躲避日頭的暴曬,他便悠閑地走向前去。
到了跟前,原來是兩個道士在下棋。可能兩個道士精神太集中了吧?黃石公的到來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黃石公也沒敢出聲,只默默地站到旁邊看。兩個道士默不作聲地一步一步走著,黃石公靜靜地看著,只覺得頭頂?shù)臉淙~一青一黃地變化著,等兩個道士一盤棋下完,“哈哈”笑道:“行了,行了,差不多了。”兩個道士看了黃石公一眼,也沒和黃石公說什么,便揚長而去了。
黃石公想回到他的地里繼續(xù)干活,可發(fā)現(xiàn)許多地方已經(jīng)變了模樣。摸索到他的地邊,早已不見了他的牲口,一張木犁尚在,他用手一摸就化成了灰燼。黃石公無奈地返家,路上的風(fēng)景早已改變。等回到他所在的村子,看到的人,沒一個他認(rèn)識的了。他的家也不存在了。他很疑惑,我剛出去半天,怎么全變樣了呢?他找人問他哥哥的名字,竟然沒人知道。輾轉(zhuǎn)找到村里最年長的一個老人,他說了他兄弟倆的大致情況。老人拈著胡須沉吟了一會,說道:“我小時候,曾經(jīng)聽村中的老人們說過一件奇怪的事。那些老人也是在講古事,說一個年輕人去犁地莫名其妙地失蹤了,與你說的情況差不多,可能就是你吧?那都百十年前的事了。”黃石公這才明白原來自己已經(jīng)成神仙了。
黃石公成神后,利用他的法力保佑一方的平安,后人為紀(jì)念他,便在山上造了一座廟紀(jì)念黃石公。
安徽亳州的民間故事 篇【3】
菠菜葉,溜地黃,
三生兩歲沒有娘。
跟著爹爹還好過,
就怕爹爹娶晚娘。
娶了晚娘三年整,
生了弟弟叫二郎。
二郎穿新我穿破,
二郎吃肉我喝湯……
這首童謠到底說的是什么呢?說起來時候長了。從前,渦河南岸有個劉園,莊里人都以種菜為主,可是莊南頭那個劉二,這二年的菜種得可不好。人家的韭菜一月割一茬,他的仨月也割不一茬;人家的菠菜綠油油,他的老是黃干葉。啥原因呢?只因前年他媳婦死了,又撇了一個纏手的妮子,日子過得很不順心。再續(xù)弦吧,又怕閨女遭人嫌,所以左右為難。
后來,這個勸,那個說,他才娶了胡老三的閨女。
這閨女不但長相不贏人,德性更不好。劉二雖說有了媳婦,可活像添了個奶奶,小妮子剛五歲,一天照得拾兩籃柴禾,連湯也不給喝。
一年過去了,小妮子長了一歲,臉也長了一指……
二年過去了,小妮子又長了一歲,臉又長了一指,瘦得像玉米棒子。妮子八歲那年,繼母生了個小子。起名二郎。從那以后。繼母對妮子更加虐待了。二郎都兩歲了,晚娘還手不摸柴草,腳不沾路土。日頭上了屋脊啦,她躺在床上喊:“死妮子,快來給老娘捶腰,想把老娘硌死啊!”半夜里,妮子剛坐下想打個盹,她又喊開了:“天還沒黑哩,就睡!沒看你小爹又尿了……”白天一端碗,她就罵:“咋光長了個吃心,就不怕?lián)嗡?,?拾柴去!”
爹也沒辦法,只得暗自傷心流淚。
等到妮子拾滿一籃子柴禾進(jìn)家來,飯早都吃光了。正想再做點,繼母一下蹦下床,抓起扔掉的菠菜根、爛菜梗,往鍋里一扔說:“添上水,煮煮吃吧。”
那時候菠菜根是白的,又苦又澀,餓極了的妮子也不得不咽呀。
轉(zhuǎn)眼間,秋盡冬來。這一天,刮了一夜的東北風(fēng),天干冷干冷的,渦河水都凍實了。妮子下身穿條破褲子,還是娘活著時候做的,上身呢,也不知爹從哪里尋的破棉襖,爛得像漁網(wǎng)。她進(jìn)屋來想往鍋臺門口偎著取暖,繼母以為她想掀鍋蓋找吃的,眼一瞪,罵開了:“瞅!瞅!再瞅鍋里還能瞅出你娘的肉來!”罵著,一步撲進(jìn)來,揪著妮子頭發(fā)猛一甩,吼道:“去給老娘逮魚去!”
劉二在一旁再也看不下去了,說:“你沒看河都凍實了嗎?”
“凍!古時候,王二小還臥冰逮魚哩,去,當(dāng)個孝子去!”
沒辦法,妮子只好抹著眼淚離開家。東北風(fēng)像刀子一樣刮得她渾身打顫顫,肚子咕咕叫,餓得走不動,可是,她還是一步一步來到了河灣里……
正當(dāng)她凍得縮成一團時,劉二趕來了,懷里偷揣著一大把凍菠菜。妮子一見,接過來大把往嘴里塞。可是她的嘴和手裂了一道道血口子,淌出來的血把白白的菠菜根都染紅了。
劉二問:“妮兒,苦不苦?”
妮子哆嗦地答道:“不,甜著呢!”
劉二看孩子餓成這樣,難受極了,隨手揪了根菠菜根往嘴里一填,咦!還真的甜絲絲的哩。正在這時,妮子一頭歪進(jìn)爹懷里,哭了:“爹爹,我想……”
“妮兒,你想啥?”
“爹,我想娘!”
“想娘?”
“呀,想俺親娘。娘死了,你……”妮子說著說著哼起來:“菠菜葉,溜地黃……”妮子哼著哼著不吭聲了,慢慢地合上眼,再也沒睜開。
從那以后,菠菜根就變紅了,變甜了。
人們說:菠菜根子變紅是因為上面浸透了妮子手上的血;變甜呢?是菠菜被妮子的苦情打動了,讓她多吃點。
猜你感興趣:
2.真實民間故事
3.安徽名人故事
安徽亳州的民間故事
上一篇:安徽六安的民間故事
下一篇:安徽省青陽縣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