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篇民間故事摘抄
民間故事從生活本身出發(fā),但又并不局限于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范圍之內(nèi)。民間故事從生活本身出發(fā),但又并不局限于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范圍之內(nèi)。那你知道民間故事摘抄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民間故事摘抄,歡迎大家閱讀。
民間故事摘抄:周文王訪賢
很久以前,周文王出外訪賢,途經(jīng)到一所村莊,覺得肚子饑餓,口中發(fā)渴,實在難忍,就坐在大樹下休息。
正巧,一位農(nóng)婦,手提一瓦罐稀面糊糊,從這里路過。文王連忙問農(nóng)婦道:大嫂手提稀飯,去哪里呀?農(nóng)婦告訴文王:丈夫在田間勞動,時已過午,去給他送飯充饑解渴。
文王又饑又渴,見了瓦罐里的稀面糊糊,肚子咕咕叫得更厲害了,嘴里不覺流了饞涎。他請求農(nóng)婦,讓些給他充饑解渴。農(nóng)婦把手里的瓦罐遞給他。文王饑不擇食,大口大口地吃了下去,頓時精神爽快,口中余味無窮,覺得比皇宮里的山珍海味還要香甜可口。
他謝了農(nóng)婦,問道:大嫂,這稀面糊糊是什么糧食做的?這么好吃。
農(nóng)婦告訴他:春荒三月,青黃不接,只有芒麥成熟得早,用它救急,搭救性命。文王點點頭稱贊芒麥的功勞最大,說它在所有的麥子中,應該占首位,以后就改名大麥。
正在田間勞動的丈夫,見日頭偏西,妻子還不送飯來,就丟下手中的農(nóng)活,回家吃飯。走到半路上,老遠看見妻子與一個過路客人說話,隨后妻子又從客人手中接過瓦罐,轉(zhuǎn)身回去了。丈夫便以為妻子行為不端正,氣得火冒三丈,追趕上去,抓住就打。
文王看在眼里,心里很是過意不去。想上前去辯白幾句,又不知從向說起。丈夫發(fā)完脾氣,到田間去了,農(nóng)婦回家重新為丈夫做飯。這時,文王尾隨上農(nóng)婦,抱歉地說:是我不該吃了你丈夫的飯食,害你遭了打罵。
這農(nóng)婦很會說話,她說:客人莫見怪,我丈夫不是小氣人,他怪我有失禮貌,沒有把客人請到家里去招待,才打了我的。
聽了農(nóng)婦的話,文王思忖道:我專程四下里訪問賢德人,眼前的農(nóng)婦和她丈夫不就很賢德嗎?文王便解下一根玉帶,遞給農(nóng)婦說:大嫂今后若遇急難,就拿上這根帶子到京城去找大王,他會幫你解危的。說完揚長去了。
文王回到京城,想起路途吃的大麥面糊,很香甜。就吩咐御廚師做給他吃。他吃了幾口,覺得味道又苦又澀,淡而無味,遠遠不及路途上那農(nóng)婦做的好吃。
一連三年過去了。那位農(nóng)婦的家鄉(xiāng)遭了天災,實在無法謀生度日,才想起吃大麥面糊的客人留下的一根玉帶來。夫妻便帶上它,沿途討米要飯,去京城找大王。
到了京城,文王召見了他們夫婦,安置在皇宮住下,并當著滿朝文武官員封夫妻倆為賢德人。
一日,文王又想起那頓大麥稀面糊糊來,傳旨農(nóng)婦為他做。農(nóng)婦做了大麥稀面糊,端給文王。文王嘗了幾口,很不好吃。問農(nóng)婦是什么原因?農(nóng)婦告訴文王說:饑時糠也甜,飽時肉也嫌。文王聽后拍案稱好,說:賢德人使我明白了一個重要道理:飽時不忘饑時苦,富貴常記貧賤寒。
周文王不僅僅只聽取這夫妻倆的忠言,他還廣招天下賢德人,并且重用他們。文王把這種美德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從而使周朝江山穩(wěn)坐八百年。
民間故事摘抄:發(fā)明鋸子
且說有一年夏天,魯班家鄉(xiāng)魯國國王要魯班監(jiān)工營造一座宮殿,期限為3年。但是這座宮殿所需的木料,魯班等工匠們到山上砍上3年也完不成任務。
這可急壞了魯班,因為國王的話就是圣旨,是不允許隨便更改的,如果真的是耽誤了工程進度,殺頭是不可避免的。魯班愁得連覺也睡不踏實。
為了加快砍伐木料的進度,魯班每天都要提前上山選擇好要砍的樹木。這天,天色剛蒙蒙亮,魯班便迎著晨曦,踏著夜露,提前出發(fā)了。
為了節(jié)省時間,魯班便抄小路走,小路上山近,可是坡陡路滑,而且橫七豎八地長滿了小樹、雜草,行走非常不便。
魯班只好攙著樹木、拽著茅草往上爬。忽然,腳底一滑,身體便順著山坡往下滾去,魯班急中生智,急忙抓住一把茅草,由于沒有抓牢,反而感到手掌心疼痛無比。
滑到山腳,魯班狼狽地爬了起來,伸開手掌一看,掌心已是鮮血淋漓。魯班非常驚奇,為何一把茅草能夠劃破人的手掌。
魯班顧不得疼痛,沿著滑下來的山坡,爬上去一看,這叢茅草與別的草沒有兩樣。魯班不甘心,便揪下一根茅草仔細地觀察起來。
這茅草的葉子很怪,葉子兩邊都長著鋒利的小細齒,人手握緊它一拽,手掌就會被劃破。魯班又試著用茅草在他的手指上拉了一下,果然又劃開一道血口。
魯班正想俯身探究其中的道理,忽然看到近處有一只大蝗蟲,兩枚大板牙一開一合,很快吃著草葉。魯班把蝗蟲捉住細看,發(fā)現(xiàn)蝗蟲的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細齒。
魯班從這兩件事中得到啟發(fā),心想:如果仿照茅草和蝗蟲的細齒,來做一件邊緣帶有細齒的工具,用它來鋸樹,豈不比斧砍更快、更好嗎?
魯班忘記疼痛,轉(zhuǎn)身下山,做起試驗來。在金屬工匠的幫助下,魯班做了一把帶有許多細齒的鐵條。
魯班將這件工具拿去鋸樹,果然又快又省力。鋸子就這樣發(fā)明了。這個故事雖說是傳說,但是,我們從中卻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fā):實踐出真知,鉆研出智慧。
傳說魯班的母親和妻子對魯班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魯班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線的時候,原來是由他母親拉住墨線頭的。后來,母親在線頭上拴一個小鉤,這樣,一個人操作就可以了。后世木工把這個小鉤叫做班母,以紀念這個創(chuàng)作。
又如,木工刨木料的時候,前面頂住木頭的卡口叫做班妻,這是因為傳說魯班刨木料起初是由妻子扶住木料,后來才改用卡口的緣故。
魯班的妻子云氏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根據(jù)《玉屑》上的記述,傘是她發(fā)明的。直到今天,傘仍然是人們?nèi)粘I钪胁豢扇鄙俚挠镁摺?br/>
猜你感興趣:
1.摘抄中國民間故事
2.中國神話故事摘抄
兩篇民間故事摘抄
上一篇:中國古代有哪些民間故事
下一篇:有什么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