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問孝的內(nèi)容_子夏曰賢賢易色的內(nèi)容
子夏,尊稱“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晉國溫地(今河南溫縣)人,一說衛(wèi)國人,“孔門十哲”之一,七十二賢之一。子夏也曾向孔子詢問孝是什么。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搜集子夏問孝的內(nèi)容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子夏問孝的內(nèi)容
子夏是孔子的弟子,有一天他去問孔子,老師啊,你說什么是孝順嫩,孔子就說啊,和父母相處的時候能保持和顏悅色的狀態(tài)是最難的了,我們都說父母有事情我們替他們做,在吃飯的時候讓長輩先吃,難道孝順就只是這樣嗎?
孔子的回答就非常值得推敲了,他采取發(fā)問的方式兩個反問句說明了當下很多人對孝都存在誤會,很多人認為的幫父母勞動,有好吃的先給父母吃這樣就是孝順了。其實不然,有好吃好喝的這種事情連一般的家畜都能做到,而我們?nèi)?,僅僅做到動物那樣就足夠了嗎?
人是有思想的高等動物,我們有著高級的思維,所以我們不能和動物相提并論,我們要做到的應(yīng)該是更多的對父母精神方面的滿足。讓父母衣食無憂,安享晚年這是最基本的標準,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讓父母有快樂的精神生活。
如今的社會也是如此,孩子對父母,沒有了先前的那份愛,雖然我們會定期寄錢給父母,我們會一個月抽一次回家陪陪父母,回家品嘗父母為我們做的飯菜,我們認為這就是盡了孝道了。但是你知道嗎,當父母知道你要來家里的消息后,提前一周就開始準備了,他們回憶你小時候最愛吃的菜,他們?nèi)ゲ藞鰷蕚湟粯佑忠粯拥牡?a href='http://m.zbfsgm.com/jiankang/shicai/' target='_blank'>食材,雖然他們拿著你給的大把鈔票,但還是要和小攤的店主討價還價,為的是什么,為的是找回過去那熟悉的感覺。
但是一切都隨著你的離家,你的長大,在外工作變得模糊,變得需要滿滿回憶,不是父母把我們淡忘了,而是他們老了,他們需要我們給他們的寧靜,需要我們一起來重塑記憶的美好。
子夏曰賢賢易色的內(nèi)容
子夏說對待妻子,看中的應(yīng)該是她的品德,而不應(yīng)該只注重外貌;對待自己爹媽,我們要精心盡責(zé);侍奉君主的時候能為他付出生命;在和朋友一起的時候,能說話不撒謊沒這樣的人就算沒學(xué)習(xí)過,我也認為他學(xué)問很高。
南懷瑾先生對子夏的賢賢易色有獨特的解釋,兩個賢其實代表著不同的含義,第一個是動詞第二個是名詞,是指有學(xué)問的人。易是改變,是持續(xù)的變化,色是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和見賢思齊有著差不多的思想表達。那么古人如宋儒對于易色又是怎么解釋的呢,他們對于色解釋成女色,就是說看到賢人,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馬上就追隨他的腳步了,甚至連自己的太太也不要了,要是真的是這樣,那孔夫子一定不會高興,這是違反人情的事情啊。
其實這個色字的解釋,就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我們看到一個人,他的學(xué)問很高,懂得很多,然后他表現(xiàn)出的舉動,他的談吐,都說明他是一位有修養(yǎng),而且本領(lǐng)很大的人,那么我們再見到他的時候,就會對他特別尊重,因為這樣的人值得受到好的待遇。對他恭敬的程度是對賢德之人的肯定,這是很容易明白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會有的想法,對于好的人,我們總是不用憐惜對他的贊美之情,會不自覺的向他靠攏,對他友好,這都是人世間時常會發(fā)生的事情。
子夏問孝的內(nèi)容_子夏曰賢賢易色的內(nèi)容
下一篇:公冶長的讀音_公冶長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