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的一生是怎樣
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官至大。姜維膽子頗大,用計并不考慮后果,不像諸葛亮那般機關(guān)算盡。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搜集整理的姜維一生的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姜維一生的介紹
當初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而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國后主劉禪加封姜維右監(jiān)軍、輔漢,統(tǒng)率諸軍,進封平襄侯。于是,姜維開始嶄露頭角。
當初諸葛亮生前就要求北伐,以攻代守,積極北伐,以漢中為屏障,保衛(wèi)成都的安全,這個戰(zhàn)略是諸葛亮在世時就定下的,姜維只是在延續(xù)諸葛亮的戰(zhàn)略。但自從諸葛亮去世,蜀漢的人才也逐漸衰退,朝中的宦臣也開始把握權(quán)勢,特別是劉禪的宦官黃皓,姜維甚深知黃皓想要奪兵權(quán)的目的,于是,姜維唯一的辦法就是領(lǐng)兵出征。
姜維北伐,是在公元238年,前后共進行了11次北伐,蜀國的國力消耗過度,之后無法只能舉國投降。姜維北伐其實是延續(xù)的諸葛亮的戰(zhàn)略。因為西川易守難攻,只需要好好防守,便能消耗魏國的兵力。當時諸葛亮認為可以以攻代守,積極北伐,可以保衛(wèi)成都的安全。但是公元234年,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病故于五丈原。
姜維北伐數(shù)次,總計戰(zhàn)果是大勝兩次,小勝三次,達成平局四次,大敗一次和小敗一次。因此,姜維北伐的戰(zhàn)果并不是很理想,姜維北伐的對將一直都是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他們多次交手,沒有太大的差距。反而因為數(shù)次的交戰(zhàn),使得兩國的兵力都日漸衰退,在短短的二十四年里,姜維就進行了十一次的北伐。
雖說姜維北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蜀漢的國力衰退,但同樣的,魏國也有損耗,作為戰(zhàn)敗國的魏國,它的損耗比蜀國更甚,真實因為姜維北伐,才縮小了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
姜維怎么死的
姜維本來是魏國將領(lǐng),不過在諸葛亮的離間計之后投靠了蜀國,在蜀國也算是頗受重用,之后對蜀國也算是忠心耿耿。前期,姜維算是戰(zhàn)無不勝,后期因為費袆等人的不信任,兵權(quán)有所削弱,所以屢戰(zhàn)屢敗,后期費袆被刺身亡后,姜維的兵權(quán)得以返回,雖然依舊是一員猛將,三十到底大勢已去。
后面他想要招降魏國的將領(lǐng)鐘會,并攛掇鐘會謀反,可鐘會的部下不同意,并找機會殺死了鐘會,姜維在一邊看著大勢已去,并且當時心疼病發(fā)作,就拔劍自刎了。
他死后遭到了魏國的剖腹,說他膽大如雞卵,也不知道是不是印證了姜維膽大妄為的基礎(chǔ)。只是一員大將最后卻落的自刎的下場,不可謂不悲劇。只是即使他能招降鐘會,最終的結(jié)果也不會有多少的改變。
屆時,蜀國弱小,諸葛亮死后,軍中無軍師,將領(lǐng)更是沒有多少獨當一面的大將,而魏國正是強盛的時候,即使招降了鐘會,也不過是一時的用處罷了。所以說姜維的死亡可謂是形勢所趨,他已經(jīng)被逼到窮途末路了。
姜維的社會評價
姜維這個人,評價極高,一些歷史學(xué)家對于他的評價僅次于諸葛亮,文武雙全,而且謀略不遜色他的師父。而歷史總是見仁見智的,不會有任何一個人收獲所有的掌聲和罵聲,姜維也是一樣,褒貶不一。贊賞聲和批評聲總是不絕于耳。
很少人意識到,在蔣琬費祎死去前,姜維收到了多大的控制;之后那幾年,他又如何被朝中黃皓等人打壓。這是許多人很少提及的:諸葛亮北伐,也有平衡蜀中派和荊州派關(guān)系之目的;姜維則是隴西降將,和蜀漢內(nèi)部關(guān)系更是復(fù)雜無比。實際上,針對他的除了黃皓,還有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與許多人想象的不同,諸葛瞻和姜維的關(guān)系,并不那么美好。所以,姜維其實是個夾縫中的男人:他有才華,私德也沒什么可挑剔的,但落在他手里的,是一個諸葛亮都無法逆轉(zhuǎn)的大局面,以及朝內(nèi)不斷的斗爭。但直到最后,蜀漢沒亡在他手里——哪怕面對魏國大軍壓境,他自己身在沓中,被鄧艾層層圍裹阻攔,他還是完美的殺過陰平橋、晃過諸葛緒、回到劍閣、守住了鐘會,簡直把魏國的西征計劃摧毀了大半。最后蜀漢是亡在鄧艾那次傳奇的偷渡之上,但直到成都被迫,鐘會在劍閣,還是動不了姜維。
“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正如這句名言所說,每個人眼里的姜維都是不一樣的,這涉及到價值觀與人生觀,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在三國那個紛亂的人才輩出的年代,姜維,用他的一生書寫了一篇壯麗詩歌。
姜維的一生的介紹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