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諫景公_晏子諫景公故事
“晏子諫齊景公”來自于《晏子春秋》一書中,它主要記錄了晏子同齊景公的一段對話,主要提醒齊景公在執(zhí)政方面要忠實百姓疾苦。用《岳陽樓記》中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晏子諫景公故事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晏子諫景公故事
晏子諫景公故事
齊景公還在位時,天氣伴隨著下雪一直不放晴,當時的齊景公身著白色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邊的臺階上。晏子進朝面諫君上,站立了一會,景公說道:“真是奇怪,下了幾天雪,天氣卻不冷。”晏子回答:“天氣不冷嗎?”景公笑了。晏子:“我聽別人說,以前古代的國君,自己吃飽后卻不知別人餓著,自己不冷卻不知別人的寒冷,自己過的安樂卻不知別人的貧苦?,F(xiàn)在君王卻也不知道了。”聽完,景公:“好!我已經領悟了。”于是就命人拿出皮衣,拿出糧食給那些挨餓受凍的人。
齊景公想要建高臺,于是發(fā)動百姓勞動,高臺建成后,又想要造鐘。于是晏子進諫道:“所謂的君王不能以百姓的勞苦作為自己的樂趣。君主已經建造了高臺,現(xiàn)在卻又想造鐘,這樣會對百姓造成很大的負擔,百姓必然也不會接受。君主這樣的做法是不可行的,這樣會導致矛盾的產生。”于是,景公聽了晏子的話,停止了造鐘的想法。全文主要通過晏子與景公之間的對話宣揚了愛民思想,并勸誡了君王為民著想的執(zhí)政之道,只有這樣國家才會強盛。
晏子為齊相
晏子生活的時期是在春秋末年,正是古代社會發(fā)生大變革時期。春秋時期,長期的爭霸戰(zhàn)爭,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作為朝廷的相大夫,他一直認真輔佐齊景公,一絲不茍。
面對動蕩不安的社會,晏子對外反對侵伐戰(zhàn)爭,對內主張和實施尚賢和愛民的仁政德治。他的政治活動主要分為兩個時期,前期主要反對齊國參加對外侵伐戰(zhàn)爭,主張培養(yǎng)文人義士為主。后期主要是反對一些暴斂行為,主張節(jié)約愛民為主。
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齊國的政治舞臺上度過的,他忠于君上而不保守,機智卻不呆板。司馬遷的著作《史記》還將他和齊國的另一個在宰相管仲相并列共同寫入書中,并且還對兩人進行了不同的評價。晏子對待齊國的真的可謂是鞠躬盡瘁,齊莊公在位時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鞏固自己的地位,對晏子的勸阻,不但不理會,還產生了間隙。之后又是不聽阻攔,一意孤行,組織叛亂趁機攻打晉國候又攻打魯國,導致激怒了魯國。晏子迫不得已只能將家里的貴重物品全部上充國庫。散去了傭人,帶著自己的妻兒老小來到一個小村子里,一邊靠打魚維持生計,一邊密切關注事物的發(fā)展。
身為齊國的相大夫,輔佐齊國的三任君主,一直都是勤勤懇懇,廉潔從政。他管理國家的大小事都秉著公正無私的態(tài)度。對于親屬的請求,也是秉著合法就給辦,不合法就拒絕辦理的行事準則。從政以來概不接受禮物,盡管很微不足道,也從來不接,還經常將自己的俸祿煩發(fā)給窮苦百姓,這樣的行為似乎比皇帝做的還稱職。
晏子的資料
晏子名嬰,字仲,謚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他是山東夷維人,是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還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在齊靈公二十六年,他的父親宴弱去世,就由晏嬰繼任為上大夫。
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余年。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于諸侯界。晏嬰聰穎機智,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wèi)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浊鹪澾^他說:“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其中關于他的代表作品是著名的《晏子春秋》。
在朝政上面的成就主要有三個方面:1、治國之道。主要推崇“仁政愛民”作為施政的中心,還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時于天”。2、勸諫藝術。晏嬰在勸諫君王時往往不是直接的強諫而是委婉的曲諫或誘諫,從中顯示了他在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高度智慧。并且他能夠根據不同的環(huán)境場合采取不同的勸諫方式,取得最佳的效果。3、就是個人修養(yǎng)。晏子生性樂觀,對生死淡然視之。他說人都是要死的,不論仁者、賢者、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從來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規(guī)律。他始終保持樂觀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猜你喜歡:
3.史記里晏嬰的故事